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章列表页 >
半夏炮制方法及其现代研究进展
综述 | 更新时间:2023-07-15
    • 半夏炮制方法及其现代研究进展

    • Processing methods and modern research progress of Pinelliae Rhizoma

    • 朱晓春

      ,  

      夏振江

      ,  

      沈庆红

      ,  

      蒋佚晨

      ,  

      董志颖

      ,  
    •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3年57卷第7期 页码:81-87
    • DOI:10.16305/j.1007-1334.2023.2302050    

      中图分类号:

    扫 描 看 全 文

  • 引用本文

    阅读全文PDF

  • 朱晓春,夏振江,沈庆红,等.半夏炮制方法及其现代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3,57(7):81-87.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302050.

    ZHU Xiaochun,XIA Zhenjiang,SHEN Qinghong,et al.Processing methods and modern research progress of Pinelliae Rhizoma[J].Shangha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3,57(7):81-87. DOI: 10.16305/j.1007-1334.2023.2302050.

  •  
    论文导航

    摘要

    通过梳理春秋战国以来的中药炮制古籍文献,总结半夏炮制方法及炮制辅料应用的沿革,并对半夏现代炮制中炮制前后半夏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对其药理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归纳不同化学成分对半夏药理药效作用的贡献、不同炮制品的最佳工艺研究结果等,为半夏的现代炮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evolution of the processing method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rocessing accessories of Pinelliae Rhizoma by reviewing the ancient literature on processing since the period of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and summarized the change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their impact 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before and after processing in the modern processing methods of Pinelliae Rhizoma, concluded the contributions of different chemical components to the pharmacological and pharmacodynamic effects of Pinelliae Rhizoma, and the best technological research of different processed products and so on, which w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modern processing and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Pinelliae Rhizoma.

    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一部》(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常用中药品种,其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

    1。半夏的生品和炮制品在很多经典名方中都有配伍运用,如半夏泻心汤、半夏厚朴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等。但随着临床用药的发展变化,半夏的炮制方法不断变革,并通过不同辅料赋予半夏不同的偏性。通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规范中半夏炮制工艺记载的对比研究,发现多个地区半夏的炮制方法、炮制辅料及辅料用量有差异,这就可能导致半夏炮制品化学成分的差异,进而造成其药效的差异。本文查阅了近年来与半夏研究相关的文献,从半夏炮制方法的工艺变革、炮制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改变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半夏的现代炮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炮制方法及工艺研究

    1.1 古文献记载的炮制方法和工艺

    古人在临床实践中很早就意识到生半夏有毒,不断尝试通过不同炮制辅料及方法降低半夏的毒性,并以辅料的加入赋予半夏新的偏性,增加适用范围。《黄帝内经》有“治”半夏的记载,自此之后出现煮制、姜制和汤制等制法

    2-4,在《御药院方》中,炮制后的半夏虽名“法制半夏”,却与现代“姜半夏”较为相似5。千百年来文献记载中运用了多种辅料对半夏进行炮制,但沿用至今较为主流的辅料仅有甘草、石灰、生姜、白矾等。见表1

    表1  古代文献记载的半夏炮制方法和工艺
    时期炮制方法和工艺文献记载出处
    春秋战国 《黄帝内经》
    净制、切制 《金匮玉函经》《伤寒论》
    南北朝 切制、熬制、煮制、姜浸、芥子与醋洗、热汤洗 《刘涓子鬼遗方》《本草经集注》《雷公炮炙论》
    切制、姜汁制、火炮、焙制 《外台秘要》《千金翼方》
    净制、切制、姜炒、姜煮、酒与姜浸、浆水与雪水煮、浆水与米炒、猪苓炒、浆水姜甘草桑白皮煮、酒与麸炒、矾与姜制、姜与萝卜制、姜与甘草制、姜矾牙皂制、热酒制、酸浆浸、米炒醋浸、麸制、浆制、醋制、灰制、矾制、米制、皂角制、吴茱萸制、巴豆制、杏仁制、泔制、油制、面制、胆汁制、盐制、火炮、炙制、半夏曲 《太平圣惠方》《博济方》《圣济总录》《传信适用方》《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苏沈良方》《卫济宝书》《女科百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金元 姜洗、姜泡、皂角制、泔制、油制、菜油拌炒、法制、生用 《丹溪心法》《御药院方》《脾胃论》《瑞竹堂经验方》《世医得效方》
    净制、姜拌、姜焙、姜煨、酒与姜浸、皂角制、吴茱萸制、萝卜制、盐与猪苓制、浆水与姜制、姜矾皂荚制、矾皂角巴豆制、姜与竹沥制、法制、甘草制、硝与姜制、杏仁制、矾与牙皂制、盐水洗、面炒醋制、矾制、炒制、酒制、面制、煨制、制炭、半夏曲 《普济方》《寿世保元》《医学纲目》《明医杂著》《本草原始》《疮疡经验全书》《婴童百问》《本草纲目》《证治准绳》《医宗粹言》《仁术便览》《校注妇人良方》《女科撮要》
    净制、姜炙、法制、姜与油制、姜桑叶盐制、皂荚与矾制、羌活生姜制、皂荚白矾姜汁竹沥制、巴豆制、姜与盐制、醋制、胆汁制、盐制、仙半夏 《良朋汇集》《本经逢原》《串雅内编》《本草纲目拾遗》《医门法律》《吴鞠通医案》《幼幼集成》《本草汇纂》《增补万病回春》《本草新编》《本草便读》《女科要旨》《类证治裁》
    icon 下载:  导出CSV

    1.2 《中国药典(2020年版)》炮制方法和工艺记载

    《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了半夏、法半夏、姜半夏和清半夏,所用辅料为白矾、甘草、生石灰和生姜,并在用法和用量项下指出内服时一般在炮制后使用,常用剂量为3~9 g;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

    1。见表2

    表2  《中国药典(2020年版)》半夏炮制工艺
    饮片炮制工艺辅料用量
    生半夏 用时捣碎
    清半夏

    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8%白矾溶液浸泡或煮至内无干心,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

    洗净,切厚片,干燥

    每100 kg净半夏,煮法用白矾12.5 kg,浸泡法用白矾20 kg
    法半夏

    取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

    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搅拌1~2次,

    并保持浸液pH12以上,至剖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

    每100 kg净半夏,用甘草15 kg、生石灰10 kg
    姜半夏

    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取出;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

    共煮透,取出,晾干,或晾至半干,干燥;或切薄片,干燥

    每100 kg净半夏,用生姜25 kg、白矾12.5 kg

    注:  “-”表示未提及。

    icon 下载:  导出CSV

    1.3 各地区炮制工艺规范的比较

    除《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半夏及其炮制品外,全国各个地方的炮制规范根据各地区的临床调剂用药的需求,对半夏的炮制方法、炮制辅料、辅料用量的记载也各有不同。通过查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药炮制规范[《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8版)》(简称《上海规范》)

    6、《四川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5年版)》(简称《四川规范》)7、《重庆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及标准(2006年版)》(简称《重庆标准》)8、《贵州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5年版)》(简称《贵州规范》)9、《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2年版)》(简称《江苏规范》)10、《福建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2年版)》(简称《福建规范》)11、《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7年版)》(简称《广西规范》)12、《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21年版)》(简称《湖南规范》)13、《陕西省中药饮片标准:第一册》(简称《陕西标准》)14、《天津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22年版)》(简称《天津规范》)15、《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9年版)》(简称《安徽规范》)16、《甘肃省中药炮制规范(2009年版)》(简称《甘肃规范》)17、《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第一册》(简称《广东规范》)18、《江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简称《江西规范》)19、《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22年版)》(简称《河南规范》)20、《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简称《浙江规范》)21、《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简称《北京规范》)22],比较了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的辅料及用量和炮制工艺。

    1.3.1 法半夏炮制工艺比较

    通过对比发现,法半夏的炮制方法较多,大部分地区(四川、贵州、江苏、广西)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相同。但是部分地区除《中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的工艺外,还有运用生姜、白矾、皂角、薄荷、陈皮等作为炮制辅料的炮制工艺。见表3

    表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法半夏炮制工艺比较
    炮制规范炮制饮片辅料及用量炮制工艺
    《重庆标准》8 法半夏 ①同《中国药典(2020年版)》 ①同《中国药典(2020年版)》
    ②白矾、甘草、石灰;每100 kg半夏,用白矾2 kg、甘草16 kg、石灰5 kg ②水浸泡,每天换水,加白矾水浸泡,取出,洗净,略晾,倒入甘草石灰液浸泡
    ③生姜、白矾;每100 kg半夏,用生姜10 kg、白矾8 kg ③水浸泡,加入生姜果汁和白矾粉拌匀,加适量清水浸泡,放去药汁,用清水漂净姜矾水,取出,干燥
    《福建规范》11 法半夏(闽产) 甘草白矾混合液;每100 kg净半夏,用甘草15 kg、白矾15 kg 水浸泡,取出浸透的半夏,冲洗净,沥干后投入甘草白矾混合液中,泡至切面淡黄色且色泽均匀,取出,干燥,捣碎
    《湖南规范》13 法半夏 甘草、生石灰、生姜或干姜;每100 kg半夏,用甘草15 kg、生石灰10 kg、生姜18 kg、干姜5 kg 水浸泡,取出;取甘草和生姜适量,加水煎煮,倒入适量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半夏浸泡,每日搅拌,保持浸液pH12以上,至切面黄色均匀,取出,洗净,切厚片,晒干或烘干
    《陕西标准》14 法半夏 ①同《中国药典(2020年版)》 ①同《中国药典(2020年版)》
    陕法半夏 ②甘草、皂角、生姜、生石灰;每100 kg生半夏,用甘草5 kg、皂角5 kg、生姜10 kg、生石灰30 kg ②水泡漂后取出,置容器内与辅料分层间隔平铺,从上面浇水淹没使石灰块泛开,加大量水浸泡,每日搅拌至透,取出,洗净石灰,干燥
    《江西规范》19 法半夏 ①同《中国药典(2020年版)》 ①同《中国药典(2020年版)》
    ②每100 kg净半夏,用皂角5 kg、甘草6 kg、白矾1 kg ②生半夏,加皂角、甘草漂2~3周,取出;再加白矾粉,反复搅拌,腌8 h,然后加清水继续腌2 d
    ③每100 kg半夏,用皂角3 kg、干姜3 kg、薄荷3 kg、陈皮3 kg、甘草3 kg、白矾12.5 kg、芒硝5 kg ③取生半夏,加清水浸泡,每天换水2~3次,用白矾粉(半夏100 kg、白矾5 kg)拌匀,腌24 h后,加清水浸泡捞出,干燥;再倒入容器内,用皂角、干姜、薄荷、陈皮、甘草、白矾和皮硝等药粉拌匀,加沸水冲泡搅拌,浸泡
    《河南规范》20 法半夏 ①同《中国药典(2020年版)》 ①同《中国药典(2020年版)》
    ②白矾、甘草、生石灰;每100 kg半夏,用白矾1.8 kg、甘草15 kg、生石灰39 kg ②清水浸泡,再加白矾浸泡,取出;取甘草碾碎,加水煎汁,用甘草汁泡生石灰,加水适量混合,除去石灰渣,倒入半夏缸中浸泡,每日搅拌,捞出,洗去石灰,阴干
    《北京规范》22 法半夏 甘草、白矾、生石灰;每100 kg净半夏,用甘草20 kg、白矾2 kg、生石灰30 kg 以水、白矾水、水、甘草及石灰液的顺序浸泡半夏,每日搅拌,最后保持pH 12.0以上,切面呈均匀黄色,取出,洗净,阴干或低温烘干
    icon 下载:  导出CSV

    1.3.2 清半夏炮制工艺比较

    通过比较发现,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规范中的清半夏的炮制方法基本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致,即取净半夏,大小分开后用白矾溶液浸泡或煮

    1。但在甘肃、河南和北京的炮制规范中,先用水浸泡,然后加白矾水煮。其中《河南规范》中或用面粉作为辅料(清水浸泡,每日换水,至锅内加白矾与水煮透;或再加面粉拌匀,取出,制成团,略晾后,切片,干燥)进行炮制。见表4

    表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清半夏炮制工艺比较
    炮制规范炮制饮片辅料及用量炮制工艺
    《甘肃规范》17 清半夏 ①同《中国药典(2020年版)》 ①同《中国药典(2020年版)》
    ②白矾粉;每100 kg净生半夏,用白矾12.5 kg ②清水浸漂,每日倒缸或换水,起白沫时每净生半夏100 kg加白矾粉2 kg,泡,换水,捞出,置锅内,再加白矾与水,先武火后文火共煮,不断搅拌至内无白心时捞出,清水漂洗,晾至六成干,切薄片,干燥
    《河南规范》20 清半夏 ①同《中国药典(2020年版)》 ①同《中国药典(2020年版)》

    ②白矾、面粉;每100 kg半夏,用白矾

    12~18 kg,面粉适量

    ②清水浸泡,夏7 d,冬14 d,每日换水,至锅内加白矾与水煮透;或再加面粉拌匀,取出,制成团,略晾后,切片,干燥,用时筛去粉末
    《北京规范》22 清半夏 白矾;每100 kg净半夏,用白矾12.5 kg 浸漂,每日换水,至起白沫时换水后加白矾(每100 kg净半夏,加白矾8 kg)溶化再泡,用水洗净,取出,置不锈钢锅内加入剩余白矾,先武火后文火煮,使内无白心,加入少量水,取出,晾至七成干,再闷,切薄片,阴干
    icon 下载:  导出CSV

    1.3.3 姜半夏炮制工艺比较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姜半夏的炮制方法采用了辅料与半夏共煮的方法

    1,这也是重庆、贵州、江苏、广西、湖南和甘肃等地区的炮制规范中常用的方法。此外,部分地区还有自己独特的炮制辅料(如福建、陕西、江西和河南等以甘草、皂角等为辅料)及炮制方法(如《北京规范》中以水、矾水、水、矾姜水的顺序浸泡半夏)。其他地区的姜半夏的炮制方法还有泡法或其他方法,虽采用的辅料种类和用量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有差异,但大多选用白矾和生姜(或姜汁)。见表5

    表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姜半夏炮制工艺比较
    炮制规范炮制饮片辅料及用量炮制工艺
    《上海规范》6 制半夏 8 %的明矾水和姜汁;每100 kg半夏,用鲜生姜18 kg打汁,或干姜3 kg煎汁代用 8 %的明矾水浸泡,取出晾至半干,切薄片,干燥拌入姜汁
    《福建规范》11 姜半夏(闽产) 同《中国药典(2020年版)》 水浸泡,换水后,加入白矾浸泡,用生姜片隔层铺蒸至内无白心,取出,干燥,捣碎
    《陕西标准》14 姜半夏 ①同《中国药典(2020年版)》 ①同《中国药典(2020年版)》
    陕姜半夏 ②生姜、白矾、甘草、皂角;每100 kg生半夏,用生姜10 kg、白矾10 kg,甘草5 kg、皂角5 kg ②水泡漂,每天换水,取出;与生姜、甘草、皂角、白矾加水煮至内无白心,取出,晾凉;盖捂至表面析出一层白矾,洗净,如此反复2~3次,切薄片,干燥
    《天津规范》15 姜制半夏 6%的姜矾液;每100 kg半夏,用白矾15 kg、生姜25 kg 姜矾液浸泡,取出,洗净,干燥,打碎
    《安徽规范》16 制半夏 姜汁、白矾;每100 kg半夏,用生姜18 kg、白矾20 kg 清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沥干,切厚片;另取姜汁适量,加入搅匀至汁吸尽,再加入白矾粗粉搅拌使匀透,浸泡45 h,加入清水继续浸泡2~4 d,取出,洗净,干燥
    《江西规范》19 姜半夏 ①同《中国药典(2020年版)》 ①同《中国药典(2020年版)》
    ②甘草、皂角、生姜;每100 kg半夏,用生姜20 kg、皂角8 kg、甘草5 kg ②水漂3 d,加甘草、皂角,水漂7~10 d,捞起,用生姜、皂角、甘草在水中煮,去辅料,加清水煮,取出,
    ③白矾粉(半夏100 kg、白矾5 kg)、生姜汁;每100 kg半夏,用生姜25 kg、白矾12.5 kg ③水漂7~10 d,中途分两次沥干,白矾粉拌匀,腌后加清水浸泡,捞出,干燥,入容器,生姜汁、白矾粉拌匀,腌至闷透,取出,蒸,干燥
    《河南规范》20 姜半夏 ①同《中国药典(2020年版)》 ①同《中国药典(2020年版)》
    ②清半夏片、生姜;每100 kg清半夏片,用生姜12 kg ②将清半夏和生姜汁拌匀后用文火炒黄,取出,放凉
    《浙江规范》21 姜半夏(浙) 白矾、姜汁;每100 kg生半夏,用鲜生姜20 kg(压榨或煎煮取汁)、白矾20 kg 水漂1~2 d,取出,晾至半干,切厚片,加白矾粉拌匀,置缸口压实,加水腌制6~10 d,取出,漂净,干燥,与姜汁拌
    《北京规范》22 姜半夏 白矾、鲜姜;每100 kg净半夏,用白矾12.5 kg、鲜姜10 kg 以水、矾水、水、矾姜水的顺序浸泡半夏,最后将洗净的半夏中间品与剩余的白矾和鲜姜共煮至内无白心,加入少量水,取出,晾至七成干,再闷,阴干
    icon 下载:  导出CSV

    1.4 现代炮制工艺研究

    现代对于半夏炮制工艺的研究主要针对“汤洗”法、蒸制法,以及运用辅料甘草、石灰、生姜、白矾等常用的炮制方法,动物实验以结果的无刺激性或减轻症状、成分含量测定接近理论值为标准,采用单因素或多因素正交设计和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研究,以获取最佳工艺参数。李东影等

    23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得到水洗半夏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加4倍量80 ℃水反复清洗10次,洗至水清澈,切开内无白心,口尝无麻舌感或有微麻感。莫雪林24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法,得出蒸制半夏的最佳炮制条件是浸润时间9.5 h,蒸制温度118 ℃,蒸制时间2.0 h。魏来等25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水溶性浸出物、鸟苷、甘草酸二铵含量的总评归一值为指标,得到的法半夏炮制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生半夏与甘草提取液和生石灰共浸泡3 d,在72 ℃条件下干燥24 h,半夏与甘草、生石灰的用量比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相同。容艳芬等26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发现姜半夏的最佳炮制工艺中白矾和生姜用量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致,煮制时间6 h,但煮制时间这一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刘景玲等27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得到的清半夏最佳炮制条件是浸泡温度38.3 ℃,白矾浓度11 %,浸泡时间72 h,比《中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的白矾浓度更高一些。

    2 炮制对半夏化学成分及毒性成分的影响

    半夏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目前对于半夏化学成分的常见分析方法有中红外光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主要用于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建立能够用于半夏鉴别检测的特征图谱。中红外光谱的吸收波段多而宽、强度高、特性显著,通过分析峰位、峰强、峰形能够鉴别未知化合物,如乔璐等

    28利用中红外光谱技术对5种不同产地的半夏样品进行了图谱分析和分类。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拥有专属的特征图谱质量表征,能够快速分离测定所需化合物,如半夏中的鸟苷、腺苷、尿苷特征峰。邓亮等29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标记了半夏及炮制品的特征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够以质谱为气相色谱的检测手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同时进行数据收集。徐晶等30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出27种脂溶性成分。

    2.1 不同炮制工艺对半夏化学成分的影响

    半夏含淀粉量较大,所含化学成分数量多且分类复杂,主要包括生物碱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蛋白类、黄酮类、甾醇类、氨基酸类、糖类等,不同的提取溶剂、不同的产地、不同的研究方法所能检测出的化学成分也会有相应的差异,成分鉴定研究仍在继续推进,半夏生物碱类成分也不断被发现

    31-32。彭煜策等33提取南充产半夏中的总蛋白,鉴定得到7个蛋白。半夏含有丰富的无机元素,主要化学成分为脂肪烃类和脂肪酸类的挥发油成分及葡萄糖苷、皂苷、胆碱、半夏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林昶等34发现,半夏产地加工过程中不同的去皮工艺会使其化学成分产生变化。综合研究35-44发现,炮制饮片中的鸟苷、尿苷、草酸、生物碱、蛋白质、溶血磷脂酰胆碱、葫芦巴碱、盐酸麻黄碱、胆碱、原儿茶酸、大黄酚、草酸钙针晶含量均降低,姜半夏和清半夏中的原儿茶醛成分含量升高,炮制品中的腺苷和尿黑酸含量均增加。不同炮制品种生物碱的含量依次为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溶血磷脂酰胆碱、葫芦巴碱、盐酸麻黄碱、胆碱、原儿茶酸、大黄酚含量的降低能够减少半夏的肝毒性,草酸钙针晶含量的降低能减少半夏的刺激性和毒性。见表6

    表6  半夏及其炮制品化学成分含量汇总
    饮片鸟苷尿苷腺苷草酸生物碱
    生半夏 0.033 3~0.091 936 0.057 8~0.082 436 0.007 2~0.018 636 1.470 0~3.800 040 0.007 842
    法半夏 0.009 137 0.004 8~0.005 438 0.009 8~0.010 139 1.440 0~3.730 040 0.006 342
    姜半夏 0.019 137 0.001 1~0.001 238 0.014 0~0.014 639 0.700 0~2.700 040 0.004 542
    清半夏 0.001 537 0.001 5~0.001 638 0.012 2~0.012 739 0.441 0~0.720 041 0.004 042
    饮片 蛋白质 溶血磷脂酰胆碱 葫芦巴碱 盐酸麻黄碱 胆碱
    生半夏 4.653 842 0.083 843 0.037 143 0.162 743 0.951 043
    法半夏 1.669 342 0.018 143 0.007 943 0.039 543 0.087 343
    姜半夏 0.105 942 0.041 343 0.034 743 0.024 543 0.343 143
    清半夏 0.569 042 0.076 643 0.023 343 0.124 343 0.207 943
    饮片 原儿茶酸 原儿茶醛 尿黑酸 大黄酚 草酸钙针晶
    生半夏 0.299 043 0.016 043 0.012 8[[43 0.000 543 2.748 2~2.802 544
    法半夏 0.027 243 0.000 543 0.027 443 0.000 143 1.775 5~1.814 344
    姜半夏 0.089 243 0.024 143 0.016 643 0.000 243 0.431 1~0.465 944
    清半夏 0.184 543 0.023 443 0.033 143 0.000 443 0.751 1~0.798 944
    icon 下载:  导出CSV

    2.2 不同炮制辅料对半夏化学成分的影响

    在经过白矾炮制后,清半夏虽没有产生新的化学成分,但总生物碱的含量是炮制品中最低的,毒性成分有所降低,有机酸成分有所增加。杨冰月等

    35通过HPLC法测定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的水提物中的有效成分,发现清半夏在半夏炮制品中的生物碱含量最低。

    经过甘草和生石灰炮制后,法半夏检测出甘草苷和甘草酸铵成分,并且有机酸和多糖含量为各类炮制品中最低,其生物碱和毒性成分也有所降低。蔡盛康等

    45对法半夏的炮制工艺进行研究,发现与相应批次的半夏药材特征图谱相比,由于水溶性成分流失,造成法半夏的特征图谱中尿苷、腺苷、鸟苷峰面积均有降低。李书晖等46发现法半夏的蛋白含量低于生半夏。杨冰月等35未能在法半夏中检测出肌苷,而由于法半夏在炮制时以甘草为辅料,检测出甘草苷和甘草酸铵等特征性成分。

    姜半夏在经过炮制后检测出特殊成分6-姜辣素,而其毒性成分在炮制品中含量最低,生物碱成分减少,有机酸含量增加。Fueki等

    47的研究结果显示,姜半夏的草酸钙针晶含量在各类炮制品中最低,这是对皮肤黏膜有强烈刺激性的有毒成分之一。王晓波等48运用染色法测定半夏和炮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结果显示姜半夏的半夏蛋白含量最少,这是半夏含有生殖毒性的主要成分。姜半夏在炮制时加入了生姜,在其化学成分中可检测出6-姜辣素,为姜半夏的特有成分。

    3 炮制对半夏药理及毒副作用影响的研究

    《神农本草经》记载半夏“味辛,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49。现代研究50表明,半夏的药理作用主要有镇咳祛痰、镇吐止呕、抗炎、抗肿瘤、镇静催眠等,同时存在脏器毒性、黏膜刺激性、生殖毒性等毒副作用。半夏的炮制主要是为了减毒增效、改变药性、扩大运用范围,所以在炮制后半夏的药理作用也会发生改变。

    3.1 镇咳祛痰作用

    半夏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是生物碱类,也是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32,具有镇咳祛痰的作用。生半夏及炮制品都具有镇咳祛痰的效用。张华等51将红芽姜制半夏的镇咳祛痰效果与半夏生品进行比较,发现红芽姜制半夏的镇咳祛痰作用明显,且效果比生半夏好,可能是姜汁协同增加了半夏的镇咳祛痰作用。黄茜等52复制寒饮蕴肺型大鼠模型,研究结果发现,生半夏对寒饮蕴肺型大鼠的祛痰效果优于制半夏。

    3.2 对胃肠道的作用

    制半夏能够将生半夏致呕的副作用转变为镇吐止呕的功效。生半夏和姜半夏致水貂呕吐作用的研究

    53证明,生半夏具有致呕作用,姜半夏醇提物对顺铂、阿朴吗啡导致呕吐的水貂均具有止呕作用。生半夏可明显抑制胃液中前列腺素 E2(PGE2)含量及胃蛋白酶的活性,而经两种工艺炮制“《中国药典(2020年版)》”法姜半夏和“正交法”的姜半夏均可拮抗生半夏对胃液中PGE2和胃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并可降低胃酸水平54

    3.3 抗炎作用

    生半夏及其炮制品均有抗炎作用。体外实验研究

    55结果表明,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水提液均能降低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其中清半夏作用最强。半夏及清半夏水煎液均可改善呼吸道炎症模型小鼠的呼吸道炎症,且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其机制主要为抑制p38、IκB磷酸化,下调存在呼吸道症状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6、IL-8 含量56

    3.4 抗肿瘤作用

    以半夏及其炮制品为主药的方剂常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其中在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与消化道肿瘤中运用较多,同时也涉及肺癌、脑瘤等。生半夏使用最大剂量为260 g,用于治疗食管癌放疗、化疗后的恶心呕吐

    57。体外实验研究58表明,半夏提取物抑制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HL60和淋巴系白血病细胞C8166增殖及促进凋亡作用最为明显。半夏炮制品也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姜半夏乙醇提取物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可下调SGC7901细胞V⁃ATPaseNHE1mRNA的表达59

    3.5 镇静催眠作用

    半夏和法半夏均有镇静、催眠作用。半夏汤(半夏30~60 g,秫米50 g)随证加减治疗失眠疗效显著

    60,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61。半夏及其炮制品法半夏的镇静、催眠作用有较大差异,小鼠的直接睡眠实验、协同戊巴比妥钠作用实验以及抗惊厥实验研究62结果发现,生半夏、法半夏均无直接促进睡眠作用;生半夏水提物、法半夏水提物具有协同戊巴比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且法半夏作用更为明显;法半夏小剂量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

    3.6 毒副作用

    靳晓琪等

    63的研究结果显示,半夏刺激性、毒性的物质基础主要是草酸钙针晶和凝集素蛋白。炮制后的半夏其毒性降低,对脏器和黏膜的刺激性减轻。在古籍中有半夏经特殊炮制后孕妇可用的记载,如“用杏仁炒过,不伤胎气”64,“孕妇虽忌,然胃不和而呕吐不止,加姜微炒,但用无妨”65。现代研究66发现,半夏蛋白是导致妊娠毒性的化学成分。小鼠的亚急性毒性试验和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研究表明,生半夏具有胚胎发育毒性,其机制可能是由于引起小鼠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异常67。研究68发现,生半夏经过水煎或炮制后胚胎毒性降低,半夏混悬液急性毒性较高且有显著的母体毒性及胚胎毒性,加水煎煮后其毒性降低,对母体无毒性但影响胎仔的生长发育;姜半夏混悬液无任何母体或胚胎毒性。

    4 小结与展望

    半夏的炮制方法和工艺自汉代以来不断更新变革,相关的炮制方法及炮制辅料变化较大。目前全国各地中药炮制规范中有关半夏的炮制方法大部分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致,但也有部分地区有差别。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半夏炮制工艺原理及其关键工艺步骤的研究不断加强,对规范其炮制工艺和保证饮片质量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炮制工艺和辅料对半夏的化学成分尤其是毒性成分有较大的影响,建立基于多指标综合质量评价及指纹图谱相结合的质量控制方法,对于半夏及其炮制品的炮制机制的研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半夏的药理作用广泛,临床适应证颇多,在很多方剂配伍中多有运用。《神农本草经》“十八反”“十九畏”中有“半蒌贝蔹及攻乌”的记载,即半夏会与乌头相对,在临床中是方剂配伍的禁忌。生半夏在临床应用中,应该“内服宜慎”

    1,须严格控制用量以防止中毒。但是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由于半夏的炮制方法不同、用药剂量不同,可能会产生增强疗效的作用69,也有可能产生和生半夏完全相反的药效,甚至可以和炮制后的附子配伍运用进行疾病的治疗70。炮制工艺对半夏药对配伍的影响以及对提高方剂的临床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一部[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23-125. [百度学术] 

    2

    佚名.灵枢经[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128. [百度学术] 

    3

    张机. 金匮玉函经[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86. [百度学术] 

    4

    张仲景. 伤寒论[M].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79. [百度学术] 

    5

    许国祯. 御药院方[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3307. [百度学术] 

    6

    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8年版)[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59-60. [百度学术] 

    7

    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四川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5年版)[M]. 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16109-110. [百度学术] 

    8

    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重庆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及标准(2006年版)[M]. 重庆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200623-24. [百度学术] 

    9

    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贵州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5年版)[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83-84. [百度学术] 

    10

    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2年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2-44. [百度学术] 

    11

    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福建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2年版)[M].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32149. [百度学术] 

    12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7年版)[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18-119. [百度学术] 

    13

    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21年版)[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213-14. [百度学术] 

    14

    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陕西省中药饮片标准:第一册[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8-62. [百度学术] 

    15

    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天津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22年版)[EB/OL]. (2022-12-26)[2023-03-10].https://scjg.tj.gov.cn/tjsscjdglwyh_52651/tjyj/XWDT149660/GZTZ149685/202212/W0202303155820829 82029.pdf. [百度学术] 

    16

    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9年版)[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99. [百度学术] 

    17

    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甘肃省中药炮制规范(2009年版)[M].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42-43. [百度学术] 

    18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第一册[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52. [百度学术] 

    19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江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61-63. [百度学术] 

    20

    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22年版)[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50-52. [百度学术] 

    21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37. [百度学术] 

    22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41-44. [百度学术] 

    23

    李东影崔凯茜孟贺. 半夏古法“汤洗”炮制的科学性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7): 127-133. [百度学术] 

    24

    莫雪林. 半夏蒸制新工艺的研究[D]. 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 [百度学术] 

    25

    魏来周强王振涛. 法半夏炮制工艺的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J]. 时珍国医国药2017288): 1891-1894. [百度学术] 

    26

    容艳芬刘先琼刘艳菊.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研究姜半夏炮制工艺[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2): 31-35. [百度学术] 

    27

    刘景玲位刚孙建钊.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J]. 中成药2018409): 1965-1968. [百度学术] 

    28

    乔璐张雨晴赵博宇. 基于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产地半夏的快速鉴别[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11): 73-76. [百度学术] 

    29

    邓亮王泽山赵晓琴. 经方中半夏的炮制方法与现代半夏炮制方法的去毒效果实验分析[J]. 山西中医2022385): 64-65. [百度学术] 

    30

    徐晶赵学群. 半夏不同炮制品脂溶性成分及氨基酸的分析鉴定[J]. 现代中医药2022422): 49-53. [百度学术] 

    31

    DU JDING JMU Z Qet al. Three new alkaloids isolated from the stem tuber of pinellia pedatisecta[J]. Chin J Nat Med2018162): 139-142. [百度学术] 

    32

    胡一丹俞立. 半夏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处方药2022201): 32-34. [百度学术] 

    33

    彭煜策赵梅吴淑菲. 南充产半夏的蛋白质提取与鉴定研究[J]. 科技资讯20181618): 223-224,226. [百度学术] 

    34

    林昶陈蕾蕾谯政文. 半夏产地加工过程中不同去皮工艺对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7395): 27-30, 49. [百度学术] 

    35

    杨冰月李敏敬勇. 半夏及其炮制品化学成分及功效的差异研究[J]. 中草药20184918): 4349-4355. [百度学术] 

    36

    刘建桥朱晓花李三要.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不同半夏种质资源中5种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J]. 特产研究2022442): 108-114. [百度学术] 

    37

    邓亮赵晓琴张艳霞. 经方中半夏的炮制方法与现代半夏炮制方法的水溶性小分子成分的比较分析[J]. 中国民间疗法20223010): 122-125. [百度学术] 

    38

    梁君王桁杰张振凌. 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新工艺对半夏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17282): 357-359. [百度学术] 

    39

    庞雪廖念周逸群. 不同炮制方法对半夏中鸟苷和腺苷含量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17289): 2127-2129. [百度学术] 

    40

    何丹孙全杨林. UPLC测定不同产地半夏药材及其炮制品中的草酸钙[J]. 华西药学杂志2017324): 414-416. [百度学术] 

    41

    董全星. 药典炮制与传统炮制方法对清半夏质量的影响[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13018): 39-41,46. [百度学术] 

    42

    徐丰清梁永革. 半夏的炮制方法及其对药效的影响[J]. 双足与保健20182712): 164-165. [百度学术] 

    43

    吕悦张良张颖慧.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法分析半夏不同炮制品8种潜在毒性成分与肝毒性相关性[J]. 中医药学报2023511): 43-49. [百度学术] 

    44

    梁君刘小鸣张振凌. 半夏不同炮制品中草酸钙针晶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J]. 时珍国医国药2015265): 1121-1123. [百度学术] 

    45

    蔡盛康范倩刘艳梅. 基于特征图谱的法半夏炮制工艺研究[J]. 海峡药学20213311): 32-36. [百度学术] 

    46

    李书晖郁红礼吴皓. 法半夏炮制过程对半夏中毒蛋白凝集素蛋白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204511): 2546-2551. [百度学术] 

    47

    FUEKI TNOSE ILIU Yet al. Oxalic acid in ginger specifically denatures the acrid raphides in the unprocessed dried tuber of Pinellia ternate[J]. Acu Herb Med202221): 33-40. [百度学术] 

    48

    王晓波朱永强. 分析半夏的炮制方法及其对药效的影响[J]. 中华养生保健2020385): 31-32. [百度学术] 

    49

    佚名. 神农本草经[M].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21. [百度学术] 

    50

    王依明王秋红. 半夏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性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203121): 2676-2682. [百度学术] 

    51

    张华严国鸿赖昕. 红芽姜制半夏镇咳祛痰作用研究[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13): 80-82,107. [百度学术] 

    52

    黄茜蔡陈浩冯贤慧. 生半夏与制半夏对寒饮蕴肺型大鼠祛痰疗效比较[J]. 吉林中医药2019396): 793-796. [百度学术] 

    53

    赵永娟吉中强张向农. 生半夏、姜半夏对水貂呕吐作用的影响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4): 38-40. [百度学术] 

    54

    吴皓唐志坚邱鲁婴. “正交法”与药典法姜半夏中成分含量及对动物作用的比较[J]. 中国中药杂志1999241): 26-29, 64. [百度学术] 

    55

    周信张小荣张秋燕. 生半夏及其炮制品对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0): 261-265. [百度学术] 

    56

    薛凡. 半夏水煎液治疗呼吸道炎症的效应物质基础研究[D]. 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21. [百度学术] 

    57

    陈子佳. 基于文献与曹建雄教授经验探讨半夏在恶性肿瘤治疗中临床应用[D]. 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22. [百度学术] 

    58

    刘伟. 半夏提取物对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作用机制研究[D]. 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9. [百度学术] 

    59

    张慈安武峰毛竹君. 姜半夏乙醇提取物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内pH值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8): 894-900. [百度学术] 

    60

    王东明. 半夏治疗失眠疗效观察及临床机制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5): 17. [百度学术] 

    61

    杨嫚刘西建张艳. 半夏秫米汤镇静催眠作用的实验研究[J]. 山东中医杂志20193810): 974-977. [百度学术] 

    62

    游秋云王平. 生半夏、法半夏水提物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比较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2013353): 3-5. [百度学术] 

    63

    靳晓琪黄传奇张耕. 半夏的毒性物质基础及其炮制解毒机制[J]. 时珍国医国药2019307): 1717-1720. [百度学术] 

    64

    龚廷贤. 寿世保元[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00. [百度学术] 

    65

    张景岳. 本草正[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54. [百度学术] 

    66

    张衎单进军徐建亚. 半夏妊娠毒性研究进展及新思路[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3): 938-941. [百度学术] 

    67

    徐建亚. 生半夏胚胎发育毒性及其复方配伍减毒作用的蛋白质组学分析[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百度学术] 

    68

    徐建亚谢辉辉单进军. 生半夏姜制或煎煮对小鼠妊娠及胚胎发育的影响[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3): 255-258. [百度学术] 

    69

    黄波凌云.黄煌运用经方辨治胃肠病经验[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15511): 1-6. [百度学术] 

    70

    余婷肖苏曹丰. 《伤寒杂病论》中附子与半夏的配伍运用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11): 1626-1627. [百度学术] 

    176

    浏览量

    3351

    下载量

    0

    CSCD

    41

    CNKI被引量

    文章被引用时,请邮件提醒。
    提交
    工具集
    下载
    参考文献导出
    分享
    收藏
    添加至我的专辑

    相关文章

    水飞蓟宾靶向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肿节风抗肿瘤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在良性肛肠疾病中的运用研究进展
    丹红注射液活血化瘀的机制及其与常用抗凝药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中药单体化合物调控NF⁃κB信号通路干预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相关作者

    暂无数据

    相关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消化内科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镜中心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消化病研究所
    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