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1.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2.湖北中医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3.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荆州市中医医院妇科研究所(湖北 荆州 434000)
余婷,女,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学研究工作
黄缨,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E-mail:hy3398@126.com
收稿日期:2024-12-02,
纸质出版日期:2025-06-10
移动端阅览
余婷,伍敏,毛树松,等.基于传统医学诊疗模式探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问题与对策[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5,59(6):36-41.
YU Ting,WU Min,MAO Shusong,et al.Discussion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clinical efficacy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de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J].Shangha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5,59(6):36-41.
余婷,伍敏,毛树松,等.基于传统医学诊疗模式探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问题与对策[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5,59(6):36-41. DOI: 10.16305/j.1007-1334.2025.z20241202005.
YU Ting,WU Min,MAO Shusong,et al.Discussion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clinical efficacy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de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J].Shangha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5,59(6):36-41. DOI: 10.16305/j.1007-1334.2025.z20241202005.
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是其核心价值所在,对其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目前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缺乏统一标准,虽然在量表条目的选择、权重分配和积分计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须提高其客观性、合理性。提出结合视觉模拟等级-计量评分法、症状分级赋分法、疗效评价要素的遴选方法、疗效可视化等手段,同时借助多学科交叉研究技术,构建区别于以往终点评估法的多元辨证要素三维动态演变趋势评价方法,从而提升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程度,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加精准、科学的数据支持。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central to its value, and ensuring a scientific and fair evaluation has long been a major focus of academic discussion. Currently,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TCM efficacy lacks unified standards. Although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areas such as selection of scale items, weight distribution, and score calculation, further improvements are needed to enhance objectivity and rationality. This paper proposes combining methods like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based grade-metric scoring method, symptom grading and scoring method, the selection method of key efficacy evaluation factors, and the efficacy visualizing method. It also recommends leveraging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techniques to construct a 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and trend-based evaluation method that differs from traditional endpoint evaluation method. This new evaluation method aim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providing more precise and scientifically supported data for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代欣玥 , 訾明杰 , 孙明月 , 等 . 符合中医药特色的综合疗效评价体系构建思路及方法 [J]. 中国新药杂志 , 2024 , 33 ( 2 ): 105 - 109 .
程海波 , 张磊 , 付勇 , 等 . 2023年度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J]. 中医杂志 , 2023 , 64 ( 14 ): 1405 - 1421 .
刘凤斌 , 方积乾 , 王建华 .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探讨 [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2004 , 15 ( 4 ): 290 - 292 .
国务院 .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 2016 — 2030 年)[EB/OL].( 2016-02-22 )[ 2024-04-29 ]. https://www.gov.cn/xinwen/2016-02/26/content_5046727.htm https://www.gov.cn/xinwen/2016-02/26/content_5046727.htm .
郭蕾 , 王永炎 , 张志斌 . 关于证候概念的诠释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3 , 26 ( 2 ): 5 - 8 .
胡超越 , 吴忆宁 , 万颖 , 等 .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的概念与研究方法的概括性评价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 2023 , 38 ( 10 ): 4968 - 4973 .
胡镜清 . 证候疗效评价关键科学问题刍议 [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2012 , 14 ( 1 ): 1242 - 1245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M].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02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 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2 : 527 - 542 .
NACHTOMY O , SHAVIT A , YAKHINI Z . Gene expression and the concept of the phenotype [J]. Stud Hist Philos Biol Biomed Sci , 2007 , 38 ( 1 ): 238 - 254 .
原淳淳 , 王晶 , 舒冰 , 等 . 中医表型组学的概念与相关研究体系的构建 [J]. 中医杂志 , 2022 , 63 ( 5 ): 407 - 411 .
左玲 , 陈建新 . 中医表型组学的数据特征与研究方法展望 [J]. 生物医学转化 , 2022 , 3 ( 3 ): 64 - 68 .
冷媛媛 , 刘骏 , 王忠 . 气滞血瘀证证候表型组学初探 [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 2023 , 37 ( S1 ): 37 .
田园 , 杨忠明 , 杜鑫 , 等 . 大肠癌脾虚湿热证和湿热蕴结证临床表型组的代谢组学机制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3 , 46 ( 12 ): 1728 - 1741 .
刘子渝 , 高晨皓 , 叶玲玉 , 等 . 风热感冒临床表型组及药物表型组的构建与表型组学研究 [J]. 中药药理与临床 , 2024 , 40 ( 1 ): 103 - 106 .
吕美君 , 张会永 , 陈智慧 , 等 . 基于MYMOP探讨以患者主诉症状为主体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构建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20 , 38 ( 2 ): 62 - 64 .
欧阳奕瑜 , 卢传坚 , 姚丹霓 . 《寻常型银屑病主症量表》的Rasch模型分析 [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2024 , 38 ( 12 ): 1333 - 1340 .
肖梦丽 , 赵迎盼 , 赵梦杰 , 等 . 将症状群引入中医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疗效评价体系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24 , 44 ( 4 ): 492 - 497 .
刘艳存 , 蒿若楠 , 陈慧玲 , 等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与其生活质量关系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 [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 2022 , 30 ( 7 ): 507 - 511 .
陈澈 , 周晟 , 孟庆刚 . 量表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设计与应用探讨 [J]. 中医杂志 , 2018 , 59 ( 15 ): 1279 - 1283 .
郭盛楠 , 刘强 , 王少卿 , 等 . 肝郁化热证证候评价量表的研制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2017 , 23 ( 3 ): 351 - 353 .
王阶 , 何庆勇 . 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评价标准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18 , 24 ( 15 ): 1 - 3 .
肖蕾 , 欧洋 , 陈智慧 , 等 . 个体化中医证候积分与传统中医证候积分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24 , 42 ( 8 ): 68 - 72 .
王建新 , 任毅铭 , 丰雪 , 等 .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J]. 中国中药杂志 , 2024 , 49 ( 6 ): 1467 - 1473 .
王静 , 吴萍 , 曲丽娜 , 等 . 证候疗效评价中症状量化赋值权重确定方法初探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7 , 24 ( 10 ): 10 - 13 .
张英英 , 申晨 , 张颖 , 等 . 以“总有效率”作为中医药疗效评价指标存在的误区 [J]. 中国药物评价 , 2020 , 37 ( 5 ): 337 - 340 .
曹洪欣 . 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研究的战略思考与实践 [J]. 中医杂志 , 2009 , 50 ( 1 ): 11 - 12 .
展志宏 , 戴国华 , 张丛惠 , 等 . 人工智能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 2024 , 39 ( 4 ): 1702 - 1706 .
邓春林 , 王再超 . 中医学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2 , 14 ( 4 ): 73 - 74 .
房雨晨 , 冯依伊 , 王忆勤 , 等 . 基于舌图信息及舌苔物质分析的慢性胃炎舌诊客观化研究概述 [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2020 , 22 ( 9 ): 3306 - 3310 .
宋超 , 王斌 , 许家佗 . 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舌象特征分类方法研究 [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 2021 , 43 ( 8 ): 1488 - 1496 .
张冬 , 庞稳泰 , 王可仪 , 等 . 基于高光谱图像的中医舌色分级量化研究 [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2024 , 26 ( 7 ): 1925 - 1930 .
崔骥 , 许家佗 . 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在中医四诊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J]. 上海中医药杂志 , 2025 , 59 ( 1 ): 7 - 12 .
李红岩 , 李灿 , 郎许锋 , 等 . 中医四诊智能化现状及关键技术探讨 [J]. 中医杂志 , 2022 , 63 ( 12 ): 1101 - 1108 .
衣凯 , 张梦笛 , 郭沈 , 等 . 中医脉诊智能化设备数据标注的研究述评 [J]. 上海中医药杂志 , 2024 , 58 ( 10 ): 5 - 10 .
邱瑞瑾 , 魏旭煦 , 关之玥 , 等 . 中医药领域核心指标集研究现状及展望 [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 2023 , 23 ( 2 ): 211 - 220 .
邱瑞瑾 , 孙杨 , 钟长鸣 , 等 . 中医核心证候指标集的构建思路 [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 2021 , 21 ( 11 ): 1353 - 1357 .
孙婷 , 张盼 , 宋淑洁 , 等 . 基于大数据知识工程的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研究思路与实践 [J]. 科技导报 , 2024 , 42 ( 21 ): 55 - 65 .
0
浏览量
0
下载量
0
CSCD
0
CNKI被引量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