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编辑政策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在线期刊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重点专题
特色专栏
过刊浏览
出版申明
出版伦理规范
开放获取申明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总则
版权转让协议
投稿模板
图表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规范要求
同行评审
稿件处理流程
审稿须知
审稿专家
下载中心
最新刊期
2017
年
第
6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耕耘春秋
调和气血法防治慢性筋骨病的应用与发展
王拥军,梁倩倩,崔学军,李晨光,莫文,胡志俊,唐德志,舒冰,卞琴,叶秀兰,叶洁,李晓锋,王晶,王腾腾,赵东峰,徐浩,唐占英,杨燕萍,张岩,卢盛,赵永见,施杞
2017, 51(6): 1-4.
摘要:气血理论是辨证施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施杞教授根据慢性筋骨病“正气亏虚、外邪侵袭、经络闭阻”的病机特点,形成了“调和气血法”防治慢性筋骨病的原则。以圣愈汤作为基础方,意在传承“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的伤科学术精髓,并形成了以益气化瘀为核心的13个协定方。通过临床与基础研究,“以气为主”通过益气恢复气的推动、防御、营养等功能,可以调节激素水平、改善骨代谢、促进骨细胞增殖、延缓细胞凋亡、促进基质蛋白多糖和胶原合成、提高细胞黏附功能,从而维持骨结构与功能;还可抑制炎症介质,调节细胞因子,提高免疫功能。“以血为先”通过祛瘀达到行气的目的,可以改善骨的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以利于营养物质进入骨骼,并调节血钙、碱性磷酸酶。“调和气血法”指导临床辨证施治,疗效显著提高。  
关键词:慢性筋骨病;气血理论;以气为主;以血为先
5
|
69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96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名医传承
苏励治疗白塞病经验
朱竹菁,苏励
2017, 51(6): 5-7.
摘要:总结苏励教授治疗白塞病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病病机以脾失健运为本,肝经湿热瘀毒为标。治疗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邪正盛衰,以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为先,扶正贯穿始终,并根据病情分期论治。  
关键词:白塞病;临床经验;名医经验
5
|
25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95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杏林漫道
郁证发微(二十三)——郁证尿频论
蒋健
2017, 51(6): 8-12.
摘要:探讨郁证性尿频的病脉证治。惊惶忧思可致小便淋沥不利,思虑过度可致小便频数,肝痹气郁可致不寐、尿频。其病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心气不足、心肾气虚(或心肾不交),或心火移热于小肠;另一类是肝气郁结或化火。郁证性尿频具有显性或隐性郁证的临床特征,需重视从郁论治,包括疏肝解郁、理气化痰、清肝泻火、养心清心安神及交通心肾等。现代医学神经性尿频、精神性尿频、心因性尿频等大抵属于郁证性尿频范畴。  
关键词:郁证;尿频;病因病机;临床特征;从郁论治
5
|
45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93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中医理论创新之我见——以“利湿退黄”“利胆退黄”为例
蒯仂,施雪斐,吴人杰,沈小珩
2017, 51(6): 13-15.
摘要:黄疸病的中医治疗观,从古代的“利湿退黄”演变为与现代医学认识相结合的“利胆退黄”。通过分析二者的机制及之间的关联性,阐释中医理论存在的缺陷、中医理论创新的必要性以及理论创新与临床实践的关系。认为可通过对中药的现代临床新用进行归纳,发展中医药理论,使得理论与临床的接轨更为契合,进而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也更易为现代科学体系所理解和接纳。  
关键词:利湿;利胆;中医理论;创新
5
|
26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92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学科新探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针刺治疗癌痛选穴规律数据挖掘研究
陈爱文,李亚娟,马文,沈卫东
2017, 51(6): 16-20.
摘要: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对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数据挖掘,总结针刺治疗癌痛的选穴规律,为临床针刺治疗癌痛提供新思路。 方法:检索2016年6月30日前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及万方医学网收录的针刺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文献,将癌症病名、疼痛部位、穴位处方等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利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工具,分析针刺治疗癌痛的选穴规律。 结果:①共纳入文献87篇,针刺处方146首,涉及穴位104个。②针刺治疗癌痛的类型分布多集中在癌痛的原发病方面,排在前3位的原发病分别为肝癌、胃癌、肺癌。③总体穴位应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足三里、内关、三阴交、合谷、阿是穴等。④肝癌癌痛应用穴位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足三里、三阴交、肝俞、期门、太冲等;最常见且关联度较高的配穴有“足三里三阴交”“三阴交期门”及“三阴交期门章门”等。⑤胃癌癌痛应用穴位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足三里、中脘、三阴交、内关、合谷等;最常见且关联度较高的配穴有“足三里中脘”“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内关”等。⑥肺癌癌痛应用穴位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内关、肺俞、孔最、阿是穴、合谷等;最常见且关联度较高的配穴有“肺俞合谷”“肺俞内关”“内关孔最”等。⑦肝癌癌痛新处方为太冲、心俞、三阴交、行间、肝俞;胃癌癌痛新处方为合谷、手三里、内关、阴陵泉、胃俞;肺癌癌痛新处方为阿是穴、尺泽、手三里、孔最、肾俞。 结论: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作为一种数据挖掘、探析隐匿临床信息规律的重要辅助工具,能较好地总结出临床针刺治疗癌痛的配穴规律,且系统生成的新处方可为临床针刺治疗癌痛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癌痛;针灸;穴位配伍;规律分析;数据挖掘;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5
|
93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90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赵钢,冯媛媛,刘宣,刘宁宁,周利红,王炎,邓皖利,李琦
2017, 51(6): 21-23.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方法:收集412例慢性胃炎患者的相关资料,统计分析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结果:①412例慢性胃炎患者中,幽门螺杆菌阳性者321例(77.9%),幽门螺杆菌阴性者91例(22.1%)。②慢性胃炎患者证型以脾胃湿热(30.1%)和脾胃气虚(29.4%)最为常见,约占60%;其余依次为湿浊中阻(16.3%)、肝胃不和(8.7%)、肝胃郁热(8.5%)、胃阴虚(4.3%)、胃络瘀血(2.7%)。③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中,中医证型占比最高者为脾胃湿热型(32.7%),而阴性患者中医证型占比最高者为脾胃气虚型(45.1%)。 结论:慢性胃炎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是脾胃湿热和脾胃气虚;慢性胃炎的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幽门螺杆菌
6
|
48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88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专家治验
马大正治疗月经病常用药对举隅
胡欣欣,马大正
2017, 51(6): 24-26.
摘要:介绍马大正主任医师运用药对治疗月经病的临床经验。认为山药—鸡内金健脾通经治闭经,降香—旋覆花降气活血以通经,猪苓—茯苓利水渗湿以止血,花蕊石—阳起石化瘀止血治血证,醋—地榆清热凉血以收敛,川芎—白酒行气活血而祛瘀。并举医案以例证。  
关键词:月经病;中医药;药对;名医经验;马大正
5
|
22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87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刘建秋治疗哮病八法
董高威,李竹英
2017, 51(6): 27-29.
摘要:介绍刘建秋教授治疗哮病的经验。认为发当攻其邪,根据风、热、痰、气、寒、瘀六种主要致病因素,提出了祛风涤痰法、清热宣肺法、温肺化饮法、活血化瘀法、温阳理气法、扶正固脱法六法。未发当扶其正,根据肺、脾、肾三脏虚损是其致病基础,提出了健脾益气法、调补肺肾法二法。  
关键词:哮病;临床经验;刘建秋
5
|
20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86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经方纵横
杨志敏运用经方以扶正托透法辨治慢性荨麻疹经验
管桦桦,王琛,张晓轩,老膺荣,指导,杨志敏
2017, 51(6): 30-32.
摘要:介绍杨志敏教授以因势利导、扶正托透为思路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认为罹患该病久治难愈者,多伏邪在里,据疹出特点及变化,先后使用当归四逆汤、桂枝加附子汤、葛根汤等经方治疗,疗效确切。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当归四逆汤;桂枝加附子汤;葛根汤;临床经验;杨志敏
5
|
53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84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医理求真
《伤寒论》对《内经》六经理论的扩充及发展
蔡万德,聂金娜
2017, 51(6): 33-34.
摘要:《伤寒论》继承《素问·热论》六经分证方法,以经络学说为辨证论治依据,丰富了六经辨证之法,发展了六经传变自愈识别之法,补充了六经病的传经形式,扩展了六经的证候与分类,完备了六经病的治则治法,提高了临床六经辨证论治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热论;伤寒论;经络学说;六经理论
5
|
59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83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托法中补益气血的作用分析
陈德轩,朱永康
2017, 51(6): 35-37.
摘要:浅析托法中补益气血的作用。托法为治疗疮疡类疾病的重要手段,托法的药物组成以补益气血和活血透毒药物为主,补益气血是其基本构成要素和基础,组方中黄芪、人参、当归等是常用的补益药物,诸药在疮疡治疗中有抑菌、调节免疫、降低血凝等重要作用。  
关键词:托法;补益气血;抗感染;免疫调节;凝血功能
6
|
24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82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临床试验
复方佛耳草合剂对AECOPD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及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表达影响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折哲,李凤森,赵志翔,刘丹,熊必丹,程亚男,石克华
2017, 51(6): 38-41.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佛耳草合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2、TLR4)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12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服复方佛耳草合剂,对照组加服复方佛耳草合剂安慰剂。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比较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及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s)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最终完成试验者107例,治疗组51例,对照组56例。②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咳嗽、咯痰评分及总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IL-8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TLR2、TLR4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明显(P<0.05)。⑤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IL-8、TNF-α水平与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TLR4表达水平均具有良好的负相关性。⑥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常规检查异常及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复方佛耳草合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AECOPD,可显著改善患者咳嗽、咯痰症状,可能与其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增强机体固有免疫应答有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复方佛耳草合剂;炎症反应;免疫应答
5
|
16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80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扶正固本Ⅰ号方对肺脾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化疗副反应影响的临床观察
潘龙赐,吴超民,葛婷,刘志勇,周磊,程增辉,邹汇菲,王金金,林巍,周建伟
2017, 51(6): 42-45.
摘要:目的:观察扶正固本Ⅰ号方对肺脾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及化疗副反应的影响。 方法:将6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化疗方案基础上加服扶正固本Ⅰ号方。对照组疗程12周,治疗组疗程13周。观察化疗所致毒副反应情况,比较血清中T细胞亚群(CD3
+
、CD4
+
、CD8
+
等)及免疫细胞因子(IFN-γ、IL-10)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组间治疗后比较,CD3
+
、CD4
+
、CD4
+
/CD8
+
、CD4
+
CD25
+
Tre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T细胞亚群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较对照组IFN-γ水平明显升高,但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5)。③疗程结束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肝损伤分级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而肾损伤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间各毒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肝损伤)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扶正固本Ⅰ号方能够显著提高肺脾两虚型晚期NSCLC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扶正固本方;免疫功能;细胞因子;化疗;毒副反应
5
|
14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78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胃肠安方加减联合化疗治疗Ⅳ期老年结直肠癌临床研究
朱莹杰,孟丹,王浩,徐一,郑坚,陶丽,顾缨
2017, 51(6): 46-48.
摘要:目的:观察胃肠安方加减联合以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Ⅳ期老年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33例Ⅳ期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均以5-氟尿嘧啶为基础方案化疗3个疗程,治疗组同时采用胃肠安方加减口服。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活质量及总生存期情况。 结果:①近期疗效中,两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③治疗组中位PFS和中位OS均比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④治疗组白细胞减少和末梢神经毒性等毒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胃肠安方加减联合以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Ⅳ期老年结直肠癌,可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减少毒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关键词:结直肠癌;胃肠安方;生活质量;生存期;老年
5
|
13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76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益胃消癌汤联合OLF化疗方案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美琴,施志琴,丁罡,高志生,麻志恒,黄骞
2017, 51(6): 49-51.
摘要:目的:观察益胃消癌汤联合OLF化疗方案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84例进展期胃癌拟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中药组(43例),两组均予OLF化疗方案,中药组同时加服益胃消癌汤;3个周期后,观察两组主要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量表)积分及免疫功能(CD3
+
、CD4
+
、CD8
+
)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中药组胃脘疼痛、食少纳呆、胃气上逆、乏力懒言、消瘦积分及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胃脘疼痛、食少纳呆、胃气上逆、乏力懒言积分及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项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中药组QLQ-C30量表中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及整体生活质量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认知功能、整体生活质量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及整体生活质量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中药组CD3
+
、CD4
+
、CD8
+
、CD4
+
/CD8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CD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益胃消癌汤联合OLF化疗方案,可明显改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益胃消癌汤;化学疗法;生活质量;免疫功能
5
|
17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74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疏肝理气填精方对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影响的临床研究
吴国强,顾晨奕,马健芳,麦静愔
2017, 51(6): 52-55.
摘要:目的:观察疏肝理气填精方治疗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2例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单纯常规内分泌治疗,治疗组在内分泌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肝理气填精方。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比较Kupperman改良评分、子宫内膜厚度、血脂指标及骨密度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组间治疗后比较,Kupperman改良评分变化差值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差值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三酰甘油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L2-L4、股骨颈BM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疏肝理气填精方可明显缓解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关键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疏肝理气;补肾填精
5
|
17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73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糖肾1号方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
储瑾,何立群
2017, 51(6): 56-59.
摘要:目的:观察糖肾1号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型Ⅲ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型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糖肾1号方。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60.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UAE、TG及FD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肾1号方可改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有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糖肾1号方;气阴两虚;瘀血阻络;糖脂代谢紊乱
5
|
20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72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扩心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佑华,林赟霄,苑素云,曹敏,杨爱玲,樊华,周端
2017, 51(6): 60-62.
摘要:目的:观察扩心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扩心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心功能分级、心脏超声相关指标及血清脑钠肽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70%、73.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脑钠肽(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扩心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胀;扩心方;本虚标实
5
|
22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70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消瘿合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活动期Ⅲ级以上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临床观察
石晶琳,平键
2017, 51(6): 63-66.
摘要:目的:观察消瘿合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活动期Ⅲ级以上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活动期Ⅲ级以上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甲强龙激素冲击疗法,同时治疗组予消瘿合剂口服,对照组予消瘿合剂安慰剂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病情分级(NOSPECS)、疾病活动度评分(CAS)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3.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NOSPECS病情分级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CAS临床活动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CAS临床活动度评分差值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与单纯激素冲击疗法相比,联用消瘿合剂能更加明显地缓解活动期Ⅲ级以上TAO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  
关键词: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瘿病;鹘眼凝睛;消瘿合剂;激素冲击疗法;安慰剂
5
|
15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69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清营泻热化瘀汤治疗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陆峥洪,梁志强,李骥,赵诚,赵志国,曹烨民,奚九一
2017, 51(6): 67-70.
摘要:目的:观察清营泻热化瘀汤治疗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常规基础护理,治疗组加服清营泻热化瘀汤,对照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相关生化指标(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水平)、下肢周径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3.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二聚体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显著(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下肢(踝段、腓中、髌上10 cm、股中)周径缩短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 结论:清营泻热化瘀汤治疗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满意,可显著减轻下肢肿胀及疼痛,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亚急性期;股肿;清营泻热化瘀;血液高凝状态
5
|
16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67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元气通”中药药枕熏蒸预防颈椎病对照观察及疗效评价
宋慧君,施永兴,张戬
2017, 51(6): 71-73.
摘要:目的:观察“元气通”中药药枕熏蒸对颈椎病的预防作用。 方法:将符合观察条件的100例颈椎病高危人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健康宣教+运动指导;观察组在实施健康宣教+运动指导基础上,使用“元气通”中药药枕熏蒸,每天1次,3个月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对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进行评分,并根据证候评分统计疗效。 结果:两组干预后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均P<0.01),且干预后观察组PRI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1),而VAS、PPI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观察组证候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元气通”中药药枕熏蒸可明显降低颈椎病高危人群的证候群评分,对预防颈椎病发生发展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药药枕;熏蒸;颈椎病;高危人群;预防
5
|
17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66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临床心悟
论“以味选方”
史欣德
2017, 51(6): 74-76.
摘要:从五味与脏腑的对应关系、五味所利、五利所害、方有五味、临床实践等几个方面,论证“以味选方”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与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词:以味选方;五味;经方运用方法
5
|
33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65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方药揽胜
荷叶临床效用发微
朱怡,顾联斌
2017, 51(6): 77-78.
摘要:根据本草和医籍记载,总结分析荷叶的临床效用,主要有解暑清热、升举中气、凉血止血、降脂减肥,具有广泛临床意义。  
关键词:荷叶;临床效用;解暑清热;升举中气;凉血止血;降脂减肥
5
|
27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64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实验研究
基于IKKε在代谢中的作用探讨健脾清化方对饮食介导肥胖小鼠体脂影响及其机制
龚凡,陈清光,陆灏
2017, 51(6): 79-83.
摘要:目的:探讨健脾清化方对肥胖模型(DIO)小鼠体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C57/BL小鼠构建肥胖模型,造模成功后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HFD组)、健脾清化方组(JPQH组),另设立正常饲料喂养的C57/BL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OR组)。JPQH组按等效剂量15 g·kg-1·d-1灌胃给药,HFD组和NOR组以等量的0.9%NaCl溶液灌胃干预6周。通过体质量、体脂、肝脏病理等指标评估各组代谢表型的差异;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及RT-PCR法检测脂肪组织内IkB激酶ε(IKKε)、解耦联蛋白1(UCP-1)蛋白及基因的表达。 结果:与NOR组比较,HFD组小鼠体质量、体内脂肪含量显著增高(P<0.05),而健脾清化方能显著改善高脂喂养引起的体质量、体内脂肪增高(P<0.05)。病理观察发现,健脾清化方能显著改善高脂喂养引起的肝脏脂肪异位沉积。与NOR组比较,HFD组脂肪组织内IKKε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上调(P<0.05), UCP-1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HFD组比较,JPQH组脂肪组织内IKKε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UCP-1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提高(P<0.05)。 结论:健脾清化方能降低肥胖小鼠体内脂肪含量,从而显著改善高脂饲养引起的小鼠体质量增加及脂肪异位沉积,其机制可能与调节IKKε/ UCP-1通路,提高机体能量消耗有关。  
关键词:健脾清化方;肥胖;IkB激酶ε;解耦联蛋白1;能量代谢
5
|
17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63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丹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血清SDF-1α及P27的影响
程丽华,李中南,马超,刘珊珊
2017, 51(6): 84-87.
摘要:目的:探讨丹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及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27的影响。 方法:SD大鼠48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蛭降糖胶囊(DJC)高、低剂量组,吡格列酮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动物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按35 μg/g给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造模。造模成功后,连续灌药8周,抽取腹主动脉血,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测定血清SDF-1α和P27水平,并测定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DF-1α水平下降明显(P<0.01),而P27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蛭降糖胶囊高、低剂量组与吡格列酮组SDF-1α水平显著升高(P<0.01),P27水平明显下降(P<0.01);3个给药组之间比较,SDF-1α、P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糖、HbA1c显著升高,用药后丹蛭高、低剂量组血糖、HbA1c均发生明显下降。相关性分析显示,血糖与SDF-1α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P27呈显著正相关(P<0.01)。 结论:丹蛭降糖胶囊能够使糖尿病大鼠血清SDF-1α水平升高,抑制糖尿病大鼠P27的高表达,延缓糖尿病肾脏病变,保护肾脏功能,有明确的降低血糖及HbA1c的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益气养阴活血法;丹蛭降糖胶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27
5
|
7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61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小柴胡汤和当归芍药散单方及合用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宋伍,魏琳,刘智,王晓燕,张驰,姜爽
2017, 51(6): 88-92.
摘要:目的:考察小柴胡汤和当归芍药散单方及合用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昆明小鼠72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小柴胡汤组(6.63 g/kg)、当归芍药散组(11.31 g/kg)、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柴归汤)组(17.94 g/kg)和阳性药(联苯双脂合甘草酸二铵)组(0.2 μg/g,0.3 μg/g)。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刀豆蛋白A(Con A)尾静脉注射制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各组采取相应干预7天。采用动物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ALB和TP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切片;比色法检测肝组织SOD活性、MDA和GSH含量;ELISA法检测TNF-α、IL-1和IL-6;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APAAP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柴胡汤组可降低ALT和AST水平,减少IL-1,降低MDA含量,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当归芍药散组可降低ALT水平,降低血清TNF-α、IL-1和IL-6炎症因子,并降低Bcl-2蛋白含量;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对上述指标均有显著保护作用,对各指标改善优于单方,且能显著改善血清CD4
+
/CD8
+
比值。 结论:小柴胡汤和当归芍药散均能够保护刀豆蛋白A所致免疫性肝损伤,两方合用优于单方,其机制与提高抗氧化、抗凋亡能力及调节免疫失调多方面作用有关。  
关键词: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免疫性肝损伤;刀豆蛋白A
5
|
43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60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艾灸“气海穴”和“关元穴”对慢性疲劳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及免疫系统的影响
林玉敏,江钢辉,李瑜欣,蔡建彬
2017, 51(6): 93-96.
摘要:目的:观察艾灸“气海穴”和“关元穴”对慢性疲劳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及免疫系统的影响。 方法:将SD大鼠随机等量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艾灸实验组。后两组大鼠采用复合应激方法建立慢性疲劳大鼠模型。艾灸实验组大鼠造模后予以艾灸“气海穴”和“关元穴”干预。造模前、造模后及艾灸干预结束后分别对各组实验大鼠进行行为学观察(力竭游泳实验、鼠尾悬挂实验),艾灸干预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免疫学指标(IgA、IgM、IgG、C3、C4)。 结果:造模结束后,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对照组和艾灸实验组大鼠力竭游泳时间缩短、鼠尾悬挂时间延长(P<0.05)。艾灸干预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艾灸实验组的大鼠力竭游泳时间延长、鼠尾悬挂时间短(P<0.05),血清免疫学指标(IgA、IgM、IgG、C3、C4)明显提高(P<0.05)。 结论:艾灸“气海穴”和“关元穴”具有明显改善慢性疲劳的作用。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艾灸;气海穴;关元穴
5
|
78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58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复方紫红参多糖对H
22
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研究
陈桂林,赵岩,蔡恩博,郜玉钢,祝洪艳,刘双利,赵英,张连学
2017, 51(6): 97-101.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紫红参多糖(CPGP)对小鼠肝癌H
22
实体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方法:ICR雄性小鼠6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建立H
22
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CTX)组(25 μg/g)和复方紫红参多糖(CPGP)低、中、高剂量组(70、140、280 μg/g),每组10只。各组给予相应干预,共10天。观察小鼠一般状况,计算抑瘤率、脏器指数;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2、IFN-γ等指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脾脏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 结果:环磷酰胺(CTX)组和CPGP低、中、高剂量组对肝癌H
22
的抑瘤率分别为65.01%、40.19%、51.32%、57.84%。与模型组比较,CPGP各组显著提高小鼠体质量、免疫器官指数(P<0.05,P<0.01),CPGP高剂量组能够升高血清中TNF-α、IL-2、IFN-γ(P<0.05),CPGP各组脾T淋巴细胞亚群CD4
+
/CD8
+
的比值升高(P<0.01);而CTX组小鼠体质量、免疫器官指数,TNF-α、IL-2、IFN-γ水平及脾T淋巴细胞亚群CD4
+
/CD8
+
的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与CTX组比较,CPGP小鼠体质量、免疫器官指数,TNF-α、IL-2、IFN-γ水平及脾T淋巴细胞亚群CD4
+
/CD8
+
的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P<0.01)。 结论:CPGP对小鼠肝癌H
22
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关键词:复方紫红参多糖;H;22;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器官;流式细胞术
5
|
16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56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综述
黄芪甲苷干预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王嵩,郤庆,李国文,昌军,沈朝斌
2017, 51(6): 102-105.
摘要:综述黄芪甲苷对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进展。分别从黄芪甲苷对哮喘炎症细胞、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受体、转录因子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  
关键词:黄芪甲苷;支气管哮喘;实验研究;综述
7
|
30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55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同一条经脉不同穴位反应和效应的研究概况
孙晓敏,赵国桢,嵇波,王丹,严明娜,白红新,戴健,路亚雯,杨美娟,毛颖秋,张平,刘亚利
2017, 51(6): 106-109.
摘要:系统分析关于机体处于正常生理态、疾病损伤病理态和低频针刺干预态时,同一条经脉不同穴位的反应的研究概况;同时整理分析了针刺同一条经脉不同穴位对相关脏腑功能调节效应差异的研究情况。研究发现,机体无论处于正常生理态,还是疾病损伤态,亦或是针刺干预状态,同一经脉不同穴位反应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并且针刺同一条经脉不同穴位对相关脏腑功能的调节也存在差异。  
关键词:经络;穴位;经穴脏腑相关
5
|
34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53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