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编辑政策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在线期刊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重点专题
特色专栏
过刊浏览
出版申明
出版伦理规范
开放获取申明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总则
版权转让协议
投稿模板
图表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规范要求
同行评审
稿件处理流程
审稿须知
审稿专家
下载中心
最新刊期
2018
年
第
6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管窥篇
萱草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李欧,沙中玮,徐建
2018, 52(6): 99-101.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27
摘要:综述萱草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临床上萱草花常用于治疗肝炎和失眠,药理研究表明萱草花除具有镇静安神、抗抑郁、保护肝脏作用外,还具有抗肿瘤、抗氧化、降脂等多种作用。  
关键词:萱草花;药理作用;失眠;抑郁;抗氧化;综述
5
|
39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928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名医传承
沈舒文辨治胃癌前病变临床经验采撷
周晔禄,杨志宏
2018, 52(6): 1-4.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01
摘要:总结沈舒文教授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经验。认为胃癌前病变常呈虚实夹杂之态,虚以气阴两虚为主,实为在虚基础上的气滞、湿阻、痰结、毒聚,核心为毒瘀交阻;治疗以补气养阴、解毒化瘀为法,注重补脾土资化其源、复气阴清补兼施、解毒瘀以通为主。并举验案1则。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沈舒文
5
|
43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927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杏林漫道
“药源性证候”的新生学术问题与思考
潘志强
2018, 52(6): 5-8.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02
摘要:“药源性证候”是中医临床面临的新生学术问题,其发生源于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机体微环境变化,进而对原证候所产生的影响,属于药物在治疗确定病证时导致的继发新病证。结合对临床常见“药源性证候”的分析,认为应广泛深入开展“药源性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研发“药源性证候”规范化与标准化动物模型,进而探究其发生的物质基础,以助于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的整体疗效。  
关键词:药源性证候;中医学;动物模型;物质基础
5
|
11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926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郁证发微(三十五)——郁证不育论
蒋健
2018, 52(6): 9-14.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03
摘要:七情内伤可致男子精弱不育。举凡性情嫉妒、心胸狭窄,或怀抱忧愁、百忧感心,或思虑无穷、劳心劳神,或龙雷火炽、易怒纵欲,或肝气抑塞郁结,甚或夫妇不睦、两情未洽,皆可致无嗣,概称郁证性不育,病机主要在于心肾不交伤神,肝郁化火伤阴,以及脾虚失运伤气。欲得子嗣,首重养生,宜清心寡欲,静佚其心,毋伤思虑,毋耗心神,慎犯喜怒,节欲养精,务使心情舒畅;其次是养生结合种子药物治疗;种子药物治疗贵在交通心肾,不独补肾,应参以养心安神舒郁之品,甚或仅以养心安神定志、疏肝解郁为治。由于抗抑郁西药具有影响性功能的副作用,故以中医药方法调治郁证性不育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关键词:郁证;不育;病因病机;七情内伤
4
|
30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925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学科新探
膝骨关节炎患者局部病性证素与整体舌象参数关系的研究
薛艳,段敬瑞,王学宗,丁道芳,吴宇峰,顾思臻,郑昱新,曹月龙
2018, 52(6): 15-18.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04
摘要: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局部病性证素与舌象参数的关系。 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11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局部的中医症状,通过聚类分析概括局部的病性证素,同时应用“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中的舌部模块采集患者的舌质及舌苔参数,进而探讨关节局部病性证素与舌象之间的关系。 结果:①通过聚类分析,关节局部病性证素可分为3个类型,即风性证素、寒性证素和湿性证素。②寒湿证素组与无风寒湿证素组比较,舌质的舌尖和舌根部L值以及舌根部b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寒湿证素组与无风寒湿证素组比较,舌苔的舌中以及舌根部b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具有寒湿证素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舌尖及舌根部的舌质色泽更淡而亮,舌苔中根部的颜色更重,并有一定的化热趋势。 结论:膝关节局部病性证素与整体舌象参数,特别是舌中、根部的参数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性,可以为临床辨治膝骨关节炎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证素;舌象参数;聚类分析
5
|
26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923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专家治验
李发枝运用川椒散治疗虚寒型过敏性鼻炎经验
范培蕊,张国海
2018, 52(6): 19-20.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05
摘要:介绍李发枝教授运用川椒散治疗虚寒型过敏性鼻炎经验。认为其病机为脾肾阳虚、风寒袭肺,川椒散具有温补脾肾、散寒宣肺之效。并结合医案总结辨证要点及随症加减用药经验。  
关键词:川椒散;虚寒型过敏性鼻炎;名医经验;李发枝
7
|
28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922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陈红风以“切扩-拖线-熏洗-垫棉”四联外治法为主辨治复杂性粉刺性乳痈经验
吴晶晶,陈红风
2018, 52(6): 21-23.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06
摘要:总结陈红风教授以“切扩-拖线-熏洗-垫棉”四联外治法为主辨治复杂性粉刺性乳痈经验。认为该病多由气滞血凝,经络阻塞,郁久化热,蒸酿肉腐而为脓肿,溃后容易成瘘。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可选用“切扩-拖线-熏洗-垫棉”四联综合疗法;介绍每种疗法的使用期、方法及注意事项,并举验案1则。  
关键词: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外治法;名医经验;陈红风
5
|
43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921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曹式丽辨治糖尿病肾病之骨痛临床经验
张斌辉,林燕
2018, 52(6): 24-26.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07
摘要:介绍曹式丽教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之骨痛临床经验。认为其病之初起,阴虚燥热,耗气伤阴;病情进展,阴损及阳,脾肾俱虚;病至后期,阴阳两虚,脉络瘀滞。病性多为本虚标实,治疗大法有补而不滞、以平为期,活血化瘀、虫类搜剔,通络诸法、随证用之,通补兼施、善用牛膝。并举验案1则。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骨痛;中医药疗法;医家经验;曹式丽
5
|
16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919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刘苓霜运用扶正治癌法治疗老年肺癌经验掬萃
秦若琰,刘苓霜
2018, 52(6): 27-29.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08
摘要:介绍刘苓霜教授运用扶正治癌法治疗老年肺癌的经验。认为其病因病机为正气亏虚,阴阳失衡,脏腑渐衰,邪毒侵袭;临证以扶正治癌为原则,平衡阴阳,健脾补肾,兼顾变证。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扶正治癌法;老年肺癌;经验;刘苓霜
7
|
28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918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经方纵横
漫谈经方的加减
娄绍昆,娄莘杉
2018, 52(6): 30-31.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09
关键词:经方;黄芩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方剂学
5
|
37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917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医理求真
叶天士治疗不寐六法
刘红喜,张允岭
2018, 52(6): 32-33.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10
摘要:结合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不寐的具体案例,将叶氏治疗不寐经验归纳为六法:益肾水制心火、疏解少阳郁火、滋养脾营之虚、祛痰饮通中焦、补胆液制虚烦、滋肝肾敛浮阳。  
关键词:叶天士;不寐;辨证论治
7
|
56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916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心下悸与自主神经的潜在联系
宋成城,张世正,刘斐雯,金永喜,朱文宗
2018, 52(6): 34-36.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11
摘要:探讨心下悸与自主神经可能存在的潜在联系。依据《伤寒杂病论》对于心下悸的描述、现代医学对于治悸中药的药理研究、日本汉方医家对于腹部悸动的现代化研究,分别从其症状、药理机制以及现代研究方面分析心下悸与自主神经可能存在的潜在相关关系,认为心下悸可能与交感神经相对亢进、迷走神经张力降低的自主神经失衡状态相关。  
关键词:心下悸;自主神经;相关关系
5
|
14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915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临床试验
陈氏肾9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观察
张春崧,杨铭,陈以平
2018, 52(6): 37-39.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12
摘要:目的:观察陈氏肾9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予陈氏肾9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缓解率分别为76.7%、59.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Al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c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试验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陈氏肾9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较少,尤其适用于常规西药治疗不敏感的患者。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陈氏肾9方;益气活血化湿;专病专方;水蛭
5
|
31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914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葆癸胶囊联合西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抗苗勒管激素影响的临床观察
刘敏,曹琦,钱俏红,常翠芳,唐敏洁
2018, 52(6): 40-43.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13
摘要:目的: 观察葆癸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抗苗勒管激素(AMH)的影响。 方法:将6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葆葵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药后随访3个月,观察月经失调疗效,比较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及血清中雌二醇(E
2
)、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总睾酮(T)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5.3%、58.8%;组间月经失调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及停药3个月后组内比较,两组AMH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停药3个月后比较,AM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及停药3个月后组内比较,两组LH、LH/FSH、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
2
、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停药3个月后比较,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葆癸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单纯服用西药相比,能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月经失调,降低其血清T及AMH水平。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葆癸胶囊;达英-35;抗苗勒管激素;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
5
|
13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912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化瘀散结灌肠液治疗热灼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
孔珏莹,曾薇薇,高雅琦,殷岫绮
2018, 52(6): 44-46.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14
摘要:目的:观察化瘀散结灌肠液治疗热灼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2例热灼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化瘀散结灌肠液治疗,对照组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比较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子宫体积及血清糖类抗原CA125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前后,两组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两组子宫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CA12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A12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子宫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A12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化瘀散结灌肠液治疗热灼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满意,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热灼血瘀证;化瘀散结灌肠液;口服避孕药;直肠给药
5
|
33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911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三黄解毒汤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对冠周袋内菌群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徐文雄,陈海漫
2018, 52(6): 47-49.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15
摘要:目的:观察三黄解毒汤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冠周袋内菌群、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 方法:将114例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7例。对照组冲洗智齿冠周及盲袋后置入甲硝唑粉末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浸有三黄解毒汤的海棉片。两组均治疗3 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冠周袋内菌群、ESR及CRP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25%、85.9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冠周袋内革兰阳性菌比例均升高(P<0.05),而革兰阴性菌、螺旋体比例及细菌值均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螺旋体比例及细菌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ESR、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ESR、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三黄解毒汤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疗效满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冠周袋内菌群,控制炎症反应。  
关键词:三黄解毒汤;甲硝唑;急性智齿冠周炎;冠周袋内菌群
5
|
9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910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推拿点穴疗法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顾云龙,施婕妤,孙萍萍,齐瑞
2018, 52(6): 50-52.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16
摘要:目的:观察推拿点穴疗法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推拿点穴疗法。两组疗程均为21天,观察FMA量表、BI量表评分及上肢肌电图的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FMA评分和BI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FMA评分和B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H
max
/M
max
值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推拿点穴疗法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疗效确切,对于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脑梗死;上肢痉挛性偏瘫;推拿疗法;点穴疗法
5
|
18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908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几丁糖关节腔注射结合手法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刘顺超,解温品,王少廉,吴耀持
2018, 52(6): 53-55.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17
摘要:目的:观察几丁糖关节腔注射结合手法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单纯膝关节腔几丁糖注射疗法,治疗组同时加用手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周,观察临床疗效及膝关节WOMAC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88.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疼痛、僵硬、关节功能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僵硬、关节功能积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几丁糖关节腔注射结合手法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良好,且安全可靠,相对于单纯膝关节腔注射疗法,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僵硬及关节功能。  
关键词: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注射疗法;手法;临床研究
5
|
13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907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肛门内括约肌侧方半切结扎塑型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观察
蒋伟冬,殷立新,申早立,陆金根,王佳雯
2018, 52(6): 56-58.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18
摘要:目的:观察肛门内括约肌侧方半切结扎塑型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疗效。 方法:将6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肛门内括约肌后切开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肛门内括约肌侧方半切结扎塑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术后出血、创面面积、创面愈合时间等情况。 结果:①组间比较,治疗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疼痛、出血积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②组间比较,治疗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创面面积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③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肛门内括约肌侧方半切结扎塑型术治疗陈旧性肛裂,能减少术后出血、减轻术后疼痛、缩小创面面积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关键词:肛裂;内括约肌;挂线;结扎
5
|
7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905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临床心悟
阳虚络痹与痛风
谢铱子,全世建
2018, 52(6): 59-61.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19
摘要:探讨阳虚络痹与痛风发病的关系。认为阳虚经络痹阻是痛风的重要病机:阳虚失于温煦,则寒湿内盛;阳虚温运无力,则痰瘀互结;阳虚湿瘀内生,郁久则易化热。对于阳虚所致的痛风,其发病之本是脾肾阳虚,标实则为湿、痰、瘀痹阻经络,治疗时应以温阳通络为原则。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痛风;痹证;阳虚;络痹;温阳通络
5
|
20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904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实验研究
肠胃清抑制化疗诱导的小鼠结肠癌肺转移的实验研究
吴瑞影,张勇,梁芳,陈彬,万光升,梁梦婷,许建华
2018, 52(6): 62-66.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20
摘要:目的:研究肠胃清对化疗诱导的小鼠结肠癌肺转移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最大耐受剂量(MTD)奥沙利铂,3天后尾静脉注射结肠癌细胞CT26,建立化疗诱导的小鼠结肠癌肺转移模型,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疗诱导肺转移组(L-OHP)、肠胃清加化疗诱导肺转移组(CWQ+L-OHP)。统计肺结节数目,苏木素-伊红染色(HE)检测肺组织内瘤灶,免疫组化检测肺转移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肺转移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蛋白和mRNA的表达。 结果:与L-OHP组比较,CWQ+L-OHP组肺转移结节数目减少(P<0.05)、肿瘤组织MVD值下降(P<0.01),肺组织VEGF-A、MMP2、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下调(P<0.01)。 结论:肠胃清能抑制化疗诱导的小鼠结肠癌肺转移,与其下调肿瘤组织VEGF-A、MMP2、MMP9的表达,降低肿瘤组织MVD,减少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关键词:肠胃清;化疗;结肠癌;肺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
5
|
28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902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青蒿琥酯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蒋师,张兴强
2018, 52(6): 67-71.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21
摘要: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人胃癌HGC27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将HGC27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20 mg·L-1青蒿琥酯组、80 mg·L-1青蒿琥酯组、160 mg·L-1青蒿琥酯组,采用CCK8分别检测青蒿琥酯作用24、48和72 h后对HGC27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青蒿琥酯对HGC27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青蒿琥酯对HGC27细胞中β-catenin、GSK-3β、c-Myc以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结果:青蒿琥酯能抑制HGC27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青蒿琥酯各浓度组的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且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青蒿琥酯能诱导HGC27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青蒿琥酯各浓度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且具有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检测发现青蒿琥酯能显著上调GSK-3β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P<0.05),抑制β-catenin和c-Myc的蛋白表达(P<0.05)。 结论:青蒿琥酯能明显抑制HGC27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这可能与其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关键词:青蒿琥酯;人胃癌细胞;细胞凋亡;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5
|
9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901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中医手法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退变及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杨松滨,刘益杰,冯伟,吴绪波,黄正,胡笑燊,褚立希
2018, 52(6): 72-77.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22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对实验性兔膝骨关节炎软骨退变的干预作用,并从细胞信号转导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和手法组,除正常组外,其余两组动物均采用手术方法建立膝骨关节炎模型。造模4周后对手法组给予髌骨按揉、关节被动屈伸等形式的手法治疗。干预8周后处死动物,暴露膝关节行形态学观察,并取股骨髁部做病理切片,行HE染色,镜下观察其组织病理学特征并进行Mankin’s评分,比较各组关节软骨退变情况。应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滑膜组织中IL-1β、iNOS、MMP-13和软骨组织中P38、ERK1/2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软骨组织内MMP-13及磷酸化的ERK1/2(p-ERK1/2)的蛋白表达。比较各组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手法组关节软骨退变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Mankin’s评分分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手法组软骨P38、ERK1/2及滑膜组织IL-1β、iNOS、MMP-13的mRNA 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下调(P<0.05)。模型组和手法组的MMP-13、p-ERK1/2的蛋白表达较正常关节软骨明显增强,而手法组MMP-13、p-ERK1/2的蛋白活化程度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受到抑制。 结论:中医手法能够有效抑制膝骨关节炎的软骨退变程度,影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软骨MAPK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作用。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手法;关节软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5
|
31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900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护场理论指导下的箍围法对皮肤脓肿大鼠PCT、CRP、MMP-2及不同位置组织病理的影响
徐强,王婉莹,刘婷婷,刘现周,朱朝军,张朝晖
2018, 52(6): 78-82.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23
摘要:目的:观察护场理论指导下的箍围药红肿消酊外用对皮肤脓肿大鼠血浆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分泌物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以及脓肿周围不同位置组织病理的影响。 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预治疗组、治疗组、对照组、模型组,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皮下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造成皮下脓肿模型,采用不同药物换药治疗。分别于治疗3、7、14 d每组大鼠行心脏取血1.5 ml,同时采用100 μl 0.9%NaCl溶液冲洗除空白组外的大鼠创面后回收伤口分泌物,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内CRP、PCT以及分泌物中MMP-2的含量,14 d后处死大鼠,提取大鼠脓肿周围1 cm、2 cm、3 cm皮下组织制成切片,Masson染色,镜下观察大鼠脓肿周围不同位置皮肤及肌肉组织炎细胞浸润、血管增生及毛细血管扩张情况。 结果:治疗期间模型组、对照组、预治疗组及治疗组在各时期血浆CRP及PCT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高于空白组,并在治疗末期趋于稳定。在治疗期间,采用红肿消酊剂外用的预治疗组及治疗组血浆CRP及PCT含量均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及模型组,在治疗早期(3 d、7 d)时采用莫匹罗星软膏外用的对照组血浆CRP及PCT含量与预治疗组及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治疗14 d时预治疗组及治疗组血浆CRP及PCT含量与对照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中后期(7 d、14 d)时,预治疗组及治疗组创面分泌物MMP-2含量低于模型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镜下观察脓肿周围组织显示治疗组及预治疗组距离脓肿不同位置皮下肌肉组织炎细胞浸润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模型组。 结论:应用红肿消酊箍围治疗大鼠皮肤脓肿,能够通过降低血浆内CRP及PCT含量,同时能够降低分泌物MMP-2含量,减轻脓肿周围组织炎性浸润,改善全身及局部感染,从而为护场形成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护场理论;箍围法;脓肿;炎性因子;大鼠
5
|
15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898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松果菊苷对醋酸铅致生精功能损伤小鼠的治疗作用
赵东海,赵贵芳,马帅,陈雪,王莺,康晶
2018, 52(6): 83-86.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24
摘要:目的:探讨松果菊苷对醋酸铅致生精功能损伤小鼠的治疗作用。 方法:60只雄性BALB/c小鼠以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松果菊苷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5组小鼠每天腹腔注射醋酸铅20 mg·kg-1·d-1,连续7 d,制备小鼠生殖功能损伤模型。模型制备后,阳性药物组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00 U·kg-1·d-1 腹腔注射,松果菊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5 mg·kg-1、50 mg·kg-1、100 mg·kg-1松果菊苷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9%NaCl溶液灌胃,连续30天;末次灌胃后24 h,分离附睾,观察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及精子畸形率;固定睾丸组织,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分离血清及匀浆睾丸组织,利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睾丸组织睾酮(T)及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降低,精子畸形率升高,睾丸组织匀浆中T含量降低,血清FSH和LH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松果菊苷各剂量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升高,精子畸形率降低,血清FSH 和LH 水平降低,睾丸组织匀浆中T 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松果菊苷对生殖功能损伤的治疗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组织学观察显示,松果菊苷各剂量组小鼠睾丸组织病理性损害均得到改善。 结论:松果菊苷对醋酸铅致生精障碍小鼠生精功能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生殖激素水平,恢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控功能有关。  
关键词:松果菊苷;醋酸铅;生精功能;生殖激素;小鼠
5
|
16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896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新疆黑果小檗根皮、根木质部中阿魏酸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比较研究
朱慧敏,李莉,李松雅,闫琦
2018, 52(6): 87-94.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25
摘要:目的:采用 HPLC 法测定并对比新疆黑果小檗根皮与根木质部中阿魏酸的含量,并优化其提取工艺条件。 方法:①通过不同溶剂提取黑果小檗根皮、根木质部,根据其含量测定结果选定最优提取溶剂。②在单因素试验结果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阿魏酸的提取工艺。 结果:①确定乙醇提物中阿魏酸含量最高。②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平行试验3 次,新疆黑果小檗根皮、根木质部中的阿魏酸在提取溶剂为 60%乙醇,提取温度为 50 ℃,料液比为 1∶15,提取次数为 3 次的提取条件下提取效率最高,其中,根皮中阿魏酸提取量 0.71%(RSD=1.24%),根木质部中阿魏酸提取量 0.32%(RSD=1.51%)。 结论:本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提取效率较高。  
关键词:黑果小檗根皮;黑果小檗根木质部;阿魏酸;响应面法;含量测定
5
|
11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895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综述
生物碱类化合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邢志恒,何忠梅,祝洪艳,郜玉钢,赵岩,杨鹤,刘双利,张连学
2018, 52(6): 95-98.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06.026
摘要:综述生物碱类化合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生物碱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抑郁、焦虑、惊厥、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病症均有治疗及神经保护作用,并展望了其临床治疗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生物碱;中枢神经系统;阿尔茨海默病;综述
10
|
60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893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