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7 4

      耕耘春秋

    • 王拥军,梁倩倩,唐德志,舒冰,崔学军,莫文,胡志俊,李晨光,李晓锋,赵东峰,徐浩,王晶,王腾腾,叶秀兰,叶洁,卢盛,施杞
      2017, 51(4): 1-5.
      摘要:慢性筋骨病是以人体筋与骨自然退变为主因的全身和局部的综合征。施杞教授带领团队通过对脊柱筋骨病、骨与关节筋骨病、骨炎症、骨免疫以及骨肿瘤筋骨病进行长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认为气虚血瘀、肾亏精衰、髓空骨损是筋骨退变的重要病理基础,创立了“调和法”(调和气血、补益肝肾)和“调衡法”(调衡筋骨、恢复平衡)系列防治技术和方案,建立了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转化医学模式,形成了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慢性筋骨病;调和法;调衡法;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施杞   
      5
      |
      68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09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名医传承

    • 徐旻,沈伟
      2017, 51(4): 6-9.
      摘要:介绍姚乃中教授运用温肾益精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认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反复出血仅是表象,主要病机是肾精亏虚、肾阳不足为本,瘀血停滞为标,属本虚标实证,病位在肾;治疗当从肾着手,强调温补肾阳、益精填髓,辅以活血消瘀止血。  
      关键词:温肾益精法;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姚乃中   
      5
      |
      13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08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杏林漫道

    • 蒋健
      2017, 51(4): 10-15.
      摘要:探讨郁证性疲劳的病脉证治。古代中医早已认识到疲劳之症除躯体疲惫劳倦外,更有神疲神困、精神短少的表现,均可为郁证的表现之一。郁证性疲劳看似气血不足,实乃悲忧过虑之果。盖心主神志,劳神则倦;肝主疏泄情志,为罢极之本;脾主四肢肌肉,思虑伤脾影响水谷精微化生。郁证性疲劳的治疗包括药物和(或)非药物治疗,应重视调摄情志对于防治郁证性疲劳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郁证;疲劳;情志性病因病机;从郁论治   
      5
      |
      38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07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黄建华
      2017, 51(4): 16-22.
      摘要:中医病、证、症均是病因引发的单个或复合因果事件流全景中某些连续事件(事件族)的概括,借此理论框架,能对病、证、症的核心指称范围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作出大致判断。中医证描述的范围和西医学近来提出的非稳态负荷(allostatic load)描述的范围大致相当,证描述了非稳态负荷的类型。中医学历史上各种关于证的学说,实际上具有内在统一性,它们针对的是机体整体调节适应性变化及伴随损伤连续过程的不同阶段。中医学本身就具有辨病、辨证两个传统,并追求两者最优结合。本文的首要意义在于指明了中医所有证描述的领域以及该领域的特性,从而对证的科学研究及临床应用、病证关系的理解、形成新的医学范式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证;病;非稳态负荷;病证结合;类型   
      5
      |
      11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05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学科新探

    • 张帅,刘胜,孙霃平
      2017, 51(4): 23-29.
      摘要: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用药规律。  方法:检索国内主要中文文献数据库,搜集近20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文献,经相关标准筛选后,采集相关方剂用药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频数分析等方法对中药复方进行数据挖掘,探讨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主要药物及药对、药组规律。  结果:①“一方通治”文献中,高频中药依次为柴胡、蒲公英、赤芍等,最常用清热解毒药及寒凉药;置信度较高的药对有“麻黄熟地黄”“瓜蒌金银花”等,药组有“丹参赤芍蒲公英”等;可信度较高的药对有“柴胡赤芍”“柴胡蒲公英”等,药组有“赤芍蒲公英当归”。②“分期论治”文献中,高频中药依次为柴胡、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肿块期),或金银花、蒲公英、当归等(脓肿期),或当归、黄芪、丹参等(瘘管期),或当归、赤芍、柴胡等(围手术期);所有分期最常用均为寒凉药,肿块、脓肿、瘘管期最常用清热解毒药,而围手术期最常用补血药。置信度较高的药对肿块期为“郁金柴胡”等,脓肿期为“蒲公英赤芍”等,瘘管期为“白芥子炮姜”等,围手术期为“赤芍当归”等;药组肿块期为“延胡索蒲公英柴胡”等,脓肿期为“丹参赤芍蒲公英”等,瘘管期为“白花蛇舌草丹参当归”等,围手术期为“柴胡赤芍当归”等。可信度较高的药对肿块期为“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等,脓肿期为“瓜蒌皂荚刺”等,瘘管期为“丹参当归”等,围手术期为“当归赤芍”“柴胡赤芍”等;药组肿块期为“白花蛇舌草蒲公英柴胡”等,脓肿期“赤芍蒲公英丹参”等、瘘管期“白花蛇舌草丹参当归”等,围手术期为“柴胡赤芍当归”等。  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常用治法为疏肝凉血、清热解毒,柴胡和清热解毒类中药是治疗本病必不可少的药物;数据挖掘在宏观层次上探索中药复方配伍特点,对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组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乳痈;数据挖掘;中药复方;用药规律   
      5
      |
      56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04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专家治验

    • 金贵玉,王立芳,马玥,徐振晔
      2017, 51(4): 30-32.
      摘要:介绍徐振晔教授运用古方治疗肺癌经验。提出了以补肾生髓法治疗骨髓抑制、益气养精解毒散结法治疗中晚期肺癌等学术观点,总结放化疗中后期、肺癌远处轻移治疗中不同的方药应用,认为应善顾护肺脾肾,强化后天之本。  
      关键词:肺癌;古方;医家经验;徐振晔   
      5
      |
      3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03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徐春霞,杨勤
      2017, 51(4): 33-35.
      关键词:高脂血症;脂肪肝;浊脂论;调肝;刘永年   
      5
      |
      21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01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贾琪,赵建国
      2017, 51(4): 36-37.
      关键词:不安腿综合征;二白穴;临床经验;赵建国   
      5
      |
      15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301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经方纵横

    • 何永明,崔德强,陈广东,袁小丹,李志鹏
      2017, 51(4): 38-40.
      摘要:分析归纳《伤寒杂病论》中小柴胡汤的证治规律。小柴胡汤中柴胡和甘草是方根,治疗病证为外感、杂病、妇人病等三大类,可扶正祛邪、发汗解表。运用时需注意类证鉴别、方证转变和中病即止。  
      关键词:小柴胡汤;《伤寒杂病论》;证治   
      5
      |
      50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99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医理求真

    • 张再良
      2017, 51(4): 41-43.
      摘要:从《伤寒论》的学习和研究现状出发,对某些习以为常的认识和概念,如伤寒是什么、《伤寒论》是怎么产生的、如何认识六经和经方、伤寒和温病是什么关系等问题,提出个人见解,并对伤寒理解方面的某些误区进行分析、解释。  
      关键词:《伤寒论》;伤寒;温病;六经;经方   
      5
      |
      15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98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胥孜杭,王尔亮,朱诗国,邹纯朴,刘菲,陈晓
      2017, 51(4): 44-47.
      摘要:探讨“有故无殒”的内涵、外延及临床意义。“有故无殒”本义指妊娠妇女处于“大积大聚”的危重状态下,可适度合理地使用峻下、滑利、破血、耗气等药物达到治疗目的;其外延意义强调临证要知药善用,只要药证相符,即使是有毒之品,也可大胆应用。“有故无殒”指导思想不仅适用于妇科,对恶性肿瘤、内伤杂病的治疗也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有故无殒;内涵;外延;肿瘤   
      5
      |
      47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97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赵迪,王英燚,张雷,曲宏达
      2017, 51(4): 48-50.
      摘要:探讨经络气血盛衰理论。现有解释气血盛衰的理论有阴阳论、脏腑论、按脉搏动论、经脉流注说、五行八卦论等,在现有基础上提出以标本从化论解释经络气血盛衰,以期补充相关理论,为临床更好地应用经络气血盛衰理论提供依据。  
      关键词:经络;气血盛衰;标本中气理论   
      5
      |
      49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96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临床心悟

    • 王延宾,娄英歌,陈永乐,张少朋,常会峰
      2017, 51(4): 83-84.
      关键词:肠不和则病不安;通腹泄浊;病案   
      7
      |
      10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95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实验研究

    • 方肇勤,任红艳,梁超,张圆圆,卢文丽,吴中华
      2017, 51(4): 85-89.
      摘要:目的:观察预知子种子提取物对不同肝癌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方法:综合采用细胞生物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观察预知子种子乙醇提取物干预后HepG2、Huh 7、SMMC 7721等肝癌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结果:HepG2呈重叠生长,表面布满绒毛;预知子种子处理后部分细胞绒毛萎缩、消失,细胞形态呈不规则圆,或有塌陷,糙面内质网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Huh 7细胞会自发形成凋亡;预知子种子处理后细胞表面绒毛变得不规则、萎缩,多见凋亡小体,细胞中可见大量内质网应激所形成的空泡。SMMC 7721细胞表面布满较长绒毛;预知子种子处理后多见形态异常,胞体膨胀,呈不规则圆,细胞表面部分区域隆起或塌陷,一些细胞表面因严重内质网应激而发生塌陷,胞内多见大量严重扩张的内质网。  结论:HepG2、Huh 7、SMMC 7721等肝癌细胞各具形态学特征,经预知子种子提取物给药后均不同程度地诱导出严重的内质网应激,这可能是预知子种子治疗肝癌的作用途径之一。  
      关键词:肝癌细胞;预知子种子;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内质网应激   
      5
      |
      29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93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邹瑜,袁玉霞,贺雪,唐雪瑶,张祎稀,邱艳艳,袁泽婷,徐可,殷佩浩
      2017, 51(4): 90-94.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六神丸逆转人结肠癌耐阿霉素细胞株Lovo/Dox的机制。  方法:设置对照组、阿霉素组(Dox)、六神丸组和阿霉素与六神丸联合用药组。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六神丸对人结肠癌耐药细胞株(Lovo/Dox、HCT116/L-OHP、Caco2/Dox)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耐药蛋白P-gp、BCRP以及相关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9、Cytochrome C和抑癌蛋白p53在人结肠癌Lovo/Dox细胞中的表达;免疫荧光实验检测P-gp的荧光表达。  结果:六神丸作用于人结肠癌3种耐药细胞24 h后,CCK-8结果显示其可抑制3种人结肠癌细胞株的活性,其中抑制人结肠癌耐阿霉素细胞株Lovo/Dox的效果最明显。六神丸联合阿霉素可上调caspase-3、caspase-9、p53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减弱P-gp蛋白及荧光表达。  结论:六神丸可逆转人结肠癌耐阿霉素细胞株Lovo/Dox的P-gp表达,可能是通过激活相关凋亡途径和抑癌蛋白而引起该细胞株凋亡。  
      关键词:人结肠癌细胞株;六神丸;凋亡机制;蛋白表达;阿霉素;耐药逆转   
      5
      |
      14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91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王健,王晓雯,邓海燕,徐颖,陆雄
      2017, 51(4): 95-98.
      摘要:目的:探讨调心方对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CA1区突触和神经元结构、突触数量的影响。  方法:将54只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调心方组(1.485 g·kg-1·d-1)和盐酸多奈哌齐组(0.083 mg·kg-1·d-1),以同月龄同性别下18只C57BL/6J野生小鼠作为正常组,各组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灌胃12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CA1区突触和神经元结构、突触数量和神经元。  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的时间明显延长(P<0.01),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在原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明显减少(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核固缩,核膜皱缩增厚,核周出现空晕,部分临近胞膜处染色较深,异染色质,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呈囊泡状,神经毡内突触数量明显减少(P<0.01),突触结构出现大片的轴浆空泡化。②与模型组比较,调心方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的时间明显缩短(P<0.01),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增加(P<0.01),在原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明显增加(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核圆形,核膜清晰完整,核仁明显,染色质细腻,线粒体嵴清晰可见,线粒体部分略微肿胀,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都较正常,突触结构较清晰,突触数量明显增加(P<0.01),细胞器病变有所减轻。  结论:调心方可改善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学习记忆水平,改善神经元和突触结构的退变和突触数量的减少,对认知和突触具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调心方;Morris水迷宫;海马CA1区;突触;神经元;电镜   
      5
      |
      21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89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来英,包海鹰,包金山,包占宏
      2017, 51(4): 99-105.
      摘要:目的:观察红珊瑚对实验大鼠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  方法:6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取12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大鼠造成左前肢桡骨骨折模型,经X射线影像透视后确定大鼠桡骨骨折模型建立成功。将骨折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伤科接骨片,150 μg/g)组、红珊瑚高剂量组(300 μg/g)、红珊瑚低剂量组(150 μg/g),每组12只。造模后第2 d开始灌胃药,每天1次。给药后第10 d、20 d、30 d分别对每组大鼠骨折部位进行X射线影像评估,骨折部位HE染色后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并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钙(Ca)、磷(P)含量。  结果:X射线影像显示,给药第10 d时红珊瑚高剂量组大鼠骨折端边缘线变模糊;20 d时骨折断端骨痂增多,密度增加,边缘接近消失;30 d时骨痂填满骨折缺损,完全愈合。骨折部位HE染色可以看出红珊瑚高剂量组大鼠骨折处纤维组织多,骨痂形成速度较其他组更快,红珊瑚高剂量组的骨折愈合周期较其他组更短。红珊瑚高剂量组血清中Ca、P水平逐渐升高,并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含量有先升后降趋势,较其他组先出现且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红珊瑚能够调节大鼠血清ALP和Ca、P水平,加速钙盐沉积,促进大鼠骨折部位纤维组织增多,加速骨痂形成,缩短骨折愈合周期,对骨折的愈合和修复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蒙药;红珊瑚;骨折愈合   
      5
      |
      14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88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符晓晖,李家,阮克锋
      2017, 51(4): 106-108.
      摘要:目的:以川续断的干燥根为原料,建立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分离纯化川续断中续断皂苷Ⅵ的方法。  方法:川续断醇提物先经过AB-8大孔树脂富集目标物质。然后,以乙酸乙酯正丁醇水(3∶1∶4, v/v)为溶剂体系,轻相为固定相,重相为流动相,主机转速800 r/min,流速3.0 ml/min,ELSD检测,利用半制备型HSCCC分离纯化续断皂苷Ⅵ。  结果:经过大孔吸附树脂富集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后,从200 mg川续断提取物中一次性得到续断皂苷Ⅵ 75 mg,经HPLC检测其纯度为98.5%。  结论:本方法快捷简便,重复性好,为大批量制备生产川续断中续断皂苷Ⅵ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高速逆流色谱;川续断;续断皂苷Ⅵ   
      5
      |
      24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87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综述

    • 王天媛,张飞飞,任跃英,冷世和,冷冰冰,舒志明
      2017, 51(4): 109-112.
      摘要:综述近年来猪苓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猪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类、甾体类、蛋白质、氨基酸类、维生素类及微量无机元素类等,其药理作用包括利尿、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保肝、抑菌、促进头发生长等。  
      关键词:猪苓;多糖;麦角甾醇;药理;综述   
      5
      |
      234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85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范小青,申云富
      2017, 51(4): 113-116.
      摘要:综述牛蒡苷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牛蒡苷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二节基丁内酷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糖尿病、抗流行性感冒、抗菌、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作用。  
      关键词:牛蒡苷;抗肿瘤;抗炎;抗糖尿病   
      5
      |
      49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84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临床试验

    • 蒲冠军,高继宁
      2017, 51(4): 51-52.
      关键词:慢性肾炎;血尿;六经辨证;临床经验;高继宁   
      5
      |
      13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83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徐蔚杰,刘嘉湘,赵丽红,李和根,田建辉,朱丽华,周蕾,周之毅
      2017, 51(4): 53-56.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解毒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相关免疫指标及血清sB7-H3的影响,从共刺激分子对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方面,探讨相关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解毒方。两组均以21天为1个治疗周期,疗程为2个周期;观察中医证候评分、体力状况评分(ECOGPS),以及免疫指标(CD3+、CD4+、CD8+、IL-2)、血清可溶性协同共刺激分子sB7-H3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咳嗽、咯痰、胸闷、口干等积分及证候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胸痛、乏力、纳呆、失眠积分及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ECOGPS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COGPS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ECOGPS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IL-2及sB7-H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CD4+、IL-2、sB7-H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①益气养阴解毒方能改善肺癌患者气阴两虚证候,提高机体CD4+细胞的比例及IL-2的水平,降低血清sB7-H3水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益气养阴解毒方;sB7-H3   
      5
      |
      33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81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吴祎,钱风华,赵雷,奚耀,钱义明
      2017, 51(4): 57-58.
      摘要: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持续气道湿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机械通气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8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皆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机械通气),同时对照组用0.45%盐水气道湿化,治疗组用喘可治(CKZ)气道内持续微泵推注气道湿化,疗程7 d。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①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2.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各呼吸力学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P<0.05);③治疗组相关肺炎、痰痂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对于AECOPD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喘可治注射液气道内持续微泵推注湿化可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力学,减少并发症,最终减少机械通气时间。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气道湿化;呼吸力学;喘可治注射液   
      5
      |
      9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80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胡晓贞,曹振东,王胜林,王俊龙
      2017, 51(4): 59-62.
      摘要:目的:观察颜氏温阳活血方防治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冠脉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颜氏温阳活血方。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随访观察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发生情况,比较心绞痛相关积分、中医血瘀证及胸痹证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3.33%、20.00%,组间再狭窄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NTG用量、心绞痛分级积分及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改善心绞痛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胸痛、舌质紫暗瘀斑、口唇齿龈紫暗、舌下脉络曲张评分及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血瘀证的整体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胸闷、心悸、畏寒肢冷、气短乏力、面白唇淡评分及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胸痹证的整体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颜氏温阳活血方防治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可明显降低再狭窄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关键词: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冠心病;温阳活血法;颜德馨;复发率   
      5
      |
      18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78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章少颖,徐福,周海江,胡迎秋,诸剑芳,陈益丹
      2017, 51(4): 63-66.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气血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3例气血两虚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埋线组、针刺组、药物组,每组41例。埋线组予穴位埋线疗法,针刺组予相同穴位针刺,药物组予艾司唑仑口服。各组疗效均为30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睡眠时间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最终完成试验者埋线组40例、针刺组39例、药物组38例。②疗程结束时埋线组、针刺组、药物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87.18%、65.79%;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埋线组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而与针刺组相当(P>0.05)。随访时埋线组、针刺组、药物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61.54%、39.47%。与疗程结束时比较,各组病情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复。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埋线组明显优于针刺组、药物组(P<0.05),而针刺组又优于药物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PSQI总评分埋线组与针刺组相当(P>0.05),且两者均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从各项睡眠因子比较分析,埋线组与针刺组无显著差别(P>0.05),埋线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方面显著优于药物组(P<0.05);针刺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方面显著优于药物组(P<0.05)。④治疗后与随访时组内比较,各组总评分及各项睡眠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各组均有一定程度的复发(P<0.05)。组间随访时比较,总评分埋线组分别明显低于针刺组、药物组(P<0.05),而针刺组与药物组相当(P>0.05);从各项睡眠因子分析,埋线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方面依然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而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方面也明显优于针刺组(P<0.05)。⑤治疗后与随访时组内比较,各组睡眠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各组病情均出现反复。组间治疗后比较,睡眠时间埋线组明显长于针刺组、药物组(P<0.05),而针刺组和药物组时间相当(P>0.05);组间随访时比较,睡眠时间埋线组明显长于针刺组、药物组(P<0.05),而针刺组又明显长于药物组(P<0.05)。  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气血两虚型失眠症的近期及持续疗效满意,同时与传统针刺疗法或助眠药物相比,其治疗频率低、时间短,更易被患者接受。  
      关键词:失眠症;不寐;气血两虚;穴位埋线;长效针感   
      5
      |
      34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77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王德学,丁庆学
      2017, 51(4): 67-69.
      摘要:目的:观察降脂茶疗方结合中药外敷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予降脂茶疗方,同时以降脂外敷方外贴肝区;对照组予血脂康胶囊联合硫普罗宁肠溶片。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肝功能(血清ALT、AST)、血脂(血清TC、TG)、肝脏脂肪变受控衰减参数(CAP)的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ALT、AST、TC、TG,以及肝脏脂肪变受控衰减参数(CAP)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降脂茶疗方结合中药外敷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降脂茶疗方;降脂外敷方;中医药疗法;内外同治   
      5
      |
      25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76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江建春,吴军豪,石琤,王敖明,闻国伟,卢彬,张建伟,屠安琪,陈巍
      2017, 51(4): 70-72.
      摘要:目的:观察石氏痰瘀通络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组予石氏痰瘀通络汤。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颈椎病症状体征评分及疼痛VAS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最终完成试验者114例,治疗组59例,对照组55例。②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53%和72.7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各周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颈椎病症状、体征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各周比较,颈椎病症状、体征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治疗后各周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疼痛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1周后比较,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4周组间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石氏痰瘀通络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临床症状。  
      关键词:颈椎病;神经根型;祛痰化瘀;根性疼痛;石氏伤科;牛蒡子汤   
      5
      |
      20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74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卢远坚,曹彦俊,冯伟,陈世宣,刘益杰,赵仙丽,李安琪,张增乔,顾小华
      2017, 51(4): 73-76.
      摘要:目的:观察五禽戏锻炼对中老年女性膝关节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56例中老年女性志愿者采用类实验的方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干预组进行五禽戏锻炼,对照组进行拉伸锻炼。两组均干预12个月,观察比较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指标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以下简称Berg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干预组组内各时点比较:右膝伸肌、左膝屈肌T1与T2的P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膝关节屈、伸肌T2与T3的P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膝关节屈、伸肌T1与T3的PW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各时点比较:左右膝关节屈、伸肌T1、T2、T3时点分别两两相比,PW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间T3时比较,两组左右膝伸肌的PW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左右膝屈肌的PW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干预组组内各时点比较:T1、T2、T3两两比较时,Berg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各时点比较:T1与T2、T1与T3比较时,Berg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与T3比较,Berg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T3时比较,两组Berg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五禽戏锻炼可以提高中老年女性膝关节相关肌力,起到延缓肌力下降、提高平衡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跌倒;中老年女性;五禽戏;等速肌力;平衡能力   
      4
      |
      54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71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张潇文,马丽莎,韩盈盈,张春鹏,李伟红,周爽,周庆辉
      2017, 51(4): 77-82.
      摘要:目的:研究腕踝针的“针刺点”与“身体分区”的对应关系是否具有特异性,即腕踝针针刺点作用的特异性。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90例急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三组受试者均采用腕踝针治疗1次,留针30 min。特异针刺点组根据腕踝针“按身体分区选择针刺点”的理论针刺下6或下5针刺点;非特异针刺点1组和2组分别针刺下2和上5针刺点。治疗前3 min和治疗过程第5、10、15和第30 min,分别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价受试者活动腰部时疼痛情况,用重复改良的Schober试验(MMS)观察腰椎活动度,用预期和治疗信任度问卷(ETCS)评价三组患者治疗前后预期的变化。  结果:三组治疗前SF-MPQ、MMS和ETCS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SF-MPQ评分在第5、10、15和30 min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在第5、10和15 min,特异针刺点组的SF-MPQ多项评分(除PPI外)与治疗前的差值高于非特异针刺点1组和2组(P<0.05)。治疗30 min后,特异针刺点组的SF-MPQ所有项目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均高于非特异针刺点1组和2组(P<0.05)。三组MMS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P<0.05),特异针刺点组MMS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值高于非特异针刺点1组和2组(P<0.05)。特异针刺点组的ETCS所有项目评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P<0.05)。非特异针刺点1组和2组的ETCS所有项目评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腕踝针针刺点对急性腰痛具有止痛和改善腰椎前屈活动度作用,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关键词:腕踝针;特异针刺点;非特异针刺点;急性腰痛;镇痛;随机对照试验   
      5
      |
      35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269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