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9 11

      临证承启

    • 李晓蕾,吴迪炯,李杭超,魏岳,李朗,周郁鸿
      2019, 53(11): 34-36.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1.006
      摘要:介绍周郁鸿教授分期辨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验。认为本病与肝、脾、肾相关,可分为初期(气滞痰凝型)、中期(痰瘀蕴毒型)、末期(精亏髓衰型)。以“扶正祛邪”为原则,初期化痰散结,兼提正气;中期攻毒散结,兼补气阴;末期益精填髓,缓祛毒邪。治疗时兼护中焦,攻邪则适时而止。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期治疗;临床经验   
      7
      |
      16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13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徐新宇,杨帅,李俊辉,周先强,成荣新,赵松停,查纬民,李凤
      2019, 53(11): 37-40.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1.007
      摘要:分析查纬民运用“异病同治”法治疗疑难杂症的4则验案。查纬民善用疏肝和胃泄热、健脾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口腔扁平苔藓;益气养阴、通络解毒法治疗紫癜性肾病合并慢性胃炎;补益肝肾、健脾化湿、搜风通络法治疗半月板损伤合并筋膜炎和网球肘;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扶正固本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关键词:查纬民;疑难杂症;专家经验;医案   
      5
      |
      14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12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名医传承

    • 潘传芳,刘鲁明
      2019, 53(11): 1-4.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1.001
      摘要:介绍刘鲁明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癌腹水的临床经验,为胰腺癌腹水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刘教授治疗胰腺癌腹水临证特色主要有三:善用槟榔行气利水,中西结合利尿增效,内外并治抑癌化水。三管齐下,常能取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胰腺癌;腹水;中西医结合疗法;敷脐疗法;名医经验   
      6
      |
      38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10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杏林漫道

    • 白兴华
      2019, 53(11): 5-10.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1.002
      摘要:通过回顾古今相关文献,特别是近些年中医诊治胃食管反流病的共识意见,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从病名、病机、诊断、证型、治疗目标、诊治流程6个方面对《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进行探讨。认为中医也应当使用“胃食管反流病”作为统一病名,正确理解反酸的发生机制尤为重要;建议发挥中医药试验性治疗及针灸穴位探查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中的作用,临诊之时首分有无典型反流症状,再结合兼症、舌脉进行辨证;以“治反”为主要策略,以治病求本为治疗原则。同时,重新勾勒中医诊治胃食管反流病的流程图,为临床诊治本病提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中医;针灸;诊治流程   
      7
      |
      128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09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学科新探

    • 陶艳艳,陈高峰,刘成海
      2019, 53(11): 11-19.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1.003
      摘要:急性肝损伤的治疗药物筛选与病理机制研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选择目前研究常用的四氯化碳(CCl4)、α-萘异硫氰酸酯(ANIT)、3,5-二乙氧基羰基-1,4-二氢-2,4,6-三甲基吡啶(DDC)、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D-GalN/LPS)、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5种急性肝损伤模型,从模型制备、生化特点、病理机制、模型优势与不足、模型在中药药理研究中的应用策略等方面详细论述,希望为急性肝损伤防治的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中药药理;研究策略   
      5
      |
      135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08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唐昱天,柴妮,陈健慧,张怡
      2019, 53(11): 20-25.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1.004
      摘要:目的:分析近10年来国内肠癌中药复方专利的申请现状,挖掘专利复方中的用药及配伍规律。  方法: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及SooPat专利搜索引擎,采用普通检索及分类检索,以“肠癌(直、结肠癌)”“肠道肿瘤”“中药”为关键词检索数据库中申请的肠癌中药复方专利,建立数据库,统计其申请量、法律状态、申请地区、申请主体、用药情况等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①整体而言,获得授权的肠癌中药复方专利(5.70%)还是偏少,2014年起肠癌中药复方专利的申请明显呈现活跃趋势。②山东省对肠癌中药复方专利的总申请量远超其他省市,占到申请总数的35.44%。③在肠癌中药复方的专利申请主体中,个人占据了大部分,另外企业公司也是肠癌中药复方专利研发的主力之一。④在肠癌中药复方专利申请中,提及具体证型的仅有3项,仅占所有专利的2%。⑤肠癌中药专利复方的组方用药思路以时方为主,药味数较多;复方中出现频次最多的药味为白花蛇舌草、黄芪,其次为半枝莲、茯苓、白术等,用药中归脾胃经者最多,治则以清热解毒、益气扶正、健脾利湿为主,药性多偏苦寒,佐以甘温。⑥中药专利复方中最常用的药对为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芪-半枝莲、茯苓-白术、黄芪-莪术等。  结论:近10年肠癌中药复方专利的申请量逐年升高,但仍有问题需要克服,如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据的完善、中医证型与复方专利之间的结合度等;目前肠癌中药专利复方的用药思路主要为清热解毒、益气扶正、健脾利湿,同时活血化瘀药在专利研发中亦具有一定潜力。  
      关键词:肠癌;中药复方;专利申请;用药规律;治则治法;药对   
      11
      |
      31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07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马杰,严骅,陈昊,严世芸
      2019, 53(11): 26-33.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1.005
      摘要:目的:评价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通过系统评价再评价的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6个主流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收集有关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房颤的系统评价。通过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 2和报告规范清单PRISMA,分别评估纳入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基于定性的方法总体评价当前稳心颗粒联合西药对房颤患者转复率、复发率、窦性心律维持率、房颤发作次数、心室率改善的影响及其安全性。  结果:①共计纳入11篇系统评价,11篇文献纳入的原始研究文献中位数为24篇。②经AMSTAR 2 工具评估,纳入的系统评价整体方法学质量均为极低。11篇系统评价AMSTAR 2评估最高分为9.0,最低为3.5,平均得分为6.0。③11篇系统评价的报告质量亦存在一定缺陷,PRISMA评分最高为23.0,最低为15.0,平均得分为19.8。④定性分析显示,稳心颗粒联合西药较单纯西药治疗房颤,在转复率、复发率、窦性心律维持率方面效果更优,且安全性较好,但在心室率、房颤发作次数两个指标方面的临床疗效有限;且由于纳入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较低,相关证据质量不高,临床使用时可能存在变异。  结论:当前已有一定数量的文献证据证明,相较于单纯西药,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房颤可能有更优的疗效;但当前相应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较低,疗效证据质量亦较低,对临床的指导价值也有限。故建议稳心颗粒仅可作为一种辅助用药,用于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患者。未来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证据进一步评估稳心颗粒治疗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关键词:心房颤动;稳心颗粒;系统评价再评价   
      7
      |
      29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05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经方纵横

    • 朱佳玲,李东海
      2019, 53(11): 41-43.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1.008
      摘要:介绍从少阴表证诊治急性荨麻疹的经验。认为该病发作时以实热证多见,但亦有不少患者表现为虚寒证。治疗以少阴表证理论为指导,温阳解表为治则,方用加减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并附验案2则。  
      关键词:急性荨麻疹;少阴表证;温阳解表   
      5
      |
      29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04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医理求真

    • 张再良
      2019, 53(11): 44-47.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1.009
      摘要:将六经九分法中的清法区分为凉泄、寒泻和救阴,分别从诊疗要点、治法方药及后世演变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归纳出相应的基本方、类变方和加减方。  
      关键词:六经九分法;太阳凉泄法;阳明寒泻法;少阴救阴法;诊疗要点;方药变通   
      5
      |
      22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03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临床试验

    • 庞坚,陈元川,陈博,张旻,吴玉云,曹月龙,石印玉,赵咏芳
      2019, 53(11): 48-52.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1.010
      摘要:目的:观察养血软坚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设计,将8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养血软坚胶囊模拟剂口服,治疗组予养血软坚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时观察中医证候积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总积分及其疼痛子积分、僵硬子积分、关节功能子积分的变化情况,同时评价安全性。  结果:①84例病例均完成了2周节点的访视;治疗4周时,治疗组脱落6例(失访),对照组脱落7例(失访)。②治疗前与治疗2周组内比较,两组WOMAC总积分、疼痛子积分、僵硬子积分、关节功能子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4周组内比较,治疗组WOMAC总积分、疼痛子积分、僵硬子积分、关节功能子积分减少(P<0.05),对照组WOMAC总积分、疼痛子积分、关节功能子积分减少(P<0.05)。③组间治疗2周与治疗4周、治疗前与治疗4周差值比较,治疗组WOMAC总积分、疼痛子积分、僵硬子积分、关节功能子积分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前与治疗2周、治疗4周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中医证候积分各时间点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前后,两组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指标无异常,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养血软坚胶囊能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僵硬、功能障碍等症状,且安全性高,该制剂具有进一步研发的价值。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养血软坚胶囊;随机对照;安慰剂   
      5
      |
      34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01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刘洋,于盼,韩金花,孙丰云,郑彩霞
      2019, 53(11): 53-56.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1.011
      摘要:目的:观察阳和益肺汤联合西药治疗肺肾阳虚型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肺肾阳虚型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吸氧及口服甲泼尼龙、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阳和益肺汤。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症状体征积分、高分辨率CT(HRCT)评分、肺功能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0.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喘息、咳嗽、咯痰、Velcro啰音、HRC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喘息、咳嗽、HRCT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肺功能指标中肺活量(VC)有改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V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血清IFN-γ水平升高,血清TGF-β1、IL-17水平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阳和益肺汤联合西药治疗肺肾阳虚型肺纤维化疗效满意,较单纯采用西药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IFN-γ的表达水平有关。  
      关键词:肺纤维化;肺肾阳虚;中西医结合疗法;阳和益肺汤   
      6
      |
      15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800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丁惠玲,叶伟成,陆容
      2019, 53(11): 57-60.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1.012
      摘要:目的:观察泻心宁神汤治疗心肝火旺型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44例心肝火旺型多动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72例,分别予以泻心宁神汤和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多动指数的变化和安全性指标。  结果:①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7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56%;②两组治疗后患儿的中医证候(主症和次症)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的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急躁易怒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治疗后患儿的Conners家长问卷评分和多动指数较治疗前有显著的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后两组安全性指标正常,无重大不良反应。  结论:泻心宁神汤治疗心肝火旺型儿童多动症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儿多动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泻心宁神汤;心肝火旺型;儿童多动症   
      5
      |
      29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99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许金海,查建林,王国栋,童正一,尹萌辰,叶洁,莫文,施杞
      2019, 53(11): 61-66.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1.013
      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压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短期疗效。  方法:将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予耳穴压豆联合筋痹方口服,对照组予假耳穴压豆联合筋痹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安全性,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压痛阈评分、耐痛阈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ODI)。  结果:①试验期间,治疗组脱落8例,对照组脱落6例,最后完成研究者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2例。②自治疗开始至治疗14 d时,两组VA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组间治疗60 min、治疗7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③自治疗开始至治疗14 d时,两组压痛阈评分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治疗组更为明显,在治疗60 min时达到最高值,而对照组在治疗7 d时达到最高值。组间治疗6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压痛阈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④自治疗开始至治疗14 d时,两组耐痛阈评分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治疗组更为明显,两组均在治疗7 d时达到最高值。组间治疗60 min、治疗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耐痛阈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⑤组间治疗7 d、治疗14 d比较,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⑥试验期间,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相对单用筋痹方而言,加用耳穴压豆可更好地在短期内提高患者的压痛阈和耐痛阈,快速减轻腰部疼痛程度,这种效应能够持续到7 d;加用此疗法还能在14 d内更加明显地减轻患者腰椎功能障碍。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耳穴压豆;筋痹方;短期疗效;止痛   
      7
      |
      43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96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陈兴华,谢珉宁,俞婷,张磊,刘华江,孟凡宇
      2019, 53(11): 67-70.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1.014
      摘要:目的:观察潜腔括约肌保留术治疗肛管后间隙脓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34例肛管后间隙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用肛周脓肿I期根治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潜腔括约肌保留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术后创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创面肉芽生长评分、术后肛门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创面脓腐组织脱尽、渗液消失、创面愈合时间。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92.2%,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术后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组间比较,治疗组创面VAS疼痛评分少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脓腐组织脱尽、渗液消失、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④术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组间比较,治疗组创面肉芽生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⑤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组间比较,治疗组肛门功能评分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潜腔括约肌保留术治疗肛管后间隙脓肿疗效满意,可有效保护肛门功能,减轻术后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关键词:肛管后间隙脓肿;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括约肌保留术   
      5
      |
      6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95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实验研究

    • 冯加华,卫克昭,许旭,高建平
      2019, 53(11): 71-75.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1.015
      摘要: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甲状腺素诱导的阴虚证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ICR系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六味地黄丸组(生药含量1.8 g /kg),除正常组外其他小鼠用皮下注射L-甲状腺素(280 μg/kg)方法建立阴虚证模型。1周后,造模同时开始灌胃给予六味地黄丸溶液,连续3周,其间测量小鼠体质量、体温、自主活动次数、痛阈和心率,评价阴虚证模型以及药物的对抗作用。实验结束时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及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含量;剥离肝脏并称重,计算肝脏指数;HPLC法检测肝脏能量物质磷酸肌酸(PCr)、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和单磷酸腺苷(AMP)含量,计算腺苷酸总含量TAN(ATP+ADP+AMP);检测肝脏环磷腺苷(cAMP)含量。  结果:模型小鼠体质量、体温、自主活动次数、痛阈和心率等阴虚指标出现异常,六味地黄丸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脏指数和血清ALT和AST活性显著升高,血清TC和TP水平显著降低,肝脏组织 ATP、ADP、AMP、cAMP、TAN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丸组血清ALT和AST活性显著降低,血清TC和TP水平显著升高,肝脏组织ADP、cAMP、TAN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ATP、AMP含量也有升高趋势。  结论:六味地黄丸对L-甲状腺素诱导的阴虚证小鼠肝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改善肝脏组织能量代谢紊乱作用有关。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阴虚证;肝脏损伤;能量代谢;小鼠   
      5
      |
      35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93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杭远远,张婷婷,金毓莉,许华云
      2019, 53(11): 76-81.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1.016
      摘要:目的:观察育肾助孕方对卵巢储备功能降低模型大鼠卵巢Bcl-2、Bax、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佳乐组及育肾助孕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雷公藤多苷药液灌胃建立卵巢储备功能降低大鼠模型。各组予相应药物干预2周。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卵巢组织细胞中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卵巢细胞中Bcl-2、Bax、Caspase-3 mRNA表达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ax、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佳乐组和育肾助孕方各剂量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ax、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补佳乐组和育肾助孕方高剂量组Bcl-2 mRNA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与育肾助孕方低剂量组比较,育肾助孕方高剂量组Bcl-2 mRNA表达显著升高,育肾助孕方高中剂量组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  结论:育肾助孕方可通过上调卵巢组织细胞中Bcl-2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Bax、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促进卵巢颗粒细胞增殖,抑制其过度凋亡,从而改善卵巢储备功能。  
      关键词:育肾助孕方;卵巢储备功能降低;大鼠;细胞凋亡;Bcl-2;Bax;caspase-3   
      4
      |
      30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91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徐俊杰,王珺,杨占群
      2019, 53(11): 82-85.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1.017
      摘要:目的:探究山药多糖对低强度连续微波辐射致小鼠免疫系统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辐射损伤组及山药多糖低、中、高剂量组(200、400、800 mg/kg)。除空白对照组外,对其余各组小鼠施行10 mW/cm2、5 min/d、连续30 d的微波辐照,建立低强度连续微波辐射损伤小鼠模型。自辐射的21 d起,各组小鼠分别给予以下处理:山药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小鼠按照200、400、800 mg/kg的剂量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与辐射损伤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各组均连续干预10 d。分别检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相关指标,包括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巨噬细胞吞噬指数、T淋巴细胞增殖率以及血清IgG、IL-4的含量。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辐射损伤组小鼠脾脏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T淋巴细胞增殖刺激指数及血清IgG含量下降,血清IL-4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辐射损伤组比较,山药多糖不同剂量组可提高微波辐射损伤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指数,T淋巴细胞增殖的刺激指数及血清IgG水平,降低血清IL-4水平(P<0.05,P<0.01)。  结论:山药多糖对低强度连续微波辐射引起的小鼠免疫系统功能损伤有明显改善作用。  
      关键词:山药多糖;微波辐射;小鼠;免疫功能   
      5
      |
      36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90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王爱丽,朱建勇,张春燕,贾卿,陈瑜,徐顺
      2019, 53(11): 86-91.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1.018
      摘要:目的:建立烧伤镇痛油膏(主要为其中的蒲黄、黄芩、丹参、白芷)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该复方油膏中蒲黄、黄芩、丹参、白芷进行定性鉴别,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黄芩苷、黄芩素、木犀草素的含量。  结果:TLC 鉴别分离度良好,专属性强,阴性样品无干扰;黄芩苷对照品在0.52~13.0 μg(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均值为100.3%,RSD为2.6%;木犀草素对照品在0.13~3.3 μg(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均值为103.8%,RSD为2.9%;黄芩素对照品在0.05~1.2 μg(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均值为103.6%,RSD为2.8%。  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用于烧伤镇痛油膏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烧伤镇痛油膏;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黄芩苷;黄芩素;木犀草素   
      7
      |
      23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88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综述

    • 陈皖晴,张博,曹亚娟,骆莹滨,李雁
      2019, 53(11): 92-97.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1.019
      摘要: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是促进肿瘤进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髓源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参与肿瘤免疫微环境形成的主要免疫抑制性细胞,代表一群未成熟骨髓细胞的异质群体,在病理条件下增殖、活化并发挥显著的免疫抑制活性。MDSCs也是肿瘤免疫疗法的潜在治疗靶点。通过综述有关MDSCs的来源、表型、生物学特质、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MDSCs靶向治疗策略及中药单体对MDSCs的作用等研究进展,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肿瘤;髓源抑制细胞;免疫抑制;中药单体;综述   
      5
      |
      52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87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车琳琳,李想,董婉茹,曹明明
      2019, 53(11): 98-104. DOI: 10.16305/j.1007-1334.2019.11.020
      摘要:综述近年来有关中医药对前列腺癌信号通路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医药可以调控前列腺癌多条信号通路,按其作用机制分类,主要包括对前列腺癌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如大黄素、姜黄素、人参皂苷Rh2、异荭草素等),对前列腺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如苦参碱、黄芩素、淫羊藿素、肿节风、前列消癥汤、中药复方CFF-1等),对前列腺癌分泌型糖蛋白(Wnt)/β-链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如前列消癥汤、槲皮素等),对前列腺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调控(如连翘三萜类化合物、姜黄素等),对调控前列腺癌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如雷公藤红素、冬凌草甲素、姜黄素等)。这些调控可阻滞前列腺癌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增强化疗敏感性,抑制细胞迁移、克隆、侵袭能力,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发挥相应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前列腺癌;中医药疗法;信号通路;细胞活动;综述   
      5
      |
      46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785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