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编辑政策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在线期刊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重点专题
特色专栏
过刊浏览
出版申明
出版伦理规范
开放获取申明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总则
版权转让协议
投稿模板
图表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规范要求
同行评审
稿件处理流程
审稿须知
审稿专家
下载中心
最新刊期
2021
年
第
4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国标导航
形制之变(三)——新旧中医国家标准治法部分异同解读
李明,周强,董全伟,程磐基,包来发,娄月丽,蒋小贝,鲍颖洁,杨丽娜,朱邦贤,严世芸
2021, 55(4): 1-5.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12154
摘要:目的解读新旧版本中医国家标准(简称“国标”)中的治法部分在编制方法及内容上的差异,推动新版中医国标的使用。方法编制新旧版本国标治法部分的术语映射关系表及治法名与证候名对应关系表,通过数理统计、文本比对等方法,从命名规范、证候名与治法名对应关系、编写体例、分类体系、收录范围、定义格式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新版国标的治法部分(简称“新标准”)在命名规范方面弃用了旧版标准中术语名称带括号的方法;在证候名与治法名关联程度方面,新标准对治法名定义涉及的证候名术语进行修订和完善,使病证与治则治法的匹配度更高;在编写体例方面,新标准新增了英文翻译、可选用词项等;在收录范围方面,新标准新增了“治未病法”“急下存阴”“小针刀疗法”等94条术语;在分类体系方面,新标准解决了旧版标准中治则类、治法类、疗法类术语混搭的问题,改为治则、治法、疗法3大类术语分列;定义格式方面,新标准制定了统一、规范的术语定义格式。结论新版中医国标相较旧版国标,在治法部分的命名规范、证候名与治法名对应关系、编写体例、分类体系、收录范围、定义格式等方面更加合乎中医医学信息管理标准化、国际化的要求。
关键词:中医国家标准;中医治法名术语;中医证候名术语;《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医治法分类体系;中医标准化
6
|
15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196557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学科新探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讨黄芪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机制
许嘉慧,陈清光,章丽琼,韩煦,刘亚华,金燊懿,蔡梦洁,刘瑜颖,陆灏
2021, 55(4): 6-14.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01169
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相关技术探讨黄芪治疗桥本甲状腺炎(HT)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芪的成分及作用靶点,使用OMIM 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HT靶点;采用Cytoscape 软件构建化学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图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进而筛选出关键靶点,借助DAVID 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 分析和KEGG 通路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初步筛选并进一步验证黄芪中的核心化学成分。结果从黄芪中共筛选出11个成分,主要属于黄酮类和皂苷类;筛选出与HT相关的作用靶点58个;黄芪可能通过调节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对HT发挥治疗作用。结论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了黄芪治疗HT的潜在作用机制,其核心成分可能为熊竹素、槲皮素和常春藤皂苷元。
关键词:黄芪;桥本甲状腺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13
|
56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196583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证治方药规律研究
张成波,童正一,许金海,乔娇娇,陈波平,周晓宁,叶洁,莫文,施杞
2021, 55(4): 15-20.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05046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证治方药规律,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医学网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并整理199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有关中药内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文献,运用Excel 2010软件计算证型、证候要素与方药的频数、频率,运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库中的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①最终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59篇,归类后得出本病的中医证型有34个,其中肝肾亏虚证、气滞血瘀证、经络瘀阻证、气血不足证为常见证型,占58.82%。②实性病性要素为6个,主要为血瘀、气滞、湿阻;虚性病性要素为4个,主要为气虚、血虚、督脉亏虚。脏腑病位主要涉及肾、肝。③治疗本病的中药方剂共有84首,其中成方46首,成方运用较多的是补阳还五汤、地黄饮子、圣愈汤等;对常用成方功能进行归类,发现补益剂与理血剂的使用频率最高,占78.26%。④治疗本病的中药共165味,高频中药依次为当归、黄芪、川芎、红花等;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常用药物类别,其中补虚药最多、占34.60%。⑤聚类分析可知本病高频使用的中药可分三类,对于肝肾亏虚兼风寒湿阻型可选药物组合为牛膝、党参、山茱萸等;对于气虚血瘀型可选的药物组合为当归、黄芪与川芎;对于经络瘀阻型可选的药物组合为白芍、地龙、赤芍等。⑥关联规则分析得到7味核心中药、14条核心药物组合,其中得到一组角药(黄芪、当归、川芎),并发现核心药物组合主要为补虚药(黄芪、当归、白芍)、活血化瘀药(川芎、桃仁、红花)以及平肝熄风药(地龙)。结论采用数据挖掘分析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证治方药规律的方法可行,其结果可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中药内服;中医证候;中医治法;数据挖掘
20
|
56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196572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临证承启
陈红风运用膏方辨治乳腺癌术后的临床经验
殷玉莲,程一凡,仲芫沅,张怡青,陈红风
2021, 55(4): 21-23.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07116
摘要:介绍陈红风教授运用膏方治疗乳腺癌术后的临床经验。乳腺癌术后多以虚证为主,兼有邪滞;陈教授重视肝脾肾辨证,善调补气血,寓祛邪于扶正之中。并举验案1则。
关键词:乳腺癌;膏方;名医经验;陈红风
6
|
25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196564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吴昆仑运用“吴氏消瘤散”辨治恶性肿瘤经验
许雪莲,吴昆仑
2021, 55(4): 24-26,33.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06130
摘要:介绍吴昆仑运用“吴氏消瘤散”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认为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是患者素体正气亏虚,痰浊、毒瘀凝阻反复日久。治以健脾益气、扶正固本,清热化湿、解毒消积,方用“吴氏消瘤散”。并举验案2则。
关键词:恶性肿瘤;“吴氏消瘤散”;名医经验;吴昆仑
13
|
10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196563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杜怀棠辨治宫颈癌合并放射性阴道炎临证经验
刘少玉,王静,姜琳,齐文颖,贾玫
2021, 55(4): 27-30.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03045
摘要:宫颈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之一。放射治疗所致阴道炎是常见并发症,不同程度降低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杜怀棠教授在宫颈癌合并放射性阴道炎的治疗上认为,火毒湿蕴、气阴两虚为该病的基本病机,情志不畅、气机阻滞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临床应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散结为基本治则,辨证应用黄芪加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减化裁治疗,疗效显著。
关键词:宫颈癌;放射性阴道炎;黄芪加当归贝母苦参丸;名医经验;杜怀棠
8
|
24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196570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姜之炎“运脾治鼻”理论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经验
王明晶,姜之炎
2021, 55(4): 31-33.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01047
摘要:腺样体肥大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的病理产物为痰,历代医家多从痰论治。随着运脾学说的发展,姜之炎教授通过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本病与脾脏的关系密切,提出“运脾治鼻”的新理论,并用于指导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腺样体肥大;运脾治鼻;临床经验;姜之炎
16
|
63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196559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经方纵横
基于薯蓣丸方证浅析肿瘤膏方的组方原则
王宇立,李雁
2021, 55(4): 34-36.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1912218
摘要:以《金匮要略》中治疗“风气百疾”之薯蓣丸为例,基于其中的组方规律,探讨肿瘤膏方用药的一些共性和原则。认为膏方具有作用缓和而药力持久的优势,适用于治疗诸多慢性虚弱性疾病;肿瘤患者为其适宜人群,尤其适用于术后、放化疗后处于稳定期而亟需调补正气者。并附验案1例。
关键词:膏方;薯蓣丸;肿瘤;《金匮要略》;组方原则
8
|
35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196576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李赛美运用小柴胡汤辨治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经验
袁颢瑜,刘婉文,庞琳蓉,李赛美
2021, 55(4): 37-39.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02194
摘要:结合4则验案,介绍李赛美教授运用小柴胡汤辨治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经验。临证对于流行性感冒的辨治,祛邪最关键,并强调结合发病季节、地域气候条件及病证特点,以小柴胡汤为基础灵活加减、适当组方。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小柴胡汤;名医经验;李赛美
7
|
57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196562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临床试验
中医辨证治疗联合埃克替尼对EGFR突变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沈丽萍,刘苓霜,姜怡,顾爱琴
2021, 55(4): 40-44.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11071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联合埃克替尼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74例EGFR突变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单用埃克替尼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汤剂。观察治疗后疾病发生进展及死亡的时间,计算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mPFS)及中位生存期(MST)。结果①随访至2020年7月30日,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共纳入71例病例进行统计,其中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②治疗组、对照组mPFS分别为15.40个月、13.07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HR=0.575)。③治疗组、对照组的MST分别为29.90个月、25.07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HR=0.580)。④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联合中医药治疗、一线埃克替尼治疗、曾经接受肺癌根治术、较少的合并症是影响EGFR突变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远期生存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联合埃克替尼可延长EGFR突变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一线埃克替尼治疗阶段、肺癌根治术及较少的合并症也有利于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预后。
关键词:肺腺癌;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埃克替尼;生存期;预后;中医药疗法
18
|
20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196560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肺瘤消积方对痰瘀互结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
王振强,张庆江,陈晶晶,赵阳,李小江,董雪珊,赵芳,李莹
2021, 55(4): 45-49.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08019
摘要:目的观察肺瘤消积方对痰瘀互结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痰瘀互结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方案化疗,对照组视情况给予止呕、护肝、护胃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肺瘤消积方。两组疗程均为4个化疗周期,观察临床疗效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0%、68.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发生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肝肾功能损害、外周神经毒性0度不良反应的病例数多于对照组,发生Ⅲ度、Ⅳ度上述不良反应的病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EORTC QLQ-C30量表功能部分中的整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升高(P<0.05),症状部分中的疲乏、恶心呕吐、疼痛、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便秘、腹泻评分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整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疲乏、恶心呕吐、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便秘、腹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瘤消积方与辅助化疗有协同作用,有助于提高痰瘀互结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肺瘤消积方;痰瘀互结证;化疗;不良反应
26
|
19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196569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藿苏养胃口服液联合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朱俊燃,方盛泉,陈启龙,倪红梅,邓玉海,李富龙,傅志超,周宇轩
2021, 55(4): 50-54.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09003
摘要:目的观察藿苏养胃口服液联合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单纯使用SOX方案化疗,治疗组在SOX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藿苏养胃口服液。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①试验过程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最终完成试验者69例,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5例。②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4.71%、14.29%,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在EORTC QLQ-C30量表评分方面,治疗组疲劳、恶心呕吐、食欲丧失领域评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组、对照组贫血发生率分别为47.06%、71.43%,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8.82%、54.29%;两组化疗后贫血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采用SOX化疗方案相比,联合使用藿苏养胃口服液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满意,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贫血、恶心呕吐)发生率。
关键词:胃癌;晚期;藿苏养胃口服液;替吉奥;奥沙利铂
12
|
23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196567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八珍汤联合地西他滨、CAG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张小亮,曲慧,江涛,王萍,刘宝文
2021, 55(4): 55-59.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10074
摘要:目的观察八珍汤联合地西他滨、CAG方案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老年AML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地西他滨、CAG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八珍汤;两组均以28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①西医疾病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88%;组间西医疾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62.50%,对照组总有效率46.88%;组间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骨痛、瘀斑、头晕、乏力、纳差、发热积分降低(P<0.05),对照组仅骨痛、头晕、乏力、纳差积分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瘀斑、头晕、乏力、纳差、发热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重度骨髓抑制(Ⅲ级)及心力衰竭、肺部感染、胃肠道不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珍汤联合地西他滨、CAG方案治疗老年AML疗效满意,有助于改善化疗后患者的骨髓抑制程度及气血亏虚症状,并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人;八珍汤;地西他滨;CAG方案;化疗;骨髓抑制
15
|
21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196585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益气聪明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血亏虚型恢复期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亓光峰,赵超蓉
2021, 55(4): 60-62,91.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09091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聪明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血亏虚型恢复期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气血亏虚型恢复期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阿司匹林和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益气聪明汤。两组疗程均为28 d,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流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的愈显率分别为94.5%、50.9%,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3%、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采用西药相比,加用益气聪明汤治疗气血亏虚型恢复期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满意,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液灌注有关。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眩晕;恢复期;益气聪明汤;气血亏虚
38
|
21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196577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疏肝和胃方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程艳梅,王倩影
2021, 55(4): 63-65.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12066
摘要:目的评价疏肝和胃方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46例;中药组予以疏肝和胃方及一般治疗措施,西药组予雷贝拉唑及一般治疗措施。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中药组、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3%和84.78%;中药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后均明显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临床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HAMA、HAMD积分均有降低,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HAMA、HAMD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药组焦虑、抑郁的改善状况优于西药组。结论疏肝和胃方在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方面优于雷贝拉唑。
关键词: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焦虑;抑郁;疏肝和胃方;临床疗效
7
|
34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196565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实验研究
肛愈散对大鼠痔术后创面愈合、血清炎症因子及胶原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林巧娟,林晖
2021, 55(4): 66-72.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12026
摘要:目的研究肛愈散对大鼠痔术后创面愈合中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创面再生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及创面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取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痔疾洗液组及肛愈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均以75%冰醋酸注射肛周建立痔术后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给予高压灭菌水熏洗,痔疾洗液组及肛愈散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熏洗治疗。治疗后取特定时间点(第1、3、7、11天)测量创面面积,计算愈合率,肉眼观察创面色泽、渗出;通过光镜观察炎症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肉芽组织增生等炎症反应及组织愈合情况。连续治疗 10 d后,比较各组创面肉芽组织的组织病理,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荧光定量(qRT-RCR)检测大鼠血清中IL-6、TNF-α含量和创面组织中IL-6、TNF-α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创面组织中COL1、COL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肛愈散可明显降低大鼠创面组织IL-6、TNF-α mRNA表达及血清中炎症因子IL-6、TNF-α的含量(P<0.05);创面组织中COL1、COL3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光镜下肛愈散各治疗组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成,成纤维细胞排列整齐且新生毛细血管丰富,均优于模型对照组。结论肛愈散可降低大鼠血清和创面组织中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创面肉芽组织、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生成,促进大鼠痔术后创面愈合。
关键词:中药熏洗;肛愈散;痔术后;创面愈合;炎症因子;胶原蛋白;大鼠
9
|
24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196578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针刺调控Klotho表达对SHR大鼠蛋白尿及肾脏病理改善的实验研究
宁思思,杨绍政,王嘉琳,金佳慧,罗磊,李林,孙玉霞,马家怡,张春伶,李屹
2021, 55(4): 73-78.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04151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SHR)蛋白尿及病理的影响。方法将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氯沙坦组、肾俞组、膈俞组、肾俞+膈俞组,每组10只,另以10只WKY大鼠作为正常组。氯沙坦组予氯沙坦钾片溶于0.9%NaCl溶液,按30 mg·kg
-1
·d
-1
灌胃,每日1次;肾俞组、膈俞组、肾俞+膈俞组在相应腧穴予电针干预,隔日1次;模型组做与针刺组同等固定,不予针刺。各组均连续干预12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第4、8、12周末以生化法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12周末取大鼠肾脏标本以光镜观察HE染色、电镜观察肾脏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Klotho蛋白的阳性表达面积。结果干预结束后,氯沙坦组及针刺各组24 h尿蛋白均低于模型组(P<0.05);氯沙坦组及针刺各组的肾脏病理损伤均有不同程度减轻;与模型组比较,氯沙坦组、针刺各组Klotho阳性面积表达均有所升高(P<0.05)。结论针刺可通过调节肾脏Klotho的表达,进而减少SHR大鼠的蛋白尿、减轻肾脏病理损伤,延缓高血压肾损害进展。
关键词: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针刺;Klotho;蛋白尿;肾脏病理
12
|
19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196574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桃红四物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SCF/c-kit通路及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
陈贤家,符士颖,林力森,李国政
2021, 55(4): 79-84.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10009
摘要: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THSWT)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干细胞因子(SCF)/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c-kit)通路及Cajal间质细胞(ICC)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HSWT低剂量组(50 mg/kg)、THSWT中剂量组(100 mg/kg)、THSWT高剂量组(200 mg/kg)、柳氮磺吡啶组(0.3 g/kg),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利用结肠炎诱导剂(TNBS)溶液建立UC模型,按照各组给药剂量给予相应药物处理后,采集大鼠腹腔主动脉血及结肠组织;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并对大鼠进行病理学评分;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结肠组织ICC超微结构;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腹腔主动脉血清SCF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c-kit阳性ICC的表达;以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SCF、c-kit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血便、黄色稀便、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蜷缩扎堆等症状,并伴有体质量增长缓慢、脱毛、毛色暗黄等;结肠组织出现明显充血、淤血,肌层、肠黏膜变薄,结肠组织损伤评分及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显著升高,结肠组织ICC数量较少且结构模糊;腹主动脉血清中SCF含量显著降低,结肠组织c-kit阳性ICC的荧光强度显著减弱,SCF、c-ki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THSWT低、中、高剂量组,柳氮磺吡啶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ICC结构、结肠组织损伤评分及DAI评分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血清中SCF含量显著升高,结肠组织c-kit阳性ICC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SCF、c-kit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THSWT各组呈剂量依赖性。THSWT高剂量组与柳氮磺吡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SWT可缓解UC大鼠的结肠组织损伤,可能是通过激活SCF/c-kit通路、保护ICC结构完整性实现的。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溃疡性结肠炎;干细胞因子;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Cajal间质细胞;大鼠
40
|
37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196582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补肾祛寒治尪汤联合甲氨蝶呤对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的抗炎作用研究
马茹,陈冬雪,鄢泽然,陈光耀,徐愿,刘振权
2021, 55(4): 85-91.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08103
摘要:目的评估补肾祛寒治尪汤(简称“治尪汤”)联合甲氨蝶呤(MTX)对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CIA)模型的作用及高频超声在大鼠关节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MTX组、治尪汤低剂量联合组、治尪汤高剂量联合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分别于第1、7天尾部注射浓度为2 mg/mL的Ⅱ胶原乳剂50 μL建立CIA模型;第8天开始给药21 d,检测足趾厚度,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并采用高频超声评估大鼠关节滑膜炎。结果造模后,各组大鼠足趾厚度较正常组明显增厚(P<0.01),第19天治尪汤高剂量联合组大鼠足趾厚度小于模型组(P<0.05);AI评分方面,第13天治尪汤高剂量联合组大鼠AI评分小于模型组(P<0.01);各组与正常组比较滑膜显著增厚,治尪汤低、高剂量联合组与模型组比较滑膜厚度显著降低,治尪汤高剂量联合组较MTX组滑膜厚度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高频超声适用于大鼠CIA模型滑膜炎的评估,敏感性优于足趾厚度检测和AI评分,高剂量治尪汤与MTX联用对改善CIA大鼠关节炎有协同增效作用。
关键词:补肾袪寒治尪汤;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高频超声;灰阶滑膜炎
19
|
28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196580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综述
桔梗皂苷D对非小细胞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刘悦涵,李璐,赵堃鹏,陈启龙
2021, 55(4): 92-96.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1912073
摘要:综述桔梗皂苷D(PD)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PD可通过阻滞细胞生长周期,诱导细胞凋亡、自噬及抑制细胞转移,发挥治疗NSCLC的作用;同时对PD的生物学特性、抗癌活性、毒副作用加以总结,为其在NSCLC治疗中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关键词:桔梗皂苷D;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自噬;转移;作用机制;综述
11
|
41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196587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石淇允,李无阴,张颖,田涛涛,张来福,谭旭仪,段嘉豪,王浩翔
2021, 55(4): 97-100.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1906142
摘要:综述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股骨头坏死是多因素引起的股骨头微观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的难治性骨病。桃红四物汤加减可能通过促进骨细胞及内皮祖细胞增殖,改善机体血管内的高凝状态,同时抑制骨质吸收及血管内皮祖细胞凋亡的途径治疗股骨头坏死。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股骨头坏死;血清药理学;综述
32
|
47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196588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