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6 10

      名医传承

    • 邢捷,唐汉钧
      2016, 50(10): 1-4.
      摘要:采用跟师临诊、医案整理和学习导师及团队研究文献的方法,系统总结唐汉钧教授重视扶正法治疗外科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其重视扶正法治疗外科病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补、调、疏、和”四个方面。  
      关键词:扶正法;学术思想;名老中医经验;唐汉钧   
      5
      |
      15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75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杏林漫道

    • 蒋健
      2016, 50(10): 5-11.
      摘要:对有关厥证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类,提出“痛厥(疼痛性厥证)”与“郁厥(郁证性厥证)”新概念,并重点探讨“郁厥”的病脉证治。认为厥仆可以是郁证的表现之一,凡由情志病因导致气机一时升降乖张而厥仆者即是郁厥。郁厥包括气厥气实之证、部分血厥血逆之证及痰厥。中恶缘于精神衰弱,主要因气质禀赋“内生性情志病因”所引起,是郁厥的重要类型。气机逆乱是郁厥的基础病机,为气厥、为中恶;血随气逆为血厥,痰随气逆为痰厥;瘀血与痰浊蒙蔽清窍都是郁厥的重要病机。郁厥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伴有显性郁证和(或)隐性郁证的表现。郁厥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依次为厥仆前、厥仆后、厥仆中,其治疗主要有疏肝理气解郁、养心安神定志、活血化瘀、涤痰祛浊、调补脏腑阴阳气血之五大原则。郁厥相当于现代医学之心理性晕厥及由心理精神障碍诱发的血管迷走性晕厥。  
      关键词:郁证;厥证;中恶;情志病因病机;从郁论治;心理性晕厥   
      5
      |
      48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73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刘岳,张严峰,邱建烽,王丽娟,朱晓俊,邱祖萍
      2016, 50(10): 12-15.
      摘要:《伤寒论》建立的六经辨证体系注重整体观念和系统辨证,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方辨证体系体现出精确辨证的内涵。精确辨证体系是系统辨证的精细化,更是辨证的具体化;其注重实证、讲求疗效,以方证、药证为主要载体实现了“方”“证”与疗效的一体化,符合医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伤寒论》;辨证体系;系统辨证;精确辨证   
      5
      |
      18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72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徐隽斐,陶枫,顾逸梦,侯瑞芳,姚政,金昕,徐佩英,陆灏
      2016, 50(10): 16-19.
      摘要:骨骼肌间脂肪(IMAT)目前被认为是影响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IMAT的来源、调节因素及其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阐述中医“脾主肌肉”理论与IMAT可能存在的联系。  
      关键词:2型糖尿病;骨骼肌间脂肪;胰岛素抵抗;脾主肌肉   
      5
      |
      44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70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学科新探

    • 封锐,魏艺,胡元会,薄荣强,王欢,石晶晶,吴华芹
      2016, 50(10): 20-23.
      摘要:目的:研究老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临床及血小板参数特征。  方法:选取老老年高血压患者127例,其中阴虚阳亢型19例、气虚血瘀型25例、气阴两虚型38例、痰瘀互结型27例、脾肾阳虚型18例;比较各证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血小板参数差异。  结果:①阴虚阳亢型SBP、DBP、TC、LDL水平以及脑梗死比例(89.5%)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5)。②与其他各证型比较,阴虚阳亢型患者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值最高(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值最低(P<0.05);其余证型间PDW、M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之间比较,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容(PCT)、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DW、MPV与老老年高血压患者阴虚阳亢证关系密切,可以作为辨证的客观参考依据之一。  
      关键词:老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型;血小板参数   
      5
      |
      15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68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专家治验

    • 姜明全,符德玉,车立娟,沈梦雯
      2016, 50(10): 24-26.
      摘要: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法分析何立人教授治疗眩晕病的用药规律。  方法:收集135例眩晕病患者的病历资料(404张处方)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和关联规则分析其治疗眩晕病的用药规律。  结果:①治疗眩晕病的高频药物为玉米须、仙鹤草、川芎、黑豆衣、白术、天麻、景天三七、虎杖、桑叶、葛根等;②常用药对为旱莲草配女贞子、防风配防己、赤芍配白芍、灵芝草配景天三七、蝉衣配僵蚕等;③眩晕常用桑叶、玉米须、桑白皮、川芎、虎杖;高血压常用防己、潼蒺藜、苦参、生蒲黄、白蒺藜。  结论:何立人教授治疗眩晕病多予益肾、健脾、养血等为主,同时结合平肝、活血、化湿等药物。  
      关键词:眩晕病;用药规律;数据挖掘;何立人   
      5
      |
      19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67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韩凤娟,田苗,王秀霞
      2016, 50(10): 27-28.
      摘要:介绍王秀霞教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证经验。认为脾肾两虚、冲任亏损是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主要病机。治疗时主张涩流与澄源结合、固冲止血,血止后健脾补肾、益气生血以复其旧,并根据患者病情不同评估手术。  
      关键词: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周期治疗;名医经验;王秀霞   
      6
      |
      22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66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梅命珠,柴妮,杨琼,程悦蕾,张怡,朱惠蓉
      2016, 50(10): 29-31.
      摘要:介绍朱惠蓉教授在“以通为用”理论指导下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经验,包括通有形之积、通无形之聚和通情志之郁。并举例大肠癌术后医案2则。  
      关键词:大肠癌;以通为用;名医经验;朱惠蓉   
      7
      |
      36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64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经方纵横

    • 侯养彪,林寓淞,杨涛
      2016, 50(10): 32-34.
      摘要:根据六经九分法确定腹满病的六经归属。分析其中属于典型的六经病有三证,属于不典型的六经病有五证。对于不典型病证,利用六经九分法,可以先辨为某一合并病,然后再辨具体的方证。  
      关键词:六经九分法;合并病;方证   
      5
      |
      21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63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医理求真

    • 司誉豪,郭杨,马勇
      2016, 50(10): 35-38.
      摘要:《内经》中“少阳主骨”理论近年研究颇多,但缺乏系统性总结和回顾。对“少阳主骨”古义进行考析,整理分析“少阳主骨”相关文献,发现当今学者对少阳主骨所主病的阐释主要分为筋痹与骨痿两方面,并试述“少阳主骨”与胆源性骨病可能存在的相关性。  
      关键词:少阳主骨;筋痹;骨痿;胆源性骨病   
      5
      |
      52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61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刘希茹,王波,沈卫东,王美娟
      2016, 50(10): 39-41.
      摘要:《伤寒论》中有关针灸的条文26条,而明确记载的具体针刺穴位仅有7个,分别是风池、风府、大椎、肺俞、肝俞、期门、关元,其中明确指出针刺的只有 6 个。这些穴位全部是特定穴, 仲景重用特定穴,选穴少而精, 治疗范围广。  
      关键词:《伤寒论》;针刺;临床应用   
      5
      |
      32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60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临床试验

    • 姚奇志,张转霞,张艳红,于征淼
      2016, 50(10): 42-44.
      关键词:清营汤;营分证;卫气营血   
      5
      |
      20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59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信息窗

    • 傅勤慧,裴建,尤晓欣,顾悦华,陈宇杰,宋毅,惠建荣,周彤,程晓磊,王延玲,汪军
      2016, 50(10): 45-49.
      摘要:目的:观察辨阴阳经证电针治疗社区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中风偏瘫患者采用多中心分层区组随机化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辨阴阳经证电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比较简化Fugl-Meyer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及修正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的变化情况。  结果: ①试验期间,两组共脱落8例;最终完成试验者112例,治疗组56例、对照组56例。②组间治疗后比较,FM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改善运动功能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B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mR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改善运动功能障碍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辨阴阳经证电针治疗社区中风偏瘫,疗效满意,值得社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风;偏瘫;针灸疗法;阴证;阳证;社区康复   
      5
      |
      20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56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骆俊,徐春燕,赵凯
      2016, 50(10): 50-52.
      摘要: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儿血清胃肠激素及胃电图的影响。  方法:将120例脾虚气滞型FD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疗程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胃动素(MTL)、神经肽(NPY)、5-羟色胺(5-HT)及胃电图变化。  结果:①治疗后,两组NPY、MT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5-HT水平则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变化大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胃体和胃窦胃电图指标均有一定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气滞型FD的作用机制是改善患儿胃肠动力。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型;参苓白术散;儿童   
      5
      |
      23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55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叶璐,都乐亦,吴昆仑
      2016, 50(10): 53-55.
      摘要:目的:观察平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组予中药平逆方。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内镜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中医证候、内镜总有效率均为93.33%,对照组分别为86.67%和90.00%,治疗组中医证候及内镜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减少(P<0.05),组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7.14%和73.0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平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可显著改善症状,修复内镜下黏膜损伤,且停药后复发率低。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平逆方   
      5
      |
      11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54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岑怡,洪庆祥,徐竺婷,潘承
      2016, 50(10): 56-59.
      摘要:目的:观察促排汤治疗伴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  方法:将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口服,治疗组予促排汤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相关内分泌及性激素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试验期间,脱落2例,最终完成试验78例,每组39例。②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4.36%和51.28%;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Hcy水平未见反弹,仍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LH、LH/FSH水平,以及对照组LH、T、LH/F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月后与治疗后组内比较,对照组LH、T、LH/FSH水平明显回弹(P<0.05)。组间同期比较,随访3月后治疗组LH/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促排汤治疗伴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满意,其干预机制可能为有效持续地降低患者Hcy水平,稳定控制LH及LH/FSH水平。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促排汤;同型半胱氨酸;心血管风险   
      5
      |
      14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53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黄瑶,张振贤,陈若宏,吴丽丽,陈敏
      2016, 50(10): 60-63.
      摘要:目的:观察温振运气方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伴负性情绪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53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健康组(50例)、治疗组(51例)及对照组(52例)。健康组不予干预,治疗组予温振运气方,对照组予中成药逍遥丸。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疲劳量表(F-1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积分的变化情况,以及双侧海马区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调节作用的强弱。  结果:①试验期间,脱落3例(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最终完成试验者150例,每组50例。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F-14、HAMD、HAMA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F-14、HAMD、HAMA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改善疲劳及负性情绪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SF-36在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情感职能、心理健康五个维度积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生命活力、心理健康两个维度积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SF-36在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情感职能、心理健康五个维度积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健康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左侧、右侧海马区NAA/Cr、Cho/Cr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NAA/Cr、Cho/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左侧、右侧海马NAA/Cr比值显著升高,左侧海马Cho/Cr比值显著降低(P<0.05),右侧海马Cho/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双侧海马NAA/Cr、Cho/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的左侧、右侧海马NAA/Cr比值升高更多,左侧海马Cho/Cr比值降低更多(P<0.05)。  结论:温振运气方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能较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躯体疲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中枢脑海马区功能代谢(NAA/Cr、Cho/Cr)有关。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负性情绪;温振运气方;中枢作用机制;海马区   
      5
      |
      25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51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王锋,陈碧琴,褚立希
      2016, 50(10): 64-67.
      摘要:目的:观察短时强刺激颈肩穴治疗颈肩综合征的即时临床疗效。  方法:将96例颈肩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及安慰组,每组32例。安慰组予安慰按摩,对照组予常规推拿,治疗组予短时强刺激颈肩穴。各组均治疗单次后观察即时疗效,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及颈椎临床评价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试验期间,脱落病例4人,均为安慰组病例;最终完成试验者92例,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及安慰组28例。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组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评分降低比对照组及安慰组更加显著(P<0.05),而对照组与安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组UCL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UCL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评分增高比对照组及安慰组更加显著(P<0.05),而对照组与安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评分增高比对照组及安慰组更加显著(P<0.05),而对照组与安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短时强刺激颈肩穴的即时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颈肩不适症状。  
      关键词:颈肩综合征;颈肩穴;即时效应;专病专穴;神经体液机制   
      5
      |
      14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50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临床心悟

    • 陈彦臻,张硕,周学平
      2016, 50(10): 68-70.
      摘要:介绍从阴虚湿热辨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从病因病机、临床预后转归等方面探讨阴虚对其发病的重要影响,并分析湿热形成的原因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肾督亏虚、湿热瘀阻是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病机,肾阴亏虚为发病之本,湿热既是致病因素又是主要的病理产物,并贯穿于疾病的始终。采用滋阴补肾、清利湿热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在临床上可取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阴虚湿热;辨证论治;中医药疗法   
      5
      |
      24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49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方药揽胜

    • 李颖飞,龚雨萍
      2016, 50(10): 71-72.
      摘要:探讨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关桂枝的证治论述,并结合《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有关经典原文来开拓桂枝的临床应用,分别从桂枝能“解肌、和营卫”,桂枝“能升、能降”,桂枝能“暖肌肉、活血脉”三方面介绍张锡纯运用桂枝的经验。  
      关键词: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桂枝   
      5
      |
      31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48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实验研究

    • 关溪,赵亮,刘力,徐德生
      2016, 50(10): 73-76.
      摘要:目的:从自杀相关因子及其配体(Fas/FasL)角度探讨消瘿合剂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作用机制。  方法:SD大鼠58只,除正常组10只大鼠外,其余48只大鼠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多苷对照组和消瘿合剂低剂量、高剂量组。采用放免法(RIA)检测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甲状腺上皮细胞Fas、FasL表达。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Ab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多苷组、消瘿合剂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TgAb(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as、FasL表达阳性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预各组均能使Fas、FasL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降低Fas表达方面,消瘿合剂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与雷公藤多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降低FasL表达方面,与雷公藤多苷组比较,消瘿合剂高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瘿合剂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消瘿合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细胞凋亡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甲状腺上皮细胞Fas、FasL表达达到的。  
      关键词:消瘿合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Fas;FasL   
      6
      |
      18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76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李敬瑜,万光升,李萍,孙珏
      2016, 50(10): 77-80.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健脾解毒方对裸鼠皮下移植瘤Bax及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HCT8/V 细胞制作裸鼠皮下移植瘤,将32只造模成功的裸鼠随机分为 4 组,每组8只。空白组予0.9%NaCl溶液腹腔注射,化疗组予长春新碱腹腔注射,中药组予健脾解毒方灌胃,联合组予长春新碱腹腔注射和健脾解毒方灌胃。测量各组皮下移植瘤的瘤重及抑瘤率,光镜观察肿瘤组织病理情况,并采用Real-time PCR法测定Bax、Bcl-2 mRNA的表达。  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化疗组、中药组、联合组瘤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化疗组比较,中药组、联合组瘤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对于空白组,化疗组、中药组、联合组瘤体抑制率分别为22.84%、38.44%、51.53%,以联合组抑瘤效果最佳。与空白组比较,化疗组、中药组、联合组 Bax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Bcl-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化疗组比较,中药组、联合组Bax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化疗组(P<0.05,P<0.01),中药组、联合组Bcl-2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化疗组(P<0.01)。  结论:健脾解毒方通过上调Bax mRNA表达,下调Bcl-2 mRNA表达,促进肠癌细胞的凋亡,且与化疗药具有协同作用。  
      关键词:大肠癌;健脾解毒方;Bax;Bcl-2;细胞凋亡   
      5
      |
      10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47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张伟云,陈全成,王丽荣,温忠秀
      2016, 50(10): 81-85.
      摘要:目的:初步探索泽泻[Alisma orientalis(Samuel.) Juzep.]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有效部位。  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获得泽泻乙醇提取物,再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和水相进行萃取分离,得到的泽泻乙醇提取物及其各溶剂萃取物应用于腹腔注射烟碱、链脲霉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动物分组,其中空白对照组(未注射链脲霉素和烟碱的小鼠)和2型糖尿病模型组小鼠连续灌胃0.9%NaCl溶液21 d(灌胃剂量为10 μl/g),测试药物组分别连续灌胃泽泻乙醇提取物、泽泻石油醚萃取物、泽泻乙酸乙酯萃取物、泽泻正丁醇萃取物、泽泻水萃取物21 d(各测试药物灌胃高、中、低剂量分别为100 μg/g、50 μg/g、25 μg/g),阳性对照组连续灌胃罗格列酮溶液21 d(灌胃剂量为10 μg/g),每组8只小鼠,筛选具有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泽泻有效部位。用具有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有效部位处理3T3-L1前脂肪细胞,观察其对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影响。  结果:与2型糖尿病模型组比较,连续灌胃泽泻乙酸乙酯萃取物21 d(剂量为100 μg/g)降低了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改善了口服葡萄糖耐受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过程中的糖耐量(P<0. 01)。1 mg/L和10 mg/L的泽泻乙酸乙酯萃取层均能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  结论:泽泻乙酸乙酯萃取物降低了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促进了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需深入研究。  
      关键词:泽泻;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   
      5
      |
      3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45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郭宇,苏晓兰,李依洁,朱佳杰,宋熠林,王贵澍,魏玮
      2016, 50(10): 86-91.
      摘要: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结肠黏膜5-羟色胺(5-HT)、5-羟色胺3受体(5-HT3R)、5-羟色胺4受体(5-HT4R)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对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大鼠采用AL-Chaer ED造模方法联合番泻叶灌胃、夹尾刺激、束缚的综合方法进行IBS-D模型复制,造模成功后各组分别予0.9%NaCl溶液、温肾健脾方、得舒特灌胃2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检测大鼠腹壁撤退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评分及粪便含水量,并取大鼠结肠黏膜,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5-HT,免疫组化法检测5-HT3R、5-HT4R的表达。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大便稀溏、毛色晦暗、食欲下降等变化,同时大鼠AWR评分升高、粪便含水量升高,结肠黏膜的5-HT水平升高、5-HT3R、5-HT4R光密度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AWR评分、粪便含水量及结肠黏膜5-HT、5-HT3R、5-HT4R的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结论:温肾健脾方对IBS-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5-HT及其受体表达,调节肠神经系统,减弱肠道运动及分泌,降低肠道内脏高敏感,从而达到综合治疗的作用。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温肾健脾方;5-羟色胺;5-羟色胺受体   
      6
      |
      30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43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叶玉妹,张莉君,肖玲,戴晶晶
      2016, 50(10): 92-95.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慢盆方的抗炎镇痛作用。  方法:以金刚藤和阿司匹林作为阳性对照,采用小鼠二甲苯耳郭肿胀模型和大鼠鸡蛋清足跖肿胀模型,研究慢盆方抗炎作用;以金刚藤和布洛芬作为阳性对照,采用小鼠扭体试验和热板试验,研究慢盆方的镇痛作用。各个实验中动物均分为正常对照组(蒸馏水),模型对照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金刚藤,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或布洛芬),慢盆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取相应干预,观察慢盆方抗炎镇痛作用。  结果:慢盆方中、高剂量有明显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的作用(P<0.05);慢盆方高、中、低剂量均表现出明显减轻大鼠鸡蛋清足跖肿胀度的作用(P<0.05,P<0.01),高剂量组效果最显著。同时,慢盆方高、中、低剂量均能显著减轻醋酸化学刺激引起的小鼠扭体疼痛反应(P<0.05,P<0.01),并提高热板试验中小鼠的痛阈值(P<0.05,P<0.01)。  结论:中药复方慢盆方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对于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慢盆方;抗炎;镇痛;慢性盆腔炎;实验研究   
      5
      |
      19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41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张朋月,强燕,陈丽宏,李咏梅,杨波,李晓睿,高尚璞
      2016, 50(10): 96-98.
      摘要:目的:探讨泻肝凉血解毒方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泻肝凉血解毒方组和阿维A胶囊组。采用普萘洛尔乳剂外涂豚鼠耳背皮肤复制银屑病模型。各组给予相应处理,疗程4周。观察豚鼠一般情况、局部皮损病理变化、皮损组织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变化。  结果:①模型组豚鼠耳部皮肤呈典型的银屑病样病理改变,泻肝凉血解毒方组和阿维A胶囊组皮损组织病理明显改善;②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皮损组织和血清TNF-α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泻肝凉血解毒方组和阿维A胶囊组皮损组织和血清TNF-α水平降低(P<0.05);但两治疗组之间TNF-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泻肝凉血解毒方治疗银屑病的机制可能与降低局部组织和血清TNF-α水平有关。  
      关键词:泻肝凉血解毒方;银屑病;TNF-α;豚鼠   
      5
      |
      9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40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综述

    • 鲍家宽,潘磊,陈培丰
      2016, 50(10): 99-102.
      摘要:概述细胞自噬的发生发展机制,并重点探讨细胞自噬与中医理论的相关性和中医药对其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细胞自噬一般分为3类,细胞自噬形成过程包括诱导阶段、形成阶段、成熟降解阶段。目前研究发现细胞自噬与中医理论“气虚痰瘀”“阴阳自合”“肝主疏泄”等密切相关,且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对细胞自噬水平有调节作用。  
      关键词:细胞自噬;中医药;综述   
      5
      |
      98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39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 郑婷婷,焦丽静,阙祖俊,吴静,许玲
      2016, 50(10): 103-109.
      摘要:综述具有影响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Bcl-2和survivin表达作用的中药单体、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的研究进展。多种中药的单体或单味中药或复方制剂通过影响caspase、Bcl-2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而表现出良好的抑制肿瘤增殖、诱导肿瘤凋亡的作用。从中药中筛选具有诱导肿瘤凋亡作用的药物,将是未来抗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关键词:中药;肿瘤;凋亡基因;caspase;Bcl-2;survivin   
      7
      |
      63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52037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3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