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2 9

      新冠肺炎专栏

    • 章诚杰,姚轶立,周丹,欧阳洋,郝微微,严华美,杨雪军,蒋健
      2022, 56(9): 1-4.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6067
      摘要:目的观察干姜小柴胡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5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7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干姜小柴胡汤。治疗5 d后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核酸转阴时间。结果①试验过程中,对照组脱落1例,最终完成试验者治疗组97例、对照组47例。②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5 d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各分项积分及总积分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5 d后比较,治疗组咽部不适、鼻塞流涕、食欲不振、心情烦躁、心悸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5 d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SDS、S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5 d后比较,治疗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两组核酸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姜小柴胡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型患者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缓解抑郁、焦虑情绪,具有“病郁同治”的功效。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小柴胡汤;经典名方;焦虑;抑郁;临床试验   
      75
      |
      108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5595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30
    • 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儿童传统伏天敷贴实施专家共识编写组,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
      2022, 56(9): 5-8.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7038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三伏贴;穴位贴敷;儿童;专家共识   
      23
      |
      33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5593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30

      指南与共识

    •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流派传承创新共同体,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
      2022, 56(9): 9-12.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7018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海派中医儿科;儿童;专家共识   
      17
      |
      44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5603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30

      名医传承

    • 刘然,高宇,张谷庆,王晞星
      2022, 56(9): 14-16.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2054
      摘要:王晞星教授从“下病上治、欲降先升”理论出发,认为中气亏虚、清阳不升是前列腺癌虚证的关键病机,以补中益气汤补益中焦、扶正益气,用升清之品升提中气、畅达周身气机,从而助三焦气化而通降小便。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前列腺癌;补中益气汤;名医经验;中医药疗法   
      23
      |
      24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5582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30

      杏林漫道

    • 张再良
      2022, 56(9): 17-20.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4023
      摘要:读懂伤寒和做好临床关系密切。从疾病、文本、杂病、类病等角度解释伤寒,从热病的规律、杂病的规矩、辨证的基础、诊疗的格局探讨中医临床。读懂伤寒将有助于当代中医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伤寒;《伤寒论》;《金匮要略》;临床应用;辨证论治   
      18
      |
      20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5603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30

      学科新探

    • 姜平,戴洁梅,魏凯,金晔华,常岑,许林帅,时一鸣,何东仪
      2022, 56(9): 21-31.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112070
      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复方雷公藤逐痛颗粒(CTWPGs)干预类风湿关节炎(RA)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并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等获取CTWPGs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药物银行(Drug Bank)、基因卡(Gene Cards)、治疗靶点数据库(TTD)等获取RA相关靶点;药物与疾病靶点映射后获取交集靶点,以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构建蛋白互相作用网络,并分析、筛选核心靶点;通过注释、可视化、集成发现数据库(DAVID)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以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采用Cytoscape3.6.0构建CTWPGs“活性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的可视化网络。结果通过筛选获得CTWPGs干预RA的作用成分共47种,得到作用于RA的核心靶点34个。GO功能富集分析共得到357个条目(P<0.05),其中生物过程条目299个,细胞组成条目21个,分子功能条目37个;KEGG通路分析富集得到107条信号通路(P<0.05),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等。最终“活性成分-靶点-信号通路”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结果显示,CTWPGs活性成分中发挥干预RA作用的关键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雷公藤甲素等;关键靶点为环加氧酶2(PTGS2)、肉瘤病毒17癌基因同源物(JUN)、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癌基因同源物A(REL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TNF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木犀草素与MAPK3、PTGS2,雷公藤甲素与MAPK3、TNF,山柰酚与MAPK14,银杏内酯A30与MAPK3、TNF、AKT1、PTGS2,黄芩素与MAPK3之间具有较好的对接活性。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表明,CTWPGs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对RA的干预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复方雷公藤逐痛颗粒;类风湿关节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24
      |
      47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5613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30

      临证承启

    • 周冬雪,姜永红
      2022, 56(9): 32-34.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109072
      摘要:梳理徐氏儿科扶阳育阴法的学术思想和源流。认为儿童室性早搏的中医病因病机不论外感内伤,皆可由心之气血阴阳失调,阴虚无以制阳,虚阳浮越而不得敛导致;治以扶阳育阴、养心定悸,方用小儿复脉汤。并举验案1则。  
      关键词:儿童室性早搏;徐氏儿科;扶阳育阴法;中医药疗法   
      15
      |
      10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5582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30
    • 赵毅涛,林晓虹,许尤佳
      2022, 56(9): 35-37.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109025
      摘要:探讨许尤佳教授儿科临床核心诊疗思路“斡旋中土”法的涵义及临床意义。其提出“儿为虚寒之体”的学术观点,说明“斡旋中土”的必要性;认为临床异病同治的病机演变规律及辨证论治均要立足于“中土”,归纳其灵活运用“斡旋中土”法诊疗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异病同治诊疗经验。并举验案2则。  
      关键词:斡旋中土;异病同治;儿科学;中医药疗法   
      20
      |
      15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5605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30
    • 张笑恬,朱鹏宇,王耀光
      2022, 56(9): 38-42.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3030
      摘要:介绍王耀光教授诊疗慢性肾脏病合并睡眠障碍的临床经验。认为从五脏辨证论治本病更为适合,将其分为肝血亏虚、肝郁气滞、饮停心肺、心脾两虚、肾阴亏虚、肾阳不足、肾气亏虚等证型,并提出审因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多种治疗方法并用。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睡眠障碍;失眠;脏腑辨证;辨证论治;中医药疗法   
      36
      |
      23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5609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30

      医理求真

    • 迟显苏,魏竞竞,刘红喜,刘悦,郭春莉,张允岭,梁晓
      2022, 56(9): 43-47.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1068
      摘要:通过对瘀、毒的含义及其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阐释,从瘀毒微观指标角度探讨其在缺血性脑卒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中的应用。瘀毒微观指标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加重、复发的危险因素、标志物,对于观察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局部组织微观环境变化具有提示作用,既可以提示和完善缺血性脑卒中的宏观辨证,又可以为脑卒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瘀;毒;微观指标;治未病   
      20
      |
      56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5609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30

      经方纵横

    • 郝一鸣,王忆勤
      2022, 56(9): 48-52.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2091
      摘要:总结王忆勤教授辨治哮喘的临证特色。认为虚实夹杂是哮喘的病机特点,痰瘀交结是哮喘发病的夙根;治疗原则为发时治标并顾本,平时治本且顾标。王教授善用经典名方,临证变通,主张哮喘发作期治气为先,痰瘀并治,顾护脾胃贯穿始终,针对发作期小儿多痰湿、成人多痰瘀的临床特点而针对性地根据经典名方加减自拟出小平喘方及大平喘方分而治之,并善用虫药、对药,重视小儿望诊、闻诊,对其用药轻平温和。  
      关键词:哮喘;经典名方;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   
      25
      |
      1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5628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30

      临床试验

    • 王晶俐,卓彩虹,潘江,李洪亮,劳一,张重
      2022, 56(9): 53-57.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4033
      摘要:目的观察基于温肾通督理论中药内服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S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S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基于温肾通督理论的中药内服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残损分级、脊髓神经功能评分、诱发电位、神经相关生长因子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试验过程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4例;最终完成试验者94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46例。②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ASIA残损分级D+E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痛觉评分、触觉评分、运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⑤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3(NT-3)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⑥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温肾通督理论采用中药内服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SCI,能够改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其增强脊髓传导功能、促进神经细胞修复再生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脊髓损伤;中药;针灸;经皮穴位电刺激;神经生长因子;并发症;临床试验   
      16
      |
      17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5619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30
    • 姚静慧,王运超,赵哲虹,杨光辉,胥晓芳,何奕坤,吴辉辉,沈佳莹,潘新
      2022, 56(9): 58-63.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5075
      摘要:目的观察清肺化瘀方联合吡非尼酮治疗肺热血瘀型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进行性纤维化表型间质性肺病(PF-I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类风湿关节炎相关PF-I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中药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加吡非尼酮,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肺化瘀方,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力肺活量(FVC)、FVC的下降量(ΔFVC)、肺高分辨率CT(HRCT)半定量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红细胞沉降率(ESR)、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ESR)、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吡非尼酮最大剂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试验过程中,中药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4例;最终完成试验者66例,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3例。②中药组总有效率为51.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6.36%;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69.70%,对照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33.33%;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对照组和中药组FV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药组FVC较对照组高(P<0.05),中药组ΔFVC较对照组低(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肺HRCT半定量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ESR、DAS28-ESR评分、KL-6、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药组ESR、DAS28-ESR评分、KL-6、TGF-β1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⑥两组口服吡非尼酮最大剂量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清肺化瘀方联合吡非尼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相关PF-ILD疗效满意,较单用西药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延缓本病患者FVC下降,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TGF-β1表达水平有关。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病;肺纤维化;清肺化瘀方;中医药疗法;临床试验   
      21
      |
      25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5618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30

      实验研究

    • 隋方宇,韩洁茹,解颖,张淼,姜徳友
      2022, 56(9): 64-69.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104005
      摘要:目的从细胞水平探讨补肾利湿法中药复方含药血清对痛风性关节炎(G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嗜中性白细胞碱性磷酸酶6(NALP6)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在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培养基中加入尿酸钠微晶体刺激建立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将筛选出的最适合大鼠滑膜细胞生存的含药血清加入培养基中进行细胞实验。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共分为空白组(正常滑膜细胞)、模型组(滑膜细胞+尿酸钠)和治疗组(滑膜细胞+尿酸钠+含药血清)3组,各组进行相应的干预。采用RT-PCR法检测滑膜细胞中NALP6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细胞中NALP6蛋白、核因子κB(NF-κB)蛋白、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表达,比色法检测滑膜细胞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活性,ELISA法检测各组滑膜细胞中白介素-1β(IL-1β)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NALP6 mRNA的表达上调,NALP6、NF-κB蛋白表达上调,IκB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1活性提高,IL-1β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NALP6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抑制,NF-κB蛋白表达抑制,Caspase-1的活性抑制,IL-1β的含量降低,IκB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利湿法中药复方含药血清抑制“NALP6-Caspase-1-IL-1β”这一炎症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其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机制之一。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补肾利湿法;嗜中性白细胞碱性磷酸酶6;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药研究   
      10
      |
      45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5597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30
    • 李劼,程卓安,马骄阳,奉典旭,陈亚峰
      2022, 56(9): 70-75.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111064
      摘要: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小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大承气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对照组腹腔注射0.9% NaCl注射液,其余小鼠腹腔注射雨蛙素、脂多糖诱导SAP模型,大承气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在造模成功后0 h、8 h、16 h给予大承气汤灌胃。造模18 h后,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乳酸脱氢酶(LDH)、胰蛋白酶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HMGB1、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水平,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胰腺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组织中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P2X7)、NLRP3、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表达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HMGB1、IL-1β、IL-18、胰蛋白酶、LDH、MPO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承气汤低剂量组血清胰蛋白酶水平降低(P<0.05),大承气汤中、高剂量组血清HMGB1、IL-1β、IL-18、胰蛋白酶、LDH、MPO水平降低(P<0.05)。②模型组小鼠胰腺组织出现水肿、出血和炎性坏死,大承气汤可以减轻上述损伤,保护胰腺组织。③大承气汤中、高剂量组能明显抑制SAP小鼠NLRP3炎症小体上游P2X7及其组分NLRP3、ASC和Caspase-1的表达(P<0.05)。结论大承气汤可以有效抑制HMGB1表达及NLRP3炎症小体活化,抑制炎性因子生成,从而改善SAP模型小鼠胰腺功能。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大承气汤;高迁移率族蛋白B1;NOD样受体蛋白3;小鼠模型;经典名方   
      24
      |
      34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5622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30
    • 卢志园,王葆青,赵晨怡,杨光,童雨婷,杨建梅,徐颖
      2022, 56(9): 76-81.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5067
      摘要:目的研究调心补肾方(TXBSF)对早老素1/2条件性双基因敲除(PS cDKO)的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模型前额皮质(PFC)突触缺失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3~3.5月龄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野生型组(WT)、PS cDKO模型组(cDKO)、PS cDKO+TXBSF组(cDKO+TXBSF),每组6只。WT和cDKO两组小鼠给予普通饲料,cDKO+TXBSF小鼠给予含TXBSF(给药剂量为2.55 g/kg)的饲料喂养,共治疗90 d。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PFC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基(NR1、NR2A、NR2B)、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tau蛋白表达;qRT-PCR法检测小鼠PFC中NR1、NR2A、NR2B和MAP2 mRNA表达。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cDKO小鼠相比,cDKO+TXBSF小鼠PFC中NR1、NR2A、NR2B和MAP2蛋白表达增加(P<0.05);磷酸化tau(ser 396/404)蛋白表达减少(P<0.05)。qRT-PCR结果显示,与cDKO小鼠相比,cDKO+TXBSF小鼠PFC中NR1、NR2A、NR2B和MAP2 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TXBSF对PS cDKO小鼠记忆缺陷的改善作用可能通过逆转PFC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和下调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来实现。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调心补肾方;前额皮质;突触缺失;tau蛋白;小鼠模型;中药研究   
      15
      |
      23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5590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30
    • 阿米拉·阿不拉提,郭凤,马洪艳,毛新民,姚蓝
      2022, 56(9): 82-88.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012093
      摘要:目的研究马里苷介导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信号通路修复糖尿病肾病(DN)肾脏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高糖(HG)和软脂酸(PA)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建立体外条件下DN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马里苷不同剂量组;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数量及形态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IRT3/SREBP-1通路蛋白、纤维化损伤相关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酸化(p)-Smad同源物2(Smad2)、p-Smad3、Smad4的表达水平;采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将马里苷与SIRT3进行分子对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纤连蛋白(FN)和胶原Ⅳ(Collagen Ⅳ)的表达和定位。结果马里苷可抑制HG及PA诱导的HBZY-1细胞增殖,使细胞间隙增大,细胞密度降低;马里苷能下调模型细胞中SREBP-1、TGF-β1、p-Smad2、p-Smad3、Smad4蛋白的表达;马里苷能上调活性SIRT3表达,同时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马里苷与SIRT3蛋白能较好结合;马里苷可抑制HG及PA诱导的细胞中FN和Collagen Ⅳ蛋白表达。结论马里苷可能通过活化SIRT3蛋白,介导SIRT3/SREBP-1通路,下调TGF-β1/Smads信号通路蛋白,进而减轻HG以及PA诱导HBZY-1细胞的肾脏炎症和纤维化损伤。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肾脏纤维化;马里苷;两色金鸡菊;药理作用;中药研究   
      19
      |
      2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5601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30

      综述

    • 王帅,石燕红,王瑞,胡世文,罗静,况刚,陈绍成
      2022, 56(9): 89-99.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111128
      摘要:伞形科前胡为我国传统的大宗中药材,主要含有香豆素类、有机酸类、甾醇类及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其中香豆素类成分被公认为前胡的主要特征活性成分,在止咳、平喘、强心及心血管疾病防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后疫情环境下中医药被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和中药研究的逐步深入,前胡药材及其香豆素类成分占据了一定的国内外市场并逐渐被开发利用。重点综述了中药前胡中香豆素类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前胡药材的质量评价、药理药效研究及前胡香豆素类成分的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前胡;香豆素;化学成分;质量评价;药理作用;中药研究;综述   
      14
      |
      153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5585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30
    • 石依青,沈克平
      2022, 56(9): 100-103.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4085
      摘要:综述半枝莲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半枝莲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二萜类、多糖类、挥发油类等,具有多种生物学功效,其作用机制包括抑制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诱导细胞自噬、抑制肿瘤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增强机体免疫及增强化疗作用等。  
      关键词:肝癌;半枝莲;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中药研究   
      16
      |
      59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5625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30
    • 臧娜,钟秀君,王振伟,方漫兮,汤杰,王庆其
      2022, 56(9): 104-109.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3032
      摘要:综述中药干预肺部疾病/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促进肺血管收缩及肺血管重构有多条分子信号通路,包括低氧诱导因子/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TRP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Rho蛋白/Rho激酶(Rho/ ROCK)、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 B(PI3K/AKT)、骨形态生成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BMP/TGF-β)和核因子κB(NF-κB)等信号通路,中药复方、中药提取物及中成药可抑制多条信号通路,抑制肺血管重构,延缓肺动脉高压的进程。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药;信号通路;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9
      |
      28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95626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3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