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6 11

      名医传承

    • 张小晋,殷磊,朱鸿飞,刘益杰,褚立希
      2016, 50(11): 1-4.
      摘要:介绍褚立希教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病机当属本虚标实,标实为外伤后瘀血闭阻,本虚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治则方面主张整体与局部兼顾、内外同治、筋骨并重、动静结合。用药方面,善用祛标实类药与养本虚类药配伍。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骨折延迟愈合;名医经验;禇立希   
      5
      |
      1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112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杏林漫道

    • 蒋健
      2016, 50(11): 5-9.
      摘要:探讨属于郁证范畴自汗、盗汗的病脉证治。自汗病机除表卫不固、肺脾气虚外,亦可由郁证引起,举凡惊恐、嗔怒、胆怯、忧思、抑郁皆可致使心神失守而发为自汗。盗汗病机除阴虚火旺、心血不足外,亦可由郁证引起,举凡喜怒惊恐、忧思过度等皆可致七情耗伤阴血而发为盗汗。剖析并论证阴虚火旺、心血不足盗汗的常见证治本身就可以是郁证的证治范畴。在临床上,自汗、盗汗有可能是披着汗证外衣的“披衣郁证”,伴随广泛而多样的临床表现,呈现出隐性郁证和(或)广义郁证的形态特征。治疗郁证性自汗、盗汗应从郁论治,包括疏肝理气解郁、滋阴清热泻火、益气补血养心、镇静安神定志以及交通心肾、补肝养心、疏肝健脾、健脾补心等多种治疗方法。现代医学证实,郁证性自汗、盗汗因受精神心理因素影响,多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  
      关键词:郁证;自汗;盗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从郁论治   
      5
      |
      86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111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王一战,苏芮,韩经丹,王玉贤,范吉平
      2016, 50(11): 10-13.
      摘要:中药配方颗粒是中医剂型改革及中药现代化的重要课题,符合现代社会及特殊病种对中药处方制备便捷性的需求。通过梳理中药配方颗粒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我国中药配方颗粒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认为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遵循我国中医临床的诊疗模式及市场化的要求,采用以“药对”颗粒剂为主、单药配方颗粒为辅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开展科学的、高质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形成系统化的、可推广的科研成果。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传统汤剂;基础研究;临床试验;药对   
      5
      |
      188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109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学科新探

    • 焦丽静,杨铭,黄默菲,许玲
      2016, 50(11): 14-20.
      摘要:目的:采用复杂系统熵网络方法,挖掘在中医治疗肺癌方剂中的用药及配伍规律。  方法:选择《肿瘤方剂大辞典》中明确用于治疗肺癌的中药处方,基于随机置换检验的互信息方法进行中药的相关性评估,在此基础上建立复杂网络,通过计算网络的中心性信息挖掘相关的核心药对、处方,以及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等配伍规律。  结果:共选择323首治疗肺癌的方剂,涉及407味中药。其中发现20个高频药物(主要集中于养阴类、补气类),41个核心三元组药物,26个核心药对;同时发现了以养阴益气药物为主,辅以化痰散结、清热解毒药物的基本方13个;药物性味以寒温、苦辛为主,归经以肺、脾、肝、胃、大肠经居多。  结论:通过复杂系统熵网络法,可有效发现治疗肺癌的处方及用药;以寒热并用、阴阳互补、表里同治为主要治则,用药以益气养阴为主、以祛邪为辅。  
      关键词:肺癌;方剂;用药规律;复杂网络   
      5
      |
      49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108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专家治验

    • 王璐玲,陈崇羔,张晓峰
      2016, 50(11): 21-23.
      摘要:眩晕一症,始见于《黄帝内经》,古代医家对眩晕病的认识有不同的侧重点。陈崇羔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在“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痰不作眩”以及“无虚不作眩”的基础上,提出“无瘀不作眩”的理论,组方用药注重从肝论治、从痰论治、从虚论治、从瘀论治四举并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眩晕病;从瘀论治;临证经验;陈崇羔   
      5
      |
      18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107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朱海润,陈锦黎
      2016, 50(11): 24-25.
      摘要:探讨陈锦黎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其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病机为肾气衰退,心火偏亢,心肾不交;治疗应以清心火为主,健脾胃补后天以滋养先天肾气之衰退,使心肾达到新的平衡,从而平稳度过围绝经期。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药疗法;临床经验;陈锦黎   
      5
      |
      15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106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王小玉,漆映辉,王琦,黄敏,曲晓璐
      2016, 50(11): 26-27.
      摘要:介绍曲晓璐辨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经验。认为气阴两虚是本病之本,瘀血痰浊为本病之标,病属本虚标实,主张将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消浊贯穿治疗始终。以明代医家张景岳倡导的阴阳互济法为依据,以左归丸为基础,拟定以益气活血、滋阴补肾立法的“肾芪Ⅰ号”。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肾芪Ⅰ号;临床经验   
      5
      |
      14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104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经方纵横

    • 张增祥,王克勤
      2016, 50(11): 28-29.
      摘要:探析运用少阴病思路辨治肾病综合征的规律。运用回阳救逆法治疗阴阳亡失的危象,以四逆类方主之;温阳除湿法治疗阴盛阳虚兼水气证,以真武类方主之;滋阴清火法主要用于治疗少阴热化证,方选黄连阿胶汤、猪苓汤、猪肤汤、苦酒汤等。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少阴病;临床应用   
      5
      |
      2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103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医理求真

    • 陈晓
      2016, 50(11): 32-35.
      摘要:《内经》首提胃肠寒热错杂证,结合后世论述与临床运用,对胃肠寒热错杂证治开展研究。《内经》胃肠寒热错杂证有胃寒肠热、胃热肠寒、胃寒胃热3种类型,在“调于三里”原则指导下,可选择相应治法方药灵活运用。《内经》胃肠寒热错杂证的认识对今天脾胃病临床辨证论治仍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内经》;胃肠寒热错杂;辨证论治   
      5
      |
      43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103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陈星宇,诸毅晖,邹婷婷,易玉辉,潘早波
      2016, 50(11): 36-37.
      摘要:浅析十二经支脉理论对针灸临证的指导作用。首先对十二经支脉理论进行了阐释,十二经支脉都有“其直者”或“其支者”,均属于经脉部分,均可运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其次强调重视对十二经支脉的临床运用,因支脉可达主干不及之处,临床诊断、治疗时,需重视结合支脉的循行路线以及分布在支脉上的穴位,以期达到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十二经脉;支脉;临床意义   
      5
      |
      8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101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临床试验

    • 梁政亭,张星平,肖春霞,阿依奴尔·吾买尔
      2016, 50(11): 30-31.
      摘要: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肾衰竭一例,疗效较佳。该脉案从元气不足入手,突出升补元气、升清降浊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的作用,立法新颖,值得借鉴。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慢性肾衰竭;病案   
      5
      |
      17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100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信息窗

    • 武前福,王东毅,阎国良,汪海慧,刘宗军
      2016, 50(11): 38-41.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59例冠状动脉慢血流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益气通络方。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比较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肱动脉內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TET)、冠状动脉血流帧计数(CTFC)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5.8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72.41%;组间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hs-CRP、FMD、CTFC及TE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益气通络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症的疗效满意。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症;益气通络;心肌微循环;血管内皮保护   
      5
      |
      10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99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周菁,张倩,张焱
      2016, 50(11): 42-45.
      摘要:目的:观察白玉参景脉通汤联合常规西药对痰瘀互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60例痰瘀互阻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予常规西药结合中药白玉参景脉通汤。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指标、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心悸、气短、胸脘痞满、身体困重积分及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胸痛、气短、胸脘痞满积分及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胸脘痞满、身体困重积分及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血脂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脂联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白玉参景脉通汤联合常规西药可有效缓解痰瘀互阻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具有一定的上调血清脂联素水平的作用。  
      关键词:冠心病;痰瘀互阻型;中西医结合疗法;白玉参景脉通汤;脂联素   
      5
      |
      8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98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刘涛,张霞,魏玮
      2016, 50(11): 46-48.
      摘要:目的:观察胃康宁治疗脾虚寒热瘀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调节COX-2蛋白的机制。  方法:将90例脾虚寒热瘀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口服胃康宁组方,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临床疗效、病理改变,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胃黏膜COX-2蛋白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57.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炎症、萎缩、肠化生积分和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两组炎症、萎缩、肠化生积分和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胃痛、痞满、嘈杂、乏力、纳呆积分和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胃痛、痞满、纳呆积分和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COX-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COX-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胃康宁治疗脾虚寒热瘀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临床疗效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胃黏膜炎症,逆转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降低胃黏膜COX-2蛋白表达可能为机制之一。  
      关键词:胃康宁;辛开苦降法;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临床疗效;机制研究   
      5
      |
      46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96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刘音吟,夏亲华,顾俊杰,牛柳霞,白容大
      2016, 50(11): 49-51.
      摘要:目的:观察盆炎方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加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组在手术基础上加服盆炎方。两组总疗程均为3个月,1年后随访,观察宫内妊娠率、输卵管通畅率,比较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疗程结束1年后,治疗组、对照组宫内妊娠例数分别为19例、10例,组间宫内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输卵管通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血清IL-6、TNF-α、ICAM-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血清IL-6、TNF-α、ICAM-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盆炎方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满意,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IL-6、TNF-α、ICAM-1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输卵管性不孕;腹腔镜;中西医结合;盆炎方;妊娠率   
      5
      |
      10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95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刘晞,钟一村
      2016, 50(11): 52-54.
      摘要:目的:观察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7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7例。对照组予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予丹莪妇康煎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生存质量、SAS、SDS评分,以及血清糖类抗原(CA12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10%和81.6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痛经程度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痛经程度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缓解痛经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生存质量、SDS及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CA125、TNF-α及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抑郁焦虑,抑制机体炎症因子的释放。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丹莪妇康煎膏;痛经;炎症因子   
      5
      |
      19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94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欧阳学认,连逸青,陈火莲,李亚红,许华
      2016, 50(11): 55-57.
      摘要:目的:观察捏脊疗法干预早产低体重儿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60例早产低体重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干预与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基础上加予捏脊疗法。两组疗程均为住院期间,观察出院时体质量、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及总胆红素、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疗程结束后,两组出院体质量、经口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出院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②出生后及出院时组内比较,治疗组总胆红素、白细胞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胆红素、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出院时比较,总胆红素、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捏脊干预早产低体重儿,可促进其生长发育,缩短住院时间及经口喂养时间,预防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关键词:早产低体重儿;捏脊;经口喂养;新生儿黄疸   
      5
      |
      17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92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齐昌菊,葛谈,苏齐,张晶莹,刘秋根,沈乐
      2016, 50(11): 58-59.
      摘要:目的:观察巨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巨刺肩痛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疗程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评分变化。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肩关节疼痛评分和活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巨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可减轻患者肩部疼痛和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  
      关键词:肩周炎;肩痛穴;巨刺法   
      5
      |
      29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91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李冬梅,顾小华,顾频颉,殷磊,洪潮,卢远坚,冯伟
      2016, 50(11): 60-62.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风寒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湿热敷组、运动疗法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法,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疼痛、僵硬、日常活动积分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组疼痛、僵硬、日常活动难度积分及总积分均明显减少(P<0.05)。联合疗法组与运动疗法组、中药热敷组治疗后比较,除运动疗法组日常活动难度积分外,其余指标积分及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湿热敷组与运动疗法组比较,各指标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湿热敷联合运动疗法可显著缓解风寒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中药湿热敷;运动疗法   
      5
      |
      24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89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临床心悟

    • 苏伊拉,高大
      2016, 50(11): 63-64.
      摘要:将缪希壅治疗吐血的方法用于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出血,探讨行血、补肝、降气三法在ITP治疗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性疾病;治血三法;缪希壅   
      5
      |
      9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88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实验研究

    • 沈明洁,齐聪
      2016, 50(11): 65-68.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对自然衰老小鼠卵巢反应性及卵巢储备的影响。  方法:将48只10月龄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补肾健脾方组、DHEA组,给予相应处理;并以2~3月龄小鼠为青年对照组。观察各组干预前后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获取卵数、MII卵子数、受精卵数、受精率及各级卵泡计数变化情况。  结果:①补肾健脾方组小鼠血清AMH水平较老年对照组和DHEA组均升高(P<0.05);②补肾健脾方组小鼠在体外受精过程中获卵数、MII卵子数、受精卵数及受精率均明显高于较老年对照组和DHEA组(P<0.05);③补肾健脾方组小鼠成熟卵泡数较老年对照组和DHEA组均显著升高(P<0.05)。  结论:补肾健脾方可改善衰老小鼠的卵巢低反应性和提高卵巢动态储备。  
      关键词:补肾健脾方;卵巢反应性;卵巢储备;体外受精   
      5
      |
      21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87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章怡祎,刘萍,张娜,徐华英
      2016, 50(11): 69-73.
      摘要:目的:观察冠心康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胆固醇稳态分子表达的动态影响。  方法:96只大鼠随机取24只作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另72只给予高胆固醇饮食,并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冠心康组。于第4、8、12周处死大鼠,采用生化法检测血脂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1型清道夫受体(Srb1)、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基因及蛋白水平。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冠心康治疗4周、8周、12周后血清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冠心康可显著上调高脂血症大鼠肝脏Ldlr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并于治疗4~8周和8~12周后,显著上调高脂血症大鼠肝脏Srebp2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且随着时间延长表达逐渐上升。  结论:冠心康可动态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肝脏Ldlr基因及蛋白表达从而调节血脂水平,且可能通过调节Srebp2基因及蛋白水平,调节胆固醇稳态,调节血脂水平。  
      关键词:胆固醇稳态;高脂血症;冠心康;Srebp2;LDLR   
      5
      |
      15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85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徐亭亭,朱生樑,张秀莲,程艳梅
      2016, 50(11): 74-77.
      摘要: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方对内脏高敏感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表达的影响。  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疏肝和胃方组、雷贝拉唑组及空白对照组4组,每组8只。采用鸡卵清蛋白联合食管酸灌注建立内脏高敏感模型。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CaMKⅡ含量的表达及阳性神经元个数。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aMKⅡ含量的表达、阳性神经元个数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CaMKⅡ含量的表达、阳性神经元个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阳性神经元个数方面,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在CaMKⅡ表达方面,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疏肝和胃方可能通过抑制CaMKⅡ表达降低内脏高敏感。  
      关键词:疏肝和胃方;内脏高敏感;CaMKⅡ   
      5
      |
      16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84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田伟,张淑香,江柏华
      2016, 50(11): 78-81.
      摘要:目的:研究清肺止咳灵糖浆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血清IL-8、TNF-α的影响。  方法:将Wistar大鼠 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以外的其余4组大鼠均采用改良烟熏法,建立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模型。光镜下观察支气管与肺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IL-8、TNF-α的含量。  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8、TNF-α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清肺止咳灵高、低剂量组、阳性药组均能降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大鼠血清IL-8、TNF-α的含量(P<0.05)。病理学结果显示,清肺止咳灵糖浆高、低剂量组与阳性药组均能不同程度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大鼠支气管及肺组织病理损伤。  结论:清肺止咳灵糖浆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大鼠肺组织具有修复及抗炎症反应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IL-8、TNF-α的含量水平有关。  
      关键词:清肺止咳灵糖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理学变化;IL-8;TNF-α   
      5
      |
      21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83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安婷婷,朱西杰,张蔷,乔伊娜
      2016, 50(11): 82-88.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干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TLRs/MyD88信号通路中肠组织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蛋白表达、下游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其对UC的作用机制。  方法: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片治疗组、蜥蜴散80目、100目、80+100目等量混合治疗组,分别编号A~F组。A组予0.9%NaCl溶液灌肠处理,B~F组均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诱导制备UC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C~F组)分别给予对应药物灌胃治疗,A组及B组给予0.9%NaCl溶液灌胃治疗,连续14 d,频次相同。14 d后麻醉全部大鼠,行腹主动脉取血,离心低温保存,取血后取结肠组织病变处包埋。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黏膜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yD88、TRAF6蛋白的原位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验)检测血清TNF-α水平。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他组MyD88、TRAF6蛋白表达量及TNF-α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各项指标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蜥蜴散各治疗组与柳氮磺吡啶片治疗组比较,复方蜥蜴散80+100目组治疗效果最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蜥蜴散80目、100目组与柳氮磺吡啶片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蜥蜴散各治疗组间比较,80+100目等量混合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能抑制TLRs/MyD88信号通路下游信号传递分子MyD88、TRAF6蛋白表达及降低下游炎症因子TNF-α水平,提示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作用机制在于阻断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反应,调节免疫,恢复肠道屏障,维持肠道稳态,促进肠黏膜修复。  
      关键词: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溃疡性结肠炎;TLRs/MyD88信号通路;髓样分化因子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肿瘤坏死因子-α   
      5
      |
      20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81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唐斌,张金国,谭洪勇,尉希清
      2016, 50(11): 89-94.
      摘要:目的:从不同角度研究黄芪甲苷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  方法:对基线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的60只雄性SD大鼠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术后6周行大鼠心脏超声判断建模是否成功。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及高剂量黄芪甲苷组;另建立假手术组,每组20只大鼠。低剂量和高剂量黄芪甲苷组分别给予30 μg·g-1·d-1、70 μg·g-1·d-1的黄芪甲苷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0.9%NaCl溶液灌胃。干预8周后行大鼠心脏超声测定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然后行大鼠左室插管收集血流动力学参数,留取心脏测定左室质量指数及右室质量指数,并对心肌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从心脏结构、功能、血流动力学、心室重构情况及形态学方面多角度研究黄芪甲苷对CHF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质量指数(LVMI)、胶原容积分数(CVF)均增高(P<0.05)。黄芪甲苷干预后,低剂量及高剂量黄芪甲苷组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质量指数、胶原容积分数较模型组均下降(P<0.05)。  结论:黄芪甲苷可以通过抑制CHF大鼠心肌纤维化、降低左室厚度、改善血流动力学等方面发挥保护心脏的作用。  
      关键词:黄芪甲苷;慢性心力衰竭;心脏保护作用;SD大鼠   
      5
      |
      35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80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综述

    • 柯樱,安泳潼,赵亚红
      2016, 50(11): 95-101.
      摘要:系统总结西红花治疗抑郁、焦虑、强迫症、精神分裂、性功能障碍、经前综合征等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及相关作用机制,其疗效可能与西红花的抗氧化、抗炎、神经内分泌和神经保护作用有关。  
      关键词:西红花;抑郁;焦虑;精神分裂;性功能障碍;经前综合征   
      5
      |
      42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79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陈燕芳,卞卡
      2016, 50(11): 102-104.
      摘要:对知母皂苷AⅢ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知母皂苷AⅢ是知母的最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研究表明,知母皂苷AⅢ具有改善学习和记忆障碍、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扩张、抗肿瘤、降糖、降血压、抗炎、抗氧化、抗辐射、抗病毒和抗真菌等药理活性。  
      关键词:知母皂苷AⅢ;药理活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7
      |
      74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78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