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8 1

      临床试验

    • 洪岩,冯峰,董秋安,孙瑞涛
      2018, 52(1): 43-47.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颗粒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西医基础治疗+加味补阳还五颗粒,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安慰剂。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浆白蛋白、血脂、凝血指标、肝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7.5%、77.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治疗期间各随访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同期比较,治疗16周起,24 h尿蛋白定量差异开始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BUN、Scr、ALB、TG、TC、LD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的BUN、Scr、TG、TC、LDL下降更加明显(P<0.05),血ALB提高更加明显(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FIB、D-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加味补阳还五颗粒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可明显减少蛋白尿,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保护肾功能。  
      关键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补阳还五汤;随机对照试验;安慰剂;盲法   
      5
      |
      18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739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赵彬,张秋丽
      2018, 52(1): 48-50.
      摘要:目的:探讨柴枳平肝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及胃促生长素(Ghrelin)的影响。  方法:将94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观察组口服柴枳平肝汤,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和MTL、Gas、SS、Ghrelin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MTL和Gas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SS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MTL和Ga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S水平较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和胃黏膜中Ghrelin表达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血浆和胃黏膜中Ghrelin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柴枳平肝汤治疗FD主要是通过调节MTL、Gas、SS和Ghrelin表达而调整胃肠功能。  
      关键词:柴枳平肝汤;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促生长素;胃动素;胃泌素;生长抑素   
      5
      |
      15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738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张丹,郑敏,范朝华,杨宏杰
      2018, 52(1): 51-53.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桥甲方颗粒对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桥甲方组和硒酵母片组,每组各35例。桥甲方组给予桥甲方颗粒剂口服,硒酵母片组给予硒酵母片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血清游离三典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 血清促甲状腺素(TSH)]及甲状腺相关抗体水平,并进行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FT3、FT4、TSH均无明显变化(P>0.05);桥甲方组治疗后TPOAb、TGA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TRAb无明显改变;而硒酵母片组治疗后TPOAb、TGAb、TRAb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桥甲方在降低TPOAb、TGAb水平上优于硒酵母片组(P<0.05);桥甲方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硒酵母片组(P<0.01)。  结论:中药复方桥甲方颗粒可明显降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相关抗体水平,疗效优于硒酵母片组。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桥甲方颗粒;甲状腺相关抗体   
      6
      |
      33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737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顾小华,刘佩蓉,李超,孙海峰,曹涤平,李四波,陆海键,马伟巍,洪潮,陈小春
      2018, 52(1): 54-57.
      摘要: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麻醉耐受性及术后精神障碍的影响。  方法:将80例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予常规药物麻醉,治疗组行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予针药复合麻醉。观察术中麻醉药用量、外周血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水平,以及术后不同时点心率、血压及精神障碍发生情况;随访1年后,观察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情况。  结果:①手术期间,两组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气管导管拔除前5 min,治疗组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气管导管拔出时,治疗组心率和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苏醒后,治疗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术中外周血皮质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组、对照组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2.5%、3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⑤组间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复合麻醉可在不增加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基础上,明显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及术后并发症(精神障碍)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麻醉耐受性。  
      关键词:针刺麻醉;常规麻醉;微创关节置换;应激反应;术后并发症;药物用量   
      5
      |
      14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735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卢新刚,喻立炜,苟海昕,王萍,车文,安丙辰,朱鼎成
      2018, 52(1): 58-61.
      摘要:目的:观察推拿手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10例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推拿手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比较Boston腕管综合征调查问卷(BCTQ)评分、VAS评分及神经电生理相关检查指标。电生理指标包括正中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神经传导速度(SNCV),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波幅,正中神经末端运动潜伏期(DML)。  结果:①试验期间,两组共脱落7例病例,最终完成试验者治疗组54例、对照组49例。②组间治疗后比较,BCTQ症状维度、功能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指-腕SNAP、中指-腕SNCV、拇指-腕SNAP、拇指-腕SNCV、拇短展肌CAM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DM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  结论:推拿手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可较好地恢复手腕部功能、减轻疼痛,促进局部神经功能恢复。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推拿;保守治疗;Boston腕管综合征调查问卷;神经电生理   
      5
      |
      32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733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李林,孙玉霞,马家怡,宁思思,李屹
      2018, 52(1): 62-64.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五子口服液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1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舍尼亭,治疗组予复方五子口服液。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各单项及总分)、血清雌二醇(E2)及促卵泡生成素(FSH)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最终完成试验者治疗组35例,对照组37例。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对照组尿频、尿急、尿后滴沥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其余症状积分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单项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在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畏寒肢冷方面,治疗组症状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对照组E2与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E2与F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E2与F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方五子口服液可明显减轻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尿频、尿急等临床症状,并可改善患者的雌激素水平。  
      关键词:女性尿道综合征;复方五子口服液;五子衍宗丸;劳淋;雌激素   
      5
      |
      15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732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吴学志,杨玉,商宇
      2018, 52(1): 65-68.
      摘要:目的:探讨健脾化瘀汤对老年性黄斑变性(SMD)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86例(114眼)SM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57眼);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维生素C、硫酸锌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脾化瘀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视力改变、眼动脉血液流变学、血清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的变化。  结果:①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视力、视敏度高于治疗前(P<0.05,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视力、视敏度高于对照组(P<0.05,P<0.01)。②治疗后,两组眼动脉收缩期峰流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均高于治疗前,阻力指数(RI)低于治疗前(P<0.05,P<0.01);观察组PSV、EDV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P<0.05,P<0.01)。③治疗后,两组血清MDA低于治疗前,SOD高于治疗前(P<0.05,P<0.01);观察组MDA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健脾化瘀汤治疗SMD临床疗效良好,可改善眼部微循环和增强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老年性黄斑变性;健脾化瘀汤;血液流变学;抗氧化能力   
      5
      |
      11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730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杏林漫道

    • 田建辉,罗斌,刘嘉湘
      2018, 52(1): 1-4.
      摘要:在继承国医大师刘嘉湘“扶正治癌”学术思想基础上,融合现代肿瘤学进展进行中医肿瘤发病理论创新,提出“正虚伏毒”为肺癌发病和转移核心病机的观点。认为正气虚衰是肺癌发病、进展的根本因素,从免疫衰老、免疫编辑、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紊乱等角度系统揭示肺癌“正虚”的本质,以期加深对肺癌发病的中医学认识,进而为中医药综合防治肺癌提供依据,并为其他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借鉴。  
      关键词:肺癌;正虚伏毒;免疫衰老;免疫编辑   
      5
      |
      52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729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蒋健
      2018, 52(1): 5-10.
      摘要:探讨郁证性泄泻的病脉证治。由情志因素导致或加重的泄泻,且从郁论治或辅以从郁论治有效者,概为郁证性泄泻,主要包括怒泄、惊泻、肝泄以及心劳、脾劳、肺劳泄泻等类型。其病变脏腑主要涉及肝、心、脾、肺;病机涉及肝气郁结、胆虚受惊、思虑伤脾、费神劳心、悲愁伤肺等多端,可交杂出现。根据郁证性泄泻的不同类型有多种的治疗方法,包括疏肝解郁、壮胆镇惊、养心安神、养脾补肺、调整气机等,其中尤以疏肝抑木、强脾实土最为重要而常用,心理宽慰、调整患者生活态度等非药物治疗的作用亦不可忽视。现代医学中由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功能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胃肠疾病以及精神心理障碍类疾病所致腹泻,大抵属于郁证性泄泻的范畴。  
      关键词:郁证;泄泻;肝泄;病因病机;从郁论治   
      5
      |
      45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728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学科新探

    • 郁超,龚华,施娅雪,何晓锋,曹宏文,冯懿赓,赵友康,孙鹏,曾荣财,陈磊
      2018, 52(1): 11-14.
      摘要: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临床特征。  方法:选择上海市中心城区上尿路结石患者1 064例,辨别中医证型分类及临床特征,B超测定结石大小、肾积水情况,同时实验室检测尿路感染、肾功能损伤情况。  结果:①1 064例患者中,湿热蕴结型占比最高(41.17%),其余依次为气血瘀滞型(24.72%)、肝肾阴虚型(11.75%)、肾阳亏虚型(11.37%)、其他型(10.99%)。②气血瘀滞型腰背疼痛、血尿、少腹拘急积分最高(P<0.05);湿热蕴结型尿路刺激症状积分最高(P<0.05);肾阳亏虚型结石直径最大(P<0.05)。③气血瘀滞型合并肾积水比率最高(41.06%),湿热蕴结型合并尿路感染比率最高(42.69%),肾阳亏虚型合并肾功能损伤比率最高(5.79%)。  结论:上海市中心城区上尿路结石中医证型以湿热蕴结、气滞血瘀为主,各证型的临床症状和结石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上尿路结石;中医证型;临床特征;流行病学   
      5
      |
      27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722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专家治验

    • 李竹英,师留杰,王丽芹
      2018, 52(1): 15-17.
      摘要:介绍郑小伟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认为风毒是主要致病因素,风毒侵袭、肺失宣肃是本病的关键,而正气虚弱、毒邪留恋是疾病之本质。治疗时把握标本虚实,强调分期论治,采用中药内服配合穴位敷贴的综合疗法进行辨证治疗。  
      关键词:肺系疾病;异病同治;金匮肾气丸;临床经验;刘建秋   
      5
      |
      33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721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赵欣,张欣,姜科宇,朱鹏程,吴敏
      2018, 52(1): 18-20.
      关键词:抽动障碍;肝肺并调;海派膏方;医家经验;吴敏   
      5
      |
      36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719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蒯仂,许逊哲,王一花,茹意,魏冬慧,吴人杰,李欣,李斌
      2018, 52(1): 21-23.
      摘要:介绍李斌教授对慢性皮肤溃疡病因病机的分析及其用药经验。认为诊治本病应衷中参西,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提出瘀、虚为两大关键病理因素,治以生肌化瘀、清利湿热、调理脾胃。  
      关键词:慢性皮肤溃疡;辨治思想;李斌   
      5
      |
      27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718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吴黎明,姜程帆,俞鹏飞,姜宏
      2018, 52(1): 24-25.
      关键词:泄泻;中医药疗法;艾灸;临床经验;姜宏   
      5
      |
      15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717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经方纵横

    • 林佳成,吴中平
      2018, 52(1): 26-27.
      关键词:水饮病;《伤寒杂病论》;下法;经方   
      5
      |
      30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716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季晓洁,曹敏,华文进
      2018, 52(1): 28-30.
      摘要:通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痛经、冻疮、希恩综合征验案,介绍临床应用当归四逆汤的经验及体会。认为当归四逆汤有温经散寒、和营通脉的作用,以手足厥冷、脉沉微细为辨证关键,凡属素体血虚、阳气不足、寒邪凝滞、气血运行不畅之证,均能以本方化裁治疗,达到异病同治的效果。  
      关键词:当归四逆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痛经;冻疮;希恩综合征;异病同治   
      5
      |
      4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712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医理求真

    • 齐荣霞,牛红月
      2018, 52(1): 31-32.
      摘要:分析芒针调气法与“圆运动”关系。芒针针长深刺,结合了长针和毫针的优点,贵在调气。芒针调气重脾胃,调肝肺,可宣畅上焦、疏调中焦、通利下焦,使“轴”得固,“轮”随之旋转,“圆运动”正常运行。  
      关键词:芒针;调气;圆运动;气机   
      5
      |
      22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710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程慧敏,张建伟
      2018, 52(1): 33-35.
      摘要:归纳剖析《妇人规·安胎》中补气药的配伍,认为张景岳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擅用温补。气虚者补益五脏精气,配伍养血药气充血足、阴平阳秘,配伍温里药温中祛寒、命门健固,配伍行气药补中有行、气机调畅,配伍滋阴药清热凉血、养阴填精,诸药相配,使得血海充盈、五脏调和、胎元牢固。  
      关键词:《妇人规》;安胎;补气药;配伍   
      5
      |
      18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709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黄博韬,朱邦贤
      2018, 52(1): 36-39.
      摘要:论述“肝木曲直”之说对于中医肝藏象理论及肝病临床的重要意义。认为“肝木曲直”应诠释为肝具有刚柔相济、体阴用阳、敷和收藏、化生升发的生理特性与功能;临床上面对复杂之肝病,在充分理解肝禀“类木”“曲直”之性的基础上,当采用守恒(涵木体、达木用)而度奇(度病情、度时令、度干犯他脏)之法治之。  
      关键词:木曰曲直;肝类木象;肝主藏血;肝主敷和;肝主疏泄;对立统一;揆度奇恒   
      5
      |
      39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708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李晓晨,张杰
      2018, 52(1): 40-42.
      摘要:通过回顾中医经典文献及检索现代文献,研究了痰饮在各历史阶段的发展概况,揭示了痰饮学说内容逐渐丰富的趋势,并总结了痰饮致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以及代表性的中医治疗方法。  
      关键词:痰饮;源流;临床应用   
      5
      |
      63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707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临床心悟

    • 陆丁鹏,顾勤
      2018, 52(1): 69-72.
      摘要:结合病案,辨析半夏泻心汤与黄连温胆汤、小陷胸汤与清中汤,连朴饮与加味连苏饮、凉膈散与甘露消毒丹、蒿芩清胆汤与大柴胡汤的证机异同。认为:半夏泻心汤与黄连温胆汤皆辛开苦降,前者攻补兼施,后者重在化痰;小陷胸汤与清中汤均可治疗胃痛,前者涤痰理气,后者主胃中实热;连朴饮与加味连苏饮均可治疗胃气上逆,前者芳香化湿,后者寒热同调;使用凉膈散或甘露消毒丹时需辨清病位;蒿芩清胆汤、大柴胡汤都能清泄肝胆,但适用的病情程度不同。临床运用清中化湿类方,当掌握各方的证机特点,使选方精准有效。  
      关键词:中焦湿热;清中化湿;证机辨析   
      5
      |
      24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98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沈婕,何胜利
      2018, 52(1): 73-74.
      关键词:肿瘤;感冒;柴胡桂枝汤   
      5
      |
      19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94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赵宁宁,姚鹏宇,刘亚娟
      2018, 52(1): 75-76.
      摘要:结合温病学家刘献琳对伏气学说的观点解析伏气学说,认为伏气致病病位为热伏血分,结合临床经验,确立伏气致病的理法方药,并基于“伏气学说”探讨丹芍二地汤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伏气学说;发病学说;邪伏血分;丹芍二地汤   
      5
      |
      19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90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实验研究

    • 刘小美,潘志强,方肇勤,吴中华,王晓敏,梁龙龙,彭磊,李素云
      2018, 52(1): 77-80.
      摘要:目的:均匀设计优选小檗碱、大黄素、桂皮醛抗肝癌的最佳组分配伍。  方法:右腋下皮下注射人肝癌细胞建立裸鼠肝癌移植瘤模型,采用均匀设计表U6(64)就小檗碱、大黄素、桂皮醛进行“3因子6水平”的分组设计给药,给药2周,其间观察小鼠的状态和死亡情况、体质量、瘤体积变化,处死小鼠后取瘤体称重,计算抑瘤率,并常规制作肿瘤组织病理切片。以抑瘤率作为主要筛选指标,并经均匀设计回归分析获得三者的最佳配伍方式。  结果:①各组小鼠状态无异常,无死亡情况。②各用药组小鼠体质量有降低趋势。③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的瘤体积及瘤重均有降低趋势,即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瘤作用,其中以配伍4组作用为甚,其抑瘤率约为23%。④病理切片显示肿瘤的特征性组织形态,含细胞大小、形态、核浆比、核型及细胞间质变化,其中以配伍4组的形态变化优于其他各组。⑤筛选获得回归方程Y=1.95+1.302A-0.253B+0.290C,即当小檗碱(A)和桂皮醛(C)分别取最大值10 μg/g和50 μg/g,大黄素(B)取最小值25 μg/g时,三者配伍能达到最佳的抑瘤效果。  结论:小檗碱、大黄素、桂皮醛三者配伍能有效抑制肝癌组织的生长,其最佳配伍比例为2∶5∶10。  
      关键词:小檗碱;大黄素;桂皮醛;肝癌;组分配伍   
      6
      |
      28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88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陈彬,孙珏,梁芳,徐可,万光升,袁旭
      2018, 52(1): 81-85.
      摘要: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方对脾虚荷瘤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对脾虚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48只小鼠随机取36只,利用番泻叶水煎剂成功制备脾虚模型,剩余12只为N.S.组,再使用CT26细胞构建移植瘤模型。36只脾虚模型小鼠则随机分为脾虚组、健脾解毒方低剂量组、健脾解毒方高剂量组,每组12只。连续灌胃给药4周后脱颈椎处死各组小鼠,称取瘤重,计算抑瘤率;计算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 T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7水平;16S rRNA基因测序法检测肠道菌群多样性。  结果:脾虚组平均瘤重、血清IL-17水平高于N.S.组和健脾解毒方低、高剂量组,同时脾虚组胸腺指数、脾指数、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低于N.S.组和健脾解毒方低、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脾虚组小鼠肠道菌群中拟杆菌门显著增多、厚壁菌门显著减少,存在明显的菌群失调现象。与N.S.组及健脾解毒方低、高剂量组比较,脾虚组小鼠肠道中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减少,而肠杆菌及肠球菌增多。  结论:健脾解毒方具有抑制脾虚荷瘤鼠皮下瘤生长、提高CD4+/CD8+比例、减少炎症因子IL-17分泌的作用,这些作用可能与其改善脾虚小鼠的肠道菌群失调相关。  
      关键词:健脾解毒方;脾虚;大肠癌;小鼠模型;肠道菌群失调;CD4;+;/CD8;IL-17   
      5
      |
      43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86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汪听亚,朱轶,樊天佑,圣小平,裘敏蕾
      2018, 52(1): 86-89.
      摘要:目的:研究“广派”伤科名中医余子贞经验方龙芨消肿膏外敷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滑膜组织病理及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6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龙芨消肿软膏组(治疗组)和双氯芬酸二乙胺组(对照组),后两组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龙芨消肿软膏及双氯芬酸二乙胺外敷2周,进行动物行动评分后处死取材,取膝关节滑膜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用ELISA法测定IL-1、IL-6、LT、TNF-α、MMP-3的表达。  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木瓜蛋白酶诱导的膝骨关节炎模型活动情况(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能降低膝骨关节炎模型动物滑膜组织MMP-3、IL-1表达(P<0.05,P<0.01),且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组织病理学方面,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够改善局部滑膜炎情况(P<0.05)。  结论:龙芨消肿软膏能够改善膝骨关节炎动物活动及疼痛情况,可能通过抑制滑膜增生、减少滑液生成,并通过调控局部相关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发挥作用。  
      关键词:龙芨消肿软膏;膝骨关节炎;滑膜增生;炎性细胞因子   
      5
      |
      14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78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张伟云,王青,向云亚,温忠秀,陈全成
      2018, 52(1): 90-94.
      摘要:目的:探索芦丁对3T3-L1 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  方法:采用3T3-L1 前脂肪细胞分化模型和油红O染色法,选用罗格列酮作为阳性对照药,观察芦丁对3T3-L1 前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于510 nm波长下测定芦丁对脂含量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芦丁对分化的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的影响。  结果:芦丁在0.5 μmol/L和1 μmol/L两个浓度下均能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提高脂含量,并促进了葡萄糖吸收。  结论:芦丁能够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并促进了分化的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  
      关键词:芦丁;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糖吸收   
      5
      |
      31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73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付亚斋,杨林军,金鸳鸳
      2018, 52(1): 95-98.
      摘要:目的:探讨姜黄素联合顺铂对肺癌A549细胞Bcl-2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用肺癌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姜黄素组、顺铂组、联合用药组,分别采用相应药物进行处理。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RT-PCR法检测细胞Bcl-2 mRNA、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Bcl-2、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24 h、48 h、72 h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较高,且联合用药组高于姜黄素组、顺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肺癌A549细胞凋亡率较高,且联合用药组高于姜黄素组、顺铂组(P<0.05);姜黄素组存在G2/M期细胞阻滞,顺铂组及联合用药组存在S期细胞阻滞。③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肺癌A549细胞Bcl-2 mRNA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较低,其中联合用药组<顺铂组<姜黄素组(P<0.05)。④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肺癌A549细胞caspase-3 mRNA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较高,其中联合用药组>顺铂组>姜黄素组(P<0.05)。  结论:姜黄素联合顺铂能够抑制肺癌A549细胞Bcl-2表达、促进caspase-3表达,以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关键词:姜黄素;肺癌;A549细胞;Bcl-2;caspase-3   
      10
      |
      30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741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苗薇薇,伊力亚尔·尼加提,杨涛,周彬,热娜古丽·热依木,木尼热·艾合买提,艾尼娃尔·艾克木
      2018, 52(1): 99-103.
      摘要:目的:优化提取卡西卡甫枣总黄酮工艺条件。  方法:选取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卡西卡甫枣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结果:提取卡西卡甫枣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7 h、提取温度74 ℃、料液比1∶27,得到卡西卡甫枣总黄酮含量平均为1.403 mg/g,相对误差0.31%,与理论预测值较接近。  结论:本法简便、可行,可为卡西卡甫枣总黄酮的高效提取以及后续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卡西卡甫枣;总黄酮;提取工艺;响应面法   
      5
      |
      10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71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综述

    • 雷小小,苏艳莹,李美云,桂卉
      2018, 52(1): 104-108.
      摘要:通过网络检索、分类与汇总的方法对国内外文献中报道的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分进行综述,并对其中含量最高的马钱苷与莫诺苷的药理作用及药物动力学特点进行总结,其药理作用表现为抑制神经退行性病变(抑制Ca2+失衡、抗氧化应激的损伤、神经保护作用、抑制细胞凋亡、抗炎)、抗血栓、抑制黑素、治疗糖尿病等方面。  
      关键词:山茱萸环烯醚萜苷;马钱苷;莫诺苷;药理作用;药物动力学;综述   
      7
      |
      130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66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高宇宏,柯尊记
      2018, 52(1): 109-112.
      摘要:从肉苁蓉的概况、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综述肉苁蓉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多以补肾为主,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是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常用药。肉苁蓉具有抗氧化、抗炎与调节免疫、促进代谢和保护神经等作用,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肉苁蓉;阿尔茨海默病;补肾阳;抗氧化;抗炎与调节免疫;神经保护;综述   
      6
      |
      86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742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