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编辑政策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在线期刊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重点专题
特色专栏
过刊浏览
出版申明
出版伦理规范
开放获取申明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总则
版权转让协议
投稿模板
图表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规范要求
同行评审
稿件处理流程
审稿须知
审稿专家
下载中心
最新刊期
2019
年
第
12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临证承启
陆金根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经验
孙健,梁宏涛,陆金根
2019, 53(12): 17-20.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2.004
摘要:以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盆底松弛、耻骨直肠肌肥厚及直肠前突引起的便秘为例,介绍陆金根教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经验。其临证不提倡常规使用大黄、芦荟、番泻叶等刺激类通下药物,认为治疗此类便秘应在明确具体疾病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主张以益气、开秘、通络为大法。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出口梗阻型便秘;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盆底松弛;耻骨直肠肌肥厚;直肠前突;名医经验;陆金根
8
|
40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47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杨金坤以健脾化痰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探析
李宏伟,顾小强,徐家华,杨金坤
2019, 53(12): 21-23.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2.005
摘要:介绍杨金坤教授以健脾化痰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经验。认为脾虚痰聚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机,治疗时以健脾益气为基,辨证化痰为辅,据证选用祛湿化痰、软坚化痰、温阳化痰、理气化痰诸法,常获良效。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脾虚痰聚;健脾化痰;名医经验;杨金坤
5
|
21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46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詹红生辨治骨质疏松症经验
桑晓文,杜国庆,陈博,詹红生
2019, 53(12): 24-26.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2.006
摘要:介绍詹红生教授辨治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经验。认为骨质疏松发病与肝、脾、肾三脏,筋、肉、骨三体密切相关,治疗应着眼于降低骨折风险,强调恢复患者肌力及平衡性,治宜脾肾同调、筋骨同治,同时将“四以相和”的慢性筋骨病损治疗理念贯穿始终。并举验案1则。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詹红生
7
|
49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44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病证结合治疗高尿酸血症
赵方方,杨茗橘,吴昕怡,李慧,杨雪军
2019, 53(12): 27-29.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2.007
摘要:介绍病证结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体会。认为病证结合诊疗模式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理论的突破与发展,临证应明确疾病、以病统证,明确机制、择药而治。并附验案2则。  
关键词:病证结合;高尿酸血症;临床体会
7
|
36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42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基于“肾主骨生髓”辨治脊髓型颈椎病的经验
陆洋,谢林
2019, 53(12): 30-32.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2.008
摘要:以肾的生理功能为切入点,结合理论源流及临床应用情况,阐述“肾主骨生髓”与脊髓型颈椎病的相关性,认为“补肾益髓”是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法则,并附验案1则佐证。以期为脊髓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提供多元化的治疗思路。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补肾益髓法;中医理论;针灸;推拿;中药
5
|
54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41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名医传承
吴银根以温补肾阳法为基础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概况与思考
顾瞻,黄伟玲,于凤至,张素芳,王丽新
2019, 53(12): 1-4.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2.001
摘要:吴银根教授认为肾阳虚证是哮喘的基础核心证候,对于哮喘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重要影响。以温补肾阳法为治疗哮喘的基础方法,并创制止喘胶囊。同时提出思考和展望,包括综合分析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于哮喘肾阳虚证的影响,以及探讨温补肾阳法治疗哮喘的分子机制及临床研究展望。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肾阳虚证;温补肾阳法;吴银根
7
|
22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40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杏林漫道
“外风”学说指导下的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病临证实践
张怀璧,周叶
2019, 53(12): 5-8.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2.002
摘要:探讨“外风”学说指导下的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病的临证实践体会。认为“外风”是中风病发病机制的主要方面,治风方剂在中风论治中占主导地位;并通过总结临床及实验研究成果,阐述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中风;外风论;小续命汤
5
|
53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39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学科新探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胰腺癌湿热证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差异与功能变异研究
谢国群,张院辉,郭晓冬,韩慧,周小翠,花永强,钱鹏
2019, 53(12): 9-16.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2.003
摘要:目的: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胰腺癌湿热证患者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肠道菌群与胰腺癌发病的关联,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31例胰腺癌湿热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8例正常人员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人员的粪便样本,提取DNA,建库,经Illumina HiSeq PE150平台实施高通量测序,获得样本的生物学信息,对组间样本进行物种注释分析比较及功能注释分析比较。 结果:①经去冗余后,得到328 787条线粒体开放阅读框(ORFs);两组共有基因为137 849个,观察组独有基因为114 439个,对照组独有基因为60 473个。②在门水平及属水平上,两组间的物种丰度均存在明显差异。在门水平上,观察组菌群丰度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的丰度高于对照组,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螺旋体门(Spirochaetes)、念珠菌门(Candidatus)、衣原体门(Chlamydiae)的丰度低于对照组。在属水平上,观察组菌群丰度中艾克曼菌(Akkermansia)、柯林斯氏菌(Collinsella)、链球菌(Streptococcus)、沃氏嗜胆菌(Bilophila)的丰度高于对照组,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普氏菌(Prevotella)、拟杆菌(Bacteroides)、粪杆菌(Faecalibacterium)、梭状杆菌(Clostridium)、罗斯氏菌(Roseburia)的丰度低于对照组。③基于距离矩阵的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两组样本的菌群组成结构差异明显。④KEGG数据库功能注释及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新陈代谢、环境信息处理、细胞加工相关通路上的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功能丰度分布可以明显区分开。 结论:相较于正常人,胰腺癌湿热证患者体内存在肠道菌群结构失调及功能变异,故监测肠道菌群变化可为临床防治胰腺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技术;胰腺癌;湿热证;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多样性;基因功能
10
|
46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36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经方纵横
柴胡桂枝干姜汤结合外科托法治疗痤疮的体会
占永久
2019, 53(12): 33-34.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2.009
摘要: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结合外科托法治疗痤疮的体会。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配伍外科托法,可用于治疗以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为主之痤疮。并举验案1则。  
关键词:痤疮;托法;柴胡桂枝干姜汤;《外科发挥》
5
|
29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35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医理求真
六经九分法概述(四)——和法三分:和营卫、调升降与顾寒热
张再良
2019, 53(12): 35-38.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2.010
摘要:将六经九分法中的和法区分为和营卫、调升降与顾寒热,分别从诊疗要点、治法方药及后世演变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归纳出相应的基本方、类变方和加减方。  
关键词:六经九分法;太阳调和营卫法;少阳调整升降法;厥阴寒热兼顾法;诊疗要点;方药变通
7
|
41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34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王孟英保津养阴思想的临床应用特色
卢俊鹏,邹汶珊,王军
2019, 53(12): 39-41.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2.011
摘要:介绍王孟英保津养阴的学术思想。王氏保津养阴的临床应用特色主要包括祛邪保津、首重肺胃,肺胃与肾、养阴有别,甘凉濡润、大剂挽危,药食相合、显效益彰4个方面。  
关键词:《王氏医案》;王孟英;保津养阴
5
|
26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33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临床试验
益肾泄浊方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王宪赟,黄芳,王怡
2019, 53(12): 42-45.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2.012
摘要:目的:观察益肾泄浊方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加缬沙坦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泄浊方。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尿微量白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试验期间脱落及剔除8例,最终纳入统计60例,其中对照组31例、治疗组29例。②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2%和71.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肌酐、肾小球率过滤、尿微量白蛋白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⑤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益肾泄浊方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缬沙坦,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尿蛋白,纠正凝血障碍,改善肾脏微循环及肾功能,同时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益肾泄浊方;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临床观察
4
|
20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32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夏丹膏凝胶走罐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稳定期的临床观察
宋勋,郑淇,沈芳,唐苏为,杨扬,姜文成,谢韶琼
2019, 53(12): 46-48.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2.013
摘要:目的:观察夏丹膏凝胶走罐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2例斑块型银屑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石蜡油走罐治疗,治疗组予夏丹膏凝胶走罐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其安全性。 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9%;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PASI评分差值比较,治疗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试验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夏丹膏凝胶走罐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稳定期疗效满意,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斑块型银屑病;稳定期;走罐疗法;夏丹膏;凝胶
5
|
17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30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中医三维立体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陈博,顾新丰,张旻,庞坚,杜国庆,雷腾飞,胡零三,詹红生,林勋
2019, 53(12): 49-51.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2.014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三维立体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三维立体牵引装置治疗(三维立体间歇牵引),对照组采用传统颈椎牵引椅治疗(传统连续牵引)。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安全性,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NDI)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试验期间,未见脱落病例。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VAS评分、NDI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VAS评分、N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与传统颈椎牵引相比,中医三维立体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更好地缓解颈椎疼痛及功能障碍,且不良反应更少。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牵引疗法;间歇牵引;生理曲度;筋出槽骨错缝
5
|
33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28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补肾化瘀汤灌肠治疗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黄飞翔,丁渊,应菊娅
2019, 53(12): 52-55.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2.015
摘要:目的:探讨补肾化瘀汤灌肠治疗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卵巢型EMT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予补肾化瘀汤灌肠治疗,对照组予桂枝茯苓汤口服。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比较患者的痛经评分、卵巢内异囊肿体积;检测患者的肝肾功能水平,记录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评价治疗的安全性。 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卵巢囊肿体积较治疗前均显著缩小(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卵巢囊肿体积缩小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②两组患者的痛经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痛经评分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③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和肝肾功能异常情况。 结论:补肾化瘀汤灌肠能有效缓解卵巢型EMT患者的痛经情况,缩小卵巢囊肿体积,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补肾化瘀汤;灌肠;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药疗法
5
|
30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27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抗敏治咳方联合咳喘宁穴位敷贴治疗儿童风寒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叶璐,唐苾芯,郭艳芳,吴昆仑,都乐亦
2019, 53(12): 56-60.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2.016
摘要:目的:观察抗敏治咳方联合咳喘宁穴位敷贴治疗儿童风寒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0例风寒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汤药组与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汤药组予抗敏治咳方口服,联合组予抗敏治咳方联合咳喘宁穴位敷贴。各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浓度的变化情况,疗程结束后2个月观察复发情况。 结果: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汤药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和汤药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组FEV1%、PEF%水平均有升高(P<0.05),其中联合组升高幅度更加明显(P<0.01);组间治疗后FEV1%、PEF%比较,汤药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和汤药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组FeNO水平均有下降(P<0.05),其中联合组降低幅度更加显著(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汤药组FeNO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和汤药组(P<0.05)。④对照组、汤药组与联合组复发率分别为32.00%、18.52%和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试验期间,各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血常规、二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检出异常。 结论:抗敏治咳方联合咳喘宁穴位敷贴治疗儿童风寒型咳嗽变异性哮喘,可明显改善患儿症状、肺功能和气道炎症,并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中医药疗法;抗敏治咳方;咳喘宁;穴位敷贴
5
|
23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25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实验研究
黄连大黄肉桂复方及其最佳组分配伍对肝癌小鼠肿瘤增殖及证候的影响
钱杨杨,钱宏梁,卢涛,彭磊,刘小美
2019, 53(12): 61-66.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2.017
摘要:目的:研究黄连-大黄-肉桂复方及其最佳组分配伍对肝癌小鼠肿瘤增殖及证候的影响。 方法:通过右腋下皮下注射人肝癌细胞建立移植瘤裸鼠肝癌模型,成模小鼠分为模型对照组(模型组)、黄连-大黄-肉桂复方组(复方组)、小檗碱-大黄素-桂皮醛组方组(组方组),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共2周。给药期间观察小鼠的状态,给药前后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的瘤径并计算瘤体积,测定体质量、腋温、抓力、旷场水平移动格数及垂直站立次数、爪尾显微拍照,据此计算各组的阴盛衰度、血盛衰度、气盛衰度和阳盛衰度,以各四诊指标治疗后/治疗前的比值用于分析证候的变化。最后取瘤体称重,计算抑瘤率。 结果:①小鼠状态:实验过程中,各组小鼠状态尚可,活动较灵敏,大小便正常。②抑瘤作用:各组小鼠瘤体积随时间增大,其中模型组>复方组>组方组,瘤重结果与瘤体积一致。③证候变化:两用药组小鼠的气盛衰度均有所提升,组方组优于复方组;两用药组小鼠的血盛衰度均有所升高,复方组优于组方组;两用药组小鼠的阴盛衰度、阳盛衰度均变化不大。 结论:黄连-大黄-肉桂复方及其最佳组分配伍均能一定程度抑制肝癌小鼠肿瘤的增殖,且具有益气血的趋势。  
关键词:黄连-大黄-肉桂复方;组分配伍;肝癌;小鼠;证候
6
|
26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23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清肝益肾祛风方防治高血压心肌损伤的效应机制研究
贾成林,杜霄烨,熊敏琪,崔金刚,陈瑜,张腾
2019, 53(12): 67-71.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2.018
摘要:目的:探讨清肝益肾祛风方(QingganYishen Qufeng formula,QYQ)在高血压及高血压致心肌损伤双重病理条件下的干预效应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HR)、清肝益肾祛风方组(QYQ)、坎地沙坦组(Can),以8只同周龄雄性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KY)。所有实验动物于6周龄起进行药物干预,共干预14周。各组大鼠均每隔2周通过尾压法测量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以评价QYQ降压作用;20周龄时取心脏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计算心肌细胞横截面面积以评价QYQ对高血压心肌损伤的预防作用;同时进一步检测心脏组织中miR-125a-5p及其靶基因IL-6R、STAT3以及IL-6 mRNA的差异性表达。 结果:与模型组(SHR)比较,QYQ可显著降低SHR大鼠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P<0.05),减少心肌细胞横截面面积(P<0.05),显著上调心脏组织中miR-125a-5p的表达,显著下调其直接靶基因IL-6R mRNA、STAT3 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心脏组织中IL-6 mRNA的表达(P<0.05)。 结论:QYQ不仅具有显著的降压作用,且对高血压心肌损伤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QYQ对miR-125a-5p/IL-6R/STAT3介导作用通路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防治高血压心肌损伤潜在的分子机制之一。  
关键词:高血压;心肌损伤;大鼠;清肝益肾祛风方;分子机制
5
|
13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22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益气复生方抑制人胃癌细胞BGC823增殖和迁移的研究
林燕,付艳丽,段春燕,陆明
2019, 53(12): 72-77.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2.019
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复生方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益气复生方对人胃癌细胞BGC-823活性的抑制作用;划痕实验检测益气复生方对细胞迁移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益气复生方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0.05 mg/mL、0.1 mg/mL、0.2 mg/mL、0.4 mg/mL、0.8 mg/mL、1 mg/mL)益气复生方作用的细胞,细胞活性降低;划痕结果显示益气复生方处理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细胞周期检测显示益气复生方能阻滞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周期进展;细胞凋亡检测表明益气复生方能诱导人胃癌细胞BGC-823凋亡。 结论:益气复生方能有效抑制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和迁移,从而起到抗胃癌BGC-823细胞生长的作用。  
关键词:益气复生方;胃癌;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细胞周期;细胞凋亡
7
|
13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20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正交试验法优选菊花炭炮制工艺研究
葛秀允,代光秀
2019, 53(12): 78-82.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2.020
摘要:目的:优选菊花炒炭的最佳工艺。 方法:通过L
9
(3
4
)正交试验设计法制备菊花炭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采用Diamonsil C
18
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和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48 nm,柱温为30 ℃。并进行外观性状鉴别、水分和浸出物含量测定。以外观性状、浸出物含量和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综合评分,优选菊花炭的最佳炮制工艺和具体工艺参数。 结果:菊花的最佳炒炭工艺为:取净制菊花1 000 g,置300 ℃热锅内,翻炒6 min。 结论:通过此法优选得到的菊花炒炭的工艺稳定、技术参数明确、可行性高。  
关键词:菊花炭;正交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
5
|
30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18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综述
中药对念珠菌的抑菌现状及机制研究进展
李贞,陈伟琴,胡骏,殷红梅,彭奕冰,胡晓波
2019, 53(12): 83-88.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2.021
摘要:综述中药抗念珠菌现状及抑菌机制研究进展。研究表明中药中某些单体成分、提取物及复方均能抑制致病念珠菌生长,可以抑制其毒力因子(水解酶、菌丝、生物膜)活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或促进内源性活性氧的生成,从而加重菌体细胞氧化损伤。  
关键词:念珠菌;中草药;单体;机制研究;综述
5
|
95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16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睡眠-觉醒机制的相关因素及中药对其调节的研究进展
李怿霞,徐建,李欧,沙中玮,李志敏
2019, 53(12): 89-92.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2.022
摘要:综述睡眠-觉醒机制的相关因素及中药对其调节的研究进展。随着神经解剖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方法的发展,发现睡眠-觉醒机制与众多因素有关,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褪黑素、多巴胺、5-羟色胺、神经肽、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能等;加味四逆散、加味逍遥散等中药可通过调节激素水平及神经递质影响睡眠-觉醒机制。  
关键词:睡眠-觉醒节律;中医药疗法;分子神经生物学;调节机制;综述
5
|
134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15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