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3 8

      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与重大疾病研究:慢性肝病专题

    • 蒋式骊,张笑,慕永平,刘平
      2023, 57(8): 1-4.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306019
      摘要:肝硬化属于中医“肝积”范畴,由本病病变发展所致的病死率较高,病证结合是我国当今中医临床诊疗的主要策略。抗病毒药物及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中成药的广泛应用在降低我国肝硬化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方面彰显出明显特色与优势。主要阐述病证结合策略在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诊治中应用的若干临床议题,包括扶正化瘀法抗肝纤维化/肝硬化,胃镜结合补虚化瘀清热法治疗肝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辨证诊疗肝硬化所致难治性腹水,滋肾养肝法促进肝细胞恢复代偿等。已有临床疗效的论据揭示了肝硬化的核心病机“气虚血瘀”以及“阴虚瘀热”病机的演变规律,但还需要更多临床研究数据的支撑。认为推进建立病证结合治疗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方案,需要积累更规范的循证依据。  
      关键词:肝硬化;病证结合;气虚血瘀;阴虚瘀热;临床研究   
      29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1813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5
    • 赵志敏,刘成海
      2023, 57(8): 5-10.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303093
      摘要: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础,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肝硬化,引起肝功能障碍与门静脉高压症。抗肝纤维化一直是慢性肝病的重要治疗策略,也是肝脏病学的研究重点。中药单用或与西药联合可以显著逆转肝纤维化,预防肝硬化失代偿发生,提升远期疗效,降低肝癌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中医药以其确切的临床疗效、整体调节且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一直在临床肝纤维化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硬化;中药;临床治疗;循证医学;述评   
      39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1837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5
    • 战俊邑,刘成海,慕永平
      2023, 57(8): 11-15.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303102
      摘要:综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CPHT)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CPHT是肝硬化失代偿期以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为主要病理特征,并继发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难治性腹水、肝性脑病等一系列症状的临床证候群。目前CPHT主要基于肝静脉压力梯度进行诊断和分级,但该法临床常规开展难度较大,因此各种无创诊断方法成为研究热点。该病的治疗目的为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和治疗各种严重并发症,治疗方案有解除病因、对症治疗、抗肝纤维化、减少门静脉血流、降低肝内阻力等,涉及药物、内镜、介入、外科等多种治疗手段。中医治疗CPHT的主要模式为病证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疗效优势,未来需进一步明确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环节和作用机制,并形成规范化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病证结合   
      11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1837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5
    • 邢枫,雷淑娟,蒋艳明,王静,刘成海
      2023, 57(8): 16-20.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304081
      摘要:肝硬化腹水属于中医学“臌胀”范畴,现代医学将其分为普通型及顽固型,后者预后极差。本病中医病机为虚实夹杂,虚证多为脾肾阳虚或肝肾阴虚。梳理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中医与西医认识发展情况,介绍现代医学的近期诊疗进展,重点讨论本病的中医药辨治方法及中西医结合诊疗策略,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管理水平。  
      关键词: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述评   
      16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1822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5
    • 蒋式骊,范海纳,刘平,刘成海
      2023, 57(8): 21-26.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304002
      摘要: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发病率、病死率高。肝硬化与肝癌关系密切,肝硬化程度决定了治疗手段和预后不同,肝硬化并发肝癌的治疗更为棘手。目前临床尚缺乏高质量的肝硬化并发肝癌的临床研究,大多为个案经验。已有研究表明中医药可改善肝脏微环境,降低肝癌复发与转移风险。建议临床应注重肝癌、肝硬化的共同治疗,为患者创造最优的治疗选择;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改善肝功能、防止各类失代偿事件发生。  
      关键词:肝硬化;肝癌;中西医结合疗法;扶正祛邪   
      16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1831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5
    • 齐婧姝,王宇,刘成海
      2023, 57(8): 27-32.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305030
      摘要:从中西医结合角度阐释肝硬化的血瘀病机及其活血化瘀治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围绕肝硬化的中医病机证治,首先分析了中西医肝脏的概念异同,认为肝脏微循环系统即是中医“肝络”,其在维持肝脏生理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微循环障碍(或“肝络”瘀阻)则是肝硬化的核心病理(病机);继而,从中医经典文献、近代名医经验、现代循证医学评价方面论证了活血化瘀是肝硬化的重要中医药治法,在具体实践时需根据活血化瘀中药的不同功效、疾病不同阶段等灵活应用,并注重与其他治法合理配合;最后,提出改善肝脏微循环是活血化瘀中药祛瘀生新治疗肝硬化的重要药理基础与治疗策略。  
      关键词:肝硬化;活血化瘀法;肝络;肝脏微循环;中药;中西医结合   
      5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1818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5
    • 王培基,周晓洁,桑希生
      2023, 57(8): 33-37.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304001
      摘要:综述牡蛎肝脏保护作用的有效成分及机制研究进展。牡蛎肝脏保护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牛磺酸、蛋白质(活性肽)以及微量元素等,其作用机制包括抗炎、抗氧化、改善脂质代谢、调控肠道菌群等。  
      关键词:牡蛎;肝脏疾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有效成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9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1831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5
    • 郅音,马星,张苗,叶颖,夏伟,宋雅楠
      2023, 57(8): 38-43.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205108
      摘要:目的探讨金丝桃苷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高脂饮食喂养6周,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10)、金丝桃苷低剂量组(50 mg·kg-1,n=10)和金丝桃苷高剂量组(100 mg·kg-1,n=10);另设空白对照组予正常饲料喂养(n=10)。各组均灌胃给药,每日1次。每周测量大鼠的体质量;干预6周后,检测大鼠肝功能和脂质代谢指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组织脂质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肝脏有明显的脂肪变性。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金丝桃苷高剂量组大鼠肝内脂滴空泡、肝组织脂肪变性有明显改善,肝组织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降低(P<0.05),脂肪合成相关蛋白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酶(FASN)、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脂肪分解相关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PT1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且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p-AMPKα)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金丝桃苷可能通过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路抑制肝脏脂质合成,促进脂质分解,说明金丝桃苷可能是治疗NAFLD的潜在药物。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金丝桃苷;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通路;脂质代谢;大鼠模型;中药研究   
      9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1822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5
    • 魏华凤,肖定洪,朱明哲,周文君,季光,张莉
      2023, 57(8): 44-48.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304042
      摘要:目的探讨上海社区老年瘦型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临床特征及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防治本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根据MAFLD发病情况,将上海市嘉定区参加社区体检的老年人分为瘦型MAFLD组、瘦型无MAFLD组和非瘦型MAFLD组。比较各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和饮酒情况等一般资料,以及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肌酐(Scr)、尿酸(UA)、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计数(PLT)等实验室指标;探讨中医体质分布规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瘦型MAFLD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最终纳入48 448例研究对象,其中瘦型MAFLD患者2 270例,在社区老年人群中患病率为4.7%,男女比例为1∶3.27。②与瘦型无MAFLD组比较,瘦型MAFLD组的男女比例以及吸烟、饮酒人员占比偏低(P<0.05),HDL-C、Scr、NEU%水平降低(P<0.05);而BMI、TG、TC、LDL-C、FBG、ALT、UA、WBC、LYMPH%、Hb、PLT水平升高(P<0.05)。与非瘦型MAFLD组比较,瘦型MAFLD组男女比例以及吸烟、饮酒人员占比较低(P<0.05);TG、FBG、ALT、AST、Scr、UA、WBC、Hb水平降低(P<0.05);而TC、LDL-C、HDL-C、LYMPH%、PLT水平升高(P<0.05)。③与瘦型无MAFLD组比较,瘦型MAFLD组阴虚质(20.8%)、气虚质(18.2%)、痰湿质(9.3%)、湿热质(8.2%)、血瘀质(3.0%)占比较高(P<0.05)。与非瘦型MAFLD组比较,瘦型MAFLD组气虚质(18.2%)、湿热质(8.2%)、阳虚质(5.3%)的占比较高(P<0.05)。④BMI、TG、LDL-C和FBG水平升高可能是发生老年瘦型MAFLD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500(1.432~1.572)、2.125(1.896~2.382)、2.089(1.682~2.595)和1.163(1.133~1.192)];中医体质血瘀质、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可能是发生老年瘦型MAFLD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716(1.256~2.346)、1.702(1.387~2.089)、1.543(1.272~1.873)和1.146(1.003~1.310)]。结论对于60岁以上老年瘦型MAFLD的防治应重视降低血脂、尿酸水平,并控制BMI和血糖;建议进行中医体质特点的辨识,对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和老年主流的气虚质、阴虚质者进行定期体检和个体化调治,将有助于预防和改善瘦型MAFLD症状。  
      关键词: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老年人;中医体质;临床特征   
      9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1833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5
    • 孔晨玥,杨文娜,闫秀丽,张辉
      2023, 57(8): 49-56.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302011
      摘要:目的观察华蟾酥毒基(CBF)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转录组学测序技术揭示相关基因及信号通路,探讨CBF抗肝细胞癌(HC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CBF(0、2、4、8、16和32 μmol·L-1)处理人HCC细胞SMMC-7721和JHH7,时间梯度为24、48和72 h,WST-1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根据WST-1试剂盒检测结果,用CBF 2 μmol·L-1干预SMMC-7721和JHH7细胞24 h,然后进行转录组学基因表达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并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文献报道及TCGA数据库观察部分差异表达基因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技术检测并验证CBF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①CBF对SMMC-7721和JHH7细胞具有抑制增殖作用,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②转录组学测序结果显示,经CBF干预后,SMMC-7721细胞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共计578个(其中上调基因309个、下调基因269个),JHH7细胞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共计611个(其中上调基因349个、下调基因262个),两组细胞获得的交集基因共有106个(差异倍数>2,P<0.05)。③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激活转录因子3(ATF3)、羰基还原酶1(CBR1)、细胞骨架相关蛋白4(CKAP4)、生长停滞和DNA损伤可诱导蛋白β(GADD45B)、钾二孔域通道亚科K成员5(KCNK5)、起源识别复合亚基5(ORC5)基因的转录水平在HCC组织中呈异常表达并与患者预后相关。④RT-qPCR结果显示,CBF能促进ATF3、KCNK5和GADD45B基因的表达,抑制CBR1、CKAP4和ORC5基因的表达,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CBF具有抑制HCC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TF3、KCNK5、GADD45B、CBR1、CKAP4和ORC5基因表达有关。  
      关键词:华蟾酥毒基;肝癌细胞;转录组学;作用机制;中药研究   
      5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1843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5

      杏林漫道

    • 朱文,谢凤群,程洁,冯其茂
      2023, 57(8): 57-62.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209087
      摘要:肠道菌群是影响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医学认为心与小肠在经络上相互联系,生理上相互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即“心与小肠相表里”。基于“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肠道菌群与高血压的相关性,以及中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高血压的防治作用,以期为高血压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关键词:高血压;肠道菌群;心与小肠相表里;中药;中医药疗法   
      16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1809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5
    • 张再良
      2023, 57(8): 63-67.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301024
      摘要:杂病证治的临床模式最初在热病中留有痕迹,以后逐渐形成专门领域,并另立脏腑用药的规矩,最后建立的是病证与理法方药体系。如今,中医在注重理法方药传承、临床经验交流的同时,也注意摸索对现代疾病的辨治规律和专门方药。  
      关键词:杂病;中医经典;证候;临床治疗;古代格局;现代变化   
      22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1806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5

      学科新探

    • 时一鸣,姜平,蒋恬,朱婉华,何东仪
      2023, 57(8): 68-73.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305012
      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本草组鉴(HERB)和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获取益肾蠲痹丸的有效成分,并借助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对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进行预测;在人类基因综合数据库(GeneCards)、人类疾病相关基因与突变位点信息数据库(DisGeNET)、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药物靶标数据库(TTD)中搜索RA相关基因。将益肾蠲痹丸的作用靶点和与RA相关靶点进行映射交集,获得二者的交集靶点,借助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筛选出核心靶点,采用Cytoscape 3.9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共获得益肾蠲痹丸治疗RA的有效成分185个,其中关键成分为山柰酚、木犀草素、槲皮素和黄藤素,核心作用靶点为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基因等。KEGG信号通路主要涉及TN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白介素-17(IL-17)、VEGF、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RA疾病信号通路等。结论益肾蠲痹丸治疗RA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优势,可通过调控相关信号通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反应。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益肾蠲痹丸;中医药疗法;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12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1814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5

      临证承启

    • 杨云涛,邵素菊,马巧琳,胡斌
      2023, 57(8): 74-77.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302017
      摘要:基于邵经明教授治神思想,探析火针改善脑卒中后痉挛状态的临床应用。在邵教授调医者身心之神、调患者情志之神的基础上,提出调经脉气血之神;选取筋结点、大椎、风池、百会、心俞、太冲等腧穴,采用火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状态,临床疗效颇佳。并附验案2则。  
      关键词:脑卒中;中风;经筋病;痉挛性偏瘫;针刺;火针;临床体会   
      6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1840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5

      医理求真

    • 徐爽,赖敏,邱旭东,钟相根
      2023, 57(8): 78-80.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303067
      摘要:对《金匮要略》大黄甘遂汤条文争议问题作出新的解释。通过校勘、训诂,考证本条“如敦状”原作“如敦敦状”,意为下坠感,“敦”读作平声“堆”而非“对”。“生后者”非新产后妇人,本义为有生育史的女性,其现代蕴含义当扩大为性活跃期女性。“水与血并结”所结之血为瘀积之经血而非恶露瘀浊,本条此处或隐含平素月经不利之意。综合小腹坠胀、小便微难等症状及好发人群特征,从盆腔炎症疾病、泌尿系感染等女性常见疾病角度可更好地理解本条文。  
      关键词:《金匮要略》;妇科疾病;大黄甘遂汤;经典名方;解读   
      9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1807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5

      实验研究

    • 王艺蓉,阎希芮,欧阳朝明,李景全,闫黎,张新蕾,刘晴,施建蓉,楚敏,董杨
      2023, 57(8): 81-88.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303073
      摘要:目的探讨耳聋左慈丸对老年性聋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①将27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老年性聋组和耳聋左慈丸组,每组9只。耳聋左慈丸组小鼠从3月龄开始给予含有中药的饲料喂养至9月龄,老年性聋组同时喂养普通饲料;对照组采用2月龄小鼠。听性脑干反应(ABR)法检测小鼠听阈值的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微管相关轻链蛋白3(LC3)、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蛋白的表达;转移酶介导的三磷酸脱氧鸟苷-生物素刻痕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凋亡情况。②体外实验采用C57BL/6J小鼠耳蜗基底膜离体培养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过氧化氢(H2O2)模型组(0.3 mmol·L-1)和耳聋左慈丸低、中、高剂量组(5 μg·mL-1、10 μg·mL-1和50 μg·mL-1)。神经丝蛋白200(NF200)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耳蜗基底膜螺旋神经节细胞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LC3-Ⅱ、p62、切割的半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半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老年性聋组小鼠(9月龄)听阈值显著升高(P<0.05),耳蜗底回螺旋神经节细胞数量显著下降(P<0.05),SIRT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和p62表达升高(P<0.05),TUNEL阳性细胞数表达增多(P<0.05)。耳聋左慈丸可明显降低老年性聋小鼠的听阈值(P<0.05),显著增加耳蜗底回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数量(P<0.05)。与老年性聋组比较,耳聋左慈丸组SIRT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和p62表达降低(P<0.05),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②体外实验发现,与空白对照组干预措施比较,H2O2可致螺旋神经节细胞出现核碎裂或胞体皱缩,听神经纤维紊乱,SIRT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LC3-Ⅱ和p62的蛋白表达及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比值上升(P<0.05)。与H2O2模型组干预措施比较,耳聋左慈丸可显著降低H2O2所致小鼠耳蜗基底膜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损伤与丢失,减少听神经纤维紊乱,耳聋左慈丸中、高剂量组SIRT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LC3-Ⅱ、p62蛋白表达及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比值明显下调(P<0.05)。结论耳聋左慈丸可减轻老年性聋小鼠螺旋神经节细胞的退化,改善自噬,抑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SIRT1蛋白表达有关。  
      关键词:耳聋;经典名方;作用机制;自噬;凋亡;模型小鼠;中药研究   
      29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1826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5

      综述

    • 刘洋,王宇,丛晶,韩布威,马丽娜,葛航,罗蓉,张蓓,吴效科
      2023, 57(8): 89-95.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302057
      摘要:综述中药调控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近年来运用中药单体及复方调控NF-κB信号通路治疗EMT成为研究热点,中药治疗EMT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调控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家族、白介素(IL)家族、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前列腺素E2(PGE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等靶基因的表达,起到抗炎及抑制细胞增殖、黏附、侵袭作用,进而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NF-κB信号通路;中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5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1807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5
    • 江山,俞晓飞
      2023, 57(8): 96-100.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210062
      摘要:从脑出血病理机制出发,以脑-肠轴为核心,综述脑出血后神经炎症与肠道菌群双向互动的相关研究进展。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是调控脑出血后神经炎症的重要因素,其可能是通过激活免疫细胞、调控细胞因子、干预脑-肠轴而发挥作用(促炎或抗炎),也有可能是通过作用于肠道内环境而影响肠道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发生。脑-肠轴是发挥上述调控作用的关键途径,菌群移植、中医药疗法均有望成为脑出血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脑出血;脑卒中;神经炎症;肠道菌群;脑-肠轴;中医药疗法;研究进展   
      21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1806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