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编辑政策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在线期刊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重点专题
特色专栏
过刊浏览
出版申明
出版伦理规范
开放获取申明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总则
版权转让协议
投稿模板
图表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规范要求
同行评审
稿件处理流程
审稿须知
审稿专家
下载中心
最新刊期
2017
年
第
9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耕耘春秋
施杞论中医骨内科学的建设与发展
唐德志,李晓锋,谢可永,王拥军,施杞
2017, 51(9): 1-5.
摘要:从涵义、理论体系、疾病治疗方法及意义等方面,介绍施杞教授有关建设和发展中医骨内科学的思路和设想。认为建立具有时代特征内容的中医骨内科学,不仅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更有其迫切性,可使中医骨伤科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为丰富和完整,并能更好指导中医骨伤科的临床实践。  
关键词:中医骨内科学;理论体系;学科建设;施杞
7
|
30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524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名医传承
蔡小荪调肾思想辨治妇科疾病经验初探
陈旦平,许江虹,陈颖娟,唐文婕,崔玥璐
2017, 51(9): 6-10.
摘要:概述蔡小荪教授调肾思想辨治妇科疾病的经验。探讨其调肾理论的主要概念、理论依据、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方药、用药特色、临床应用等。认为调肾思想体现了蔡氏妇科的生育观、辨证观、治疗观。  
关键词:妇科疾病;调肾;名医经验;蔡小荪
5
|
29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523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杏林漫道
郁证发微(二十六)——郁证嘈杂论
蒋健
2017, 51(9): 11-14.
摘要:探讨郁证嘈杂的病脉证治。从病证特点看,嘈杂具有郁证不定愁诉的特征;从病因病机看,嘈杂可因肝胃不和、肝气郁结化火、思虑伤及心脾以及七情内伤导致痰湿诸郁所引起;从治疗方药看,嘈杂可以疏肝理气解郁、健脾养心安神、行气开郁化痰甚至非药物情志开导方法进行治疗并获效。嘈杂不仅可见于脾胃病,也可见于郁证。郁证性嘈杂有单纯郁证及病郁同存之分,单纯郁证嘈杂为肝病、为心病、为Ⅱ类脾病(脾心病,属于郁证范畴),治疗但须从郁论治;病郁同存为肝胃同病,治疗需要调理脾胃与解郁并举。  
关键词:郁证;嘈杂;脾胃病;脾心病
5
|
33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522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中医外科临床思维备要
阙华发
2017, 51(9): 15-18.
摘要:临床思维对临床诊疗决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医外科临床思维包括首辨阴阳,重视局部辨证与微观辨证;辨病为先,辨证为主,辨体与辨症参合;外病内治,重视整体,顾护脾胃;分期论治,内外合治,最重外治。建立和强化中医外科临床思维,是提高临床疗效、提升中医学术水平、振兴中医外科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中医外科学;临床思维;辨病论治;辨证论治
5
|
48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521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学科新探
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系统性评价及Meta分析
马晓蓉,柴臻,刘飞燕,刘月
2017, 51(9): 19-23.
摘要:目的:探讨艾灸对膝骨关节炎的干预效果。 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INAHL、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集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相关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并以疼痛数字量表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SF-36生活质量评分、WOMAC骨性关节炎总评分为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文献证据质量中等。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艾灸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和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临床症状和体征(WOMAC评分)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艾灸干预组有进一步改善的趋势。 结论:艾灸干预可以让膝骨关节炎患者获益;后续研究需重视相应的方法学质量及客观结局指标。  
关键词:艾灸;膝骨关节炎;系统评价;Meta分析
5
|
43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520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专家治验
王秀霞从肝阳虚论治经间期出血经验
范晨伊,王秀霞,韩凤娟
2017, 51(9): 24-26.
摘要:介绍王秀霞教授从肝阳虚治疗经间期出血的临证经验。认为肝阳不足、疏藏失职是经间期出血的主要病机。将温补肝阳、理气调经作为治疗此病的首要原则。注重温肝阳药物的运用,临床常用温肝调经汤加减治疗。  
关键词:经间期出血;温补肝阳;名医经验;王秀霞
5
|
29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518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王忆勤辨治小儿哮喘特色探析
闫秀丽,陈佳,燕海霞,许朝霞,王忆勤
2017, 51(9): 27-29.
摘要:介绍王忆勤教授治疗小儿哮喘的辨证用药特色。认为素体禀赋薄弱,肺、脾、肾三脏虚损,痰饮伏肺、痰瘀交结是发病的主要内在因素,复因外感、饮食、情志、劳累诱因引触,以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为标,痰瘀交结为本;治疗时止哮、平喘、除痰以治标,固本、健脾、益肺以治本;擅长运用经方、膏方及药对治疗。  
关键词:小儿哮喘;辨治;特色;王忆勤
5
|
18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517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经方纵横
四逆散合方辨治慢性病验案4则
高振华
2017, 51(9): 30-32.
关键词:慢性疾病;四逆散;射干麻黄汤;桂枝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石韦汤;《伤寒论》
5
|
23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516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医理求真
思考《金匮要略》中杂病的历史沿革
杨文喆,张再良
2017, 51(9): 33-36.
摘要:从分析杂病与卒病、伤寒杂病合一、杂病与中医内科学等议题切入。认为《伤寒杂病论》成书当时为临证实录,针对的是热病证治,杂病应是对伤寒的补充与发展。《金匮要略》经后人改编或补充的成分很多,使得它的原貌模糊不清,真正被改造成了杂病证治的专书。杂病的概念后来发生改变,甚至偏向于七情内伤。从临床角度看伤寒与杂病联系密切。因此《伤寒杂病论》是基础,后世医家流派是对它的扩展延伸,并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中医内科学”。  
关键词:《金匮要略》;杂病;伤寒;六经
5
|
22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515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论叶天士对张仲景通络法的继承与发挥
张亚萍,唐振宇,李永亮
2017, 51(9): 37-39.
摘要:通过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等著作的分析可知,叶氏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通络法有着极其深入的研究。张仲景以活血化瘀通络为主,注重虫类药物的应用,创立旋覆花汤、鳖甲煎丸、大黄虫丸等,初步奠定了通络法的理论和临床基础。叶天士从临床实际出发,运用《伤寒杂病论》的理法方药指导络病的辨证施治,将通络法发展为辛润通络、辛温通络、辛香通络、虫蚁通络和补虚通络等法,为仲景通络法的继承和发扬做出贡献。  
关键词:叶天士;通络法;继承;发挥
7
|
55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513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徐小圃温阳学术思想及其在儿科临证中的应用
姜之炎,肖臻,马晶,李晓
2017, 51(9): 40-42.
摘要:徐氏儿科代表人物徐小圃,法宗张仲景重阳温补学术理论,熟谙北宋以来儿科学家如钱乙、陈文中、万全等的学术思想和医疗典籍,从祝味菊温阳扶正治疗顽疾中得到启示,师其法而不泥法,创立儿科独特的温阳法(辛温解表法、温肺化饮法、温阳扶正法等),强调阳气在人体中的重要性,擅用附子治疗小儿顽疾。  
关键词:徐小圃;温阳学术;儿科临证
5
|
34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512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信息窗
活血潜阳祛痰方干预肥胖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的临床观察
周训杰,姚磊,符德玉,桂明泰,芦波,李建华,韩亚楠,龙敏,舒婷
2017, 51(9): 43-47.
摘要:目的:观察活血潜阳祛痰方治疗肥胖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左室重构的干预作用。 方法:将90例伴左室重构的肥胖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维持原西医治疗方案并进行健康宣教,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活血潜阳祛痰方。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比较形体学指标、诊室内血压、动态血压、中医证候积分、糖脂代谢指标、心脏结构测定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试验结束时两组完成试验病例共82例,其中治疗组40例、脱落5例,对照组42例、脱落3例,总脱落率约为8.9%。②组间治疗后比较,体质量、腰围及BM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形体肥胖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诊室内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降压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24 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⑥组间治疗后比较,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⑦组间治疗后比较,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心肌重量、左心室重量指数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 结论:活血潜阳祛痰方治疗肥胖高血压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肥胖状态及糖脂代谢,可在原有降压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血压,还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左室重构。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中心性肥胖;左室重构;糖脂代谢;活血潜阳祛痰方
5
|
13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510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葛根芩连汤加味方干预肠道湿热型急性感染性腹泻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
叶青艳,陈建杰,凌琪华,杨涛,沈健,陈晓蓉,过建春,贾建伟,王倩,陈洁,周华
2017, 51(9): 48-52.
摘要: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味方联合基础治疗对肠道湿热型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设计,将144例肠道湿热证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两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葛根芩连汤加味方,对照组加用中药安慰剂。两组疗程均为3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止泻时间及粪便镜检白细胞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试验期间,脱落和剔除病例共9例,最终完成试验者135例。调整意向分析集与安全性分析集均为139例,其中治疗组69例,对照组70例。符合方案分析集为135例,治疗组68例,对照组67例。②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20%、85.7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平均止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平均止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粪便镜检白细胞正常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粪便镜检白细胞正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0/6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0/70,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味方结合西医基础治疗对肠道湿热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显著,可有效缩短腹泻病程。  
关键词:急性感染性腹泻;肠道湿热;泄泻;葛根芩连汤;止泻时间
5
|
34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508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活血止痛散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
陈洪艳,肇颖斌,徐光,史宏博,王晨,于乐
2017, 51(9): 53-56.
摘要:目的:观察活血止痛散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活血止痛散。两组疗程均为20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血糖水平、足部踝肱比及趾肱比、深浅感觉、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55.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踝肱比、趾肱比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升高(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浅感觉、深感觉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感觉功能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⑤组间治疗后比较,腓总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 结论:活血止痛散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足,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足部的深浅感觉及神经功能,从而有效控制本病的病情发展。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足;早期防治;活血止痛;深浅感觉;神经功能;中西医结合
5
|
23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506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加味下瘀血汤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间质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安世英,赵文清,郑敏宇,胡静
2017, 51(9): 57-59.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下瘀血汤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对间质性肺纤维化的影响。 方法:将60例间质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加味下瘀血汤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照组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观察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HRCT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6分钟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积分和6分钟步行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治疗组DLCO·SB值升高(P<0.05),对照组肺功能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DLCO·SB值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治疗后比较,HRCT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味下瘀血汤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间质性肺纤维化,可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和肺泡弥散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阻止肺部纤维化病灶进展。  
关键词:间质性肺纤维化;中西医结合疗法;加味下瘀血汤
4
|
19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505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健脾柔肝中药对伴有高泌乳素血症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非劣效性研究
李佶,蔡诗莹,戴煜婷,倪坤彦,庄佳宜,解诗韵
2017, 51(9): 60-63.
摘要:目的:在补肾活血安胎方的基础上,观察加用健脾柔肝中药与加用西药溴隐亭对伴有高泌乳素血症(HPRL)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将326例伴HPRL的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3例。两组均予补肾活血安胎方,治疗组加用健脾柔肝中药(生麦芽、生谷芽、白芍、生甘草),对照组加用溴隐亭。两组总疗程均为12周,观察比较妊娠12周通过率及妊娠结局。 结果:①最终完成试验者319例,治疗组161例,对照组158例。②治疗组、对照组妊娠12周通过率分别为86.3%、85.3%,组间通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样本率非劣效性检验合格(P<0.01)。③治疗组、对照组分娩成功率分别为83.2%、81.5%,组间分娩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样本率非劣效性检验合格(P<0.01)。 结论:确认妊娠后在补肾活血安胎方的基础上,加用健脾柔肝中药与加用西药溴隐亭的保胎作用相当,但与溴隐亭相比,健脾柔肝中药具有副反应少、患者更易接受的优势。  
关键词:高泌乳素血症;复发性流产;补肾活血;健脾柔肝;溴隐亭;副作用
5
|
26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503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中医五行音乐对中晚期肿瘤患者癌痛及生存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陈晨,朱化珍,夏茵,李继慧
2017, 51(9): 64-67.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五行音乐对中晚期肿瘤患者癌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100例中晚期肿瘤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予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对照组加予西方自然音乐疗法。两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比较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调查表(QLQ-C30)评分及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量表(ECOG-PS)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组间治疗后比较,NRS评分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疼痛症状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QLQ-C30评分中的总体健康状况评分、症状领域全部评分、单项领域全部评分、功能领域全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生存质量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ECOC-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体力状况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可显著改善中晚期肿瘤癌痛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其癌痛痛感,提高其体力水平。  
关键词:肿瘤;中晚期;癌痛;五行音乐疗法;非药物疗法;生存质量
5
|
51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502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疼痛方外敷治疗踝关节骨折后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
冯宇,信维伟,李鹤
2017, 51(9): 68-71.
摘要:目的:观察疼痛方外敷治疗踝关节B型骨折(AO分型)后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踝关节B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扶他林组和疼痛方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抬高患肢、制动固定等常规处理措施,扶他林组同时给予扶他林乳剂外涂,疼痛方组给予中药疼痛方外敷。分别于治疗前、伤后24 h、伤后48 h,测定患肢的肢体周径差、疼痛评分、血清创伤指标(CK)、血清炎症指标(CRP、IL-6),并随访观察不良事件(皮肤过敏、切口感染、切口延迟愈合)的发生情况。 结果:①扶他林组伤后的肢体周径差在48 h内呈进行性升高;疼痛方组肢体周径差在伤后24 h时达到峰值,伤后48 h时显著下降,不仅低于本组伤后24 h和治疗前,同时也显著低于同期扶他林组(均P<0.05)。扶他林组与疼痛方组的止痛效果均确切,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扶他林组各观察时点的血清CK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疼痛方组伤后48 h较本组伤后24 h和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扶他林组伤后24 h和伤后48 h时的CRP、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而疼痛方组伤后48 h时的CRP、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同期扶他林组(均P<0.05)。③组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疼痛方可有效减轻踝关节B型骨折后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的疼痛和肢体肿胀程度,改善血清创伤和炎症指标;在消肿和抑制炎症方面,效果优于扶他林乳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急性软组织损伤;疼痛方;外敷
6
|
19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500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消银汤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张朝晖
2017, 51(9): 72-73.
摘要:目的:观察消银汤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78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银汤进行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①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5%,观察组为97.44%;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外周血CD3
+
、CD4
+
、CD3
+
CD4
+
较治疗前降低(P<0.05),CD8
+
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各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FEIR较治疗前降低(P<0.05),FEER、ATER和RBC-C3bR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红细胞免疫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临床疗效较好,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  
关键词:消银汤;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免疫功能
8
|
12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500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赵春华,金艺,钱晓莺,周宇
2017, 51(9): 74-77.
摘要:目的:观察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CU)临床效果。 方法:将86例CU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枸地氯雷他定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玉屏风颗粒口服,均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评分(DLQI)评估生活质量,检测血清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免疫球蛋白E(IgE)变化。 结果:①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9%,治疗组为90.7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瘙痒、风团症状评分均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③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④治疗后,两组IL-4、IgE均降低(P<0.05),IFN-γ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免疫状态。  
关键词:荨麻疹;枸地氯雷他定;玉屏风颗粒;IgE
5
|
11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98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临床心悟
运用张景岳外治法辨治牙痛体会
刘林鑫,任鹏鹏,姜德友
2017, 51(9): 78-79.
关键词:牙痛;智齿痛;艾灸;姜黄散;张景岳
5
|
33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97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方药揽胜
从紫菀汤浅析陈无择的辨运论治思想特色
樊毓运,金鑫,孙百荣,庄晴,朱章志
2017, 51(9): 80-82.
摘要:通过分析陈无择原著的运气学思想,并对紫菀汤的来源、组成和类似方剂进行比较,认为该方是针对五运六气的时间阶段和气象特征而制定,贯穿了陈无择崇尚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辨运论治的学术特色。临床运用时应辨运辨机辨理,综合脏腑虚实与天之寒热,对于肺系及其相关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确凿,以临床验案为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陈无择;紫菀汤;运气学说;辨运论治
5
|
28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96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爵床在“截断”胃癌前期病变中的作用初探
邬渊敏,储亚庚
2017, 51(9): 83-84.
摘要:“截断疗法”是指对于多种急性传染病应先证用药,早期截断病情的传变,遏制疾病的发展。慢性病的发展亦有一定趋势,因此认为 “截断疗法”同样适用于胃癌前病变等慢性病的防治。爵床的清热解毒、利湿消积、活血生新功效,切合胃癌前病变的关键病机(瘀毒内郁),临床安全有效,可作为截断胃癌前病变自然发展和迁延的专病专药。  
关键词:爵床;清热解毒;利湿消积;活血生新;截断疗法
5
|
9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94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实验研究
平目汤含药血清对Graves眼病眼眶脂肪细胞FAS、FAS L、CHOP、CASPASE-4蛋白表达的影响
毛晓明,李红,张亚利
2017, 51(9): 85-89.
摘要:目的:研究平目汤对Graves眼病眼眶脂肪细胞FAS、FAS L、CHOP、CASPASE-4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眼眶成熟脂肪细胞凋亡的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Graves眼病患者眼眶前脂肪细胞,传代并诱导其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平目汤含药血清,配成终浓度分别为5 %、10 %、20 %的平目汤低、中、高剂量组。采用MTT法检测前脂肪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平目汤对眼眶成熟脂肪细胞FAS、FAS L、CHOP及CASPASE-4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①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平目汤低、中、高剂量组的生长曲线显著下移,其中平目汤中剂量组活性下降趋势最明显。地塞米松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的时间点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平目汤各组OD值均减小,其中以平目汤中剂量组降低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Western blotting 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除地塞米松组外,各组FAS、FAS L蛋白表达均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FAS蛋白表达以平目汤中剂量组最高,其次为低剂量组,FAS L 蛋白表达以平目汤高剂量组最高,其次为中剂量组,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除地塞米松组外,平目汤各组CHOP、CASPASE-4蛋白表达均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平目汤各组组间比较CHOP 蛋白表达以高剂量组最高,其次为中剂量组;CASPASE-4 蛋白表达以平目汤中剂量组最高,其次为低剂量组。 结论:平目汤通过死亡受体途径和内质网途径诱导FAS、FAS L、CHOP、CASPASE-4活化,促进成熟脂肪细胞凋亡,进而减少眼眶脂肪细胞积聚,发挥治疗效果。  
关键词:平目汤;非活动期Graves眼病;眼眶脂肪细胞;凋亡;Fas;FAS L;CHOP;CASPASE-4
5
|
12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93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MP、cGMP含量的影响
杨利娟,赛音朝克图,赵江豪,牟秋杰,刘俊彤,景泉凯,李可,李志刚
2017, 51(9): 90-93.
摘要:目的:通过电针刺激印堂、百会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影响的研究,揭示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进行孤养,并接受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方式造模。各组大鼠分别于应激前1天、应激第21天后进行开野试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海马cAMP、cGMP含量。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均显著减少(P<0.01),大鼠探索能力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与氟西汀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均明显升高(P<0.05),大鼠活动度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AMP含量降低,cGMP明显升高,cAMP/cGMP比值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氟西汀组cAMP含量增加, cGMP含量降低,cAMP/cGMP比值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是调节中枢cAMP、cGMP含量趋于平衡状态。  
关键词:电针;抑郁症;海马;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
5
|
26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91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葛根芩连丸对湿热型轮状病毒腹泻小鼠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
徐荫荫,叶青艳,顾熙东,凌琪华,沈健
2017, 51(9): 94-98.
摘要:目的:观察葛根芩连丸对轮状病毒湿热型腹泻(RV-DH)小鼠模型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障碍的影响机制。 方法:80只BLAB/C小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建立大肠湿热证模型小鼠和大肠湿热证轮状病毒模型小鼠。造模成功后,除模型对照组外,余组分别用葛根芩连丸、蒙脱石散剂(思密达)、葛根芩连丸+思密达治疗。采用FITC-Dextran检测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ELISA法检测SIgA、IL-1β、IL-2、IL-6、IL-8、TNF-α,HE染色观察小鼠大肠病理情况。 结果:① FITC-Dextran检测显示:大肠湿热证模型各组药物治疗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葛根芩连丸中药组、思密达西药组、葛根芩连丸+思密达中西医结合组FD4均降低。以葛根芩连丸+思密达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效果最好。大肠湿热证轮状病毒模型各组的药物治疗后的趋势和大肠湿热证模型药物治疗趋势一致。②ELISA法检测表明:大肠湿热证模型各组药物治疗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葛根芩连丸组、思密达西药组、葛根芩连丸+思密达中西医结合组的大肠和肺组织SIgA、IL-1β、IL-2、IL-6、IL-8、TNF-α都有降低,以葛根芩连丸+思密达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效果最好。大肠湿热证轮状病毒模型组的药物治疗后的趋势和大肠湿热证模型药物治疗趋势一致。各用药组均可改善小鼠的肠黏膜屏障功能。③HE染色观察提示:各用药组的急性炎症反应均减弱,黏膜下层淋巴细胞浸润数量均有下降,肠黏膜损伤改善,以葛根芩连丸+思密达中西医结合组效果最好。 结论:葛根芩连丸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调节淋巴细胞,抑制肠道匀浆中的TNF-α水平,可能是其治疗轮状病毒湿热型腹泻(RV-DH)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葛根芩连丸;腹泻;轮状病毒;湿热模型;小鼠
5
|
48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89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丹参酮ⅡA抑制人宫颈鳞癌细胞SiHa侵袭与诱导凋亡的研究
张若文,刘志刚,孙新昳,孙玉蔓,陈曦
2017, 51(9): 99-103.
摘要: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对宫颈癌鳞癌细胞SiHa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及诱发细胞发生凋亡情况,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常规体外培养人宫颈鳞癌癌细胞系SiHa,加入0.5、1.0、2.0、5.0 mg/ L浓度的TanⅡA,继续培养24 h。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MTT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划痕实验检测TanⅡA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TanⅡA对SiHa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SiHa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MP-2、NF-κB p65蛋白的表达。 结果: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不同浓度TanⅡA均可导致细胞形态学发生改变;MTT试验表明,TanⅡA对SiHa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5,P<0.0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随TanⅡA药物浓度的增加,SiHa细胞迁移能力下降(P<0.01);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TanⅡA对SiHa细胞体外的侵袭力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TanⅡA给药能够抑制SiHa细胞MMP-2蛋白的表达与NF-κB p65的激活(P<0.01)。 结论:TanⅡA能够抑制人宫颈鳞癌细胞SiHa细胞侵袭与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蛋白的激活下调MMP-2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丹参酮ⅡA;人宫颈鳞癌细胞;细胞侵袭;MMP-2
5
|
11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88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清化固肾排毒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Notch1和Jagged1表达的影响
汪国敏,李丽燕,吴小燕,冯雨林,董飞侠
2017, 51(9): 104-108.
摘要:目的:观察清化固肾排毒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Notch1和Jagged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方法:7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洛丁新组及清化固肾排毒方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手术方法(UUO)建立肾纤维化梗阻大鼠模型,术后各组分别予相应药物或0.9%NaCl溶液灌胃,每日1次。第 7、14、21 d后,各组大鼠禁食不禁水1日,处死,取UUO肾组织做病理检测,行Masson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Notch1、Jagged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随着输尿管梗阻时间延长,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经 Masson染色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肾纤维化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化固肾排毒方组和洛丁新组大鼠肾纤维化程度相对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和PCR结果显示,清化固肾排毒方组和洛丁新组大鼠肾组织Notch1和Jagged1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清化固肾排毒方组与洛丁新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清化固肾排毒方可能通过下调Notch1和Jagged1来抑制Notch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改善肾间质纤维化和保护肾脏的作用。  
关键词:肾纤维化;清化固肾排毒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Notch1;Jagged1
5
|
13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86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综述
柴胡疏肝散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倪新强,曹美群,吴正治,李利民
2017, 51(9): 109-113.
摘要:针对近10年来柴胡疏肝散化学成分及其在治疗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代谢综合征等方面的药理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述。柴胡疏肝散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皂苷类、黄酮类、酚酸类及萜类,具有抗抑郁、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抗炎、抗氧化应激、降脂降糖、抗纤维化等药理作用。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5
|
116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85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熊胆及其潜在替代资源研究概况
张学延,王天明,吴家胜,马越鸣
2017, 51(9): 114-117.
摘要:对比分析天然熊胆与熊胆的人工制品以及其他动物胆汁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异同。研究发现,人工合成熊胆在结合型胆汁酸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的含量以及利胆、镇静、抗菌等药理作用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达到天然熊胆的水平,可为寻找天然熊胆的替代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熊胆;胆汁酸;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替代
5
|
52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83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