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2 7

      新冠肺炎专栏

    • 杨丰文,张俊华,胡鸿毅,张炜,刘清泉,严世芸,张伯礼
      2022, 56(7): 1-4.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5025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毒力相对减弱的特点,大部分感染患者临床症状相对较轻,但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仍有一定比例会转变为重症或危重症。2022年春季以来,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社区传播和聚集性传播并存,老年合并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占比较高,故有效救治重症患者成为降低本病病死率的关键。针对重症患者的救治,上海市建立了“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强调早期干预,辨证论治,一人一策、一人一方,先症而治,截断病势,从而有效控制病情,降低病死率。课题组对上海市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诊疗模式和经验进行总结,以完善中医药救治本病重症患者的技术体系。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上海地区;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   
      61
      |
      119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0492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9
    • 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诊疗专家共识(2022春季版)编写组
      2022, 56(7): 5-6.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5047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株;中医药疗法;专家共识   
      86
      |
      147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0501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9
    • 黄作为,赵钢,张莎莎,严华美,沈知彼,杨雪军
      2022, 56(7): 7-10.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4016
      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地区居民对中医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新冠疫情”)的接受程度。方法采用方便、自愿抽样的方法,抽样调查上海市部分医务人员、社区防疫志愿者和居民对中医药抗击新冠疫情的接受程度。结果①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662份,662位调查对象中男性占41.1%,年龄以20~60岁为主,从事医疗行业者占2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从事行业、教育水平、个人月收入等对中医药接受度均无明显影响。②本次调查中,639人相信中医药治疗,占96.5%;相信中医药治疗的调查对象中,584人以前使用过中医药(占91.4%),600人表示将推荐其他人使用中医药抗击新冠疫情(占93.9%),500人推荐采用单独中医药处方抗击新冠疫情(占78.2%)。③与没用过中医药的调查对象相比,以前使用过中医药的调查对象更愿意推荐其他人使用中医药抗击新冠疫情(P=0.004);既往使用过中医药的调查对象更担忧中医药的口味和其他问题(P=0.054,P=0.003),既往没用过中医药的调查对象更担忧中医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问题(P=0.005,P=0.045)。④上海地区居民对中医药的需求十分广泛,但以治疗、预防和科普的需求最为强烈,频次分别为452次、443次、424次。结论上海地区居民对中医药及中医药抗击新冠疫情有很高的接受度,建议针对现实需求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防疫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防控;中医药疗法;抽样调查   
      37
      |
      595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0489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9
    • 吕俊,石炜弘,张平,窦丹波,沈若冰
      2022, 56(7): 11-14.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110087
      摘要:络脉具有易于瘀滞的病机特点,虫类中药擅于搜风通络、祛痰化瘀。感染后咳嗽与络病有相似的病机,基于络病理论探讨虫类中药在感染后咳嗽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旨在开拓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思路。  
      关键词:感染后咳嗽;络病;病因病机;虫类药;中医药疗法;中药   
      15
      |
      39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0511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9

      指南与共识

    • 莫文
      2022, 56(7): 14-17.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3078
      摘要:脊髓型颈椎病是最严重的颈椎病亚型,具有临床症状重、致残率高且预后不理想等特点。全国中西医结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2021年颁布了《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本专家共识从脊髓型颈椎病的定义、病因病机、发病机制、诊断要点、治疗原则、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康复和护理调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为使临床医师更好地了解本专家共识,现对其进行解读。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专家共识;解读   
      24
      |
      87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0480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9

      杏林漫道

    • 俞鹏飞,马智佳,姜宏
      2022, 56(7): 18-21.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2023
      摘要: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重吸收的转归趋势,中医药保守治疗可以促进重吸收的进程,本病往往可以首选中医药非手术治疗得到缓解,甚至治愈。探讨了这两类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重吸收的发生率、如何预测能否发生重吸收、中医药非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治疗风险评估等问题。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医药疗法;椎间盘重吸收;风险评估   
      28
      |
      665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0525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9

      学科新探

    • 付国涛,袁海光,张荣强,鲁刚,王渊,王强,乔海法
      2022, 56(7): 22-29.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3008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平衡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平台、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平衡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发表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 6月28日,采用RevMan 5.3软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借助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8篇文献,涉及13 354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1 447例,对照组1 90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采用平衡针灸疗法的试验组有更好的临床疗效[RR=0.95,95%CI(0.91~0.98),P=0.004],能更好地改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WMD=-1.90,95%CI(-2.71~-1.09),P<0.001]、肩关节活动评分[上举:WMD=11.20,95%CI(7.10~15.29),P<0.001;外展:WMD=7.40,95%CI(4.29~10.52),P<0.001;后伸:WMD=4.42,95%CI(2.36~6.49),P<0.001;外旋:WMD=8.62,95%CI(7.65~9.59),P<0.001],以及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WMD=7.50,95%CI(5.26~9.74),P<0.001]。结论平衡针灸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满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症状;由于文献数量和文献质量受限,所得结论有待后续研究证实。  
      关键词:肩周炎;针灸;平衡针灸;临床疗效;Meta分析   
      15
      |
      64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05026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9

      临证承启

    • 张莉唯,朱晓云
      2022, 56(7): 30-33.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105073
      摘要:总结刘喜明教授从火热论治耳鸣的经验。遵《素问·脉解》“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提出“火热上燔耳窍”为耳鸣核心病机,以虚实为纲,将火热病机分为阳盛、气郁、邪壅、阴亏4类,并依此确立直折火热、行气解郁、祛邪散壅、益阴潜阳四大治法,注重青葱管、石菖蒲、灵磁石等通窍引经药物的使用,多脏同调,虚实并治,清火热之源,复耳窍之机,并以验案4则佐证。  
      关键词:耳鸣;火热证;中医药疗法;刘喜明   
      18
      |
      29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0475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9
    • 黄鑫磊,温雅,赵丽丽,陈哲,赵哲,丁玉洁,丁元庆
      2022, 56(7): 34-37.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1911068
      摘要:介绍丁元庆教授治疗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的临床经验。认为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缘自久病头痛、用药失当;本案首次提出血虚络痹病机,病责厥阴,与肝及心包络关系密切;病机以阴血亏虚为本,内风扰络、痰湿瘀阻为标,久病入络,络脉痹阻,形神失和;临证基于头痛六经辨证理论,补虚泻实,身心同治;四神散集祛风通络、调气和血、宣痹定痛于一体,随证化裁,治疗血虚络痹之头痛可收良效。并举验案1则。  
      关键词: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厥阴头痛;四神散;血虚络痹;形神并调;中医药疗法   
      24
      |
      19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0518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9
    • 孙羿帼,袁灿兴,王秀薇,顾敏珏,顾超,王庆其
      2022, 56(7): 38-42.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110028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痛性痉挛;蝎蜈胶囊;痉病;转筋;阴阳毒;验案   
      20
      |
      29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0533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9

      医理求真

    • 邵宝平,黄艳春,邓鑫
      2022, 56(7): 43-47.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112118
      摘要:以《黄帝内经》为依据推导构建三阴三阳六经体系模型。其包含了中医理论中的阴阳、表里、脏腑、经络、三阴三阳、时辰顺序等关系概念,且这些概念在该体系中可以相互印证、相互联系;对六经本质的解释消弭了历史上对六经本质的多种争论,体现了三阴三阳六经体系的整体观、“综合体说”。  
      关键词:《黄帝内经》;《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体系模型图   
      17
      |
      535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0495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9

      经方纵横

    • 姚忠强,王斐斐,李炜,孙琳,曲凯,白昌儒,贺礼琴,王娟毅
      2022, 56(7): 48-52.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3002
      摘要: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减对结直肠癌患者炎症因子和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2例拟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限期手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手术前7 d开始服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方。比较两组血浆免疫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自然杀伤T(NKT)细胞、调节性T(Treg)细胞)]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5-羟色胺(5-HT)]水平,以及肿瘤组织中5-HT、TNF-α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血浆CD4+ T细胞、NKT细胞水平升高(P<0.05),对照组血浆CD4+ T细胞、NKT细胞、CD8+ T细胞、NK细胞、Treg细胞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CD4+ T细胞、NKT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血浆TNF-α、IFN-γ、IL-2、IL-6、IL-10、5-HT水平降低(P<0.05),对照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浆TNF-α、IFN-γ、IL-2、IL-6、IL-10、5-H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③术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治疗组肿瘤组织中TNF-α、5-HT的累积光密度(IOD)值降低(P<0.05),对照组肿瘤组织中TNF-α、5-HT的I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比较,治疗组肿瘤组织中TNF-α、5-HT的IOD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可有效调节结直肠癌患者的免疫水平和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结直肠癌;葛根芩连汤;免疫调节;炎症因子;中医药疗法;临床试验   
      24
      |
      25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0527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9

      临床试验

    • 包春秀,姜永红
      2022, 56(7): 53-58.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2020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宣白承气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痰热闭肺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以及该方对患儿肠道菌群数量、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的影响,从肠-肺轴角度探索中医药治疗MPP的机制。方法将60例痰热闭肺型MP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招募同期健康儿童30例,设为正常组。对照组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加味宣白承气汤,两组疗程均为5 d。观察临床疗效,采集各组儿童的粪便标本,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黄瘤胃球菌、丁酸梭菌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sIgA含量,采用Person相关系数描述肠道菌群数量与sIgA含量的相关性,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②与正常组比较,痰热闭肺型MPP患儿粪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黄瘤胃球菌、丁酸梭菌数量减少(P<0.001);治疗后,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黄瘤胃球菌、丁酸梭菌数量增加(P<0.001),且多于对照组(P<0.001)。③与正常组比较,痰热闭肺型MPP患儿粪便sIgA含量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粪便sIgA含量升高(P<0.001),且高于对照组(P<0.001)。④痰热闭肺型MPP患儿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黄瘤胃球菌、丁酸梭菌数量与sIgA含量呈正相关(P<0.001)。⑤治疗期间,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宣白承气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痰热闭肺型MPP疗效满意,其机制与增加肠道有益菌数量、调节肠道黏膜免疫有关。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儿童;加味宣白承气汤;肠道菌群;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临床试验   
      14
      |
      31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0530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9
    • 李卫萍,申艳方,杜菊梅,颜江,丁天红
      2022, 56(7): 59-63.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103085
      摘要:目的观察芪蛭通络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气虚血瘀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芪蛭通络胶囊,对照组加用芪蛭通络胶囊安慰剂,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画钟测验(CDT)、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HVLT)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①试验过程中,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完成试验者85例,其中治疗组57例、对照组28例。②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3.5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气虚证候量表、血瘀证候量表积分减少(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气虚证候量表、血瘀证候量表积分少于对照组(P<0.01)。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MMSE、CDT、HVLT评分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MMSE、CDT、HVL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两组在试验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芪蛭通络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疗效满意,能很好地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中医证候,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障碍;痴呆;气虚血瘀证;芪蛭通络胶囊;补阳还五汤;临床试验   
      13
      |
      265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0484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9
    • 王雲,马子霖,沈琳,张帅,乔思雨,陈鸿莉,徐佳悦
      2022, 56(7): 63-67.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2040
      摘要:目的观察宁心贴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宁心贴外敷双侧内关穴,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24 h动态心电图指标、心律失常危险分层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和60.00%,室性早搏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和80.00%;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室性早搏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室性早搏次数均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室性早搏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P<0.01)。③心率变异性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平均标准差(SDANN),差值均方根(RMSSD),超过50 ms百分比(pNN50)]变化情况: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SDNN、SDANN、RMSSD、pNN50值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SDNN、SDANN、RMSSD、pNN50值高于对照组(P<0.05,P<0.01)。④治疗后,两组心律失常危险分层均得到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宁心贴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疗效满意,与单纯使用西药相比,加用宁心贴穴位贴敷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室性期前收缩;心律失常;心脾两虚证;穴位贴敷;归脾汤;内关;心率变异性;临床试验   
      11
      |
      23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0486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9

      实验研究

    • 张安冬,冯戟玮,刘建党,李雯,谢旭彬,陈跃来
      2022, 56(7): 68-73.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4014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逼尿肌过度活动(DO)大鼠电针后不同时间点的尿动力变化与离体逼尿肌条收缩性改变,为临床针刺治疗的动态时效性研究提供基础研究的依据。方法16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每组各40只,每组进一步随机分为4个亚组(对应不同时间点:干预后2 h、24 h、48 h和72 h),每个亚组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制备DO模型,电针组给予电针次髎和会阳穴,药物组予甲磺酸伊马替尼灌胃,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和电针组大鼠均予以捆绑固定20 min,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大鼠予以和药物组大鼠同等体质量计量的饮用水灌胃处理,均每日1次,连续3 d。采用尿动力检测技术分析各时间点上大鼠的膀胱有效容量、储尿时间和排尿压力变化;利用离体逼尿肌牵拉实验观察各组膀胱离体逼尿肌条收缩性变化。结果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大鼠共124只。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膀胱有效容量和储尿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 h、24 h、48 h、72 h各时间点,电针组与药物组的大鼠膀胱有效容量和储尿时间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5),但电针组与药物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24 h,电针组大鼠膀胱有效容量和储尿时间高于其余3个时间点(P>0.05)。模型组大鼠离体逼尿肌收缩幅度低于对照组,而收缩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在24 h时间点逼尿肌收缩幅度显著上升(P<0.05),升高趋势一直持续到干预后72 h,而药物组逼尿肌收缩幅度无升高的趋势;电针组与药物组均可降低DO模型大鼠膀胱逼尿肌肌条收缩频率,且在24 h时间点效果最为显著(P<0.05)。结论电针可有效提高DO大鼠膀胱有效容量和储尿时间,增加离体逼尿肌收缩幅度,稳定逼尿肌收缩频率,其效应至少持续至针刺后72 h,且电针干预后24 h效应最佳。  
      关键词:针刺疗法;电针;膀胱过度活动症;逼尿肌过度活动;尿动力;大鼠模型   
      14
      |
      17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0497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9
    • 黄研,邢三丽,胡怡然,陈川
      2022, 56(7): 74-82.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107040
      摘要:目的探讨补肾还精方干预小鼠肌少症的效应和机制。方法采用老龄快速老化小鼠品系8(SAMP8)小鼠作为肌少症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0.9%NaCl溶液灌胃组)、补肾组(补肾还精方灌胃组)和Ferr-1组(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腹腔注射组)。补肾组和对照组灌胃干预12周,Ferr-1组干预3周。干预结束后测量小鼠各部分肌肉含量;肌肉测试系统检测小鼠肌肉力量;握力仪检测小鼠抓握力;层粘连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肌肉纤维显微结构;检测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PDH)、谷胱甘肽(GSH)、脂质氧化指标丙二醛(MDA)含量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4-羟基壬烯醛(4-HNE)含量,观察小鼠肌肉组织脂质氧化程度;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肌肉组织中铁死亡调控蛋白Gpx4、SCL7A11、P53及P21的表达情况;透射电镜检测小鼠肌肉纤维线粒体形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补肾组、Ferr-1组小鼠各部分肌肉含量提高,肌肉力量和抓握能力提升,肌肉纤维面积增大,肌肉组织脂质过氧化程度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补肾组、Ferr-1组小鼠肌肉组织铁死亡的两个负相关标志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的表达显著增加(P<0.001);而负调控SLC7A11的细胞衰老相关蛋白P53及其下游蛋白P21的表达却显著减少(P<0.001),肌纤维线粒体铁死亡形态改善(P<0.01)。结论补肾还精方可通过调控肌肉组织铁死亡途径,有效干预治疗小鼠肌少症。  
      关键词:肌少症;补肾还精方;小鼠模型;铁死亡;中药研究   
      23
      |
      606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0506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9
    • 陈倩萍,谢琦,党蕊,孙鑫,安定邦,程雪梅,李文艳,王长虹
      2022, 56(7): 83-88.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112137
      摘要:目的建立党参和蜜麸炒党参配方颗粒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沃特世(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 × 100 mm,1.8 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68 nm,进样量为3 μL。结果建立了蜜麸炒党参配方颗粒UPLC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党参炔苷在2.4~100.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7),加样回收率(50%、100%、150%)分别为97.72%、96.23%、98.6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2%,RSD为1.76%。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RSD均小于3%。指纹图谱确定了9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党参炔苷、党参苷Ⅰ、党参炔苷宁、党参炔醇4个色谱峰。28批党参和蜜麸炒党参配方颗粒的党参炔苷含量介于0.06~0.39 mg·g-1。根据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果能明显区分党参和蜜麸炒党参配方颗粒,且不同企业的党参配方颗粒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该法操作简便、检测效率高、专属性强,能同时用于蜜麸炒党参配方颗粒和党参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  
      关键词:党参;蜜麸炒党参;配方颗粒;超高效液相色谱;中药研究   
      14
      |
      66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0515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9
    • 刘莎莎,陈景,刘斯娜,龙廷蔚,倪新强,马融
      2022, 56(7): 89-96.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010113
      摘要:目的探究熄风制动汤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将BV-2细胞设置为Control组、LPS组及熄风制动汤组。Control组加入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DMEM)培养基,LPS组以0.1 mg/L浓度对BV-2细胞进行诱导炎症反应,熄风制动汤组分别以浓度为12.5、25、50、100、200、400 mg·L-1的熄风制动汤进行相应干预。采用CCK-8法观察熄风制动汤对BV-2细胞活力的影响;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一氧化氮(NO)水平;real-time PCR检测BV-2细胞炎症因子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法及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一氧化氮诱导合酶(iNOS)、精氨酸-1(Arg-1)蛋白的表达。结果熄风制动汤不同剂量组或LPS组培养BV-2细胞后,对其活力无明显影响(P>0.05)。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NO的释放显著增加(P<0.001); M1型小胶质细胞产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mRNA表达增加(P<0.001),M2型小胶质细胞产物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表达降低(P<0.05), M1型标志物iNOS的蛋白表达增加(P<0.01),M2型标志物Arg-1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与LPS组比较,熄风制动汤组(100、200、400 mg·L-1)NO的释放(P<0.001)抑制,M1型小胶质细胞产物TNF-α(P<0.001)、IL-6 mRNA(P<0.05)表达降低;熄风制动汤组(400 mg·L-1)M2型小胶质细胞产物IL-10、TGF-β mRNA表达增加(P<0.05);熄风制动汤组(200 mg·L-1)M1型标志物iNOS蛋白表达降低(P<0.01),熄风制动汤组(100 mg·L-1)M2型标志物Arg-1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熄风制动汤可以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向M1损伤型转化,促进向M2修复型转化。  
      关键词:抽动障碍;熄风制动汤;小胶质细胞;脂多糖;炎症反应;中药研究   
      10
      |
      47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0525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9
    • 贯剑,宋红普,张彤,张晓晓
      2022, 56(7): 96-101.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202095
      摘要:目的研究固本平喘方纳米脂质体雾化吸入剂(简称“固本平喘吸入剂”)对哮喘豚鼠免疫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豚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中药对照组、固本平喘吸入剂小剂量组(简称“小剂量组”)、固本平喘吸入剂大剂量组(简称“大剂量组”)、西药对照组6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豚鼠腹腔注射含10%卵蛋白的0.9%NaCl溶液方法造模。哮喘模型组、中药对照组、小剂量组、大剂量组、西药对照组分别吸入0.9%NaCl溶液、小青龙合剂、固本平喘吸入剂、地塞米松磷酸钠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过敏相关免疫学指标[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白介素-12(IL-12)、白介素-25(IL-25)、γ干扰素(IFN-γ)];RT-PCR技术检测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模型组IL-4、IL-5、IL-25水平升高,IL-12、IFN-γ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哮喘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IL-4、IL-5水平下降,IL-12、IFN-γ水平升高,同时中药对照组、小剂量组、西药对照组IL-25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模型组STAT6、TNF-α 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哮喘模型组及中药对照组比较,小剂量组及大剂量组STAT6、TNF-α mRNA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小剂量组STAT6、TNF-α mRNA的表达降低,大剂量组TNF-α mRNA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显示:正常对照组由于雾化等因素影响存在肺动脉壁增厚和轻微炎症的情况;哮喘模型组的炎症情况最为严重,动脉壁增厚;中药对照组炎症情况减轻,伴有肉芽组织增生;西药对照组存在肺组织结构受到破坏的情况;小剂量组肺动脉壁增厚,细支气管腔内少量分泌物,3例出现轻度间质性肺炎和局部间质性肺炎;大剂量组肺动脉壁增厚,轻度间质性肺炎,2例出现局部肺组织破坏,伴肉芽组织增生。结论固本平喘吸入剂对哮喘豚鼠的免疫学指标(IL-4、IL-5、IL-12、IL-25、IFN-γ),STAT6、TNF-α mRNA表达及肺组织病理有一定改善作用。  
      关键词:哮喘;固本平喘方;雾化吸入;豚鼠;免疫学;基因;中药研究   
      39
      |
      22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0512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9
    • 方洪,陈夕梅,谷丽华,王煜,杨莉,黄素和,杨飞,陈天琦,王峥涛
      2022, 56(7): 102-106.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008052
      摘要:目的完善优化术苓健脾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将术苓健脾胶囊内容物依次用正己烷和甲醇超声提取,提取液分别用于制剂中白术的鉴别和制剂中白芍、黄柏和陈皮的鉴别,取部分甲醇提取液过滤、蒸干,加水溶解,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2 cm,树脂高15 cm),分别用10%甲醇、50%甲醇、80%甲醇和90%甲醇依次洗脱,取50%甲醇洗脱液,用于制剂中乌药和防风的鉴别;取80%甲醇洗脱液,用于制剂中甘草的鉴别;取90%甲醇洗脱液,用于制剂中厚朴的鉴别。结果一次取样制备5份供试品溶液,用于制剂中8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白芍以芍药苷为指标,乌药以去甲异波尔定为指标,防风以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为指标,均以氯仿-甲醇(4∶1)为展开剂;黄柏以盐酸小檗碱为指标,陈皮以橙皮苷为指标,均以氯仿-甲醇-水(37∶17∶5)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厚朴以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为指标,甲苯-甲醇(10∶1)为展开剂,甘草以甘草苷和甘草酸单铵盐为指标,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防风、乌药和甘草为新增薄层色谱鉴别项,厚朴、黄柏和陈皮的薄层色谱鉴别项得到优化。结论采用一次系统试验完成术苓健脾胶囊多味药材薄层色谱鉴别项的供试品溶液制备,多味药材使用相同展开剂,操作方法更加简便,重现性和分离度提高,更有助于术苓健脾胶囊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术苓健脾胶囊;薄层色谱;质量标准;中药研究   
      7
      |
      73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0480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9

      综述

    • 汪凯兰,袁灿兴
      2022, 56(7): 107-109. DOI: 10.16305/j.1007-1334.2022.2110005
      摘要:抑郁是帕金森病患者最常出现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药在该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从中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非药物疗法3个方面综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研究进展,为本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帕金森病;抑郁;非运动症状;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22
      |
      65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0476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0-0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