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编辑政策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在线期刊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重点专题
特色专栏
过刊浏览
出版申明
出版伦理规范
开放获取申明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总则
版权转让协议
投稿模板
图表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规范要求
同行评审
稿件处理流程
审稿须知
审稿专家
下载中心
最新刊期
2021
年
第
12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名医传承
国医大师韦贵康以“脊督一体论”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经验
韦坚,曹亚飞,陈小砖,韩杰,黄如娇,徐志为,韦骅昕,韦贵康
2021, 55(12): 1-5.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1912224
摘要: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认为脊柱与督脉密切相关,两者在脊柱相关疾病中相互影响,凝练提出“脊督一体论”的学术观点。从“六通论”的以通为用、注重脏腑功能的脊督协辨、柔筋在先的柔筋正骨、手法为主兼用中药内治的治养结合四个方面具体阐释“脊督一体论”的临床运用。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脊柱相关疾病;脊督一体论;韦氏奇穴;骨正筋柔;治养结合;名医经验
11
|
41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97783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杏林漫道
基于筋骨失衡论慢性筋骨病的辨证分型理念及治疗
林方政,陈树东,林定坤,李永津,赵兵德,侯宇
2021, 55(12): 6-11.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10058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骨伤科疾病谱开始出现变化,慢性筋骨病迅速增加,传统的中医筋、骨概念对本类疾病临床治疗的指导性时有不足。林定坤教授基于中医筋骨失衡理念、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将筋骨概念所涉及的要素按“筋、节、髓、骨”进行区分,分筋伤、节错、髓伤、骨病4个证型进行辨证,在治疗上遵循理筋、调节、护髓、治骨的治则,具体采用内外结合的治法(手法、手术、中药内服等)。运用筋骨辨证分型理念来诊疗慢性筋骨病,有助于阐明其病理机制,提高疗效,为中医骨伤科的现代应用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慢性筋骨病;筋骨失衡;辨证论治;中医手法;中药
58
|
47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97783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学科新探
从生物力学角度探析筋的特性及慢性筋骨病损的病理过程与临床处理策略
戴国钢
2021, 55(12): 12-16.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02005
摘要:筋的三种生物力学特性[同步与强化(代偿)性、分割与连接性、记忆性]保证了正常骨关节的生理功能,同时又是这三种特性导致了应力集中及慢性筋骨病损的发生发展。在临床处理策略上强调以筋带骨,围绕上述三种特性进行针对性调整,达到病损节段的应力再分配,从而阻止慢性筋骨病损的进程。
关键词:筋主骨从;生物力学;慢性筋骨病损;同步与强化(代偿)性;分割与连接性;记忆性;临床治疗
42
|
15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97781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基于红外热成像的膝骨关节炎不同中医证候热力学分布特征研究
马碧涛,叶姗,王庆,褚立希,滕蔚然,金立伦,吴敏
2021, 55(12): 17-22.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1910086
摘要:目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体表各区域不同热力学分布特征和中医证候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证候诊断提供新的客观方法。方法将患者辨证后分为风寒湿痹证组、风湿热痹证组、瘀血闭阻证组,每组20例;另选20名健康平和体质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通过采集各入选对象的各脏腑投影区域的红外热像图及温度,比较各观察组与对照组间的温度和热凉偏离的差异。结果①风寒湿痹组在胃脘、左腰、右腰的体表温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更低,出现凉偏离;风湿热痹组在小腹、左少腹、右少腹的体表温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更高,出现热偏离;瘀血闭阻组在虚里、左肋、右肋的体表温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里明显更低、出现凉偏离,左肋、右肋明显更高、出现热偏离。②从温度变化的高低定性分析,与风湿热痹组比较,风寒湿痹组胃脘、大腹、左少腹、右少腹、左腰、右腰的温度明显更低;与瘀血痹阻组比较,风寒湿痹组虚里温度明显更高,左肋、右肋、胃脘、左腰、右腰温度明显更低;与瘀血痹阻组比较,风湿热痹组虚里、小腹、左少腹、右少腹温度明显更高,左肋、右肋温度明显更低。结论与健康平和质人群比较,风寒湿痹证、风湿热痹证、瘀血闭阻证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热力学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可以通过红外热成像做出客观化评估诊断,该技术可为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证候客观化诊断提供新的方法与参考。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红外热成像;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热力学特征
80
|
36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97802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补阳还五汤防治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
黄彭,孟祥奇,吴晨熙,孔佳俊,朱宏,仲锋锋,王楠
2021, 55(12): 23-30.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02091
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补阳还五汤防治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 CNKI、 WANFANG DATA、 VIP、 SinoMed、 EMbase、 PubMed、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按照预先设定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应用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研究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并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02篇文献,纳入13个研究,总样本数为1 28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0 例。补阳还五汤防治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与对照组单用西医抗凝治疗相比,能提高总有效率[OR=4.25,95% CI(2.86,6.30),P<0.000 01],降低 D-二聚体[SMD=-2.95,95% CI(-4.66,-1.23),P<0.000 01]、凝血酶原时间(PT)[MD=-1.71,95% CI(-3.24,-0.17),P=0.03]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MD=-0.42,95% CI(-0.72,-0.12),P=0.006],减少引流量[MD=-96.84,95% CI(-123.09,-70.59),P<0.000 01],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液黏度(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较轻微。结论补阳还五汤防治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疗效优于单用西医治疗,但研究结论仍有待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关键词: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补阳还五汤;Meta分析
19
|
22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97801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临证承启
施杞教授基于“两点一体”思想治疗尺骨骨折术后骨不连验案1则
李振军,施杞,鄢卫平
2021, 55(12): 31-33,68.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1910056
关键词:尺骨粉碎性骨折;植骨内固定;骨不连;两点一体;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38
|
12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97791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医案1则
张明才,詹红生
2021, 55(12): 34-39.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103028
摘要:结合颈椎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医案1则,简要论述石氏伤科临床诊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思路与方法。认为应将问诊、触诊、望诊、影像资料有机结合,充分评估患者病情以明确病因病理,严格把握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最佳适应证。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石氏颈椎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电针疗法;参蝎止痛胶囊;中医药疗法
22
|
24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97790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詹红生化瘀通络法辨治慢性筋骨病损经验
王辉昊,沈知彼,詹红生
2021, 55(12): 40-43.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102095
摘要:介绍詹红生教授采用化瘀通络法辨治慢性筋骨病损的临床经验。临证治疗慢性筋骨病损以“筋主骨从”及“四以相和”为指导思想,治以疏肝止痛、调畅气血、化瘀通络,方药多以虫类药为主。并举验案2则。
关键词:慢性筋骨病损;筋主骨从;四以相和;化瘀通络法;詹红生
11
|
18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97787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医理求真
基于三焦伏邪理论探讨2型糖尿病的证治
叶倩桦,陈俊秀,万小露,方馨薇,唐奇志
2021, 55(12): 44-47.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107035
摘要:基于三焦伏邪理论探讨2型糖尿病的证治。由于邪气匿伏三焦,在正气亏虚,或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诱因下易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而后出现相关病证。治疗上,应以清化三焦、健脾益气为大法,早期以实证为主,重在清化三焦、化浊解毒,佐以健脾益气;中晚期以健脾益气为主,清化三焦贯穿始终;急性并发症期以清热生津、直折火热为法,重在清热解毒。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三焦;伏邪;病机;治法
11
|
40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97798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经方纵横
运用经方辨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
曹毅君
2021, 55(12): 48-51.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12038
摘要:结合6则验案,分别阐述运用大柴胡汤、温胆汤、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证体会,探讨经方对于部分以血管舒缩功能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情志异常为主要症状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优势。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大柴胡汤;温胆汤;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中医药疗法
12
|
52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97799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临床试验
小儿伤科方与小儿伤科颗粒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依从性的影响对比
杨沙,尹小娟,温慧敏,冯光富,汪蕾,李儒杰
2021, 55(12): 52-55.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12108
摘要:目的观察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分别使用小儿伤科方与小儿伤科颗粒的依从性,旨在优化后续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小儿伤科方治疗,观察组使用小儿伤科颗粒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评估并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3 d、治疗15 d及治疗1个月时的疼痛程度,治疗1个月时骨折愈合情况、肘关节功能;采用自制问卷评估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治疗期间,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3 d、15 d及1个月时的VAS评分较治疗前逐渐降低,且观察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1个月时的骨痂X线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小儿伤科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使用小儿伤科颗粒治疗的依从性更好,更利于提高治疗整体疗效、促进患儿骨折愈合,且服用颗粒制剂的不良反应少,更为安全可靠。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疼痛;小儿伤科方;小儿伤科颗粒;关节功能;中医药疗法
41
|
5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97805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体外冲击波联合李氏正骨理筋手法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观察
赵庭瑞,殷继超,郭浩,孙建强,张言,赵宏谋,胡兴律,刘平博,戴长安,吴国昊
2021, 55(12): 56-60.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1907111
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李氏正骨理筋手法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分成冲击波组、手法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冲击波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手法组采用李氏正骨理筋手法治疗,联合组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李氏正骨理筋手法治疗。各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最长可持续行走时间及足底筋膜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①试验期间,各组均未出现脱落病例,90例患者全部完成试验。②治疗后、第12周随访时与治疗前比较,各组疼痛VAS及最长可持续行走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以及组间第12周随访时比较,手法组疼痛VAS高于冲击波组,而最长可持续行走时间长于冲击波组(P<0.05),联合组疼痛VAS低于冲击波组及手法组,而最长可持续行走时间长于冲击波组及手法组(P<0.05)。③第12周随访时与治疗前比较,各组足底筋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第12周随访时比较,足底筋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李氏正骨理筋手法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较佳,优于单纯应用体外冲击波或李氏正骨理筋手法。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疗法;李氏正骨理筋手法;足底筋膜炎;跟痛症;生物力学;中医外治疗法
22
|
25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97815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补肾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等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张玉婷,詹红生,俞仲翔
2021, 55(12): 61-64,73.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1910073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等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术后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联合弹力绷带及功能练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方中药。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试验期间患者LDVT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水平以及患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肢体肿胀消退程度(大腿、小腿周径差值)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最终完成试验者210例,治疗组105例,对照组105例。②试验期间,治疗组3例发生LDVT(2.86%),对照组11例发生LDVT(10.48%);组间LDVT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PT、APTT水平均明显升高,D-D水平均明显降低;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对PT、APTT、D-D水平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④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肢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肢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⑤组间治疗7 d、治疗14 d比较,治疗组大腿、小腿周径差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等较单独应用低分子肝素等,可更加显著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降低LDVT的发生率,还能改善其下肢疼痛与肿胀。
关键词:髋部骨折;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补肾活血方;低分子肝素;中西医结合
23
|
10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97816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三色膏、三黄膏联合电子灸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的临床观察
何雅敏,李江涛,马晓萍,邵春敏,唐瑛,樊佳桦
2021, 55(12): 65-68.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1908003
摘要:目的观察三色膏、三黄膏联合电子灸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予微波治疗,治疗组予三色膏、三黄膏联合电子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处积液或毛糙面积、肩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处积液或毛糙面积均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处积液或毛糙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1个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肩关节后伸、上举角度增大(P<0.05),但肩关节前屈、外展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上举角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后伸、上举角度大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1个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疼痛VAS评分减少(P<0.05)。治疗1个疗程后组间比较,两组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色膏、三黄膏联合电子灸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疗效满意,能明显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症状。
关键词: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石氏伤科;三色膏;三黄膏;电子灸
61
|
15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97814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补肾益肺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气道黏液高分泌及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张一乐,史苗颜,孙萌,高艳荣,薛艳,吴佳敏,陈麒,张炜
2021, 55(12): 69-73.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1911036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益肺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气道黏液高分泌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阻肺稳定期肺肾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予常规用药(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组加用补肾益肺方治疗,对照组加用中药安慰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年急性加重次数,比较肺功能相关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
1
/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
1
%)以及诱导痰液黏蛋白(MUC5AC)、痰液性状评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最终85例患者完成了试验,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②两组年急性加重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组间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组FEV
1
、FEV
1
/FVC%、FEV
1
%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治疗12个月比较,治疗组FEV
1
、FEV
1
/FVC%、FEV
1
%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④组间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组痰液MUC5AC、痰液性状评分、外周血N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治疗12个月比较,治疗组痰液MUC5AC、痰液性状评分、外周血N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⑤试验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安全性指标也未见异常。结论补肾益肺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疗效较好且安全,可更加明显地减少患者年急性加重次数,改善其肺功能及痰液性状,改善气道黏液高分泌,从而延缓肺功能的减退。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补肾益肺方;中药;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气道黏液高分泌;肺功能
26
|
28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97813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温阳补肾填精膏方对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的哮喘患者激素撤停的影响
卫海颖,石克华,吴银根,方泓,李晓琦,熊必丹,唐斌擎
2021, 55(12): 74-77.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101123
摘要:目的观察温阳补肾填精膏方对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的哮喘患者激素撤停的影响。方法将140例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的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对照组(69例)。对照组入组后即停用激素,治疗组停用激素的同时加用有温阳补肾填精功效的膏方,膏方服用时间为8周;从病例纳入当天开始计算,共计随访16周。观察比较治疗失败率,以及哮喘症状发生次数、缓解药物用量、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表(ACT)评分、呼气峰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EV
1
)、FEV
1
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
%)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失败率分别为8.45%、24.64%,治疗组治疗失败率低于对照组(P<0.01)。②与激素撤停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激素撤停后每周日间症状发生次数、每周缓解药物用量增多(P<0.05),对照组患者激素撤停后每周日间症状发生次数、每周夜间症状发生次数、每周活动受限次数、每周缓解药物用量增多(P<0.05);激素撤停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每周日间症状发生次数、每周夜间症状发生次数、每周活动受限次数及每周缓解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P<0.01)。③与激素撤停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激素撤停后ACT评分降低(P<0.01);对照组患者激素撤停后ACT评分及PEF、FEV
1
、FEV
1
%值降低(P<0.01);激素撤停后组间比较,治疗组ACT评分及PEF、FEV
1
、FEV
1
%值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阳补肾填精膏方有助于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的哮喘患者撤停激素。
关键词:哮喘;激素;温阳补肾填精;膏方
36
|
7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97822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麻黄升麻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研究
翟瑞庆,周雨凝,张萍
2021, 55(12): 78-81.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03267
摘要:目的观察麻黄升麻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COPD合并OSAH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2例,给予一般治疗和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34例,除对照组治疗方案外,加用麻黄升麻汤。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
2
)、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指数(AI)、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
)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例(FEV
1
/FVC)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咳痰积分、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积分、憋醒积分和日间嗜睡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咳痰积分、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积分、憋醒积分和日间嗜睡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AHI、LSaO
2
、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和A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AHI、LSaO
2
、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和A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FEV
1
和FEV
1
/F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FEV
1
和FEV
1
/F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升麻汤治疗COPD合并OSAHS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和LSaO
2
,降低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和AI,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麻黄升麻汤;重叠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16
|
20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97823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实验研究
白藜芦醇抑制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凋亡及对胫骨生长的影响
郭畅,谢艳,李冬冬,殷娜,张丽
2021, 55(12): 82-87.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106095
摘要:目的探索白藜芦醇对IL-1β诱导的生长板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筛选白藜芦醇作用的最适浓度,并对白藜芦醇延迟大鼠骨骺闭合、促进长骨生长的作用进行验证。方法取4周龄SD大鼠,对其生长板软骨细胞进行分离及培养,Ⅱ型胶原免疫荧光实验进行细胞鉴定。将软骨细胞随机分为9组:正常对照组(普通培养基)、模型对照组(含20 ng/mL IL-1β)、阳性对照组(含20 ng/mL IL-1β+5 μmol/L来曲唑)、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培养基里加入白藜芦醇的溶解物DMSO)、实验1组(只加入40 μmol/L白藜芦醇)、实验2组至实验5组(分别含20 ng/mL IL-1β+10、20、40、60 μmol/L白藜芦醇)。MTT比色法筛选白藜芦醇抑制生长板软骨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最适浓度的白藜芦醇抑制软骨细胞凋亡情况;并用适量浓度的白藜芦醇给予大鼠灌胃,观察其对大鼠胫骨平台骨骺闭合及胫骨生长的影响。结果实验分离培养获得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来曲唑和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均能拮抗IL-1β引起的细胞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藜芦醇的干预效果优于来曲唑,且最佳浓度为40 μmol/L。流式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40 μmol/L的白藜芦醇能够降低IL-1β诱导的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凋亡比例,且干预效果优于阳性对照组来曲唑。100 mg/kg给予大鼠灌胃白藜芦醇可以延迟大鼠胫骨平台骨骺闭合且促进胫骨生长。结论40 μmol/L白藜芦醇能明显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而100 mg/kg白藜芦醇给予大鼠灌胃可以延迟大鼠胫骨平台的骨骺闭合,为骨骼生长争取更长时间从而促进发育期骨骼增长。
关键词:白藜芦醇;软骨细胞;凋亡;来曲唑;胫骨;大鼠;中药研究
37
|
16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97830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华蟾酥毒基抑制人骨肉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制研究
王颖,唐晓男,康小红,曹向军,王大峰,龚亚斌,曹飞
2021, 55(12): 88-93.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104029
摘要:目的观察华蟾酥毒基对人骨肉瘤(HOS)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慢病毒载体LV-vector、LV-over/PLOD2转染HOS细胞并建立稳定转染株HOS/NC、HOS/PLOD2;划痕和细胞侵袭实验检测华蟾酥毒基对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华蟾酥毒基对PLOD2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华蟾酥毒基对PLOD2及FAK-JAK/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LOD2、FAK、p-FAK、JAK、p-JAK、STAT3、p-STAT3)表达的影响。结果划痕和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华蟾酥毒基可降低HOS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过表达PLOD2后,华蟾酥毒基抑制HOS/PLOD2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减弱,与HOS/NC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RT-PCR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华蟾酥毒基均可下调HOS细胞PLOD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华蟾酥毒基可下调HOS/NC细胞中PLOD2及FAK-JAK/STAT3通路相关蛋白p-FAK、p-JAK、p-STAT3等的表达,但对HOS/PLOD2细胞中PLOD2及FAK-JAK/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作用明显减弱。结论华蟾酥毒基抑制骨肉瘤迁移与侵袭的机制可能与下调PLOD2,进而阻断FAK-JAK/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关键词:骨肉瘤;华蟾酥毒基;侵袭;迁移;赖氨酸羟化酶2;中药研究
11
|
21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97831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综述
中药干预巨噬细胞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刘超,高嘉良
2021, 55(12): 94-99.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08119
摘要:综述中药干预巨噬细胞抗动脉粥样硬化(AS)机制的研究进展。巨噬细胞的黏附聚集和脂质代谢调节是AS形成的关键,巨噬细胞的极化和自噬调控AS的进展,巨噬细胞的凋亡和炎症反应加速AS的发生。活血化痰中药可调节巨噬细胞的黏附聚集和脂质代谢,扶正补虚中药可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和自噬,清热解毒中药可调节巨噬细胞的凋亡和炎症反应。
关键词:中药;巨噬细胞;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综述
8
|
54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97819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中医药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刘雪丽,甘家丽,孙林,王双翠,郭茂娟
2021, 55(12): 100-104.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2011093
摘要:综述中医药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防治慢性心力衰竭(CHF)研究进展。研究表明,RAAS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贯穿CHF发展的始终,中医药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醛固酮(ALD)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等多靶点调节RAAS防治CHF。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慢性心力衰竭;多靶点;中医药;综述
15
|
52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97830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03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