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编辑政策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在线期刊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重点专题
特色专栏
过刊浏览
出版申明
出版伦理规范
开放获取申明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总则
版权转让协议
投稿模板
图表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规范要求
同行评审
稿件处理流程
审稿须知
审稿专家
下载中心
最新刊期
2017
年
第
12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耕耘春秋
施杞从热毒痹论治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
肖涟波,席智杰,程少丹,马迎辉,施杞
2017, 51(12): 1-4.
摘要:介绍施杞教授从热毒痹论治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学术观点。认为本病由热毒蕴结,流注筋骨、关节,导致气血壅滞不通而引起;临证应从热毒痹论治,以清热解毒和祛风湿、通经络为主,兼疏风清热、清热利湿、滋阴清热、祛瘀化痰等。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从热毒痹论治;名医经验;施杞
7
|
30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58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杏林漫道
郁证发微(二十九)——郁证便秘论
蒋健
2017, 51(12): 5-10.
摘要:探讨郁证性便秘的病脉证治。便秘病位虽在大肠,却与五志伤及五脏功能密切相关,病因病机涉及以下数端:肝肠相通,肝郁则肠滞;忧愁思虑伤脾损肺,脾肺气结则大肠壅滞,脾肺气虚则无力推送;五志过极化火,灼津炼液,致使肠枯;劳心伤脾,生化乏源,精血亏虚,肠失濡润;七情生六郁,食滞痰阻血瘀,阻塞肠腑。治疗郁证性便秘主要包括疏肝解郁、清肝泻火,行气燥湿、宽中化滞,清心安神、益脾养血,以及化痰化瘀等,要在疏通气机、清理壅滞、增水行舟。现代医学中凡由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急性便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等慢性便秘以及躯体化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抑郁症等精神心理障碍类疾病具有便秘表现者,大致在郁证性便秘的证治范畴之内。  
关键词:郁证;便秘;病因病机;从郁论治
5
|
47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55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泛发性肛周脓肿”的概念诠释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李锋,周细秋,王琛,易进,陆金根
2017, 51(12): 11-14.
摘要:从背景、定义、释义、诊断要素方面阐释“泛发性肛周脓肿”的概念;从患者自身因素、医源性因素方面论述泛发性肛周脓肿的影响因素;从文献研究、现代研究进展方面探讨拖线疗法治疗泛发性肛周脓肿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泛发性肛周脓肿;痈;概念;影响因素;拖线疗法
5
|
11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53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学科新探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14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赵永厚,韩亚光,赵玉萍,白冰,于明,曲秀杰,柴剑波
2017, 51(12): 15-18.
摘要: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特征和分型规律,为该病中医证候客观化及辨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制定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观察表,通过标准化四诊信息采集,共纳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建立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数理统计学方法,进行中医证候研究。 结果:中医证候研究共得到22个公因子,合并为5个最为符合临床的因子证候组合,按解释的总方差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血凝滞(47.86%)、气虚痰结(20.00%)、肝郁脾虚(18.57%)、痰火扰心(5.71%)、阳明热盛(5.71%)。 结论:气滞、血瘀和痰结为临床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证候要素。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
5
|
25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49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颈部端提手法操作特征的动力学与运动学参数分析
刘迪,刘卉,陶艳红,邵帅,马驰,贾文端,耿楠
2017, 51(12): 19-22.
摘要:目的:通过对颈部端提手法的动力学与运动学参数进行客观化描述,为端提手法的规范操作提供数据支撑。 方法:选择30例年龄18~36周岁的男性颈型颈椎病患者,由1名高年资推拿医师实施颈部端提手法操作;采用测力台及红外光点高速运动捕捉测试系统,采集施术者在端提手法操作过程中的动力学与运动学参数。 结果:①颈椎端提瞬间,施术者左右足力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施术者足底合力增加值与受试者足底合力减少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颈椎端提瞬间,施术者右肘关节合速度最大,其余依次是右肩、膝、腕关节;施术者右膝、肩、肘、腕关节合速度及合加速度比较,除膝、肩关节外(P>0.05),其余关节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①端提瞬间,施术者双足整体发力,以右足发力为主;②合加速度是导致施术者增加力与受试者减少力之间进行转换的影响因素之一;③颈部端提手法是以肘部“端提”为主,膝、肩、肘、腕关节整体协调发力的手法;④端提操作前,施术者右肘、肩关节牢牢环绕固定受试者颈部,可实现整体发力。  
关键词:端提手法;颈部;动力学参数;运动学参数;操作特征
7
|
14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47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专家治验
王灵台运用“肝八味”治疗慢性肝病临床经验
张景豪,郑超,周振华,朱晓骏,黄凌鹰,张鑫,高月求,孙学华
2017, 51(12): 23-25.
摘要:探讨王灵台运用“肝八味”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经验。认为慢性肝病病机为正气亏损、邪毒为患;治以益气活血通络、健脾柔肝补肾、清热解毒散结、调和阴阳;常用药物为潞党参、生地黄、川石斛、炙鳖甲、全当归、淫羊藿、炒白术、虎杖等八味。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慢性肝病;肝八味;临床经验;王灵台
7
|
28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43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程家正以运脾化湿法治疗小儿慢性泄泻经验
徐荫荫,程家正,沈健
2017, 51(12): 26-27.
摘要:介绍程家正教授以运脾化湿法治疗小儿慢性泄泻的临床经验。认为脾虚湿盛是小儿慢性泄泻发病和迁延不愈的关键因素,重视运脾化湿是其治本之道,提出健脾养胃为治疗小儿慢性泄泻之大法;同时注重益气养阴、培补肾阳、温补脾肾,增强正气提高抗病能力,再佐以中药外治。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慢性泄泻;儿科疾病;运脾化湿;名医经验;程家正
7
|
17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34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周铭心运用单元药组配伍经验
伍镝,周铭心
2017, 51(12): 28-29.
摘要:介绍周铭心教授运用单元药组配伍特色。从单元药组的概念、来源、功效、特色阐述其内涵,认为单元药组“谨守病机”,且不同类型的单元药组合理地联缀组方是其配伍特色,并举例说明常见单元药组及联缀组方的组成及临床应用规律。  
关键词:单元药组;方剂配伍;临床经验;周铭心
5
|
12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28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经方纵横
经方的辨病位运用探析
苗治国,吕聪枝,赵高峰
2017, 51(12): 30-31.
摘要:介绍水肿、水饮、疼痛及气虚、痰浊、瘀血和血虚证辨证和辨病位用方经验。认为辨病位用方是在辨别证的基础上,倾向于辨“病”,即同证异治的特点,是辨证论治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伤寒论》;病位;辨证;辨病
8
|
10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27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医理求真
杂病原本出伤寒
张再良
2017, 51(12): 32-35.
摘要:从杂病与伤寒证治的主次、杂病与伤寒证治的异同、杂病与伤寒证治的离合等方面探讨伤寒和杂病的内在联系。伤寒在前,杂病在后,伤寒的一般规矩是主要的,杂病的各种应对是次要的;伤寒六经证治提供的是基本规律,杂病证治体现的是临证变通,杂病与伤寒证治本质上是一致的;伤寒六经证治中本来也有杂病,金匮杂病的治疗仍然以伤寒六经证治为基础,《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只是叙述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关键词:杂病;伤寒;主次;异同;离合
5
|
12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26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张元素《医学启源》的脾胃观探讨
李付平,董尚朴,张秀芬,徐昭娟,王喜梅,李会敏,白建英
2017, 51(12): 36-38.
摘要:对《医学启源》中张元素有关脾胃的论述,从脾胃的生理特点、脾胃病辨证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挖掘、探究。张元素撷取众多医家之长,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创立了脏腑辨证体系,对脾胃的生理特点、脾胃病辨证及治疗均有独到之处,形成了自己的脾胃观。具体体现在:脾为万物之母、胃为人之根本的生理观;以脾胃之寒热、虚实为纲的辨证观;湿土之气病“宜渗泄”,以药物的甘苦与脾胃的苦欲补泻相结合遣药制方,以“湿制法”治疗脾胃病以及“养胃气为本”的治疗观。  
关键词:张元素;医学启源;脾胃观
6
|
50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24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千金方》消渴病证治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沈仕伟,仝小林
2017, 51(12): 39-41.
摘要:探讨《千金方》消渴病证治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孙思邈认为该病应从火论治,治疗时多用单方及小复方,并重视燥热为本,善于大剂量用药以重剂起沉疴,且予佐药固护脾胃;其所使用的高频药物有天花粉、黄连、知母等,为后世治疗消渴病奠定了基础,指明了用药方向。  
关键词:孙思邈;《千金方》;消渴;糖尿病;燥热;火
5
|
51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23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信息窗
双鹿加味方合参芪地黄汤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蛋白尿的随机、单盲、交叉研究
费文轶,刘伟芳,秦秀芳,杨雪军
2017, 51(12): 42-45.
摘要:目的:观察双鹿加味方合参芪地黄汤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58例气阴两虚型IgA肾病患者,运用随机、单盲、交叉设计的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29例。A组服用双鹿加味方加参芪地黄汤1个疗程,洗脱2周,其后改单纯服用参芪地黄汤1个疗程;B组先单纯服用参芪地黄汤1个疗程,洗脱2周,其后改服双鹿加味方加参芪地黄汤,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相关生化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体液免疫指标等)的变化。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1.54%和38.4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SCr、BUN、ALB、ALT、AST、R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Ig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所有体液免疫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鹿加味方合参芪地黄汤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蛋白尿的疗效满意,能更有效地降低蛋白尿、保护患者肾功能。  
关键词:慢性肾炎;蛋白尿;双鹿加味方;参芪地黄汤;阳中求阴
5
|
19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21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温阳活血法治疗二甲双胍所致Vit B
12
缺乏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皇甫烨辉,方秀娟
2017, 51(12): 46-49.
摘要:目的:探讨温阳活血法治疗二甲双胍所致Vit B
12
缺乏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 方法:将17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9例;对照组予以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温阳活血法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Vit B
12
、MMA、holoTC、Hcy、贫血相关指标水平、神经传导速度变化。 结果:①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65%,观察组为91.0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it B
12
、holoT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MMA、Hcy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Vit B
12
、holoTC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MMA、Hcy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b、铁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MCV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Hb、铁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CV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胫神经SCV、MCV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SCV、MCV快于对照组(P<0.05)。 结论:温阳活血法能够通过改善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过程中的Vit B
12
缺乏而治疗DPN。  
关键词:维生素B;12;缺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温阳活血法;二甲双胍
5
|
7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20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督脉背段阳性反应点分布及针刺疗效观察
李丹慧,于春晓,陈朝明
2017, 51(12): 50-53.
摘要:目的:观察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督脉背段阳性反应点的分布及通督导气针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治疗前在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督脉背段T
1
-T
12
棘突下进行阳性反应点探查。根据阳性反应点探查结果行通督导气针法治疗,治疗前后观察反流性疾病RDQ症状频次量表(RDQ)、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 结果:①60例病例中,督脉背段单纯压痛者50例,单纯结节者5例,压痛伴结节者3例,阳性反应率为96.67%。②阳性反应点分布图呈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其中T
5
、T
7
最高,且峰值左侧坡度小于右侧的坡度;T
1
与T
9
基本持平,T
9
以下的节段分布相对较少。③压痛点疼痛程度分布情况,中、重度疼痛分布呈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其中T
5
-T
7
节段最高,重度疼痛主要分布在T
3
-T
9
节段。④治疗后,患者RDQ、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督脉背段T
3
-T
9
段阳性反应点可辅助诊断胃食管反流病;将阳性反应点作为治疗用穴,结合通督导气针法,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反流症状,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督脉;阳性反应点;通督导气针法
5
|
23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19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健身气功·六字诀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电波影响的临床研究
陈驰,栾立敏,张怡,张一和,赵丹
2017, 51(12): 54-57.
摘要:目的:观察健身气功·六字诀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电波(EEG)的影响。 方法:将6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健身气功·六字诀练习,对照组不练功。分别于试验前、试验1个月及试验3个月后检测患者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以及在任务状态下脑电波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试验前与试验1个月后组内比较,两组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前与试验3个月后组内比较,治疗组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试验3个月后比较,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试验前与试验1个月后组内比较,对照组EEG近似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EEG近似熵已明显降低(P<0.05);试验前与试验3个月后组内比较,治疗组EEG近似熵明显降低(P<0.05)。组间试验1个月后比较,治疗组EEG近似熵已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试验3个月后比较,EEG近似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试验前与试验1个月后组内比较,对照组EEG LZ复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EEG LZ复杂度已明显降低(P<0.05);试验前与试验3个月后组内比较,治疗组EEG LZ复杂度明显降低(P<0.05)。组间试验1个月后比较,治疗组EEG LZ复杂度已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试验3个月后比较,EEG LZ复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健身气功·六字诀可明显延缓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病情进展、改善记忆力,其对大脑功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在脑电波指标的某些测度上客观可证(如近似熵及LZ复杂度)。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健身气功·六字诀;脑电波;近似熵;复杂度
5
|
44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17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齐氏宫腔1方联合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所致胚胎反复移植失败患者的临床观察
闫晓彤,于莎,艾爱,匡延平,齐聪
2017, 51(12): 58-61.
摘要:目的:观察齐氏宫腔1方联合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所致反复移植失败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1例宫腔粘连所致胚胎反复移植失败患者(共97个移植周期)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47个周期)和对照组(36例,48个周期)。两组均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加放环术,治疗组加服齐氏宫腔1方,对照组空白对照,2个月经周期后两组均再次行宫腔镜检查并取环,次月进入移植周期。观察宫腔粘连程度、子宫内膜厚度及临床妊娠结局相关指标的情况。 结果:①组内治疗前后宫腔粘连程度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宫腔粘连改善程度略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移植日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种植率分别为25.0%、8.0%,两组种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生化妊娠率分别为42.6%、14.6%,两组生化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7.7%、10.4%,两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组、对照组流产率分别为31.6%、44.4%,两组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异位妊娠率分别为0.0%、2.1%,两组异位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齐氏宫腔1方联合宫腔镜治疗能够明显提高宫腔粘连所致胚胎反复移植失败患者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子宫内膜血供相关。  
关键词:宫腔粘连;Asherman综合征;反复移植失败;试管婴儿;补肾活血;宫腔镜
5
|
17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15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临床心悟
固护阳气理论的临床运用
张敏,张雪亮
2017, 51(12): 62-64.
关键词:固护阳气;外感咳嗽;痤疮;嗜睡;临床经验
5
|
18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14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方药揽胜
紫菀滋肾利二便作用探析
李烨,梁华
2017, 51(12): 65-66.
摘要:探析紫菀滋肾通利二便作用。紫菀味辛而润,宣达肺气,苦降下气,通调水道,助大肠传导糟粕,达通利二便作用。  
关键词:紫菀;滋肾;便秘;小便不利
5
|
18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13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实验研究
黄芪甲苷对OVA诱导哮喘小鼠Th细胞亚群的影响
王嵩,郤庆,李国文,昌军,俞培忠,沈朝斌
2017, 51(12): 67-70.
摘要: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T IV)对卵白蛋白(OVA)诱导的哮喘小鼠脾源性Th1及Th2的免疫调节作用。 方法:建立OVA诱导的小鼠哮喘模型,分离培养脾单个核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培养液上清液细胞因子IFN-γ、IL-4及 IL-13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CM)在单个核细胞内测定IFN-γ、IL-4及IL-13的百分含量。 结果:与OVA组比较,不同剂量黄芪甲苷(25 mg/L、50 mg/L、100 mg/L)对OVA诱导的哮喘小鼠Th细胞亚群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IL-4及IL-13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 结论:黄芪甲苷对OVA诱导的Th2细胞应答有抑制作用,通过抑制Th1及Th2细胞达到免疫调节作用。  
关键词:黄芪甲苷;免疫调节;体外实验;Th细胞亚群
5
|
22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12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健脾补肾利湿方对高尿酸肾病模型大鼠抗炎、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赵志国,曹烨民,王义成,赵诚,奚九一
2017, 51(12): 71-74.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补肾利湿方对高尿酸肾病模型大鼠的抗炎、抗氧化作用。 方法:SD大鼠除空白组外,其余采用酵母干粉、腺嘌呤制作高尿酸肾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补肾利湿组(简称脾肾组)、别嘌醇组。治疗8周,检测大鼠血尿酸(BUA)、肌酐(SCr)、尿素氮(BUN)浓度,采用ELISA法检测模型大鼠血清IL-6、TNF-α水平,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二硫对二硝基苯甲酸(DTNB)直接显色法和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检测SOD、GSH-PX、CAT酶活性,采用TBA法检测MDA含量。 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脾肾组BUA、SCr、BUN、IL-6、TNF-α水平降低,GSH-PX、SOD、CAT酶活性升高,MDA含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别嘌醇组比较,脾肾组降低大鼠BUA、SCr、BUN、IL-6、TNF-α水平,升高GSH-PX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升高SOD、CAT酶活性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健脾补肾利湿方具有较好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可积极影响高尿酸肾病大鼠模型的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  
关键词:高尿酸肾病;健脾补肾利湿方;微炎症;氧化应激
7
|
21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10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滋肾青芪颗粒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的抗炎作用研究
程蕊林,顾军花,杨以阜,陈湘君,茅建春,周珺,邓予新,徐秋霞,陈文婷
2017, 51(12): 75-78.
摘要:目的:观察滋肾青芪颗粒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的炎症预防及治疗作用。 方法: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滋肾青芪颗粒低、中、高剂量组,甲氨蝶呤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模型,于攻击造模当天开始,连续给药3周。评定关节炎指数,观察小鼠关节病理切片炎性介质评分、骨破坏评分,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抗Ⅱ型胶原(CⅡ)特异性抗体水平。 结果:滋肾青芪各剂量组均可有效降低小鼠关节炎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滋肾青芪高剂量组能有效降低小鼠血清抗CⅡ的抗体滴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滋肾青芪颗粒各组炎性介质评分、骨破坏评分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 结论:滋肾青芪颗粒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关节炎具有预防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关节炎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血清CⅡ抗体水平有关。  
关键词:滋肾青芪颗粒;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炎
5
|
16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08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十全大补汤对结肠癌原发瘤切除后转移瘤生长及NK细胞的影响
杜锦芳,禹雯琦,周诣,潘树芳,孙珏,石晓兰
2017, 51(12): 79-83.
摘要:目的:观察十全大补汤及拆方四君子汤对BALB/c小鼠CT-26结肠癌原发瘤切除后转移瘤生长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构建BALB/c小鼠CT-26结肠癌皮下转移瘤模型,随机分为原发瘤未切除组、原发瘤切除组、十全大补汤组、四君子汤组,每组12只。术前5 d起给予原发瘤未切除组及原发瘤切除组0.9%NaCl溶液灌胃,十全大补汤组灌胃十全大补汤0.52 g/只,四君子汤组灌胃四君子汤0.18 g/只,连续2周。原发瘤切除组、十全大补汤组、四君子汤组给予切除原发瘤治疗。采用Super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移瘤中黏附分子CD49b的表达;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外周血中表达CD49b及CD335的NK细胞在淋巴细胞中所占比例。 结果:转移瘤的发生率为原发瘤切除组75%,原发瘤未切除组58%,十全大补汤组42%,四君子汤组58%。术后2周,十全大补汤组转移瘤重(1.45±0.28)g,明显低于原发瘤未切除组(2.20±0.40)g及原发瘤切除组(2.72±0.32)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四君子汤组效果较不明显。4组转移瘤体积中,十全大补汤组(1 546.79 ±242.13)mm
3
及四君子汤组(2 079.24 ±234.10)mm
3
均显著低于原发瘤未切除组(2 412.98± 230.42)mm
3
及原发瘤切除组(3 065.06 ±317.02)mm
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瘤未切除组、原发瘤切除组、十全大补汤组、四君子汤组外周血中表达CD49b NK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20.63±2.99)%、(22.74±1.05)%、(34.34±3.77)%、(28.50±1.65)%,十全大补汤组及四君子汤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中表达CD335 NK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2.19±0.69)%、(1.90±0.21)%、(3.21±0.19)%、(2.36±0.26)%,十全大补汤组明显升高,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十全大补汤组转移瘤中CD49b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 结论:原发瘤切除可抑制NK细胞的功能,使黏附分子CD49b及活化受体CD335表达下调,有利于肿瘤细胞逃逸及生长。十全大补汤明显抑制原发瘤切除后转移瘤的生长,可能与其上调CD49b及CD335的表达水平有关。  
关键词:十全大补汤;四君子汤;肿瘤;转移;NK细胞
5
|
19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07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抗脂方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
杨将领,张斌
2017, 51(12): 84-90.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抗脂方调节糖脂代谢,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脂肪性肝炎模型组(B组)、脂肪性肝炎给予易善复组(C组)和脂肪性肝炎给予抗脂方组(D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高脂饲料喂养,同时皮下注射CCl
4
造模。造模同时灌胃给药8周。以常规方法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肝组织病理染色和HOMA-IR;采用ELISA法检测脂联素(ADP/Acrp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空腹胰岛素(FINS)、游离脂肪酸(FFA)和蛋白酪氨酸激酶(PTK);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 结果:与脂肪性肝炎模型组比较,脂肪性肝炎给予抗脂方组明显改善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肝功能,逆转了其相关的病理特征及生化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同时, 脂肪性肝炎给予抗脂方组大鼠FPG、FINS、HOMA-IR降低(P<0.01),PTK、PPAR-α、ADP升高(P<0.01),TNF-α降低(P<0.01),胰岛素受体IR增加(P<0.01),IRS1、IRS2升高(P<0.05),PI3K表达 及Akt的磷酸化表达明显升高(P<0.05),p38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1),从而增加了大鼠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了胰岛素信号转导。 结论:中药抗脂方具有明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其相关的机制可能与抗脂方调节肝脏的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信号通路有关。  
关键词:抗脂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糖脂代谢
5
|
14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06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综述
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袁玉婷,陈瑜,张腾
2017, 51(12): 91-94.
摘要:综述中药防治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伤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的失衡以及由此介导的持续性的慢性炎症反应已成为高血压机制研究的新热点之一,高血压免疫调节失衡主要表现在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自主神经系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等方面,中药可通过上述免疫途径防治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伤。  
关键词:高血压;免疫调节;综述
5
|
41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04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中医药对认知障碍环磷腺苷效应原件结合蛋白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进展
邓海燕,王晓雯,王健
2017, 51(12): 95-98.
摘要:综述环磷酸腺苷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在中医药治疗认知障碍中的作用。CREB与神经元生成、突触可塑性及学习记忆等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众多神经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均能够交汇并参与诱导CREB的激活。CREB的磷酸化可受环磷酸腺苷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 激酶/蛋白激B信号通路、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及钙/钙调节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等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这使得CREB信号通路及其相关分子成为认知障碍干预的药物靶点。  
关键词:认知障碍;CREB信号通路;中医药疗法;作用机制;综述
5
|
18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603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