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编辑政策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在线期刊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重点专题
特色专栏
过刊浏览
出版申明
出版伦理规范
开放获取申明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总则
版权转让协议
投稿模板
图表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规范要求
同行评审
稿件处理流程
审稿须知
审稿专家
下载中心
最新刊期
2023
年
第
1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国标导航
神魂之铸——论新版中医国家标准“病证理法相贯”规则体系的建立
朱邦贤,严世芸,周强,董全伟,李明,程磐基,包来发,娄月丽,杨丽娜
2023, 57(1): 1-7.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109103
摘要:目的阐释《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修订版(以下合而简称“新版国标”)内寓的“病证理法相贯”法则及其逻辑关系,以促使当代中医临床再铸神魂,重新回归中医学术本体及其临床路径。方法采用中医学、术语学、标准学文献的回顾性研究及计算机本体技术、人工智能等方法,通过对标准的源起,标准知识体系与规则体系、中医疾病分类体系的溯源,“病”“证”“理”“法”等概念的梳理,以及“治病求本”“辨病本、守病机”等相关学术理念的剖析,并借助于“中医国家标准应用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标准平台”),呈现新版国标“病证理法相贯”的内在逻辑关系。结果新版国标界定了中医“病”“证”“理”“法”等术语的内涵与外延,明确“治病求本,病证相贯,理法相契,方药以贯”是中医临床诊疗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将之作为中医临床思维和诊疗规范的“根”与“魂”,贯穿于中医国家标准修订的全过程,并将“病证理法相贯”理念与法则纳入了新版国标的知识体系与规则体系。结论新版国标内寓“病证理法相贯”的诊疗法则,可通过标准平台得以充分展示及应用,并能够引领中医临床按照自身的学术与临床轨迹开展医疗活动,规范其医疗行为。
关键词:中医国家标准;中医术语研究;《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病证理法相贯;标准知识体系;标准规则体系
23
|
19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12784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1-07
名医传承
国医大师王琦通过肺经用药调治肺外疾病经验举隅
马晗,姚海强,崔红生
2023, 57(1): 8-11.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206091
摘要:介绍王琦教授通过肺经用药调治肺外疾病的临床经验。认为肺主通调水道,在体合皮,主藏魄,并与大肠相表里,皮肤病、水液病、情志病及大肠相关疾病等肺外疾病均与肺脏关系密切。治疗上从肺的生理特性出发,提出采用清泄肺热、开宣肺气、润肺定魄等治法进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推广意义。
关键词:失眠;尿频;便秘;荨麻疹;肺经用药;名医经验;中医药疗法
37
|
25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12796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1-07
杏林漫道
论地黄产地变迁、炮制方法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薛亚,朱海青,张立超,朱剑敏,贾婷婷,朱为康
2023, 57(1): 12-15.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207066
摘要:通过查阅历代关于地黄本草的产地变迁、栽培条件以及对海昏侯墓中地黄炮制品的研究,再结合中国古代气候变化的规律,对地黄的产地和炮制品运用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发现,不同时期地黄产地的变迁和炮制品的使用与气候变化有着关联,自然环境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地黄的道地性和炮制方法,也为未来选择地黄的道地产区和地黄炮制品的再开发提供文献依据。
关键词:地黄;道地药材;本草考证;气候;炮制;中药
15
|
44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12790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1-07
学科新探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庞欣欣,石秀杰,张雅歌,韩佳瑞,孙新宇
2023, 57(1): 16-24.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007098
摘要:目的评价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EMbase数据库、Wiley数据库、Ovid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Wan Fang)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建库至今的相关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所纳入研究疗效指标,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共纳入20项随机对照研究,共1 375例DKD患者。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西医治疗相比,银杏叶提取物联合西医治疗可以提高DKD患者的总有效率[OR=5.52, 95%CI(3.46,8.81),P<0.000 01]。③尿蛋白排泄率(UAE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均存在较大异质性,故将银杏叶提取物根据用药方式不同分为静滴组和口服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银杏叶提取物静滴组与口服组DKD患者UAER、TC、TG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银杏叶提取物静滴组在改善DKD患者SCr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叶提取物口服组在改善DKD患者SCr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叶提取物静滴组和银杏叶提取物口服组在改善DKD患者BUN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纳入研究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银杏叶提取物联合西医治疗能提高DKD患者临床有效率、降低蛋白尿、改善脂代谢,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银杏叶提取物;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Meta分析
18
|
46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12820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1-07
针灸改善冻融胚胎移植患者宫腔血流灌注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罗敏辉,谭艳,左耀辰,石文英,方闯,章薇
2023, 57(1): 25-34.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206117
摘要: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针灸辅助改善冻融胚胎移植(FET)患者宫腔血流灌注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等数据库中针灸辅助介入FET的相关文献,文献发表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3月31日。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5.3、GeMTC0.14.3和Stata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7篇,涉及1 679例患者、15项干预措施及3项评价指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依据累积排序概率图下面积(SUCRA)大小,各项指标疗效排前3位的疗法依次为:①A型子宫内膜血流率:穴位注射+西医治疗(97.8%)、耳穴+西医治疗(84.4%)、针刺+灸法(71.0%);②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经皮穴位电刺激+西医治疗(15.3%)、经皮穴位电刺激(17.5%)、针刺+灸法(30.7%);③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电针(16.7%)、经皮穴位电刺激(28.7%)、针刺+灸法(36.1%)。结论在针灸辅助改善FET宫腔血流灌注方案中,穴位注射+西医治疗改善内膜血流分型效果最佳,经皮穴位电刺激+西医治疗和电针降低PI、RI的效果最好,针刺+灸法的综合平均疗效最优。以上结论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加以验证。
关键词:不孕症;冻融胚胎移植;针灸;子宫内膜血流;子宫内膜容受性;网状Meta分析
17
|
32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12802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1-07
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症状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王晓轶,黄立师,杨东见,左圣兰,徐凤英,金富锐
2023, 57(1): 35-38.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112017
摘要:目的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相关症状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借助自主研发的更年期应用程序收集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资料,进行改良Kupperman评分、绝经状态分级和中医证型判定,分析主要症状、绝经状态和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改良Kupperman评分差异,以及不同绝经状态、中医证型患者的年龄差异。结果①共收集有效病例846例,其中半数以上出现疲乏(95.74%)、情绪波动(89.13%)、失眠(86.05%)、性交痛(70.33%)、心悸(68.91%)、头痛(68.91%)、骨关节痛(65.37%)、抑郁疑心(64.07%)、潮热出汗(63.36%)、眩晕(62.53%)等症状。②本研究收集的病例以轻度、中度绝经状态居多,分别为296例(34.99%)、399例(47.16%);中医辨证分型以肾阴阳两虚证(42.67%)、肾虚肝郁证(32.51%)多见,其余依次为肝肾阴虚证(13.59%)、心肾不交证(11.23%)。③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改良Kupperman评分存在差异,其中肾虚肝郁型患者评分最高、肝肾阴虚型患者评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Kupperman评分各分项中,肾虚肝郁型患者潮热出汗评分最高(P<0.05),心肾不交型患者失眠评分最高(P<0.05),肾阴阳两虚型患者的抑郁疑心评分最高(P<0.05)。④重度绝经状态患者的年龄最大,绝经状态分级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加重(F=28.31,P<0.001)。⑤肾阴阳两虚证患者的年龄最小,其余分别为肾虚肝郁证、肝肾阴虚证、心肾不交证(F=13.606,P<0.001)。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常见疲乏、情绪波动、失眠等症状,中医证型以肾阴阳两虚和肾虚肝郁为主,且肾虚肝郁型患者的绝经状态较重,绝经状态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加重。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辨证论治
15
|
62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12787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1-07
大承气汤联合奥曲肽及常规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周密,王东军,关媛媛,田之魁,孙璇,王泓午
2023, 57(1): 39-45.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208023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大承气汤联合奥曲肽及常规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等数据库,收集以奥曲肽联合常规疗法为对照,观察大承气汤联合奥曲肽及常规疗法治疗EPISBO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文献发表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8月5日。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提取相关数据,借助RevMan5.4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涉及病例6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大承气汤联合奥曲肽及常规疗法治疗EPISBO的总有效率高于奥曲肽联合常规疗法[OR=7.16,95%CI(3.32,15.44)],且能更好地缓解腹痛腹胀[MD=-1.81,95%CI(-2.71,-0.92)],促进肛门排气[MD=-0.95,95%CI(-1.21,-0.69)]及排便[MD=-0.62,95%CI(-0.95, -0.29)],缩短症状消失时间[MD=-1.55,95%CI(-2.7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奥曲肽联合常规疗法相比,在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D=-3.87,95%CI(-8.32,0.5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MD=-4.11,95%CI(-8.90,0.69)]、白介素-6(IL-6)[MD=-41.86,95%CI(-107.38,23.65)]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MD=0.91,95%CI(0.40,2.07)]方面,大承气汤联合奥曲肽及常规疗法未见明显优势(P>0.05)。结论大承气汤联合奥曲肽及常规疗法治疗EPISBO疗效较好,但由于纳入的文献数量较少、质量较低,所得结论仍需更高质量的研究加以论证。
关键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大承气汤;奥曲肽;临床疗效;Meta分析
11
|
18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12807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1-07
临证承启
徐振晔治疗基因无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经验
王薇,王立芳,马玥,方旭鹏,徐振晔
2023, 57(1): 46-49.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208048
摘要:从依据经典辨证论治、临证鉴别重视舌诊、施方用药重视补益精气、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等4个方面,介绍徐振晔教授治疗基因无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证经验,并举验案1则。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基因;舌诊;辨证论治;名医经验
14
|
15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12792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1-07
俞建辨治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经验——附危重型验案1则
孙雯,俞建,王文沁,和婧伟,陶金好,田鹤,夏爱梅,曾玫,王中林,张晓波
2023, 57(1): 50-53.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207044
摘要:介绍俞建教授以扶正解毒、标本兼顾为原则治疗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经验。俞教授提出,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卫分和气分表现为主;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多为风热证和风热挟湿证,普通型出现疫毒入肺表现,重型/危重型则疫毒侵袭更为深入。其中,针对重型/危重型,需中西医联合救治,标本兼顾,俞教授对宣肺败毒方进行化裁,使其更适宜于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的清热透邪、泻肺解毒治法。并附危重型验案1则。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儿童;重型/危重型;中医药疗法
16
|
12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12801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1-07
中药三七在胃肠疾病护膜法治疗中的运用探析
程元元,崔佳旗,胡耐翀,张书与,刘果
2023, 57(1): 54-57.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203062
摘要:三七是护膜法中的常用中药,其在胃肠疾病中的应用常体现出固护黏膜屏障之意。通过对文献的挖掘和分析,分别从三七在固护胃膜中的运用、三七在固护肠膜中的运用、三七在护膜法中的服用方法、三七护膜的现代药理研究等方面探讨三七在护膜法中的应用与发展,期望为当代中医临床应用中药三七治疗胃肠疾病提供更多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胃肠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三七;护膜法;黏膜;章次公;中药研究
8
|
278
|
1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12805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1-07
崔云从脾胃论治男科疾病经验撷英
徐新宇,张蔚苓,钱文君,崔云,鲁晏武,叶有骏,殷一红,吴骏
2023, 57(1): 58-61.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103029
摘要:介绍崔云教授从脾胃论治男科疾病的经验。认为脾胃运化精微气血津液,濡养四脏,进而对男性生殖器官发挥调节功能,而脾胃异常是导致男科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从脾胃论治男科疾病,应权衡脾胃虚实,合理选择补虚泻实之法。并举医案2则。
关键词:男科疾病;脾胃;中气;中医药疗法
20
|
21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12814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1-07
医理求真
从五脏论治麻木理论探讨与临床经验采撷
刘悦,刘红喜,梁晓,张允岭
2023, 57(1): 62-65.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202060
摘要:探讨从五脏论治麻木的理论基础,并采撷古代和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5种论治麻木的方法:从肺论治,当补肺固卫、益气通络;从脾论治,当健脾益气、祛痰化湿;从肝论治,当疏肝解郁、养血柔肝;从肾论治,当滋阴补阳、固本填精;从心论治,当补心养血、通脉安神。
关键词:麻木;五脏;脏腑辨证;治则治法;中医药疗法
13
|
22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12787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1-07
经方纵横
泽漆汤症证病机方药探析
陈颖娟,陈晓,李海峰,胥孜杭,邹纯朴
2023, 57(1): 66-70.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206027
摘要:通过对古今文献梳理,探析泽漆汤症证病机方药。泽漆汤证的主要症状包括已发热或未发热、咳嗽上气、胸胁隐痛、胸中有水气、脉沉等;病机由浅入深可概括为邪气犯肺、肺失宣肃→邪郁化热、痰挟瘀血→肺脾气虚、水饮内停,三者亦可兼容并见,贯穿始终;全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标本皆治,具有逐水通阳、清热化瘀、止咳化痰、健脾益气功效,适用于虚实寒热错杂的痰饮病证;方中紫参在现代临床应用中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当为拳参,用于治疗肺癌当为石见穿,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当为紫菀。
关键词:泽漆汤;厚朴麻黄汤;经典名方;《金匮要略》;胸腔积液;病机;主治病证
19
|
31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12787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1-07
临床试验
揿针联合阿片类镇痛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β⁃内啡肽、P物质水平的影响
周小翠,王立玉,季锋,龙灿海,王静霞,郭晓冬,谢国群
2023, 57(1): 71-75.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207092
摘要:目的观察揿针联合阿片类镇痛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β-内啡肽、P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6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营养支持、阿片类镇痛药物止痛治疗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揿针疗法,连续治疗14 d。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数字评分(NRS)、简明疼痛量表(BPI)、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以及血清β-内啡肽、P物质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①试验期间,治疗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完成试验者69例,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5例。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疼痛NRS评分降低、KPS评分升高(P<0.05),对照组疼痛NRS、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疼痛NRS评分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BPI中24 h最剧烈疼痛、24 h平均疼痛、目前疼痛、对日常生活影响、对情绪影响、对日常工作影响、对睡眠影响及疼痛影响程度总评分降低(P<0.05),对行走能力影响评分升高(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血清β-内啡肽水平升高、P物质水平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P物质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组便秘、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揿针对癌性疼痛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β-内啡肽、P物质表达水平有关。
关键词:癌性疼痛;揿针;阿片类药物;β-内啡肽;中西医结合疗法;不良反应;临床试验
15
|
385
|
1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12817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1-07
实验研究
林下山参、园参、红参与西洋参粉末的化学成分及快速无损鉴别
李玲,江美芳,赵林松,张艳欣,秦超逸,陈丹青,高崎
2023, 57(1): 76-86.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207001
摘要: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结合多元统计学方法,筛选林下山参、园参、红参与西洋参的主要差异性成分;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与多元统计学方法,建立不同参品的快速无损鉴别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通过与文献数据及对照品比对,鉴定林下山参、园参、红参与西洋参中人参皂苷类成分;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以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为标准筛选4种参的主要差异性成分;采集4种参粉末的NIRS,采用光谱预处理方法扣除仪器噪声及背景干扰,通过OPLS-DA,构建4种参粉末的快速无损判别模型。结果共鉴定4种参中54种人参皂苷类成分,筛选了18个主要差异性成分;NIRS技术采用二阶导数预处理方法结合OPLS-DA可实现4种参种类判别分析。结论本研究阐明了林下山参、园参、红参与西洋参的物质基础及差异性成分,可为不同参品的质量标志物的确定提供参考;同时建立了不同参品粉末的快速无损鉴别方法,为生产及市场上不同参品的掺假鉴别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林下山参;园参;红参;西洋参;差异性成分;无损鉴别;中药研究
13
|
430
|
1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12813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1-07
综述
中药材及其饮片质量等级标准研究进展与展望
陈倩萍,谢琦,李文艳,王长虹
2023, 57(1): 87-95.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7040
摘要:从性状评价、化学评价、生物活性、综合分析等方面综述中药材及其饮片质量等级标准的研究进展及方法,并分析了影响中药材及其饮片质量的因素,为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中药材及饮片质量等级标准开拓了思路。
关键词:中药;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标准;辨状论质;质量标志物;研究进展
16
|
1020
|
1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12778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1-07
中药改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研究进展
张金波,孔雪,韩雪玲,戴晶,邹冲
2023, 57(1): 96-99.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205101
摘要:综述中药改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黄芪、丹参、天麻等中药具有心脏保护作用,可改善LVH相关指标,降压药物结合中药辨证治疗可进一步提升LVH的逆转率,改善其预后,其作用机制多与调节细胞因子、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改善氧化应激、抑制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等相关。
关键词: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作用机制;中药;研究进展
28
|
32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12775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1-07
基于“脾主肌肉”理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骼肌萎缩与细胞凋亡关系及中药干预作用研究进展
顾文燕,李晓宁,钟秀君,周东花
2023, 57(1): 100-104.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206071
摘要:综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骨骼肌萎缩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中药干预作用研究进展。基于“脾主肌肉”理论探讨COPD骨骼肌细胞凋亡可致骨骼肌萎缩,并从单味中药提取物、中药复方、中药制剂方面分别综述具有健脾补肺作用的中药通过调控细胞凋亡干预COPD骨骼肌萎缩的机制。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骼肌萎缩;细胞凋亡;中药;脾主肌肉;研究进展
21
|
26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12778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1-07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