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7 8

      耕耘春秋

    • 胡志俊,唐占英,叶秀兰,卞琴,梁倩倩,钱雪华,赵光复,李晓锋,李晨光,王拥军,施杞
      2017, 51(8): 1-4.
      摘要:施杞教授提出筋骨病“脏腑气血失和,筋骨失衡”的发病病机,临证中“法宗调衡”,通过调衡筋骨达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目的,形成了“气血为纲,脏腑兼顾,筋骨并重”的临床指导原则,建立了“筋骨病理论与治法研究体系”,创立了退变性筋骨病系列防治方法,形成了系列调衡筋骨的手法和功法,并在颈椎病、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等疾病的康复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筋骨理论;调衡筋骨;骨伤康复   
      5
      |
      57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81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杏林漫道

    • 蒋健
      2017, 51(8): 5-9.
      摘要:探讨郁证性嗳气的病脉证治。嗳气不仅是脾胃病的表现,也可以是肝病、心病等单纯郁证的表现。郁证性嗳气由七情不遂所致,嗳气具有高声连连、能够由自我意识控制、嗳出心宽等特点。如伴随其他脾胃病症状,多为肝胃同病之病郁同存,治疗需要病郁同治;如伴随肝气郁结、心气不足的表现,多为单纯郁证,临证仅需从郁论治。治疗嗳气远非消食和胃降逆所能囊括,古代中医有关郁证性嗳气病脉证治的理论与实践已得到现代医学越来越多的支持。  
      关键词:郁证;嗳气;肝气犯胃   
      5
      |
      55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80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侯江红,郭存霞,袁飞,王林雁,邸丹
      2017, 51(8): 10-12.
      摘要:小儿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导致其体质状态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偏颇体质状态常见气虚体、阳虚体、痰湿体、积滞体、肝火体、热盛体、高敏体、怯弱体等,并从定义描述、主要表现、非健康倾向、机制阐释等方面进行阐述。认为开展小儿体质的研究,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维护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体质;小儿;亚健康状态   
      5
      |
      43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78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学科新探

    • 潘志强,梁龙龙,王晓敏,方肇勤,刘小美,卢文丽
      2017, 51(8): 13-20.
      摘要:目的:研究氢化可的松诱发虚证模型小鼠的证候特征及其可能的物质基础。  方法:将6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30只。正常对照组自由饮水与摄食,模型组自由饮用剂量递减的氢化可的松溶液。其中,0.015 g·kg-1·d-1剂量,饮用3天;0.010 g·kg-1·d-1剂量,饮用5天;0.007 5 g·kg-1·d-1剂量,饮用7天。在造模的第8天、第15天,采用本课题组建立的小鼠四诊标准采集技术与辨证方法判断小鼠的证候属性;于造模的第3天、第8天、第15天分批处死小鼠,取肾上腺组织,分别抽提RNA和蛋白质,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相关基因表达,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表达,并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  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在造模期间,消瘦、体质量增长显著减慢(P<0.05),被毛蓬松易脱落、光泽度下降,活动度降低、喜蜷缩,体温尤其是尾部温度下降,爪部色泽变化不明显。②造模第15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气虚证、阴虚证明显,肾上腺、脾脏与胸腺持续性萎缩(P<0.05);血液ACTH水平下降(P<0.05);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过程重要受体Srb1、Ldlr基因表达降低(P<0.01),类固醇激素合成酶Star、Cyp11a1、Cyp21a1、Cyp11b1、Cyp11b2基因表达及其酶的调节因子Fdx1、Fdxr、Nr4a1、Nr4a2、Nr5a1基因表达显著下降(P<0.05),以及STA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  结论:氢化可的松复制的小鼠模型属于虚证模型,具有气虚与阴虚证的特征;参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的重要功能分子涉及相关证候的发生。  
      关键词:证候;虚证;疾病模型;小鼠;氢化可的松;肾上腺皮质功能   
      6
      |
      28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77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专家治验

    • 姜璇,袁红霞
      2017, 51(8): 21-24.
      摘要:通过总结袁红霞教授临床辨治胃痛的常用方剂与合方,用以方测证的方式揭示胃痛的常见证型,并通过对胃痛方证的解析,揭示方剂辨证遵循方证对应原则。最后总结了袁师在辨治胃痛中和法的运用。  
      关键词:胃痛;方剂辨证;合方;和法   
      5
      |
      22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76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张盼盼,邓金钗,郑小伟
      2017, 51(8): 25-26.
      摘要:介绍郑小伟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认为风毒是主要致病因素,风毒侵袭、肺失宣肃是本病的关键,而正气虚弱、毒邪留恋是疾病之本质。治疗时把握标本虚实,强调分期论治,采用中药内服配合穴位敷贴的综合疗法进行辨证治疗。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经验;郑小伟   
      5
      |
      19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75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欧阳学认,许华,连逸青
      2017, 51(8): 27-29.
      摘要:介绍许华教授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常见病经验。强调“良医不废外治”,总结中医外治法的五大优势,自拟退热散治疗小儿外感热病、消癜汤外洗方治疗过敏性紫癜,并擅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常见脾胃病。  
      关键词:小儿常见病;中医外治法;临床经验;许华   
      7
      |
      39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74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沈萍,张婷婷
      2017, 51(8): 30-32.
      摘要:介绍张婷婷主任以清热化瘀、辛温通络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经验。认为瘀血阻滞胞宫、冲任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治疗应注重病证结合、分清虚实、因时制宜等原则,常采用清瘀温通、寒温并用、攻补兼施之法。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清热化瘀;辛温通络;中医药疗法   
      5
      |
      28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72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经方纵横

    • 毛科明
      2017, 51(8): 33-34.
      摘要:从3则验案探讨经方临床运用的思路。认为临床处方必须遵循“方病人”方证三角诊疗模式,从体质、经典方证、抓经方疾病谱来决定所用方剂。  
      关键词:方病人;经方;临床经验   
      5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72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刘秀娟
      2017, 51(8): 35-36.
      摘要:介绍桂枝茯苓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病由痰瘀阻肺、肺失宣降引起,桂枝茯苓丸可宣通气机、温通经脉、健脾祛痰、敛阴清热、活血化瘀治疗此病。并举验案1则。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桂枝茯苓丸;体会   
      5
      |
      25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71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医理求真

    • 谭蔡麟,杨永宏,王先兵,胡治蓉,张雪,刘西洋,王秀敏
      2017, 51(8): 37-39.
      摘要:以《临证指南医案》为研究内容,分析、总结叶天士的“存胃阴”思想。其“胃阴学说”倡导脾胃分治,注重保存胃津,存胃阴的的同时需顾护胃气、胃阳。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叶天士的“胃阴学说”在治病用药中的体现。清火润胃法、增液润燥法、补肝和胃法、润胃益肺法是其常用治法。  
      关键词:叶天士;胃阴;《临证指南医案》   
      5
      |
      94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69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赵红彬,陈川,林水淼
      2017, 51(8): 40-42.
      摘要:“精血”概念在早期医籍中少有论述,通过对“精”“精气”等相关概念进行分析,认为精血可作为描述生命物质属性的基本概念。从后世医家论述来看,“精血”最初为精(生殖之精)与血的统称,尤其是男女生殖之精的合称;进一步被认为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由此深入到了“精血”概念的本质。  
      关键词:精;精气;精血   
      5
      |
      23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68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刘禹辛,刘晓艳
      2017, 51(8): 43-46.
      摘要:通过整理明清时期中医古籍文献,进一步探讨失眠的病名、病因病机以及治疗用药。从失眠病证的中医认识沿革来看,起于先秦两汉时期,发展于宋金元时期,完善于明清时期。许多明清医家吸取前人医学经验,结合个人临证实践,编写大量医学著作,其中对失眠病证的认识也更加系统化、完善化。  
      关键词:明清;失眠病证;辨治   
      5
      |
      30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68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临床试验

    • 孙萌,熊旭东
      2017, 51(8): 47-50.
      摘要:目的:观察新加升降汤联合西医治疗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4例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新加升降汤。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CAT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及肺通气功能相关指标(FEV1/FVC%、FEV1%)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试验结束时两组完成试验病例共100例,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②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00%、62.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第3、7、14天分别比较,中医证候积分、CAT评分及6MW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及CAT评分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明显,治疗组6MWD距离增加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④治疗前与治疗第3、7、14天分别比较,两组FEV1/FVC%、FEV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第3、7、14天分别比较,FEV1/FVC%、FEV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新加升降汤联合西药治疗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运动能力。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胀病;痰热壅肺证;升降散;天地升降汤;三拗汤;肺与大肠相表里   
      9
      |
      27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66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孙小毛,陈海涛,赵宁,拓西平,曹雪强
      2017, 51(8): 51-53.
      摘要:目的:观察逐瘀祛浊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其对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逐瘀祛浊汤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和Lp-PLA2水平。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18%,对照组为54.5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DL-C、TC和TG水平下降(P<0.05),HDL-C水平升高(P<0.05);观察组血脂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ADP和Lp-PLA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各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逐瘀祛浊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可调节血脂、血液流变学和降低ADP和Lp-PLA2水平。  
      关键词: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高脂血症;逐瘀祛浊汤;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   
      5
      |
      8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64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干丹,韩昌鹏,冯卓,金炜,杨豪杰,李盈,崔灿,梁榕钰,王云云,王振宜
      2017, 51(8): 54-57.
      摘要:目的:观察祛瘀生新方联合美沙拉秦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2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予祛瘀生新方联合美沙拉秦治疗,对照组仅予美沙拉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改良Mayo评分、UC生活质量评分及相关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试验期间,治疗组脱落1例(因失访),最终完成试验者对照组36例、治疗组35例。②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75.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改良Mayo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评分改变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UC生活质量评分(肠道症状、全身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⑤组间治疗后比较,CRP、ES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祛瘀生新方联合美沙拉秦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可明显改善活动期临床症状,抑制体内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秦;祛瘀生新方;补虚祛瘀生肌   
      6
      |
      16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62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黄中迪,邱振伟
      2017, 51(8): 58-61.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参鹿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肾阳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60例肾阳虚型再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复方参鹿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用常规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外周血免疫细胞Treg、Th17的表达水平,以及相关基因转录因子孤独核受体γt(RORγt)、叉状转录因子(Foxp3)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63.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Th17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reg表达及Treg/Th17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RORγt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oxp3 mRNA表达及Foxp3/ RORγ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复方参鹿颗粒联合西药,可明显改善再障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机体造血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上调Treg细胞及其相关基因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表达,调整Treg /Th17的比值有关。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复方参鹿颗粒;温肾益髓;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基因转录   
      7
      |
      13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61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李晶晶,刘秋红
      2017, 51(8): 62-64.
      摘要:目的:观察三黄胶囊内服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三黄胶囊口服加金黄膏外敷。两组疗程均为10日,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疼痛与活动受限)、关节肿胀评分及相关生化指标血尿酸(BU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0.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更低(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疼痛、活动受限视觉模拟评分及关节肿胀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BUA、ESR及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三黄胶囊内服联合金黄膏外敷结合西药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水平。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三黄胶囊;金黄膏;血尿酸;关节胀痛   
      5
      |
      15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60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丁林宝,高志欣,王珺,晏飞
      2017, 51(8): 65-67.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泄浊饮代茶频饮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痛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慢性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措施基础上给予益气泄浊饮煎汤代茶频饮。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临床疗效及血尿酸、关节疼痛评分(BRS-6疼痛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血尿酸及BRS-6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血尿酸及BRS-6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饮食控制等一般治疗措施对慢性痛风有一定疗效,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泄浊饮代茶频饮,可以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改善患者的关节疼痛,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痛风;中西医结合疗法;益气泄浊饮   
      5
      |
      11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59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莫文权,杨晖,褚文浩,刘萌,王洁,裴建
      2017, 51(8): 68-72.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4例老年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组予针刺、穴位注射及耳穴敷贴结合的中医综合疗法。两组疗程均为34日,观察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比较纯音听阈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并观察病程与疗效之间关系。  结果:①最终完成试验的受试者为8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纯音听阈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纯音听阈平均值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纯音听阈平均值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③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2.50%、62.5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组、对照组同组中病程<3年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病程≥3年的患者(P<0.05)。治疗组、对照组病程<3年的患者中,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84.2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病程≥3年的患者中,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26%、42.8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0 vs 0/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听力水平。  
      关键词:感音神经性耳聋;老年人群;综合疗法;针刺;穴位注射;耳穴敷贴;纯音听阈;病程   
      5
      |
      21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57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方药揽胜

    • 代巧妹,陈欣欣,历凯,殷越,张洁玉,旺建伟
      2017, 51(8): 73-76.
      摘要:通过查阅记载有关痛泻要方的古籍、现代论著,对其方源及方证进行考证与分析。研究发现,原方最早出自于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痛泻要方之名则首见于明代吴昆《医方考》,且吴昆明释痛泻要方脾虚肝旺之病机多为后世医家所袭承。随着后世医家对痛泻要方及中药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入,其源流及方证之争颇多。  
      关键词:痛泻要方;方源;方证;《丹溪心法》;肝旺脾虚   
      5
      |
      42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55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实验研究

    • 丁亚杰,陈晓,俞仲毅,邹纯朴
      2017, 51(8): 77-81.
      摘要:目的: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探究COPD发病过程中蛋白酶与蛋白酶抑制剂失衡导致气道重塑的机制,探讨芩麻方治疗COPD的效果和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70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芩麻方低、中、高剂量组,六君子汤组及氨茶碱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采用气管内注入二硫酰氯溶液以及脂多糖和胃蛋白酶的混合物,联合烟熏造模方法制备COPD大鼠模型。无创呼吸功能测定仪测定大鼠呼吸功能。光镜下观察大鼠肺组织和支气管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支气管肺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变化。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芩麻方能显著降低呼吸频率(P<0.05),加大呼吸流量(P<0.05)。芩麻方中、高剂量组气管壁厚度和平滑肌厚度显著降低(P<0.05);芩麻方低、中、高剂量组血清TGF-β1含量显著降低(P<0.05)。芩麻方中、高剂量组MMP-9和TIMP-1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  结论:芩麻方能显著改善大鼠呼吸功能,下调肺组织中MMP-9以及TGF-β1的表达,从而减轻其对肺泡、气管结构的破坏,逆转气道重塑的发生。  
      关键词:芩麻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重塑;转化生长因子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5
      |
      13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53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赵鑫,苟小军,陈龙,刘娟,贾益群
      2017, 51(8): 82-86.
      摘要:目的: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探讨预防给药花旗松素对CCl4造成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花旗松素组,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浓度为0.5 %的CMC-Na溶液,花旗松素组每天灌胃给予含花旗松素(150 μg/g)的CMC-Na溶液,连续灌胃给药14天。末次给药后2 h,模型组和花旗松素组腹腔注射CCl4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造模后24 h取血及肝脏,计算肝指数,测定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测定大鼠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分析其代谢谱变化,并鉴定差异性代谢物。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肝指数增加(P<0.01),ALT、AST增高(P<0.01),SOD活性降低(P<0.01),MDA水平增高(P<0.05),肝组织的损伤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花旗松素组肝指数降低(P<0.01), ALT、AST水平降低(P<0.01),SOD活性升高、MDA水平降低(P<0.05),肝组织的损伤程度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存在差异性代谢物12种:牛磺胆酸、胆酸、去氧胆酸、苏氨酸、焦谷氨酸、谷氨酸盐、PE(16∶0)、二十二碳五烯酸、PE(18∶1)、PE(18∶2)、PS(18∶1)和PS(18∶2),给药花旗松素后这些差异性代谢物有回调趋势。  结论:花旗松素对CCl4造成的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调节胆汁酸代谢、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紊乱有关。  
      关键词:大鼠;花旗松素;四氯化碳;肝损伤;代谢组学;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5
      |
      46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51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陈思,郜玉钢,臧埔,赵岩,张连学,孙雨,王慧敏,史宇桢
      2017, 51(8): 87-92.
      摘要:目的:评价鹿角脱盘5种提取部位对肝癌H22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90只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正常阴性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鹿角脱盘酸(盐酸)、碱(氢氧化钠)、盐(氯化钠)、醇(乙醇)和水5种提取部位组和鹿角脱盘原粉组共9组,每组10只。分别以脾脏组织病理变化、外周血和脾脏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12和抗体IgE、IgG、IgM水平为指标,评价鹿角脱盘的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乙醇和水5种提取部位提高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鹿角脱盘5种提取部位能够保护荷瘤小鼠脾脏结构;提高脾脏和外周血CD4+/CD8+比值(P<0.05);提高荷瘤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12和抗体IgE、IgG、IgM的水平(P<0.05)。  结论:鹿角脱盘碱溶液提取部位效果最好;鹿角脱盘可能通过提高荷瘤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逆转肿瘤发生发展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发挥抗肿瘤作用。  
      关键词:鹿角脱盘;H;22;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   
      6
      |
      12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49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徐晶晶,向云亚,黄萍,谈博,吴清和,操红缨
      2017, 51(8): 93-97.
      摘要:目的:研究缩泉丸含药血清对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增殖、分化及Nanog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用129小鼠胚胎干细胞株,将培养的细胞分为空白组,金匮肾气丸组,缩泉丸低、中、高剂量组5组。空白组给予浓度为10%的空白大鼠血清;金匮肾气丸组给予浓度为10%的含药血清;缩泉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按0.585 g·kg-1·d-1、1.17 g·kg-1·d-1、2.34 g·kg-1·d-1剂量灌胃给药的大鼠的含药血清,浓度均为10%。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缩泉丸对ESCs增殖的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缩泉丸含药血清对DMSO诱导的ESCs的分化情况,荧光定量 PCR检测ESCs关键因子Nanog mRNA的表达,流式法检测Nanog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缩泉丸含药血清中、高剂量能够促进ESCs的增殖(P<0.01),缩泉丸低、高剂量可以显著提高ESCs中Nanog mRNA的表达(P<0.05,P<0.01),缩泉丸中、高剂量可以显著提高ESCs中Nanog 蛋白的表达(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缩泉丸高剂量能够促进DMSO诱导的ESCs进行分化。  结论:缩泉丸可以促进ESCs的增殖,促进DMSO诱导的ESCs进行分化,可能与其上调关键基因Nanog的表达相关。  
      关键词:缩泉丸;血清药理学;胚胎干细胞;Nanog   
      5
      |
      19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48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胡薏慧,袁舒敏,杨骏
      2017, 51(8): 98-102.
      摘要:目的:建立完善的医院制剂质量标准以提高医院制剂血通胶囊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方法:从定性、定量两方面进行研究,用薄层色谱法对血通胶囊中何首乌、水蛭、大黄三味中药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三味药材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具有专属性;二苯乙烯苷标曲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回收率实验结果较好。  结论:该方法能准确可靠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能有效地控制血通胶囊的质量。  
      关键词:血通胶囊;质量标准;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5
      |
      15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46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综述

    • 王瑞雪,刘妍,张树峰
      2017, 51(8): 103-105.
      摘要:综述泽泻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研究。泽泻复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其降压机制主要通过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系统)、保护血管内皮、抑制血管重构、调控K+-Na+泵、保钾利尿、减轻胰岛素抵抗等环节,起到多机制、多环节、安全稳定的降压效果。  
      关键词:泽泻汤;临床疗效;机制研究;综述   
      5
      |
      41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45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魏祥燕,王国娟,王桦影,余文燕
      2017, 51(8): 106-108.
      摘要:综述女贞子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女贞子具有抗肿瘤、护肝、抗氧化、抗炎、降糖、降脂、调节免疫、抗菌、抗病毒、抗骨质疏松等多种药理作用,在防治肿瘤、糖尿病、肝炎等方面疗效显著。  
      关键词:女贞子;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6
      |
      172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43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何培芝,曾薇薇,沈明洁,蒋国静
      2017, 51(8): 109-112.
      摘要:复发性流产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治疗手段有限。近年来发现易栓症与复发性流产关系密切,为治疗开辟了一条新径。中医根据易栓症与血瘀证的密切关系,也逐渐打破临床一味补肾、清热的局面,开始从瘀论治,并取得良好的疗效。通过论述血瘀证与易栓症所致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总结活血化瘀法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研究进展,旨为中医治疗复发性流产提供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易栓症;活血化瘀法;综述   
      7
      |
      58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442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