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编辑政策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在线期刊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重点专题
特色专栏
过刊浏览
出版申明
出版伦理规范
开放获取申明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总则
版权转让协议
投稿模板
图表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规范要求
同行评审
稿件处理流程
审稿须知
审稿专家
下载中心
最新刊期
2018
年
第
9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名医传承
主论精衰,因势察变——林水淼治疗老年恶性肿瘤的思路和方法
赵红彬,陈川,林水淼
2018, 52(9): 1-5.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01
摘要:探讨林水淼教授辨治老年恶性肿瘤的思路和方法。认为老年恶性肿瘤的发生,源于脏腑存在功能性(精气)和器质性(精血)衰退,强调从精血虚衰角度进行辨治。肿瘤进展和转移的急缓,亦可反映病变的虚实属性。同时运用多种脏腑相关性理论,灵活实施肿瘤治疗策略。并举验案1则。  
关键词:恶性肿瘤;老年病;名医经验;林水淼
6
|
11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43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杏林漫道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现状与思考
黄雪,白兴华
2018, 52(9): 6-8.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02
摘要:分析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难治的原因,认为部分是因为诊断问题而导致的“错治”,多数则是由于治疗的方向性错误所导致的“误治”。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矛盾不是胃酸分泌过多,而是胃酸到了不该去的地方,是酸错位。抑酸治疗只能减轻反流物中的酸度,对反流本身没有任何作用。从本质上看,除少数结构因素引起的反流外,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一种胃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西医调整胃肠动力的手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医针灸疗法则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深入研究并加以推广。  
关键词: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胃肠动力障碍;抑酸治疗;抗反流治疗;针灸疗法
5
|
53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42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郁证发微(三十八)——郁证经行前后诸证论
蒋健
2018, 52(9): 9-14.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03
摘要:阐述郁证经行前后诸证的病脉证治。凡是七情内伤参与发病,具有郁证特点,从郁论治或辅助从郁论治有效者,即可视为郁证性经行前后诸证,其病机主要有肝气郁结、肝郁化火、心脾亏虚、瘀血阻滞及痰湿蕴结;部分患者或许七情内伤及情志类表现不甚明显,但纷繁多彩的躯体症状本身就是郁证的临床特征之一。无论有无显性郁证,只要从郁论治或辅助从郁论治有效,即可判为郁证性经行前后诸证;部分热入血室是郁证性经行前后诸证的特殊类型。郁证经行前后诸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经前期综合征和经前心境恶劣障碍,也可见于月经周期性精神病及部分抑郁症和躯体化障碍。  
关键词:郁证;经行前后证;病因病机;从郁论治
5
|
26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41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学科新探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瘀证与冠脉病变程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郭丛丛,黄力,董建军,范正媛,廖琳
2018, 52(9): 15-18.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04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瘀证与冠脉病变程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纳入79例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根据造影结果行Gensini评分,并检查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FMD);记录中医证候与血瘀证积分,分析中医证素分布情况,以及血瘀证与FMD、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医证素以血瘀最常见,血瘀证组FMD值低于非血瘀证组,Gensini评分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P<0.01)。血瘀证积分与FMD值呈负相关(r=-0.597,P<0.01),与 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93,P<0.01);血瘀证积分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0.358,P<0.01),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0.264,P<0.05),FMD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700,P<0.01)。 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瘀证越明显,其冠脉病变程度及内皮功能损伤越严重。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肱动脉血管舒张功能;内皮功能;血瘀证;Gensini评分
5
|
30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39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虚实证型中IL-1β水平的比较研究
沈国辉,王月姣,宋海燕,张莉,杨丽丽,崔恬冰,张海燕,喻晓,郑培永,季光,邢练军
2018, 52(9): 19-22.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05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与虚、实证型之间的相关性,为慢乙肝中医辨证论治提供新的客观依据。 方法:研究纳入慢乙肝患者156例,其中肝功能异常组120例、肝功能正常组36例,肝功能异常组根据临床表现再分为虚证组、实证组。入选病例均采集外周血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1β表达水平,进而分析IL-1β水平与肝功能、虚实证型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①肝功能异常组的血清IL-1β表达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组(P<0.05)。②肝功能异常的慢乙肝患者中,虚证组中IL-1β的表达明显高于实证组(P<0.05)。 结论:IL-1β或可成为慢乙肝患者虚实证型分类的客观指标及免疫治疗的新切入点。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虚实证型;IL-1β;细胞免疫;肝功能
6
|
11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37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专家治验
齐聪运用“齐氏下胎方”治疗产后胎盘残留临床经验
武晔,齐聪
2018, 52(9): 23-25.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06
摘要:介绍齐聪教授运用“齐氏下胎方”治疗产后胎盘残留经验。认为其病因病机是气血不足及血瘀凝滞,治疗原则为补益气血、温经活血、补肾健脾,方用“齐氏下胎方”。并举验案1则。  
关键词:齐氏下胎方;产后;胎盘残留;医家经验;齐聪;中医药
5
|
21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36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张朝晖以卫气营血理论为主辨治糖尿病足经验
李菲,徐强,张朝晖
2018, 52(9): 26-28.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07
摘要:介绍张朝晖以卫气营血理论为主辨治糖尿病足的经验。认为糖尿病足病机之本在于营卫气血的不和,其标为痰浊瘀,治疗当围绕卫气营血理论加以指导,并依其伴随血瘀、血虚等证而方取桂枝汤、四物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  
关键词:糖尿病足;卫气营血;桂枝汤;四物汤;血府逐瘀汤;名医经验;张朝晖
5
|
38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34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刘建秋敷穴化痰膏穴位贴敷治疗缓解期哮喘经验
李竹英,陈璐,李星
2018, 52(9): 29-31.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08
摘要:介绍刘建秋教授运用敷穴化痰膏穴位贴敷治疗缓解期哮喘经验。分析缓解期哮喘的病因病机,认为阳虚痰盛为缓解期哮喘病机之本,结合冬病夏治理论,从配伍分析、现代药理、穴位选择三个方面阐述敷穴化痰膏穴位贴敷温阳益气、止咳化痰的功效。  
关键词:敷穴化痰膏;穴位贴敷;冬病夏治;哮喘;医家经验;刘建秋
5
|
24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33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经方纵横
旋覆代赭汤加减辨治顽固性呃逆经验
牛子长,毛浩萍
2018, 52(9): 32-33.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09
摘要:结合验案2则,探讨以旋覆代赭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经验。认为其适应证为邪去胃伤、痰饮内阻、胃失和降,多用于虚实夹杂之顽固性呃逆;平衡降逆、化痰饮及补虚之间的关系是应用本方取效的关键。  
关键词:顽固性呃逆;旋覆代赭汤;经方
5
|
27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32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医理求真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释义及其思想原理
金光亮
2018, 52(9): 34-37.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10
摘要:分析历代对“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主要注释,指出将此语解为针对阴虚、阳虚证的治法是错误的,此“阴阳”当指人体不同部位。全句意应为:阳部之病可从阴位治,阴位之病可从阳部治。与阳病治阳、阴病治阴相对照,“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思维特点是将局部病痛放在整体关系中加以审视,重视并充分调动机体各部分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关键词: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阳病治阳;阴病治阴
5
|
47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31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标幽赋》刍析
张伟波,吴丽洁,高原,寿崟,虎力,徐平
2018, 52(9): 38-40.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11
摘要:从经络理论、针刺用穴、时间因素及天人相应、治神与得气、针刺禁忌5方面,论述《标幽赋》中所涉及的针灸理论。《标幽赋》有循环流注和根结两种经络理论;重视特定穴;重视时间因素,强调天人相应;注重手法,强调治神与得气;重视针刺禁忌。  
关键词:《标幽赋》;针灸;理论
5
|
54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30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临床试验
调脾疏肝益肾方联合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观察
张辰岑,尤建良
2018, 52(9): 41-43.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12
摘要:目的:观察调脾疏肝益肾方联合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50例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复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XEC化疗方案(环磷酰胺+表柔比星+卡培他滨),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服调脾疏肝益肾方。两组总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实体瘤疗效和化疗后不良反应,比较生活质量评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0%、64.0%;组间实体瘤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治疗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骨髓抑制程度比较,治疗组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消化道毒副作用程度比较,治疗组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 结论:调脾疏肝益肾方联合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疗效满意,且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免疫功能(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减少单纯应用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及消化道毒副作用。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复发;调脾疏肝益肾法;减毒增效;T淋巴细胞亚群
5
|
14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29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二仙消瘿汤联合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继发甲状腺功能减退30例
俞烨晨,叶丽芳,李自尊
2018, 52(9): 44-46.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13
摘要:目的:观察二仙消瘿汤联合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继发甲状腺功能减退(桥本甲减)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桥本甲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左旋甲状腺素钠(优甲乐)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二仙消瘿汤。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优甲乐用量、甲状腺功能及相关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66.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TT3、TT4、FT3、FT4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TSH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TGAb、TMAb水平及优甲乐用量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TGAb、TMAb水平、优甲乐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二仙消瘿汤联合优甲乐治疗桥本甲减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甲状腺功能,降低相关抗体水平。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优甲乐;二仙消瘿汤
5
|
25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28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子午流注纳支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王立童,王鑫,代永利,姜永梅
2018, 52(9): 47-50.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14
摘要: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支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4例脑卒中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予子午流注纳支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结合康复训练。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比较简化Fugl-Meyer量表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最终完成试验者,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②组间治疗后8周、12周、16周比较,治疗组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8周、12周、16周比较,治疗组MBI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④组间治疗后8周、12周、16周比较,治疗组BB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子午流注纳支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可明显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结合康复治疗。  
关键词:脑卒中;中风;肢体功能障碍;偏瘫;子午流注;针刺;择时治疗
6
|
27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26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点穴推拿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华夏,王建伟
2018, 52(9): 51-53.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15
摘要:目的:观察点穴推拿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和点穴推拿针刺组,每组30例。单纯针刺组选择特定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点穴推拿针刺组在单纯针刺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联合点穴推拿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天,比较JOA下腰痛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JOA下腰痛评分、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点穴推拿针刺组JOA下腰痛评分、VAS评分差值大于单纯针刺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除感觉障碍外,两组JOA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点穴推拿针刺组下腰背痛、活动受限度评分高于单纯针刺组(P<0.05)。 结论:点穴推拿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针刺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点穴推拿
7
|
19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25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湿疹外洗方治疗湿热浸淫型婴幼儿湿疹的临床观察
马春艳,赵鋆,陈思羽,焦春秀
2018, 52(9): 54-57.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16
摘要:目的:观察湿疹外洗方治疗湿热浸淫型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8例湿热浸淫型婴幼儿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炉甘石洗剂外涂,治疗组予湿疹外洗方湿敷。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湿疹面积、严重度指数评分(EAS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76.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EAS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EAS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儿局部用药区域的皮肤未出现红肿、过敏等不良反应。 结论:与炉甘石洗剂相比,湿疹外洗方治疗湿热浸淫型婴幼儿湿疹的疗效更佳,可减轻皮肤瘙痒、皮损等症状,且未见不良反应。  
关键词:湿疹;婴幼儿;湿热浸淫证;中药外洗;炉甘石洗剂
5
|
33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24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临床心悟
从“少阴有余”论治胆碱能性荨麻疹
叶小霞,李东海,齐庆
2018, 52(9): 58-60.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17
摘要:以“少阴有余”理论为指导,结合胆碱能性荨麻疹的现代发病机制,探讨其中医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少阴之心火有余或肾水不足致心火亢盛,一者乘肺克金,二者灼伤脉络,传于皮肤,则为瘾疹。中医诊治本病,一方面要围绕心火亢盛展开,另一方面要重视调摄心神。治法以清心安神或交通心肾为主,辅以心理疏导。  
关键词:胆碱能性荨麻疹;瘾疹;中医治疗;少阴有余
5
|
74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22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实验研究
铁皮石斛蛋白磷酸酶2A基因的分子克隆研究
刘亮亮,张娜,黑小斌,李欢,李元敏,李佳慧,孙涛,张岗
2018, 52(9): 61-64.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18
摘要:目的:克隆铁皮石斛蛋白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2A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及表达特征分析。 方法:运用RACE克隆基因,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核酸及蛋白质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等分析;用DNAStar 7.0、MEGA 6.0分别进行蛋白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借助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模式。 结果:DoPP2A(GenBank注册号KT957552)cDNA 1 410 bp,与其他植物PP2A同源性为89%~94%。 ORF编码一条由306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分子量35.19 kD,等电点4.79。推导蛋白含有金属依赖性磷酸酶保守结构域,蛋白不含信号肽或跨膜残基,定位于细胞质。DoPP2A与其他植物的PP2A相比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聚在PP2A分子进化树的A组。基因转录本在石斛根和茎中分别为叶中的4.41倍和1.45倍。 结论:DoPP2A分子克隆及特征为研究其在铁皮石斛生长发育中的分子功能提供基础。  
关键词:铁皮石斛;蛋白磷酸酶;克隆;生物信息学;表达
5
|
13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21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MC3T3-E1细胞增殖以及对Runx2、FOXO1 mRNA表达的影响
陶乐维,陆灏
2018, 52(9): 65-68.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19
摘要: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MC3T3-E1细胞增殖以及对Runx2、FOXO1 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制作六味地黄丸混悬液,对成年Wistar大鼠进行灌胃,获取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常规培养MC3T3-E1细胞24 h后更换含10%不同浓度含药血清的培养基,分别培养48 h和72 h后用CCK-8法检测MC3T3-E1细胞的增殖;对MC3T3-E1细胞进行诱导培养22天后进行饥饿培养24 h,随后更换含10%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培养72 h后检测Runx2、FOXO1 mRNA表达。 结果: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能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并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同时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各剂量组均能明显促进Runx2 mRNA的表达(P<0.01),高剂量组的表达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1)。高剂量组的FOX01 mRNA表达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 结论: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能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同时能促进Runx2、FOXO1 mRNA表达。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MC3T3-E1细胞;Runx2;FOXO1
5
|
34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19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蠲饮泄肺方通过SOCS1负调控JAK1/STAT1通路对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
钟秀君,顾文燕,徐威,汤杰,杨佩兰,王庆其
2018, 52(9): 69-73.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20
摘要:目的:探讨蠲饮泄肺方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培养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分别用脂多糖作用6 h、0.005%浓度的蠲饮泄肺方相应处理细胞,并对细胞进行SOCS1-siRNA转染,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效果。根据不同的处理措施,分为空白对照组、试验1组(仅脂多糖刺激)、试验2组(脂多糖刺激+SOCS1-siRNA转染)、试验3组(脂多糖刺激+蠲饮泄肺方)、试验4组(脂多糖刺激+SOCS1-siRNA转染+蠲饮泄肺方)。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裂解液中SOCS1、MUC5AC、磷酸化JAK1和STAT1表达量,同时检测JAK1、STAT1总蛋白,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DPH)蛋白表达量为内参。 结果: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SOCS1-siRNA转染效果明确。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试验1组细胞内SOCS1表达被抑制,MUC5AC、JAK1和STAT1磷酸化水平增高(P<0.001);试验2组细胞内SOCS1表达被抑制及MUC5AC、JAK1和STAT1磷酸化水平增高更明显(P<0.001);试验3组相比试验1组,细胞内SOCS1表达增高,MUC5AC、JAK1和STAT1磷酸化水平下降(P<0.001);试验4组相比试验2组,细胞内SOCS1表达增高,MUC5AC、JAK1和STAT1磷酸化水平下降(P<0.001)。使用蠲饮泄肺方后能改善脂多糖和SOCS1-siRNA对细胞内SOCS1表达的抑制,降低JAK1和STAT1磷酸化水平及MUC5AC的表达。 结论:蠲饮泄肺方能抑制脂多糖诱导的MUC5AC高表达,从而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与SOCS1抑制JAK1/STAT1信号通路、产生负反馈调节、降低磷酸化水平有关。  
关键词:蠲饮泄肺方;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JAK1/STAT1通路;气道黏液高分泌
5
|
22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18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冰敷和消肿散外敷对损伤骨骼肌IGF-1 mRNA表达及组织形态的影响
胡劲松,李飞跃,陈博,薛彬
2018, 52(9): 74-81.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21
摘要:目的:探讨冰敷和消肿散外敷对损伤骨骼肌IGF-1 mRNA表达及组织形态的影响。 方法:86只SD大鼠,取6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80只随机分为损伤模型组、消肿散治疗组、冰敷组、冰敷消肿散联合组,并采用打击造模的方法造成急性骨骼肌损伤模型。观察损伤1 d、3 d、7 d、14 d损伤组织IGF-1的mRNA表达及组织形态的变化情况。 结果:各组之间损伤1 d后,无明显差异。损伤3 d、7 d、14 d后,消肿散组和冰敷消肿散联合组IGF-1的mRNA表达均高于损伤模型组(P<0.05)。损伤1 d、3 d冰敷治疗组表现与损伤模型组患侧表现基本一致;消肿散和冰敷消肿散联合组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程度稍轻于损伤模型组患侧。损伤14 d后:损伤模型组患侧腓肠肌局部血肿机化,瘢痕组织形成,横纹肌纤维再生;消肿散组损伤局部血管再生,瘢痕组织与肌管并存;冰敷治疗组肌纤维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但肌小管和再生的横纹肌纤维排列不规则,间或有结缔组织填充;冰敷消肿散联合组水肿与炎症细胞吸收,肌管修复良好,出现排列较整齐致密的肌纤维组织,与正常组织较为接近。损伤后1 d、3 d、7 d、14 d,冰敷消肿散联合组及消肿散组损伤积分低于损伤模型组患侧(P<0.05)及冰敷治疗组(P<0.05)。 结论:消肿散能增加损伤组织IGF-1的mRNA表达,促进骨骼肌的修复。而冰敷并不能增加损伤组织IGF-1的mRNA表达。冰敷对于骨骼肌损伤的修复改善不明显,消肿散组损伤局部血管再生,能改善肌肉组织形态修复程度,冰敷消肿散联合组的肌肉修复与正常组织较为接近。  
关键词:冰敷;消肿散;骨骼肌;损伤;IGF-1;组织形态;大鼠
5
|
22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16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智三针”对高强度训练致大鼠肝脏损伤的防治作用
康萌,陈大贵,吴志坤,王晓炜
2018, 52(9): 82-85.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22
摘要:目的:探究“智三针”对高强度训练致大鼠肝脏损伤的防治作用。 方法:将6~8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正常组常规喂养;模型组每天以高强度运动60 min,每周6次,持续8周;治疗组除高强度运动外,每天给予“智三针”治疗1次。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生存状态、体质量;考马斯亮兰法检测肝脏中蛋白含量,比色法测定肝脏中肝糖原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BA法测定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光镜下观察肝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透射电镜检查肝脏的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的一般生存状态有所改善,体质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治疗组大鼠蛋白含量、肝糖原水平、肝脏SOD均明显升高(P<0.05,P<0.01),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病理和电镜结果显示,治疗组大鼠肝细胞损伤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结论:“智三针”可改善长期高强度训练致大鼠肝脏损伤,对肝脏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主要机制可能与改善大鼠肝脏过氧化损伤有关。  
关键词:高强度运动;肝脏损伤;智三针;大鼠;实验研究
5
|
7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14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大豆苷元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王志,叶贝妮,冯年平
2018, 52(9): 86-91.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23
摘要:目的:制备载大豆苷元(daidzein,DZ)二氧化硅(Aeroperl300 Pharma,AP)固体分散体(DZ-AP),并对其促进大豆苷元口服吸收作用进行体内外评价。 方法:利用均匀设计优化DZ-AP处方;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法(XRPD)进行表征;通过检测其体外累积溶出速率和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变化评价DZ-AP体内外释药行为,并对DZ-AP固体分散体的稳定性进行考察。 结果:均匀实验设计优化出DZ-AP固体分散体的处方为:大豆苷元100 mg,溶解在3倍量的甲醇中,加入300 mg AP,室温搅拌45 min,旋蒸除去溶剂,减压干燥1 h。DSC和XRPD分析表明药物大部分以无定型的状态存在于固体分散体中。与原料药相比,DZ-AP体外溶出速率显著加快。大鼠药动学数据显示,固体分散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是大豆苷元原料药的137.1%。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DZ-AP在室温及加速条件下放置3个月,大豆苷元的含量、溶出度均未发生明显改变,表明在贮存过程中稳定性良好。 结论:以AP为载体制备DZ-AP固体分散体可有效提高大豆苷元的溶出速率和口服生物利用度。  
关键词:大豆苷元;AEROPERL300 Pharma;固体分散体;生物利用度
5
|
25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13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综述
参附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疾病机制研究进展
苏湾英,洪芬芳,杨树龙
2018, 52(9): 92-97.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24
摘要:综述参附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疾病机制研究进展。参附注射液常用于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主要治疗机制:①心血管疾病方面涉及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调控心肌酶活性、调节心肌细胞电生理效应及离子通道、调节细胞因子;②脑血管疾病方面涉及保护神经、改善能量代谢、调节电生理和离子通道、调节细胞因子;③其他血管相关疾病涉及增加血管灌注,改变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以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血管性疾病;机制;综述
5
|
25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11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振亚,郭珈宜,李峰,张云飞,范仪铭,郭艳幸
2018, 52(9): 98-101.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9.025
摘要:综述近年来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机制的研究进展。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作用机制包括力学机制、骨内高压与血流变学机制、分子生物学机制、代谢组学机制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手法;膝骨关节炎;机制;综述
4
|
51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010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