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MORE >
  • 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世界中联•国际中医药临床标准工作委员会年会在沪举办
  • 重要通知:《上海中医药杂志》新投审稿系统上线
  • 喜讯!《上海中医药杂志》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 喜讯!《上海中医药杂志》732篇论文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125篇学术论文入选高影响力论文
  • 启用新版中英文门户网站重要通知
  • 学科新探│季光教授团队聚焦中医经典名方的转化医学研究
  • 学科新探│屈祎教授团队靶向创新中药“不可成药”蛋白研究
  • 中医抗疫|上海市新冠肺炎重症中西医结合救治策略与经验
  • 学科新探专栏

快捷入口

  • 作者投稿 作者投稿
  • 专家审稿 专家审稿
  • 编辑办公 编辑办公
  • 最新文章
  • 推荐论文
  • 过刊浏览
更多
Volume 59 期 4,2025 2025年59卷第4期
  • 人工智能与中医药前沿研究专栏

    刘嘉艺, 赖鸿皓, 潘蓓, 赵国桢, 李慧, 曾芳, 史楠楠, 葛龙

    DOI:10.16305/j.1007-1334.2025.z20241121005
    摘要:面对中医药标准化建设中的痛点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以其强大的多模态数据处理能力和深度语义理解优势,为传统医学的传承创新开辟新途径。通过梳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医药健康服务、质量提升、信息管理和智能诊疗等重点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在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前景与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中医;中药;标准化;应用前景;挑战   
    42
    |
    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72445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2
  • 针灸疗效、机制与转化研究专栏

    汪静, 殷智宇, 郭君, 周亚兰, 唐炜

    DOI:10.16305/j.1007-1334.2025.2306007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对脊神经根结扎(SNL)大鼠的痛阈值和脊髓小胶质细胞M1/M2活化状态的影响,探讨电针参与慢性疼痛调控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SNL组、SNL+电针(SNL+EA)组和SNL+假电针(SNL+Non-EA)组,每组8只。除Sham组外其余组均通过L5脊神经根结扎建立SNL大鼠模型,Sham组大鼠仅暴露左侧L5脊神经根,不进行结扎。SNL+EA组术后次日开始电针刺激,选取双侧“环跳穴”(GB30)、“足三里穴”(ST36),每天1次,每次30 min,强度2 mA,频率2 Hz,持续14 d。SNL+Non-EA组于穴位右侧旁开0.5 cm处行电针干预,操作、电针参数及疗程同SNL+EA组。术后第1、3、7、10、14天测试大鼠机械缩足阈值(PWM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L);术后第14天取大鼠脊髓腰膨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D86、CD206的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IL-10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SNL组大鼠术后第1、3、7、10、14 天PWMT、PWL均降低(P<0.05);SNL+EA组较SNL组,大鼠PWMT和PWL在术后第3、7、10、14天明显回升(P<0.05)。SNL组的小胶质细胞M1型、M2型标记物CD86、CD206较Sham组表达明显增多(P<0.05);而SNL+EA组较SNL组,CD86的表达降低,CD206表达升高(P<0.05)。SNL+EA组大鼠脊髓TNF-α、IL-1β、IL-6表达较SNL组减少,而IL-10表达增多(P<0.05)。结论电针可有效缓解SNL大鼠的痛觉过敏,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及脊髓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电针;镇痛;小胶质细胞;大鼠模型;中医药疗法   
    22
    |
    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72485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2
  • 创新中药与经典名方专栏

    邱旭东, 李良松, 钟相根

    DOI:10.16305/j.1007-1334.2025.2401030
    摘要:基于《金匮要略》原文记载,回归张仲景“辨病→平脉→析证→定治”之“病脉证并治”临床诊疗决策模式,通过文献学、考据学等方法,对己椒苈黄丸条内涵展开探讨。认为己椒苈黄丸当属于支饮治方,其用丸剂之意除“峻药缓投”之外,尚考虑到支饮腹满不耐饮水,以及椒目利于入丸散服用的因素;邓珍本之方后注中“口中有津液”后脱漏“止”字,应作“口中有津液,止”,即口中有津液为取效;己椒苈黄丸主治支饮发病过程中出现腹内有水作满者;在现代疾病中,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腹腔积液所表现出的症状(如口干、腹胀等)与己椒苈黄丸条的记载较为接近。  
    关键词:金匮要略;己椒苈黄丸;支饮;经典名方;考证   
    24
    |
    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72473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2
  • 学科新探

    黄正阳, 陈健慧, 冯丹青, 朱惠蓉, 程悦蕾

    DOI:10.16305/j.1007-1334.2025.2311105
    摘要:目的借助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大肠癌湿热证患者舌苔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集大肠癌湿热证、大肠癌非湿热证患者及健康人群的舌苔标本,分别设为湿热证组、非湿热证组、健康人群组,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技术检测各样本的代谢成分,获得代谢指纹图谱后进行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得到舌苔的相关代谢产物,寻找相应的代谢通路。结果大肠癌湿热证患者舌苔的差异代谢化合物主要为激素和传递介质、核酸、肽类等,主要的差异代谢产物有乙酰胆碱、胞嘧啶、L-色氨酸、5-羟色胺等,差异代谢通路主要集中于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核酸代谢、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等。结论大肠癌湿热证患者舌苔具有一定的代谢组学特征,中医舌诊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是继承和发扬中医特色的重要手段,可以为进一步探索大肠癌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参考,从而指导治疗。  
    关键词:大肠癌;结直肠癌;湿热证;舌苔;代谢组学   
    23
    |
    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72485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2
  • 杏林漫道

    李奕蓁, 柳越冬

    DOI:10.16305/j.1007-1334.2025.z20240604007
    摘要: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从血瘀角度探析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因病机、现代医学发病机制以及辨治思路。认为肺与大肠经络相通、表里同气、气血相关;从血瘀角度提出,本病病因病机为肺气虚损、气弱血留,肺气闭阻、气滞血停,肺热移肠、灼络血出,肠病遗肺、肺肠通应;结合现代研究,从免疫炎症、微生物菌群失调和氧化应激异常佐证了“肺与大肠”在本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治疗上当益气化瘀、行气散瘀、清气逐瘀。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血瘀证;活血化瘀;发病机制;中医理论   
    37
    |
    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72462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2
查看更多
  • 重点专题
  • 特色专栏
  • OSID论文
更多

 

   上海中医药杂志

 

刊物名称:上海中医药杂志

刊名题字:沈雁冰(茅盾)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主编:严世芸

执行主编:王拥军

社长/总编辑:倪力强

编辑部主任:黄博韬

ISSN:1007-1334

CN:31-1276/R

电话:(021)51322545

地址:上海市蔡伦路1200号

邮编:20120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