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编辑政策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在线期刊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重点专题
特色专栏
过刊浏览
出版申明
出版伦理规范
开放获取申明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总则
版权转让协议
投稿模板
图表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规范要求
同行评审
稿件处理流程
审稿须知
审稿专家
下载中心
最新刊期
2019
年
第
9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临证承启
金实从脾瘅论治糖尿病经验
谢榆,钱先,鲁璐
2019, 53(9): 27-28.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09.006
关键词:糖尿病;脾瘅;名医经验;金实
5
|
41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49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王忆勤辨治高血压病临床经验
李媛媛,陈聪,燕海霞
2019, 53(9): 29-32.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09.007
摘要:介绍王忆勤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认为高血压病不仅与肝、脾、肾有关,与肺也有一定的关系;临床辨治强调析病机、补肾平肝,顾脾胃、益气利水,和血脉、理气活血,重起居、身动心静;常用药物为天麻、沙苑子、白蒺藜、牛膝、三七、丹参等。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高血压;辨证论治;临床经验;王忆勤
5
|
25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48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徐莲薇运用膏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经验
丛超,王月娇,李盛楠,刘慧聪,徐莲薇
2019, 53(9): 33-35.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09.008
摘要:介绍徐莲薇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经验。认为更年期综合征以肝肾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主,治疗宜调补肝肾、燮理阴阳为要,并考虑五脏生克,兼顾养护脾胃。临床运用膏方治疗滋补力专,兼顾阴阳气血。并举验案1则。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膏方;临床经验;徐莲薇
5
|
36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47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康氏肝病学术流派从湿热疫毒辨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经验探要
蒋亚君,阮清发
2019, 53(9): 36-37.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09.009
摘要:介绍康氏肝病学术流派从湿热疫毒辨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经验。认为本病的病因为疫毒(乙型肝炎病毒),病机关键为湿热胶着、气机郁结;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重视祛除诱因,清热利湿的同时兼顾调畅气机。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康氏肝病学术流派;清热利湿;调畅气机;名医经验;康良石
5
|
31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45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基于临床案例分析脊柱相关性心律失常的诊疗思路
李振,张喜林,丁旭童,李华誉,侯奕杰
2019, 53(9): 38-40.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09.010
摘要:以临床案例为基础,分析脊柱相关性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发生机制,为采用推拿疗法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脊柱相关性心律失常;颈椎关节错位;胸椎关节错位;推拿
5
|
12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44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知常达变疗不寐
李芸,张挺
2019, 53(9): 41-43.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09.011
摘要:通过对不寐患者的治疗与观察,总结出除外经典证型外的五种常见证型(中气不足、肾阳亏虚、阴虚湿热、气滞血瘀、肝郁血虚),并探讨其证治特点,分享治疗经验。认为辨治不寐应当在掌握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知常达变。  
关键词:不寐;中医药疗法;中气不足;肾阳亏虚;阴虚湿热;气滞血瘀;肝郁血虚
8
|
21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43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名医传承
王庆其论肝为“调节之本”
刘文平,夏梦幻,王庆其
2019, 53(9): 1-6.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09.001
摘要:通过对中医学中关于肝之生理功能及特点的研究,王庆其教授提出肝为“调节之本”,其缘由包括五脏之中肝脏最贵;肝属少阳,少阳为枢,能调目胞、溺窍、精关、魄门之开合;肝属木,木生于水而生火,肝能调节全身阴阳水火之升降。“调节之本”的内涵包括疏调气血运行、调畅情志、调节胆汁分泌、调节水液代谢、调控二便、调控生殖、调控寤寐、调节筋骨运动等。  
关键词:罢极之本;肝主调节;调节之本;少阳为枢;学术思想;王庆其
6
|
46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41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杏林漫道
恽铁樵中西医汇通流派代表人物萃谈——沈自尹(上)
蔡定芳
2019, 53(9): 7-11.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09.002
关键词:沈自尹;生平;著作;肾虚证;实验研究;中西医汇通
5
|
23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40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论“筋主骨从”观念在慢性筋骨病损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元唯安,詹红生,杜国庆
2019, 53(9): 12-16.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09.003
摘要:生理状态下,筋附骨、骨撑筋,二者的自身结构和功能特点决定了筋与骨之间是筋主骨从的关系,这是维系筋骨和合的前提和根本。当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下,筋骨系统遭受严重急性损伤时,治当筋骨并重;而对于慢性筋骨病损而言,其关键病理环节是筋出槽、骨错缝,治疗的重点应是筋伤,故而治则又当筋主骨从。在慢性筋骨病损中秉持“筋主骨从”的观念进行诊断与治疗,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提高临床疗效,故而本文主要目的在于唤起中医骨伤科临床工作者对“筋伤”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筋骨关系;筋主骨从;筋出槽;骨错缝;慢性损伤;中医治则
8
|
121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38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学科新探
基于转录组学技术的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策略与前景展望
尹磊淼
2019, 53(9): 16-21.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09.004
摘要:在基因表达调控层面,利用转录组学技术系统分析针灸治疗疾病差异表达因子及生物学机制,将有助于从整体上明确针灸特异性病理、生理调节特征,并可能从针灸临床效应中发现新的生物学现象和医学发展线索。为此,需要选择确有临床疗效的针灸治疗方法,通过设置合理对照,以科学可信的方案发现针对疾病调控的差异表达因子,并验证和明确针灸疗法的特异性生物学机制。从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出发,全面阐释针灸机理,将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针灸的临床疗效,并引领学科正确发展,也有可能在未来以药物活性小分子(针灸药)的形式反哺临床。  
关键词:转录组学;针灸学;效应机制;物质基础;生物学调控;临床疗效
9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37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近10年“大承气汤”相关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孙文杰,陈亚峰,高磊,刘欢,李劼,奉典旭
2019, 53(9): 22-26.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09.005
摘要:目的:通过可视化知识图谱方式,整体分析近10年经方“大承气汤”的研究概况及趋势。 方法:以“大承气汤”为主题词,检索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1日中国知网(CNKI) 数据库中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软件对纳入的数据分别以作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为节点进行分析,并对其出现频次进行统计。 结果:共纳入数据1 275条,发现了以唐文富为代表的主要研究人员及团队,研究机构以华西医院及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主,肠梗阻、急性胰腺炎和急性肺损伤是与大承气汤最为相关的疾病。 结论:在近10年的“大承气汤”学术文献中,研究领域涉及临床、药理学、炮制等多个学科,其有效成分在治疗疾病中的机制研究仍是主要方向。  
关键词:大承气汤;文献研究;CiteSpace;知识图谱
5
|
64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35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经方纵横
经方辨治代谢综合征经验
崔德强,凌云
2019, 53(9): 44-46.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09.012
摘要:介绍运用经方辨治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经验。认为代谢综合征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阳虚型以真武汤为基础方,气郁型以大柴胡汤为基础方。并举验案3则。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阳虚;气郁;经方
5
|
30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34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医理求真
六经九分法概述(一)——六经九分法的来龙去脉
张再良
2019, 53(9): 47-50.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09.013
摘要:六经九分法是对《伤寒论》六经辨证的提升。介绍六经九分法的基本架构及其由来,简述提出六经九分法的原因,强调六经九分法与整个辨证论治方法的紧密关联。  
关键词:《伤寒论》;六经辨证;六经九分法;辨证论治
6
|
37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34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临床试验
基于预后分析的复方绞股蓝胶囊预防口腔白斑癌变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王震,武文妍,周曾同
2019, 53(9): 51-55.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09.014
摘要:目的:基于病理分级分析口腔白斑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探讨复方绞股蓝胶囊对口腔白斑的预防作用,并构建预后模型。 方法:收集整理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收治的192例具有自身对照样本口腔白斑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服用复方绞股蓝胶囊分为中西医结合组(98例)、西医组(94例)。统计癌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平均癌变时间,并进行单因素分析;运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疾病进展和癌变的独立预测因素,完成数据分析并建立预后模型。 结果:①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组癌变率分别为16.0%(15/94)和26.5%(26/98)。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组平均癌变时间分别为125.2个月、75.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②中度异常增生(P=0.03)、重度异常增生(P<0.01)、饮酒(P=0.022)、服用复方绞股蓝胶囊(P=0.006)是口腔白斑进展或癌变的独立预测因素。③建立预后模型h(t)=h
0
(t)Exp(0.767×中度异常增生+2.88×重度异常增生+0.944×饮酒-0.934×服用复方绞股蓝胶囊)。 结论:中度异常增生、重度异常增生、饮酒是口腔白斑的危险因素,服用复方绞股蓝胶囊是保护因素。定期随访及口服复方绞股蓝胶囊是预防口腔白斑进展或癌变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口腔白斑;复方绞股蓝胶囊;病理;生存分析;队列研究
5
|
26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32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加减补肾纳气方对肺肾气虚型稳定期COPD纳气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耿佩华,张惠勇,鹿振辉,徐向前,鲁立文
2019, 53(9): 56-59.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09.015
摘要:目的:观察加减补肾纳气方联合西药治疗肺肾气虚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8例肺肾气虚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加减补肾纳气方。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呼吸困难等级评分(mMRC)、呼吸肌肌力相关指标及肺通气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最终完成试验者96例,治疗组49例、对照组47例。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P0.1均明显降低(P<0.05),MEP均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MIP明显增高(P<0.05),而对照组MI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P0.1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MIP、ME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IC明显增加,RV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IC明显增加、RV明显减少(P<0.05),FEV
1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mMRC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mMR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加减补肾纳气方可通过增加呼吸肌肌力,增加深吸气量,减少残气量,从而改善COPD患者“纳气”功能,缓解呼多吸少、气短喘息等肾不纳气的慢性呼吸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加减补肾纳气方;纳气功能
5
|
41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31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沈氏生地红藤汤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张娜,苏晓,沈丕安
2019, 53(9): 60-63.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09.016
摘要:目的:观察沈丕安名老中医自拟方生地红藤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地红藤汤。两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关节疼痛、肿胀改善情况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及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 %、76.7 %;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VAS评分及肿胀评分均降低( 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VAS评分及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ESR、CRP、UA、IL-1β、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ESR、CRP、UA、IL-1β、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生地红藤汤对痛风性关节炎有良好的镇痛、消炎作用,同时可降低血尿酸水平。  
关键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生地红藤汤;血尿酸;炎症指标;细胞因子;临床研究
5
|
25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50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齐氏养卵方治疗IVFET中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的临床观察
竺卫达,齐聪,万怡婷
2019, 53(9): 64-67.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09.017
摘要:目的:观察齐氏养卵方治疗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ET)中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准备行IVF-ET的DOR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入组后,观察组患者给予齐氏养卵方口服,对照组患者给予脱氢表雄酮(DHEA)口服,治疗周期为3个月。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均进入IVF-ET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bFSH/黄体生成素(LH)、抗缪勒管激素(AMH)水平及窦卵泡数(AFC);在IVF-ET周期中,比较两组患者的促性腺激素(Gn)用量及使用天数、获卵数、成熟卵数、胚胎总数、优质胚胎数、成熟卵率、优质胚胎率、周期取消率、临床妊娠率。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FSH、bFSH/LH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AMH、AFC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b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在IVF-ET周期中,观察组患者的Gn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获卵数、成熟卵数、胚胎总数和优质胚胎数较对照组增加(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成熟卵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齐氏养卵方能够显著改善DOR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有效提高IVF-ET中的卵巢反应性,从而改善辅助生殖的助孕结局。  
关键词: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齐氏养卵方
5
|
27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30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大黄穴位敷贴防治盐酸羟考酮所致便秘的临床观察
朱晓灵,徐俊,孙彩萍,王建芳
2019, 53(9): 68-70.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09.018
摘要:目的:观察大黄穴位敷贴防治盐酸羟考酮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0例首次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止痛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不予便秘预防性治疗,试验过程中若出现便秘则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试验开始即给予大黄穴位敷贴(神阙穴),直至疗程结束。两组试验周期均为10天,观察便秘的发生率,比较便秘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便秘的发生率分别为57.1%、80.0%,治疗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便秘患者排便困难评分及便秘症状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大黄穴位敷贴可降低盐酸羟考酮所致便秘的发生率,并能改善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  
关键词:恶性肿瘤;癌痛;盐酸羟考酮;便秘;穴位敷贴;大黄;神阙穴
5
|
29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28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实验研究
金银花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Caspase3、NFκB表达的影响
娄序笙,胡京红,王芬,李秀珍,鲁卫星
2019, 53(9): 71-74.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09.019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金银花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Caspase-3、NF-κB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8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金银花低剂量组和金银花高剂量组。模型组和金银花高、低剂量组小鼠均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B3(CVB3),建立病毒性心肌炎模型。金银花高、低剂量组于注射病毒后30 min开始灌服金银花药液,每日1次,共14 d;模型组以0.9%NaCl溶液灌胃;正常对照组用不含病毒的等量Eagle液腹腔注射,等量的0.9%NaCl溶液灌胃。各组分别在14 d随机抽取15只小鼠处死,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中Caspase-3、NF-κB的表达。 结果:模型组的Caspase-3、NF-κB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金银花高、低剂量组的Caspase-3、NF-κB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减轻;金银花高剂量组的Caspase-3、NF-κB表达水平较金银花低剂量组减轻。 结论:金银花可明显抑制病毒性心肌炎小鼠Caspase-3、NF-κB的表达,为临床应用金银花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金银花;caspase-3;NF-κB;小鼠
5
|
32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27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平目汤对格雷夫斯眼病小鼠眼球后脂肪细胞凋亡的影响
毛晓明,李红,高龙
2019, 53(9): 75-79.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09.020
摘要:目的:探讨平目汤对格雷夫斯眼病小鼠模型眼球后脂肪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平目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采用hTSHR重组质粒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格雷夫斯眼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平目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照 7.75 g·kg-1·d-1 、15.5 g·kg-1·d-1 、31 g·kg-1·d-1 生药量灌胃干预,共灌胃8周。观察小鼠眼球后脂肪细胞凋亡情况,以及眼球后脂肪细胞Bax、Bcl-2、Fas、Fasl、Chop、Caspase-12 mRNA 及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平目汤各组眼球后脂肪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5);除平目汤高剂量组Caspase-12 mRNA外,其余各组Bax、FasL、Chop、Caspase-12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以平目汤中剂量组更为明显。 结论:平目汤可有效促进格雷夫斯眼病小鼠眼球后脂肪细胞的凋亡,其凋亡途径可能为线粒体途径、死亡受体途径与内质网途径共同作用。  
关键词:平目汤;格雷夫斯眼病;疾病模型;小鼠;细胞凋亡;球后脂肪
5
|
13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25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小檗碱对高糖培养足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郭维文,李佑生
2019, 53(9): 80-84.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09.021
摘要:目的:观察小檗碱对高糖培养足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高糖所致足细胞损伤的作用途径和分子机制。 方法:采用温度选择法体外进行永生化小鼠足细胞株的分化培养、诱导成熟,分为正常糖对照组(5 mmol /L葡萄糖)、高糖模型组(30 mmol/L葡萄糖)、甘露醇高渗对照组(30 mmol/L甘露醇)、高糖+小檗碱治疗组(30 mmol/L葡萄糖+1.25 μmol/L小檗碱)。干预24 h、48 h、72 h后收集细胞,采用MTT法检测足细胞活力,离心法检测细胞黏附力,并采用Q-PCR 法检测黏附分子α3、β1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与正常糖对照组和甘露醇高渗对照组比较,高糖模型组在3个时间点的足细胞活力、黏附力和α3、β1的mRNA表达水平都明显下降(P<0.01),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足细胞活力和黏附力降低越明显,黏附分子α3、β1的mRNA表达水平越低下(P<0.05);与高糖模型组比较,高糖+小檗碱治疗组的足细胞活力和黏附力明显增强(P<0.01),黏附分子α3、β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高浓度葡萄糖环境可降低足细胞活力和黏附力,改变足细胞黏附分子的mRNA表达水平;小檗碱可抑制和减轻高浓度葡萄糖对足细胞的损伤作用,可提升高浓度葡萄糖培养的足细胞的细胞活力和黏附力,对高浓度葡萄糖培养的足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小檗碱;足细胞;细胞活力;黏附力
5
|
18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24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在体皮肤微透析技术评价盐酸去甲异波尔定乳膏的透皮释药性能
王伟,尉小慧
2019, 53(9): 85-89.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09.022
摘要:目的:采用微透析技术,考察盐酸去甲异波尔定(norisoboldine hydrochloride,NOR·HCl)乳膏大鼠经皮给药后的药物浓度变化,评价其透皮释药性能。 方法:建立NOR·HCl的UPLC-MS/MS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专属性、稳定性、精密度及基质效应等方法学考察。大鼠腹部脱毛处理,局部给药,应用微透析技术,结合UPLC-MS/MS测定皮肤透析液中药物质量浓度,以NOR·HCl生理盐水溶液作为对照,比较其与NOR·HCl乳膏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差异。 结果: 以青藤碱(m/z 330→239)为内标,流速0.4 mL·min-1,柱温45 ℃,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NOR·HCl(m/z 314→265)在1~52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2
=0.997,方法学RSD均<10%,基质效应在86.89%~100.80%,符合标准。NOR·HCl乳膏和生理盐水溶液给药后,微透析接受液中的药物达峰浓度(C
max
)分别为(110.60±22.28)和(37.63±1.01)ng·mL-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0)分别为(511.17±4.78)和(88.20±1.45)ng·h·mL-1。与生理盐水溶液相比,NOR·HCl乳膏可将药物透过皮肤的C
max
提高2.94倍,AUC0-10提高5.80倍。 结论:在体微透析技术可用于评价NOR·HCl乳膏的透皮释药性能;乳膏可显著提高NOR·HCl的皮肤透过量。  
关键词:盐酸去甲异波尔定;乳膏;微透析;透皮性能;UPLC-MS/MS
5
|
29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23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综述
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Ⅰ型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作用及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孙洁,程立红,闵友江
2019, 53(9): 90-94.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09.023
摘要:综述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Ⅰ型(11β-HSD1)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作用及药物干预研究概况。11β-HSD1在脂肪细胞中通过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活化介导胰岛素抵抗;己糖-6-磷酸脱氢酶可活化11β-HSD1,引起胰岛素抵抗;11β-HSD1对海马(杏仁核)-HPA轴有双向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某些中药单体及复方可通过11β-HSD1治疗代谢综合征。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Ⅰ型;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Ⅰ型抑制剂;中药;综述
5
|
15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22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黄芪多糖干预2型糖尿病机制研究进展
胡桂祯,徐冰,徐涛,秦艳,李亚娟
2019, 53(9): 95-100.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09.024
摘要:综述黄芪多糖干预2型糖尿病机制研究进展。研究发现,黄芪多糖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脂质代谢、抗炎、抗氧化、保护胰岛β细胞等多种药理作用,可有效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关键词:黄芪多糖;2型糖尿病;作用机制;综述
5
|
128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20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