最新刊期

    2024 58 10

      名医传承

    • 王媛媛,陈丽云
      2024, 58(10): 1-4. DOI: 10.16305/j.1007-1334.2024.z20240701004
      摘要:郁证是一种发病率高、病因病机复杂的疾病,国医大师严世芸基于传统中医理念,从“变易求和”角度论治郁证,主张气血、阴阳、脏腑、情志全面考虑,把握病因病机,圆机活法,突出气血为先、阴阳互济、脏腑同调和身心同治的遣方用药特色,治以变易终达整体之和。并附验案2则。  
      关键词:郁证;抑郁症;变易求和;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   
      2
      |
      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24060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30

      人工智能与中医药前沿研究专栏

    • 衣凯,张梦笛,郭沈,王安娜,刘玉为,李嘉潾,许斌,李京
      2024, 58(10): 5-10. DOI: 10.16305/j.1007-1334.2024.z20240620006
      摘要:近年来中医诊断智能化的研究火热,其中脉诊的智能化更是研究重点。脉诊的智能化主要集中在采脉与数据处理两个方面,采脉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传感器及采集指,其数据来源以及处理方式目前行业内无统一标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聚焦在脉图变化以及桡动脉超声方面。介绍基于脉诊八要素(脉位、脉力、至数、脉律、脉长、脉宽、流利度及紧张度)的数据标注的方法,比较脉图及桡动脉超声的优缺点,并提出三维脉图作为脉诊数据标注形式的可行性,进一步探讨目前对于脉图的前端处理方法及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应用于脉图数据标注的现状以及建议,以期为脉诊客观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中医诊断;人工智能;脉诊仪;智能化设备;算法模型   
      2
      |
      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24050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30

      创新中药与经典名方专栏

    • 郭智丹,梁绿圆,曹佳蕾,李维笑,魏文希,王艺萍,王淇蓉,魏炳琦,周正,马丙祥
      2024, 58(10): 11-17. DOI: 10.16305/j.1007-1334.2024.2404052
      摘要:孔圣枕中丹是脑病科临床常用的经典名方,从方名、药物组成、药物剂量、炮制方法、药物基原、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考证。孔圣枕中丹最早见于《集验方》,虽方名众多,但除龟甲散以外,均围绕“益智”之义而设;建议以龟甲、龙骨、石菖蒲、远志4味药各1.25 g,碎成细粉,用温酒每次送服5 g,每日3次;全方共奏宁心安神、益肾健脑、交通心肾之效,古今应用皆围绕“健忘”“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论述,在治疗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关键词:经典名方;孔圣枕中丹;失眠;健忘;历史沿革;文献考证   
      2
      |
      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24066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30
    • 詹徵羽,顾思浩,冯嘉铭,张彤,谢运飞,李玲
      2024, 58(10): 18-25. DOI: 10.16305/j.1007-1334.2024.2401143
      摘要:通过系统整理历代古籍文献,从处方溯源与历史发展、方名与药物组成、历代医评与方义、功效与主治、基原与炮制、用药剂量、制法用法7个方面对桂枝甘草汤的历史沿革与关键信息进行梳理与分析,为经典名方桂枝甘草汤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经典名方;桂枝甘草汤;心血管疾病;历史沿革;功效主治;文献考证   
      2
      |
      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24070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30
    • 黄思瑶,刘仍海,刘薇
      2024, 58(10): 26-34. DOI: 10.16305/j.1007-1334.2024.z20240508005
      摘要:芍药汤来源于金代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被收录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汉族医药》,由芍药(白芍)、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甘草、大黄、黄芩、官桂(肉桂)9味中药组成。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历史源流、处方组成与剂量、药物基原与炮制、煎服法、功效主治、现代临床应用等方面对经典名方芍药汤进行考证与分析。经筛选,研究纳入明确记载芍药汤药物组成的古籍处方信息51条(其中38条有完整剂量和煎服法信息),纳入以芍药汤治疗疾病的现代临床研究228条。经梳理与分析,建议芍药汤折算后的现代剂量为每剂20.65 g,其中白芍5.82 g,当归、黄连、黄芩各2.91 g,大黄1.75 g,槟榔、木香、甘草各1.16 g,肉桂0.87 g ,粉碎为粗粒,以水600 mL煎煮至300 mL,去药渣,饭后温服,每日3剂。芍药汤功善清热利湿、调气和血,是治疗湿热痢疾的经典中药处方。现代临床常被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放射性直肠损伤等肠道疾病。  
      关键词:经典名方;芍药汤;文献研究;临床应用;功效主治;中药研究   
      2
      |
      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24066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30

      学科新探

    • 巨夕冉,占向阳,张童童,袁继翔,周杰龙,胡永红,琚官群,顾坚毅,朱惠蓉,徐东亮
      2024, 58(10): 35-40. DOI: 10.16305/j.1007-1334.2024.2401071
      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中医治疗前列腺癌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28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选取的条目进行因子分析,并结合证候要素判定标准确定前列腺癌的中医证候要素特点,再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条目进行聚类分析,探索前列腺癌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①排名前10位的症状、体征为尿频、潮热盗汗、大便干结、腰膝酸软、头晕、尿急、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失眠、便秘。②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中医证候以脾肾两虚证占比最多(29.82%),其余依次为肾虚瘀阻证(21.49%)、气阴两虚证(20.61%)、气血亏虚证(20.18%)、气滞血瘀证(7.89%)。③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病性证素为气虚、阳虚、阴虚、血瘀、血虚、湿热,病位证素为肾、脾、肝、脑、心。结论前列腺癌的病位涉及肾、脾、肝、脑、心,多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临床可分为脾肾两虚证、肾虚瘀阻证、气阴两虚证、气血亏虚证、气滞血瘀证,其中脾肾两虚证占比较高。  
      关键词:前列腺癌;中医证素;中医证候;聚类分析;因子分析   
      2
      |
      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24042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30

      杏林漫道

    • 齐卓操,李小茜,杨爱东
      2024, 58(10): 41-47. DOI: 10.16305/j.1007-1334.2024.2208069
      摘要:通过阐释肺系疫病“逆顺传变观”,提出了肺系疫病的潜伏期(未病)、发作期(顺传、逆传)、瘥后期(迁延、新病、恢复)三期演变规律;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机演化,聚焦肺系疫病分期分型防治,提出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未病先防发、既病防逆传、瘥后防新病的防治策略。为未来可能发生的肺系疫病提供理论支撑,并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肺系疫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逆顺传变观;防治策略;中医药疗法   
      2
      |
      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24032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30

      临证承启

    • 王彪,林群芳,杨扬,冯恩敏,李波男,王能,谭新华,周青
      2024, 58(10): 48-50. DOI: 10.16305/j.1007-1334.2024.2307090
      摘要:介绍谭新华教授运用子类中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临证经验。认为部分子类中药与男性生殖相通,适用于精液质量异常或性功能障碍所导致的男性不育:具益肾生精种子、健脾和胃运湿、疏肝理气活血功效的子类中药能有效改善精液质量;具温运肾阳、密固肾气功效的子类中药能有效提升性功能。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男性不育症;子类中药;名医经验;中医药疗法   
      2
      |
      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24033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30
    • 陶燕华,施玲玲,陆梅,宋文琴,刘岳,邱祖萍
      2024, 58(10): 51-54. DOI: 10.16305/j.1007-1334.2024.z20240501003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为现代常见病、多发病。邱祖萍教授在其研发的“921镇痛膏”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创制出一套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穴位靶向注射+中药透皮+汤药内调”的三联疗法,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痹证;921镇痛膏;穴位注射;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   
      2
      |
      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24073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30
    • 孙敬宣,战丽彬
      2024, 58(10): 55-58. DOI: 10.16305/j.1007-1334.2024.2403096
      摘要:介绍战丽彬教授对“土郁夺之”理论的发挥,从“脾虚致土郁”“水侮犯土郁”“肝木乘土郁”“火不生土郁”论述了“土郁”与抑郁症病机的密切关系,总结出战教授临床中常用的“健脾升清以夺之”“利水化湿以夺之”“疏泄肝木以夺之”“益火补土以夺之”等治疗抑郁症的原则。战教授临床中善于“疏”“导”,并用言语疏导抑郁症患者,起到了“身心同治”抑郁症的良好疗效。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抑郁症;土郁夺之;名医经验;中医药疗法   
      2
      |
      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24064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30
    • 石佳,余卓
      2024, 58(10): 59-62. DOI: 10.16305/j.1007-1334.2024.z20240506001
      摘要: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核心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脾肾亏虚,标实则以痰、湿、瘀、热为要,临床常见湿热壅盛之象。土茯苓、省头草是临床治疗湿热蕴结型MAFLD的常用药对,二药配伍内外、上中下三焦同治,可清化痰湿秽浊、健脾和中。灵活使用土茯苓、省头草药对,可有效改善MAFLD患者的湿热证候。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湿热蕴结证;土茯苓;省头草;佩兰;药对;中医药疗法   
      2
      |
      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24034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30

      实验研究

    • 颜伟泓,张鸿燕,李玲燕,曾敏洁,吴艺锦,陈全成,张伟云
      2024, 58(10): 63-70. DOI: 10.16305/j.1007-1334.2024.2404066
      摘要: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泽泻醇A的降脂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人肝癌HepG2细胞进行油红O染色实验和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含量测定,初步判断泽泻醇A是否具有改善HepG2细胞脂质沉积的活性;通过网络药理学收集泽泻醇A和降血脂的靶点,根据二者的交集靶点绘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和“泽泻醇A-潜在靶点-降血脂-通路”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最后将泽泻醇A与降血脂潜在靶点进行对接。结果细胞实验结果提示,泽泻醇A抑制了油酸-棕榈酸诱导的HepG2高脂细胞模型的脂质沉积;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泽泻醇A的11个降血脂潜在靶点,靶点蛋白富集通路主要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泽泻醇A和潜在靶点具有较强结合活性。结论泽泻醇A可抑制HepG2高脂细胞模型的脂质沉积,推测其可能具有降脂活性,作用机制可能涉及PPAR等多个信号通路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等11个靶点,为今后研究泽泻醇A降脂活性及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脂血症;泽泻醇A;降脂机制;HepG2细胞;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中药研究   
      2
      |
      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24043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30
    • 钱嘉豪,吴美平,凌望,陈丽雯,陈静,柴钰
      2024, 58(10): 71-78. DOI: 10.16305/j.1007-1334.2024.2401147
      摘要:目的基于中医经典“有故无殒”理论,探讨附子水煎液对健康小鼠及慢性心力衰竭小鼠心脏的不同作用。方法将SPF级别8周龄C57BL/6J品系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rl)、附子组(FZH)、多柔比星组(Dox)、多柔比星加附子组(Dox+FZH)。分别给予Dox小鼠和Dox+FZH小鼠每3天腹腔注射5 mg/kg多柔比星,Ctrl与FZH给予等体积氯化钠溶液(9 g/L)腹腔注射,实验开始第1天给予Dox、Dox+FZH小鼠5 mg/kg多柔比星腹腔注射后,分别给FZH与Dox+FZH小鼠每日2 g/kg附子灌胃,Ctrl与Dox小鼠分别使用等体积氯化钠溶液(9 g/L)灌胃,造模周期共4周。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对小鼠生存率、心质量、体质量、心质量比、心胫比及心超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小鼠心脏组织及血清中脑利尿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含量,并检测心脏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观察小鼠心脏组织切片单个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大小,评估附子对健康和慢性心力衰竭状态下小鼠心肌损伤的影响。结果①健康状态下,Ctrl和FZH小鼠被毛毛色光亮,形体匀称,四肢活动正常且Ctrl和FZH小鼠均未见死亡;与Ctrl比较,FZH小鼠的心质量、心质量比、心胫比、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心率、收缩期左室后壁厚度均降低(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升高(P<0.05);与Ctrl比较,FZH小鼠活化后的半胱氨酸蛋白3(Cleaved-Caspase3)表达升高(P<0.05),B-细胞淋巴瘤因子2蛋白/Bcl2关联X蛋白(Bcl2/Bax)比值降低(P<0.05);血清中BNP和cTnⅠ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心脏组织切片单个心肌细胞横截面积相应缩小(P<0.05)。与Ctrl比较,FZH小鼠心房利尿钠肽(ANP)基因表达升高(P<0.05)。②慢性心力衰竭状态下,Dox小鼠毛色晦暗,形体消瘦,活动迟缓,进食量减少,而Dox+FZH小鼠活动能力和进食情况均较Dox有所改善;Dox共计死亡6只,Dox+FZH小鼠死亡3只,附子可以改善病理状态小鼠生存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ox比较,Dox+FZH小鼠心率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轻度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ox比较,Dox+FZH小鼠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P<0.05),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BNP和cTnⅠ的含量减少(P<0.05);小鼠心脏组织切片单个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增大(P<0.05)。与Dox比较,Dox+FZH小鼠ANP基因表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子对健康状态下的小鼠心脏产生毒性作用,对慢性心力衰竭状态下的小鼠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关键词:附子;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理论;中药;毒效研究;安全用药   
      2
      |
      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24044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30
    • 王华真,何磊,孟祥宇,谢圆魁
      2024, 58(10): 79-88. DOI: 10.16305/1.1007-1334.2024.2310026
      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析甘麦大枣汤联合百合知母汤的活性成分及治疗抑郁症的潜在靶点,并通过分子对接、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实验、热迁移实验对主要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相互作用进行验证。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草本成分靶点平台(HIT)、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数据库(BATMAN-TCM)、中医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筛选甘麦大枣汤联合百合知母汤的有效成分。运用TCMSP数据库、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PHARMAPPER药物靶点数据库获得甘麦大枣汤联合百合知母汤的潜在作用靶点,运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和基因表达数据库(GEO)获得抑郁症相关靶点,与上述药物作用靶点取交集后得到潜在治疗抑郁症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运用DAVID数据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KEGG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相应网络,筛选甘麦大枣汤联合百合知母汤抗抑郁的关键靶点和相应的活性成分。运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进行分子对接,运用SPR技术检测活性成分与靶点结合活性,运用热迁移实验检测主要活性成分与靶点的结合作用。结果经药物吸收-分配-代谢-排泄-毒性数据库(ADMET)筛选后获得甘麦大枣汤联合百合知母汤的有效成分160个,与抑郁症相关靶点、抑郁患者差异表达基因取交集后获得潜在抗抑郁靶点763个。经PPI网络分析、GO及KEGG富集分析发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等10条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其中MAPK14处于关键位置。分子对接和SPR实验结果显示,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甘草查尔酮A(licochalcone A)和维斯体素(vestitol)为甘麦大枣汤联合百合知母汤的主要活性成分,可与MAPK14蛋白结合,亲和力分别为2.36 μmol/L、26.01 μmol/L、11.30 μmol/L。热迁移实验显示这3个成分与MAPK14结合后可显著提高MAPK14的热稳定性,表明这3个成分与MAPK14能发生相互作用。结论MAPK14是治疗抑郁症的潜在靶点,甘麦大枣汤联合百合知母汤通过其中3种活性成分与MAPK14结合,首次从活性分子直接作用靶点角度解释了甘麦大枣汤联合百合知母汤治疗抑郁的分子机制。  
      关键词:抑郁症;甘麦大枣汤;百合知母汤;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2
      |
      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24046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30

      综   述

    • 秦李娜,喻嵘
      2024, 58(10): 89-94. DOI: 10.16305/j.1007-1334.2024.2312051
      摘要: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医认为湿热内蕴是DN的关键病机,治法应以“清湿热”为主。黄芩-黄连药对是清湿热法的代表药对,现代研究表明该药对及其主要活性成分对DN具有治疗作用。梳理近年来黄芩-黄连药对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相关文献,从调节糖脂代谢紊乱、减少肾脏细胞凋亡、缓解肾脏炎症和纤维化、调节肠道微生物和调控基因转录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黄芩-黄连药对的临床运用和研发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黄芩;黄连;药对;小檗碱;黄芩苷;中药研究;作用机制   
      2
      |
      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24034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30
    • 金昕,陈清光,侯瑞芳,陶乐维,徐佩英,陆灏
      2024, 58(10): 95-101. DOI: 10.16305/j.1007-1334.2024.2307022
      摘要:综述苍术健脾、燥湿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古代医家常用苍术治疗多种疾病的脾胃湿证。苍术有效成分能改善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率;可增加胃泌素、胃动素等,促进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动力;可降低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抑制肠蠕动亢进。苍术能双向调节胃肠功能紊乱,且还能改善胃黏膜的异常形态,减轻胃组织损伤,改善肠组织异常结构。苍术燥湿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可导致体液丢失,血黏度增加,影响唾液腺分泌,引起口干,降低肾脏水通道蛋白2的表达量。苍术及其提取物能降低大鼠胃、大肠、尿液中水通道蛋白含量,通过多脏器调节体内水液代谢。故苍术能从影响脏器形态、胃肠道激素水平、水通道蛋白表达等多方面达到健脾、燥湿的功效。  
      关键词:苍术;健脾;燥湿;脾虚湿阻证;作用机制;中药研究   
      2
      |
      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24034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3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