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 201203)
陶至立,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及证候研究工作
陈慧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chenhuijuan70@sina.cn
扫 描 看 全 文
陶至立, 陈慧娟. 数据挖掘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55(6):91-95.
Zhili TAO, Huijuan CHEN. Advances in application of data mining in TCM syndrome research[J]. Shangha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1,55(6):91-95.
陶至立, 陈慧娟. 数据挖掘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55(6):91-95.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1910162.
Zhili TAO, Huijuan CHEN. Advances in application of data mining in TCM syndrome research[J]. Shangha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1,55(6):91-95. DOI: 10.16305/j.1007-1334.2021.1910162.
文章综述了使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中医证候的相关文献,对各类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概况及其优势、不足加以评析。提出中医证候的数据挖掘研究未来可在拓展研究数据来源、优化数据挖掘算法以及增强中医理论在数据分析中的指导作用等方面加以优化,才可让研究结果更加有益于临床。
This paper reviewed related literatures of data mining based research on TCM syndromes, and evaluated the applicatio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data mining methods in the study of TCM syndromes. It was proposed that the data mining based research on TCM syndromes could be optimized in the further research by expanding research data sources, optimizing data mining algorithms and enhancing the directive function of TCM theory in data analysis for the purpose of mak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more applicable to clinical practice.
数据挖掘中医证候中医文献复杂系统综述
data miningTCM syndromeTCM literaturecomplex systemreview
陈封能,斯坦巴赫,库玛儿. 数据挖掘导论[M]. 2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2-305.
刘彦培,刘恩顺. 医学数据挖掘综述[J]. 光明中医,2018, 33(12): 1714-1715.
龚燕冰,倪青,王永炎. 中医证候研究的现代方法学述评(一)——中医证候数据挖掘技术[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 29(12): 797-801.
丁诺诺,朱才丰,蔡圣朝. 数据挖掘技术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总结中的应用与讨论[J]. 中医药临床,2018, 30(10): 1779-1781.
赵艳青,李青松,黄丽,等. 干眼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症状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9, 29(1): 19-24.
韩笑,朴春丽,翟英慧. 老年糖尿病胃轻瘫中医证候分布特征[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 38(5): 1030-1034.
陈宏志,李静蔚,何建成. 基于临床病案文献的帕金森病中医基本证候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 31(8): 3216-3219.
于淼,郭蓉娟,王嘉麟,等. 基于因子分析的失眠症证候要素研究[J]. 环球中医药,2017, 10(12): 1460-1463.
王强,张弦,王盛隆,等. 基于因子分析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中医证候[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 12(12): 1637-1641.
周铭心,宋晓平,单丽娟,等. 西北燥证证候类型分析[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 30(1): 1-5.
卢双双,张进进,马晓聪,等. 高血压病人中医证型的聚类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 17(4): 485-488.
尹冬青,贾竑晓,李宝君,等. 基于聚类分析的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要素特征研究[J]. 环球中医药,2019, 12(1): 2-6.
白冰,赵玉萍,于明,等.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2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规律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 32(12): 5640-5644.
张洋,雷蕾,何建成. 基于数据挖掘的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素及症状/体征分布规律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 26(1): 99-104.
孙继佳,王鲲. 基于粗糙集技术的乙肝中医临床症候关联规则挖掘研究[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 30(10): 1423-1425.
滑振,吕晓东,庞立健,等. 基于现代文献的肺纤维化中医证候及证素特征数据挖掘[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 10(9): 1188-1191.
张军鹏,徐学功,徐变玲,等.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理化指标与气阴两虚证诊断模式的建立[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 24(1): 65-130.
颜建军,胡宗杰,刘国萍,等. 基于极值随机森林的慢性胃炎中医证候分类[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7, 43(5): 698-702.
朴仁善,张明雪,易丹辉,等. 论“脾气虚”在冠心病合并中风发病中的作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17, 44(6): 1165-1167.
孙亚男,宁士勇,鲁明羽,等. 贝叶斯分类算法在冠心病中医临床证型诊断中的应用[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 23(11): 164-166.
朱文锋,晏峻峰,黄碧群. 贝叶斯网络在中医证素辨证体系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 4(6): 567-571.
孙文军,冯玉桥,唐启盛.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阈下焦虑抑郁中医证候学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 33(6): 3112-3114.
张新峰,王虹,贵明俊,等. 基于中医舌象特征的痤疮证型分类的初步研究[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6, 35(5): 465-468.
周志华. 机器学习[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121-300.
许明东,马晓聪,岳桂华,等.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高血压中医证候与血脂、血尿酸、空腹血糖关系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6, 27(12): 3063-3065.
杨小波,梁兆晖,罗云坚. 支持向量机算法在中医证候信息分类中的应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 9(1): 28-31.
苏依拉其木格,白龙,乌日罕,等.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主要证候要素与理化指标相关性研究[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 36(3): 191-195.
赵亮,张烨,曹悦,等.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胃脘痛BP神经网络辨证模型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 41(2): 97-101.
刘秀峰,刘芬.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大肠癌证型分类[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8, 27(3): 14-18.
贾李蓉,于彤,李海燕,等.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语义网络框架概述[C]//第一届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 第一届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论文集. 北京:第一届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工作组,2014.
黄文彬,车尚锟. 计算文本相似度的方法体系与应用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 42(11): 128-134.
郭蕾,王永炎. 论中医证候中的复杂现象及相应的研究思路[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 10(2): 3-5.
0
浏览量
1094
下载量
0
CSCD
24
CNKI被引量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