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编辑政策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在线期刊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重点专题
特色专栏
过刊浏览
出版申明
出版伦理规范
开放获取申明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总则
版权转让协议
投稿模板
图表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规范要求
同行评审
稿件处理流程
审稿须知
审稿专家
下载中心
最新刊期
2018
年
第
11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名医传承
叶景华辨治泌尿系病症经验采撷
叶进
2018, 52(11): 1-5.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11.001
摘要:介绍叶景华名老中医治疗泌尿系统病症的经验。治疗尿路感染以祛邪为主,不忘扶正;急性肾炎重在疏解清利;慢性肾炎益肾清利,活血祛风;糖尿病肾病缓补活血;慢性肾衰竭攻补兼施,内外结合;治疗血尿分实热、虚热、气虚、瘀阻四型;治疗蛋白尿重视风、湿、瘀、虚。  
关键词:泌尿系统病症;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叶景华
5
|
22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196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杏林漫道
附子活血化瘀功效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探讨
贾蒙,王怡
2018, 52(11): 6-9.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11.002
摘要:通过古籍查阅和文献检索,总结附子活血化瘀功效的发展沿革。认为附子活血化瘀功效在疑难危重病证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时代的变迁中被逐渐忽略。慢性肾脏病“血瘀”形成的中医学机制及表现得到了现代研究成果的客观论证;附子活血化瘀功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现代药理,体现在对血液流变学、微循环以及血小板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等方面。  
关键词:附子;活血化瘀;慢性肾脏病
6
|
28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195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络脉构效异常与脓毒症病理机制相关性探析
石岩,齐文升
2018, 52(11): 10-12.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11.003
摘要:基于络病理论探析脓毒症的病理机制。脓毒症主要表现为络脉的气络损伤和血络瘀滞,二者相互影响,产生初期的免疫炎性反应(络热)、微循环内皮功能障碍(络痰)和凝血功能障碍(络瘀)、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与晚期炎症介质等(络毒),最终导致脓毒症的形成。  
关键词:络脉;脓毒症;病理机制
5
|
13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195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郁证发微(四十)——郁证绝经前后诸证论
蒋健
2018, 52(11): 13-18.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11.004
摘要:七情内伤引起的绝经前后诸证称为郁证性绝经前后诸证,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两大类,其中躯体症状又可分为月经紊乱类和非月经紊乱类。肝气郁结、心肝火旺、气血亏虚、痰瘀阻滞、阴虚风动、肝郁脾虚等为郁证性绝经前后诸证的常见病机。当代中医已经逐渐意识到郁证性绝经前后诸证的存在,治疗不再仅仅局限于补肾益天癸,而是越来越多开始运用疏肝解郁、养心安神等从郁论治或辅助从郁论治的方法。现代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因素可影响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抗抑郁、激素补充以及心理认知疗法有助于缓解其临床症状,为郁证性绝经前后诸证学说提供了的有力支持。  
关键词:郁证;绝经前后诸证;病因病机;从郁论治
5
|
33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190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学科新探
基于数据挖掘的范忠泽治疗大肠癌用药规律研究
石晓兰,潘树芳,禹雯琦,梁尚华,范忠泽
2018, 52(11): 19-23.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11.005
摘要:目的:借助“中医处方辨证论治特征分析及数据挖掘软件”,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总结范忠泽教授治疗大肠癌的处方用药规律。 方法:收集范忠泽教授治疗大肠癌的门诊处方,运用“中医处方辨证论治特征分析及数据挖掘软件”中的药物频次统计及关联规则等方法,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和组方特点。 结果:①本研究共纳入病例212例,处方762首;其中高频次使用的药物有茯苓、白术、半枝莲、黄芪、野葡萄藤、党参等16味,高频药对有茯苓-白术、茯苓-半枝莲、半枝莲-黄芪等32对,3味药物组有茯苓-半枝莲-黄芪、茯苓-白术-黄芪、白术-半枝莲-黄芪等23组,4味药物组有茯苓-白术-半枝莲-黄芪、茯苓-白术-黄芪-党参、茯苓-半枝莲-黄芪-党参等17组。 结论:总结出范忠泽教授治疗大肠癌的16味高频用药,32个常用药对,23个3味药组,17个4味药组;数据挖掘方法可用于名老中医经验的研究。  
关键词:大肠癌;数据挖掘;用药规律;范忠泽
5
|
34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188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专家治验
卞嵩京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杨强,赵燕俐,白秋生,卞嵩京
2018, 52(11): 24-26.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11.006
摘要:总结卞嵩京教授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认为其病机为湿热蕴肠、气滞络瘀、脾虚失健,治宜温肾健脾、导滞化瘀;注重附术同用;巧用芍药等。并举验案1则。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温肾健脾;导滞化瘀;医家经验;卞嵩京
5
|
19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182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何立群辨治慢性肾脏病策略及用药经验
吉晶,何立群
2018, 52(11): 27-29.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11.007
摘要:介绍何立群教授辨治慢性肾脏病策略及用药经验。认为其发生多为风邪、寒邪、水湿、毒邪等外邪和七情、饮食、劳倦等内邪共同作用的结果。治宜活血化瘀,理气补肾通络;疏肝理脾,益气养血解郁;祛邪扶正、补调泻兼顾。解析经验方“抗纤灵方”“抗纤灵二号方”“健脾清化方”。并举验案1则。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中医药疗法;医家经验;何立群
5
|
30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179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经方纵横
黄煌辨治脑系病常用经方方证分析
苗治国,黄煌
2018, 52(11): 30-31.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11.008
摘要:探讨黄煌教授治疗脑病常用经方的方证应用经验。黄教授常用经方分气郁痰阻类及少阳枢机不利、痰热腹实类方。代表方如温胆汤、除烦汤、解郁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分析其方证应用特色。并举验案2则。  
关键词:脑病;经方;方证;临床经验;黄煌
6
|
52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178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医理求真
阴阳升降理论探析与启迪
刘燚,王海军
2018, 52(11): 32-35.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11.009
摘要:通过梳理《内经》及相关医家关于阴阳升降的论述,探讨阴阳升降的内容及阴阳升降的不同内涵。从阐述人体生理变化和脏腑特点、阐述疾病的病机、解释治则治法和方药配伍应用等方面分析阴阳升降对临床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阴阳升降;阳升阴降;阴升阳降;圆运动
5
|
58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177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浅析吴鞠通儿科用药特点
闫业富,宋素花,李平,陈艳娇,张岩
2018, 52(11): 36-38.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11.010
摘要:总结吴鞠通儿科用药特点:少用辛温,善用甘味,慎用苦寒,攻补得当,用药轻灵,权衡利弊。  
关键词:《温病条辨》;吴鞠通;儿科;用药特点
7
|
48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172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临床试验
麝香通心滴丸对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血流再灌注影响的疗效观察
朱岩峰,樊民,樊荣,姚望,邓中龙,钱佳
2018, 52(11): 39-41.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11.011
摘要:目的:观察麝香通心滴丸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血流再灌注的影响。 方法:将160例STEMI并拟行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PCI术前及术后均予常规西药,同时治疗组于冠脉造影前舌下含服麝香通心滴丸以及PCI术后继续口服本药,对照组以同样方法给予安慰剂。两组术后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术中介入指标,比较术后心肌血流再灌注相关指标及术后1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情况。 结果:①最终完成试验者153例,治疗组75例,对照组78例。②两组PCI术中用药(替罗非斑、肝素)、抽吸导管使用、梗死相关动脉、植入支架数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PCI术后ST段回落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校正TIMI帧数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④术后1个月与术后3天组内比较,治疗组LVEF水平明显升高(P<0.05)。组间术后1个月比较,治疗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麝香通心滴丸可明显改善STEMI患者PCI术后的心肌血流再灌注,提高其近期心功能。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肌血流再灌注;冠状动脉介入术;麝香通心滴丸;安慰剂
5
|
19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168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醒脾化痰法为主中药对脾虚痰盛型原发性癫痫影响的临床试验
李巧彤,程光宇,张奇,程为平
2018, 52(11): 42-45.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11.012
摘要:目的:观察醒脾化痰法为主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脾虚痰盛型原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脾虚痰盛型原发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醒脾化痰法为主中药治疗。两组总疗程均为1年,疗程期间每3个月随访1次,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脑电图异常率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7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期间各观察时点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癫痫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期间各观察时点比较,治疗组癫痫发作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治疗期间各观察时点比较,脑电图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醒脾化痰法为主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脾虚痰盛型原发性癫痫,疗效优于单用西药,能够更明显减少癫痫的发作频率,缩短癫痫持续时间,并能改善脑电图异常。  
关键词:癫痫;醒脾化痰法;脾虚痰盛证;石甘散
5
|
23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165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电针刺激锥体交叉投影区对脑卒中后肢体肌张力增高的影响
王晓颖,张海峰
2018, 52(11): 46-49.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11.013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刺激锥体交叉投影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后肢体肌张力增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予电针(100 Hz,连续波)刺激锥体交叉投影区联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予康复训练。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上肢及下肢的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MA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上肢、下肢有效率分别为68.8%、75.0%,对照组上肢、下肢有效率分别为43.8%、50.0%。治疗组下肢有效率明显高于上肢有效率(P<0.05);治疗组上肢、下肢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上肢、下肢MAS评分、FM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上肢、下肢M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上肢、下肢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电针(100 Hz,连续波)刺激锥体交叉投影区可明显缓解脑卒中后肢体肌张力增高,且改善下肢肌张力效果较上肢更好。  
关键词:脑卒中;肢体痉挛;肌张力增高;电针;椎体交叉投影区
5
|
13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164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益气开秘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彭军良,姚向阳,陆金根,杨君君,张丹凤,张华,郭其乐,朱宝国,沈冬晓
2018, 52(11): 50-53.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11.014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开秘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0例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治疗组予益气开秘方口服。两组均治疗56天,观察临床疗效、复发率,比较便秘主要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最终完成试验者90例,治疗组46例,对照组44例。②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79.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便秘主要症状各分项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除排便频率外,治疗组便秘主要症状各分项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益气开秘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复发率低。  
关键词:慢传输型便秘;气阴两虚;莫沙必利;益气开秘方
5
|
31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162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经皮穴位电刺激序贯疗法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不孕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
董光苹,王晶,周娟,严骅
2018, 52(11): 54-57.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11.015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序贯疗法干预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西药拮抗剂促排方案,治疗组予西药拮抗剂促排方案+TEAS序贯疗法。两组均在拮抗剂促排方案常规周期后,比较促排药物用量及促排药物干预时间、胚胎发育相关指标(卵子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妊娠相关指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最终完成试验者8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最终符合鲜胚移植条件者治疗组15例,对照组14例。②疗程期间,治疗组促排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促排干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疗程期间,治疗组优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卵子受精率、卵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随访发现,治疗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着床率存在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本研究中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EAS序贯疗法联合西药拮抗剂促排方案,干预行IVF-ET的不孕患者,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方案,尤其在减少患者促排药物用量及提高优胚率方面优势明显。  
关键词:不孕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经皮穴位电刺激;序贯治疗;拮抗剂促排卵
5
|
20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152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知柏地黄丸联合牙周基础疗法对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RANKL、OPG水平的影响
贾涵,韩亚琨
2018, 52(11): 58-60.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11.016
摘要:目的:观察知柏地黄丸联合牙周基础疗法对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6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牙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知柏地黄丸。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探诊深度,平均附着丧失量,菌斑指数,探诊出血指数,龈沟液中RANKL、OPG水平及其比值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探诊深度、平均附着丧失量、菌斑指数、探诊出血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探诊深度、平均附着丧失量差值大于对照组 (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RANKL/OPG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RANKL、O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RANKL、RANKL/OPG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知柏地黄丸联合牙周基础疗法治疗牙周炎,较单纯牙周基础治疗能更好地促进牙周组织恢复、保护牙槽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活化与增殖有关。  
关键词: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知柏地黄丸;RANKL;OPG
5
|
9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149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临床心悟
对药在小儿常见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徐雯
2018, 52(11): 61-63.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11.017
摘要:介绍小儿外感及肺系、脾胃系疾病治疗中常用对药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及临床运用体会。并附验案3则。  
关键词:对药;儿科疾病;外感;肺系疾病;脾胃病;临床经验
5
|
16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147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实验研究
芹菜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候丹,许光远,吴丽丽,刘铜华
2018, 52(11): 64-68.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11.018
摘要:目的:研究芹菜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8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组分为模型组、芹菜素组(50 mg·kg-1·d-1),以雄性 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各干预8周后,检测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组织HE染色观察肝细胞脂质蓄积;RT-PCR检测肝脏SREBP1c、 FAS、Sirt1、PGC1α、CPT1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PARα蛋白表达。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芹菜素组小鼠体质量、FBG、CHO、TG、FFA显著降低(P<0.05,P<0.01),FGF-19显著升高(P<0.01);HE染色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减轻,胞内脂滴数量减少,细胞排列整齐;肝脏SREBP1c、 FAS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Sirt1、PGC1α、CPT1α mRNA 表达显著升高(P<0.05);PPARα 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 结论:芹菜素可以改善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脏脂肪代谢紊乱,可能是通过下调肝脏SREBP1c、 FAS mRNA表达,上调肝脏Sirt1、PGC1α、CPT1α、PPARα表达实现的。  
关键词: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芹菜素;脂代谢;小鼠
5
|
55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145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马里苷对高糖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作用
王丽丽,兰怡,李琳琳,王烨,王丽凤,骆新,陶义存,毛新民
2018, 52(11): 69-74.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11.019
摘要:目的:观察两色金鸡菊黄酮类化合物马里苷对高糖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作用。 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G)、高糖模型组(HG)及马里苷不同浓度(50、100、200、400 μmol/L)给药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LASA法检测MDA含量及SOD、CAT、GSH-PX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炎性因子VEGF、ICAM-1、MCP-1在HUVEC细胞中的蛋白表达。 结果:与NG组比较,及HG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SOD、CAT、GSH-PX活性降低(P<0.05);与HG组(50 mmol/L)比较,马里苷药物干预组(50、100、200、400 μmol/L)细胞活性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浓度增加细胞活性明显增加。Western blot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VEGF、ICAM-1、MCP-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G组比较,马里苷干预组VEGF、ICAM-1、MCP-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马里苷对高糖损伤的HUVEC细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关键词:马里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高糖损伤
5
|
24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143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泻浊解毒通络法对糖尿病痛风模型大鼠血清FOXOL、VCAM-1及肾脏病理的影响
李中南,邢艳阳,邢宇婷,周媛媛,窦德梅
2018, 52(11): 75-79.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11.020
摘要:目的:观察具有泻浊解毒通络作用的萆苓祛痛方对糖尿病痛风模型大鼠叉头转录因子(FOXOL)、细胞黏附分子(VCAM-1)及肾脏病理的影响。 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体质量(200±20)g,除正常组外,其余予高脂饲料喂养并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5 mg/kg腹腔注射1次,以血糖≥16.7 mmol/L为糖尿病模型。4天后关节腔注射5%尿酸钠溶液1次,诱导痛风模型,模型成功后,萆苓祛痛方组、吲哚美辛组、吡格列酮组继续给药21 d,正常组、模型组予等量0.9%NaCl溶液,21 d后取血测定FOXOL、VCAM-1、CysC,PG、UA、LDL-C,留取肾脏,观察肾脏病理变化。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OXOL、VCAM-1、Cys-C明显升高(P<0.01);给药后,各药物组的上述指标显著降低(P<0.01);萆苓祛痛方组上述指标优于吡格列酮组(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糖、LDL-C明显升高(P<0.01);灌胃后,药物组血糖、LDL-C显著下降(P<0.01)。造模后,模型组血UA、SCr明显升高(P<0.01),用药后各药物组血UA下降(P<0.01);萆苓祛痛方组SCr下降(P<0.05)。相关分析表明,高血糖与高尿酸血症呈相关性(r=0.42,P<0.05)。病理报告示模型组大鼠肾小管间质充血肿胀,空泡样变性,有大量炎细胞浸润。予萆苓祛痛方后病变程度明显减低,肾小管见少量炎细胞浸润。 结论:具有泻浊解毒通络作用的萆苓祛痛方有良好的降糖、降尿酸、降LDL-C疗效;高血糖与高尿酸具有相关性,可明显下调FOXOL、VCAM-1、Cys-C的高表达,减轻炎症因子对肾脏病理的影响。  
关键词:泻浊解毒通络法;萆苓祛痛方;糖尿病痛风大鼠;FOXOL;VCAM-1;肾脏病理
5
|
14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140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基于信息熵理论结合指纹图谱优选复方白芷止痛胶囊的提取工艺
黄广伟,杨素德,曹婧迪
2018, 52(11): 80-85.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11.021
摘要:目的:以正交试验结合指纹图谱和信息熵综合评价,优选复方白芷止痛胶囊的提取工艺。 方法:通过正交试验,选择绿原酸、阿魏酸、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提取率,浸膏得率结合指纹图谱相似度作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信息熵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实现对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优选。 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以10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 结论:以正交试验结合指纹图谱和信息熵综合评价优选提取工艺,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中药复方提取工艺优选。  
关键词:信息熵;正交试验;指纹图谱;阿魏酸;绿原酸;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
5
|
14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138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麦卢卡蜂蜜促进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成小菌落突变株的研究
唐诗,杨星辰
2018, 52(11): 86-90.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11.022
摘要:目的:探索麦卢卡蜂蜜促进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成小菌落突变株的可能性及其对抗生素耐受性的影响。 方法:在含有和不含有亚最小抑菌浓度(sub-MIC)麦卢卡蜂蜜的营养肉汤(NB)中,培养小菌落突变株(SCVs),然后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比较是否有改变;检测这些SCVs与前体细胞相比,对抗生素的耐受性是否改变;并验证SCVs是否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果:最小抑菌浓度从6%增长到了6.5%。但是最小杀菌浓度并未有显著改变(P>0.05)。所有的SCVs均被验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CVs对苯唑西林的耐药性增强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麦卢卡蜂蜜可促进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SCVs的发展,但对随后使用麦卢卡蜂蜜或苯唑西林的治疗都没有明显的耐药性改变。  
关键词:蜂蜜;细菌小菌落变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5
|
17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136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综述
桂皮中原花青素类成分研究进展
张皓月,陈璐,王丹,朱博荣,贾琦,李医明
2018, 52(11): 91-96.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11.023
摘要:从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含量测定、生物活性等方面综述桂皮中原花青素类成分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桂皮中原花青素类成分具有抗氧化及抗血管生成、降血糖、抗炎及免疫调节、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  
关键词:桂皮;原花青素;生物活性;提取分离;含量测定;综述
5
|
50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134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贝母属植物的药理作用概述
赵婉,姜海,王知斌,刘佳丽,王雪,王秋红
2018, 52(11): 97-100. DOI: 10.16305/j.1007-1334.2018.11.024
摘要:综述贝母属植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现代研究表明,贝母属植物在止咳祛痰、平喘、抗菌和抗肿瘤等方面具有较好疗效,同时还具有镇静、镇痛、降压、抗溃疡、抗炎的作用。  
关键词:贝母;贝母属;药理作用;综述
5
|
125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3132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