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7 2

      耕耘春秋

    • 李晓锋,莫文,胡志俊,王腾腾,王拥军
      2017, 51(2): 1-4.
      摘要:施杞教授从事中医学教育五十余载,立德树人,为人师表。长期探索研究生和师承教育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提出“一体两翼,六项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形成人格养成为基本,“六情”教育为导向,“三路”育人为途径的立德树人理念。提倡学科发展应注重人才培养,紧密围绕“临床难点、学科热点、中医药特点”开展科学研究,注重流派传承,善于将研究成果反哺教学,注重双向转化。  
      关键词:教育教学;一体两翼;继承创新;施杞   
      5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28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杏林漫道

    • 蒋健
      2017, 51(2): 5-10.
      摘要:探讨因郁致病的健忘证治。郁证性健忘的范畴包含现代医学抑郁、焦虑、神经症的记忆减退,但一般不包括器质性疾病、增龄相关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各种痴呆所致之记忆减退;其主要由情志因素引起,中医病机包括心脾亏虚、心肾不交、肝失疏泄、瘀血痰浊。同时分析郁证性健忘的临床特征及古今治疗方药。  
      关键词:健忘;郁证;从郁论治   
      5
      |
      5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27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黄建华
      2017, 51(2): 11-16.
      摘要:中医病、证、症均是病因引发的单个或复合因果事件流全景中某些连续事件(事件族)的概括,借此理论框架,能对病、证、症的核心指称范围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作出大致判断。中医证描述的范围和西医学近来提出的非稳态负荷(allostatic load)描述的范围大致相当,证描述了非稳态负荷的类型。中医学历史上各种关于证的学说,实际上具有内在统一性,它们针对的是机体整体调节适应性变化及伴随损伤连续过程的不同阶段。中医学本身就具有辨病、辨证两个传统,并追求两者最优结合。有关论述的首要意义在于指明了中医所有证描述的领域以及该领域的特性,从而对证的科学研究及临床应用、病证关系的理解、形成新的医学范式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证;病;非稳态负荷;病证结合;类型   
      5
      |
      15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26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学科新探

    • 方肇勤,潘志强,卢涛,梁龙龙,王晓敏,吴中华
      2017, 51(2): 17-20.
      摘要:建议积极探索和发展“实体瘤中心变性粉碎引流术”。采用射频消融技术造成肿瘤中心组织变性坏死,继而将变性坏死组织粉碎后冲洗引流出体外,以减少热变性所引发的渗出和坏死组织所释放的有害物质;所形成的肿瘤内空腔,使肿瘤失去外向扩张的支撑,转而向内塌陷、实现组织重构,进而可腔内给予低温中西药物,进行复合治疗方案及整体综合治疗。对于体积较大的肿瘤,可重复以上的治疗,以期逐渐缩小肿瘤体积,最终根治。同时介绍“实体瘤中心变性粉碎引流术”的适应证、已解决的和尚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该方法的技术优势。  
      关键词:肝癌;肿瘤;实体瘤中心变性粉碎引流术;射频消融术;粉碎;引流   
      7
      |
      5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25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专家治验

    • 骆震,林刚
      2017, 51(2): 21-23.
      关键词:癌症施治;中医药疗法;临床经验;洪善贻   
      5
      |
      9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23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许莉,倪菊秀
      2017, 51(2): 24-26.
      摘要: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讨论运用董氏金粟丹防治小儿高热惊厥的疗法。认为其有平肝滋阴、定惊安神等功效,并总结出健脾固卫、预防复发是该病治疗重点。举验案2则。  
      关键词:高热惊厥;金粟丹;临床经验;董廷瑶   
      5
      |
      13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22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经方纵横

    • 娄绍昆,娄莘杉
      2017, 51(2): 27-28.
      关键词:伤寒论;主证;辨证   
      5
      |
      72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22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医理求真

    • 曹盼举,田永衍,赵志伟
      2017, 51(2): 29-31.
      摘要:探讨先秦儒道“和”思想对《内经》养生理论的影响。作为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其养生理论建构深受先秦道、儒两家“和”思想的影响。在道家“和其光,同其尘”“抱德炀和,以顺天下”“形体保神,神将守形”等“和”思想与儒家“和”是天人之道、“和”是社会政治之道等理论的基础上,《内经》构建了天人和、人事和、形神和的养生理论。  
      关键词:“和”思想;内经;养生理论   
      5
      |
      25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21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古求知,孙海娇,刘奇,吴新明,周薇,老膺荣
      2017, 51(2): 32-33.
      摘要:通过分析黎庇留的学术著作,探究黎庇留的学术经验及经方运用特点。认为岭南伤寒名家黎庇留尊崇经典,以实证经,灵活运用,善用经方治疗急危重症。  
      关键词:伤寒;学术经验;黎庇留   
      7
      |
      21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19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黄兴,寇冠军,王哲,王保和
      2017, 51(2): 34-36.
      摘要:通过综合相关文献探讨“透热转气”的本质,其本质在于宣畅气机,通过清营泄热、宣达郁闭、消除气营阻滞,从而将郁热通达于体,消散于外。近年来医家对“透热转气”研究不断深化,其宣畅气机、予邪以出路的研究思路充分体现着“透热转气”之要旨。  
      关键词:温病;透热转气;机制;临床应用   
      7
      |
      48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18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临床试验

    • 穆颖,王伟,倪伟
      2017, 51(2): 37-39.
      摘要:目的:评价咳喘六味合剂对重度COPD肾阳虚证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108例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72例);对照组给予舒利迭常规剂量吸入,治疗组给予咳喘六味合剂联合小剂量舒利迭吸入,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72%,对照组为58.3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FEV1%较治疗前增加(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圣乔治呼吸问卷和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1),且治疗组增加较对照组显著(P<0.05)。  结论:咳喘六味合剂可提高COPD临床疗效和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咳喘六味合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生活质量   
      5
      |
      8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17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陆城华,张超群,姜之炎,陆鸿元
      2017, 51(2): 40-43.
      摘要:目的:观察徐氏珍珠定喘方治疗热哮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热哮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徐氏珍珠定喘方治疗,对照组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和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单项症状积分(喘息、咳嗽、咯痰等)和肺功能相关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显效率分别为87.50%和67.5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喘息、咳嗽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FEV1、PE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VC 改善不明显(P>0.05)。  结论:徐氏珍珠定喘方治疗热哮型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满意,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通气功能。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热哮证;珍珠定喘方;徐小圃;徐仲才;通气功能   
      5
      |
      16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15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刘先勇,刘雪梅,杨振斌
      2017, 51(2): 44-47.
      摘要:目的:观察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的病理疗效、中医症状疗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将4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病例及110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GIM)病例先分为CSG组与GIM总组,比较两组音猬因子(Shh)/Wnt信号通路蛋白(Wnt3A)表达的不同后,将GIM总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5例。对照组口服叶酸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胃复春。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GIM病理分级、中医症状疗效和Shh/Wnt3A表达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试验期间,CSG组无脱落;GIM总组脱落21例,最终完成试验者89例。②干预前Shh弱表达于GIM总组,而强表达于CSG组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前GIM总组Wnt3A表达明显高于CSG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GIM分级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④治疗组、对照组中医症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42%、36.59%;组间中医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症状总积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⑤组间治疗后比较,Shh表达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Wnt3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胃复春能较好改善GIM患者中医症状、减轻其病理分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Hh-Wnt基因信号通路环来实现的。  
      关键词: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复春;中医症状;Hedgehog/Wnt基因信号通路;音猬因子   
      5
      |
      34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14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火龙,孙申维,龚雨萍,李慧,李希,李凯,朱凌宇,费晓燕,卞慧
      2017, 51(2): 48-50.
      摘要:目的:评价消覃汤加减对大肠息肉摘除(脾虚夹瘀证)1年后息肉再发的预防效果。  方法:选择大肠息肉摘除术患者149例,均病史资料完整、中医辨证为脾虚夹瘀证且术后1年复查肠镜;其中规范服用消覃汤1年者(治疗组)79例,未服任何药物者(非治疗组)70例。比较两组大肠息肉摘除1年后的再发及中医证候情况。  结果:①大肠息肉摘除1年后,治疗组再发率为18.99%(15例),低于非治疗组的38.57%(27例)(P<0.05);其中治疗组腺瘤性大肠息肉、非腺瘤性息肉再发率分别为20.75%、15.38%,非治疗组分别为42.86%、32.14%,组间腺瘤性息肉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除畏寒怕冷无明显改善外(P>0.05),其余各单项证候均有改善(P<0.05)。  结论:消覃汤加减对大肠息肉摘除术后(脾虚夹瘀证)的息肉再发有一定防治作用,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  
      关键词:大肠息肉;脾虚夹瘀证;术后再发;消覃汤;回顾性研究   
      5
      |
      28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12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侯炜,葛京化,张霆,王晨
      2017, 51(2): 51-53.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方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干预作用。  方法:将6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予益气化瘀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比较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组内术后第1天与第7天比较,D-D、FDP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术前与术后第7天比较,D-D、FD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第7天比较,治疗组D-D、FD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②组内术前、术后第1天与第7天比较,PT、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第7天比较,PT、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益气化瘀方可明显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预防深静脉血栓,且副作用较小。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抗凝;益气化瘀;深静脉血栓   
      5
      |
      8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11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闫少庆,王丽翔,杨晓,张磊,柳国斌,奚九一
      2017, 51(2): 54-57.
      摘要:目的:观察奚氏海桐皮汤外洗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臁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臁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予奚氏海桐皮汤外洗。两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临床症状及体征(溃疡大小、深浅、数量、色泽等方面)积分、炎症相关指标(WBC、hs-CRP)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2.86%、95.24%和33.33%、88.89%;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溃疡大小明显缩小,溃疡深浅和色泽明显好转,溃疡数量和渗液量明显减少,新生肉芽组织和新生上皮组织明显增多,疼痛程度明显缓解(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WBC、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WBC、hs-CRP水平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甚(P<0.05)。  结论:奚氏海桐皮汤外洗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臁疮),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加快溃疡愈合速度。  
      关键词:臁疮;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奚氏海桐皮汤;中药外洗;炎症反应   
      5
      |
      33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09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任盛静,马燕玲,陈勇,徐浩,邓蓓蕾,陆宏,芦亚峰,瞿胤,张志君,郑德
      2017, 51(2): 58-60.
      摘要:目的:观察痔血安合剂治疗湿热下注型老年痔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老年痔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口服痔血安合剂,对照组口服槐角丸,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和随访2周时便血、坠痛、痔黏膜状态、痔核大小和脱出积分变化。  结果:治疗后,两组便血、坠痛、痔黏膜、痔核大小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便血、痔黏膜、痔核大小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2周时,两组便血、坠痛、痔黏膜、痔核大小积分较治疗前后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便血、痔黏膜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痔血安合剂治疗老年痔出血效果良好。  
      关键词:痔血安合剂;痔;出血;老年患者   
      5
      |
      13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07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陈明铭,王敏娜,廖湘凌
      2017, 51(2): 61-63.
      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6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予以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和氯己定含漱,观察组予以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和康复新液含漱,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随访时牙周附着丧失和牙齿松动度、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76.2%;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③随访时,两组牙周附着丧失和牙齿松动度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两组hs-CRP、TNF-α、IL-8和IL-10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炎症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康复新液结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牙周炎可改善临床症状和炎症因子水平。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炎症因子;康复新液   
      5
      |
      12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06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临床心悟

    • 孟庆岩,常兴,张庆祥
      2017, 51(2): 64-66.
      摘要:“百病生于气”明确指出气机紊乱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机制,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与气的运动关系密切。胃脘痛为常见脾胃系疾病,在治疗胃脘痛过程中应注重调理气机。柴平汤具有燥湿和中、调节气机之功效,治疗胃脘痛效果显著。  
      关键词:百病生于气;胃脘痛;柴平汤   
      7
      |
      42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05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方药揽胜

    • 许逊哲,赵兴强,吴人杰,蒯仂,吴中平
      2017, 51(2): 67-68.
      摘要:从清热生津、通利小便、软坚散结三个方面对瓜蒌—牡蛎药对进行阐述。清热生津多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更年期综合征、2型糖尿病之阴虚火旺证;通利小便一般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水肿之本虚标实证;软坚散结多用于甲状腺肿大、肿瘤之阴虚火旺、痰浊结聚证。  
      关键词:瓜蒌;牡蛎;药对   
      5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04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实验研究

    • 王华,王嵩,丁肖媛,陆磊,蔡红,王巧娥,沈朝斌
      2017, 51(2): 69-72.
      摘要:目的:研究玉屏风散对哮喘模型小鼠气道上皮细胞分泌的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抑制作用。  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即空白对照组、OVA模型组、玉屏风散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各组采取相应干预措施。肺匀浆TSLP检测使用ELISA方法,肺组织TSLP mRNA采用qRT-PCR方法检测,TSLP在肺部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结果:在肺匀浆中TSLP在OVA诱导的哮喘模型组并未发现增高,且各组TSL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模型组白细胞介素-13(IL-13)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显著增高,而玉屏风散和地塞米松均能显著降低IL-13和IL-17水平(P<0.05,P<0.01)。TSLP mRNA在哮喘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表达增强(P<0.05)。给予玉屏风散和地塞米松对TSLP及其TSLP mRNA无抑制表达作用(P>0.05)。  结论:玉屏风散能降低哮喘模型小鼠的肺部IL-13和IL-17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但对TSLP的表达没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哮喘;玉屏风散;白细胞介素-13;白细胞介素-17   
      5
      |
      24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02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崔肖华,梁肃敏,姚平安,卫克昭,高建平
      2017, 51(2): 73-75.
      摘要:目的:研究梓醇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发的小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托洛尔组(60 μg/g)和梓醇组(90 μg/g)。除正常组外,其他小鼠每天皮下注射2 μg/g的ISO,持续7 d制备心肌肥厚模型。小鼠经药物干预7 d后,测定心脏重量指数(HWI)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分别使用羟胺法、DTNB 法和TBA 法测定心肌组织中T-SOD活性,GSH和MDA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心肌环磷酸腺苷(cAMP)和血管紧张素II(AngII)含量。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SO诱发心肌肥厚模型小鼠HWI和LVWI升高, MDA、cAMP和AngII含量升高,GSH水平降低(P<0.05,P<0.01)。梓醇能显著降低模型小鼠心脏指数,降低心肌MDA、cAMP和AngII含量(P<0.05,P<0.01)。  结论:梓醇具有抑制实验动物心肌肥厚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和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兴奋有关。  
      关键词:梓醇;异丙肾上腺素;心肌肥厚;小鼠   
      5
      |
      20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01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李英,王晓素,孔婧,周莉,陈宇华
      2017, 51(2): 76-80.
      摘要:目的:观察清肝化痰活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大鼠水通道蛋白7、9(AQP-7、9)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模型大鼠,第8周分别处死正常组大鼠5只和模型组大鼠10只,模型组剩余大鼠再分为高脂饲料组、易善复组和清肝化痰活血方组,给药5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血清、肝组织标本,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及肝组织中AQP-7、9的表达;另肝组织经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第8周时,模型组大鼠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计分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第13周时,高脂饲料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炎症活动度计分与正常组、西药组和中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肝组织中AQP-7、AQP-9 mRNA的含量与正常组、西药组和中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清肝化痰活血方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计分与高脂饲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ST、ALT、TG、TC的含量与高脂饲料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肝组织中AQP-7含量较高脂饲料组明显上升(P<0.01),AQP-9含量较高脂饲料组明显下降(P<0.01)。  结论:AQP-7、9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病有关,清肝化痰活血方可能通过调节AQP-7、9的表达进而改善肝细胞脂质代谢起到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清肝化痰活血方;水通道蛋白7、9   
      7
      |
      14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00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罗琴琴,王立芳,徐振晔,金贵玉,于璟璐
      2017, 51(2): 81-84.
      摘要:目的:观察骨痛灵方对肺癌骨癌痛模型小鼠脊髓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探讨骨痛灵方治疗骨癌痛的潜在作用机制。  方法:在C57小鼠左后肢胫骨骨髓腔注射Lewis肺癌细胞建立骨癌痛模型。5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每组10只。中药组小鼠以骨痛灵方煎剂灌胃,西药组予以唑来膦酸腹腔注射,中西药组则两药联合运用。用Von Frey纤维及热痛测试仪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第6(7)天、13(14)、20(21)天观察小鼠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PWMT)和热痛觉缩足潜伏期(PWTL)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检测脊髓MCP-1和NGF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3周后,3个治疗组的PWMT和PWTL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均P<0.05),中西药组的PWMT比中药组和西药组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的MCP-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5);NGF则均显著升高(均P<0.05)。  结论:骨痛灵方可能通过减少脊髓MCP-1蛋白的表达,抑制中枢敏化,同时促进NGF蛋白的表达,修复中枢敏化中受损的神经元而发挥止痛作用。  
      关键词:骨癌痛;肺癌骨转移;骨痛灵方;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神经生长因子(NGF)   
      5
      |
      34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198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余佩琳,刘新玉,李亚,刘昱磊,王俊玲
      2017, 51(2): 85-88.
      摘要:目的:探讨寿胎丸含药血清对人早孕滋养层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调节作用。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早孕滋养层细胞,采用高、中、低剂量寿胎丸含药血清进行干预,以空白血清、地屈孕酮含药血清为对照。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FCM)及Transwell 侵袭移动实验测定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周期分布及侵袭迁移能力。  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滋养层细胞经寿胎丸含药血清干预后,细胞的增殖活性、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增强,S期细胞比例增高,G2/M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与寿胎丸低剂量组比较,寿胎丸中、高剂量组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增强,细胞周期分布变化更加明显(P<0.05)。  结论:寿胎丸含药血清可促进人早孕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及侵袭迁移能力,减少细胞凋亡。  
      关键词:寿胎丸;滋养层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侵袭;迁移   
      5
      |
      23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197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综述

    • 陈朝辉,林贤雷,林胜友
      2017, 51(2): 89-92.
      摘要:综述中药对化疗致造血干细胞衰老信号通路干预的研究进展。化疗药物会造成骨髓抑制,目前认为造血干细胞衰老是骨髓抑制的关键机制,涉及最主要的信号通路为p53-p21(Cip1/Waf1)通路和p16Ink4a-RB通路,中医药被证实能够有效地干预造血干细胞衰老。  
      关键词:化疗;骨髓抑制;造血干细胞衰老;信号通路   
      7
      |
      53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195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黄传君,赵方正,张才擎
      2017, 51(2): 93-96.
      摘要:综述生地黄有效成分梓醇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梓醇是中药地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降血糖、保护神经、保护心脏、抗肿瘤的作用。  
      关键词:梓醇;药理作用;机制   
      12
      |
      354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194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